西山潭柘寺清代監院琮璋來琳法師塔

西山老閆 發佈 2024-01-02T10:57:44.080957+00:00

塔銘中依稀能分別出監院等少數文字而缺少名號,但足以說明這座塔是監院高僧塔。《潭柘山岫雲寺志》所載寺內監院僅有一位,為岫雲寺監院琮璋來琳法師。

上塔院上一級西側第二座塔即2號塔,塔銘文字風化脫落。塔銘中依稀能分別出監院等少數文字而缺少名號,但足以說明這座塔是監院高僧塔。《潭柘山岫雲寺志》所載寺內監院僅有一位,為岫雲寺監院琮璋來琳法師。沒有載入寺志的監院塔多建在上塔院下一級,而下一級塔銘中未見琮璋來琳字跡,這座塔可以認定為監院琮璋來琳塔。

上塔院上一級塔多為寺院住持律主塔,琮璋來琳法師只是監院而非律主住持,能直在上一級住持塔間占有一席之位說明在寺內的影響大。此外上塔院27座塔中僅有七座設有供桌,身為監院的琮璋來琳也占用一個。

琮璋來琳塔塔基為花崗岩條石砌成,這在上塔院中除福公塔外是僅有的一座。石質塔基之上,為磚砌亞字形束腰須彌座。

覆缽式塔身與前幾代住持塔身一樣,下部為逐級上收的的三條環帶,上部為上大下小的覆缽體。

塔剎由石雕束腰座、相輪、寶蓋及回來狀寶珠組成,塔的體積與第四代洞初、第七代恆實塔相差無幾。

《潭柘山岫雲寺志》記:「師,順天宛平縣張氏子。幼,依京北龍母宮祝髮。及長,仰潭柘律法大振,遂詣山於洞祖座下,受具戒,潛心律學,不避寒暑。時,岫雲屢遭歲歉,間以秫粥過堂。師憫之,乃發心置買香火地畝。繼聞西方寺不二法師,道冠都中,師下山聽講楞嚴,偶以疾不能隨眾。不公知師緣不在此,勉其還山,以輔祖庭。復授以《菜根譚》書,令其細心玩味應答,事緣自有把柄,師領受不忘。復參迦陵、調梅二宗匠,機鋒迅利,洞徹本原,為二老所稱許。值岫雲監院印公,力挽回山,師不獲辭復,膺知客兼引禮。

自來岫雲舊規,監院、知客兼理內外諸務,師悉心籌畫,事必躬親,雖勞不倦。時,洞祖示寂,本祖繼席,印公建龍華大會,莊嚴陳設,師之力居多,此乾隆元年(1736)事也。歲己未(乾隆四年,即公元1739年),本祖示寂,毓祖繼席。毓祖機教嚴厲,每以楗椎加之,師受之無難色。至壬戌(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毓祖示寂,本戒師恆公繼席。未幾,印公亦西逝。恆公性情渾樸,不以瑣事縈懷。由是,進師監院,一切事物悉以委師,相信益深,盡心亦力。

不數年,殿堂寮舍,百廢俱興,岫雲名勝遂甲於畿內矣。師念印公夙願未滿,復建龍華三會,裝潢龍藏,恭請五十三參仿善財故事。一時,香花絡繹,海中雲臻,盈萬餘指。甲子歲(乾隆九年,即公元1744年),皇上臨幸,覽山水奇秀,道場精嚴,知為師所布置,賜匾、賜對、賜詩,宸章燦爛,輝映泉石。欽命佛樓各道場內一切陳設,悉以師總理。師又覲禮五台。以夏季開山,朝山者恆苦饑渴,於是施茶接待,力行三年,所感種種靈異事,載《清涼山志》。

當是時,岫雲闍黎虛席,合院請師由教授升闍黎,教戒後學,精勤無倦,而承其教者悉中規矩。師以潭柘祖規,職闍黎者即繼法席,乃遜謝退位,仍專理監院事,蓋心存行門,不以名位先人也。又念十方緇素窮苦無告者殊堪悲憫,於寺左建安樂延壽堂,俾得一次就養。 師猶朝暮入堂,導眾念佛,以修淨業。丁丑歲(乾隆二十二年,即公元1757年),堂成,建無量壽會。維時,復有和碩莊親王為之記。又增置是堂以為養瞻地,以貽永久,直隸總督方公為之記。

庚辰歲(乾隆二十五年,即公元1760年),自念年力就衰,夙有朝海之願,遲恐不能待也,遂白方丈,辭眾南下。時,有王公大人慾酬願於普陀者,多以貲助,屬其代為舉行。復以余貲於江浙名山大剎供佛飯僧,又於杭之淨慈寺修濟公塔,立五百尊者名號牌。及歸,過廣陵,鹽運使高公留瓶缽于慧因寺度夏,延師送佛於寶華拜經台上供奉。事竣,還山。是冬於萬壽寺啟建祝延皇太后萬壽道場七晝夜,復於九處設粥濟貧。

嗣是以後,冬三月例於本山下院二處施粥。本山舊規:凡受戒者,不受香儀,惟自備香燭牒錄之資。自是冬,師皆代備,以為例。師,後欲辭監院職,恆公弗允,因命知客亮修副之。又重修大悲壇,吉林德公為之記。甲申歲(乾隆二十九年,即公元1764年),皇上復幸山中,天恩疊沛,次前韻詩一章,齋銀三百金,玉佛寶塔一座。皇太后賜供器一堂。際遇之隆,真曠代所希有也。師自理院事後,增置香火地二百餘頃,雖資出十方,亦由師感人所致。復蒙戶部准作香火地畝,以貽永久,而吉林德公復為之記,師亦可謂有志竟成者矣。

歲乙酉(乾隆三十年,即公元1765年),恆公示寂,靜公繼席,師與靜公同壇秉戒。輔弼之心,較前尤篤。於是,重修楞嚴壇,莊嚴陳設,煥然一新。庚寅歲(乾隆三十五年,即公元1770年),皇上巡幸京南,長蘆鹽運使延師至天津,建萬壽道場七晝夜。辛卯(乾隆三十六年,即公元1771年)春,皇上復幸東省,鹽運使西公延至泰安,建萬壽道場。當登岱嶽之巔,天空海闊,若置身雲表,其胸次有難以擬議者!師,生平戒行精嚴,廣行利濟,如飯獄囚、齋行旅、印經文、施棺木,種種善事,不可枚舉。且輔弼常住凡歷五世,垂四十餘年如一日。誠四方衲子所宜觀法者,雖燈譜中無方丈位者,概不立傳,師乃避位真修,其行實有超乎尋常萬萬者,顧可聽其湮沒不彰乎?因歷述之,戒弟子善學拜撰」。

琮璋來琳法師,先後輔助第四代洞初,至第九代靜觀。於乾隆元(1736)年,第五代本然明壽住持岫雲寺時出任知客及引禮職。乾隆四(1739)年本然明壽圓寂,第六代毓安源福繼任住持。乾隆七(1742)年,毓安源福圓寂,第七代恆實源諒繼任住持。恆實源諒任住持期間,寺內闍黎缺席。合院請琮璋來琳由教授升任闍黎,琮璋不以名義為重遜謝而專理監院事。乾隆三十(1765)年,恆實源諒圓寂,靜觀圓瑞繼席住持,琮璋來琳四十餘年輔佐五任住持。乾隆九(1744)年,琮璋來琳覲禮五台山,力行三年出現種種靈異事件載入《清涼山志》。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