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男孩與媽媽爭吵,撕書、拆門、離家出走:都是手機惹的禍?

知子花家庭教育 發佈 2024-01-03T10:49:06.438717+00:00

撕書、拆門、離家出走,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不是手機惹的禍呢?近日,福建一個15歲的男孩跟媽媽吵架之後就離家出走了,出門之前他把門把手給拆了,也把書給撕的稀爛。


撕書、拆門、離家出走,孩子如此叛逆,到底是不是手機惹的禍呢?

近日,福建一個15歲的男孩跟媽媽吵架之後就離家出走了,出門之前他把門把手給拆了,也把書給撕的稀爛。

家長錄下了兒子走後的一地狼藉,並配文說「都是給他買了手機之後開始的」。

語氣里滿是委屈和無奈,仿佛潛台詞在說「辛辛苦苦把孩子養大,他咋就那麼不懂事呢,手機教壞了我的孩子」。

類似這樣的現象其實在很多家庭裡面或多或少都存在著,每家情況不一樣,我們但單就這個孩子的行為,簡單分析一下,他為啥這麼幹?

首先心理學有個詞叫踢貓效應,簡單來說,就是家裡地位比較高的欺負了比較低的,那麼,被欺負的這個就會拿地位更低的去泄憤。

回頭看孩子為啥撕書,是討厭念書嗎?未必。

更大的可能性是被父母長期試壓後,把自己的怨氣撒在了這樣的物品上,所以跟書沒有多大關係,就算房間裡有花瓶,他也得給砸了。

其次孩子出走,為啥非得把房門弄壞呢?這門欺負過他嗎?肯定沒有。

門還能讓孩子有個私人空間,可是控制欲望強的家長,往往不會給孩子留這個空間,門不許上鎖,敲都不敲隨時闖進屋裡去,這是一種變相的監視和權利的使用。

孩子把門弄壞,實際上就是對沒有自我空間的一種控訴,從表象上看這孩子好像有暴力傾向,但簡單的表象下顯露的是日常教育的矛盾和缺失。

悲劇的背後

是用愛「捆綁」得太緊


《愛和自由》一書里有句話說得特別好:

「父母的職責是用愛給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但至於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還記得今年5月份,廣西一位12歲的男孩因父母阻止玩手機跳樓的事件嗎?

男孩是6年級小學生,事發前一晚玩手機遊戲被父親發現,父親嚴厲地沒收了手機,並責備孩子再玩下去就要變成廢物。

或許是父親的話刺激了他,男孩一時想不開,選擇從小區頂樓23層一躍而下……

當發現屍體時,男孩父親雙腿顫抖,嚎啕大哭,但再多的淚水,也喚不回那個鮮活的生命。

他想不到,因為一個手機,孩子居然會丟了命!

然而這樣的悲劇真的不是個例,僅僅3天後,同樣的悲劇就再次發生。

山東臨沂,一名初中生在考試時用手機玩遊戲,被巡考老師沒收,回家後便從樓上跳下,經搶救無效去世。

心理學上,有個「超限效應」。

意思是,刺激過多、過強或者時間過長,容易引起逆反心理。

在阻止孩子玩手機上,往往我們的手段越強硬,孩子的牴觸就越激烈。反而是稍稍放開一點限制,孩子的自制力才有機會體現出來。

一個女孩曾在網上分享過這麼一則故事:

一天下班,她在過馬路時,正好趕上了紅燈,碰巧一個奶奶帶著她的小孫子也在等紅燈。


奶奶緊緊地拽著孩子的手,孩子掙脫了又立馬被抓回來,奶奶一個勁地對他說:「紅燈危險,等等。」


可是奶奶越說,孩子反而越往前走,奶奶拉都拉不住。


看著前面的車來車往,她趕緊蹲下來問孩子:「你是不是不想讓奶奶拉著手。」


孩子嘟著小嘴吧說:「對,奶奶拉著我的手,很不舒服,手心都出汗了。」


女孩接著問:「那奶奶放開手,你怎麼辦?」


孩子說:「我和阿姨等綠燈再走。」


女孩示意奶奶放開孩子的手,孩子果然乖乖地站在奶奶旁邊,直到綠燈亮起,才跟著奶奶走。


其實,父母強硬的態度非但不能助力孩子健康成長,還容易把孩子推向另一個反面。就像用手抓起一把沙子,握得越緊,溜得越快。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健康專家邊玉芳曾做過一個研究:親子關係每增加 10%,孩子的校園歸屬感可以增加約 8%,網絡成癮問題可以降低約 7%。

遊戲上癮其實反映的是遊戲之外孩子的另一個問題。一個孩子如果長期鑽在遊戲裡不肯出來,以至於成為一種病態,那是因為遊戲外的世界讓他感到枯燥、不快或自卑。

時間被壓縮所導致的日漸疏遠的親子關係,正是孩子沉溺手機的主要「推力」。

孩子正在逃避一個「不快樂的成長期」,為了從「令人窒息」的現實世界脫離,才會選擇躲進虛擬世界中,尋求短暫的庇護,同時,這也是他們向父母發射求救信號的一種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說,恰恰是手機「救」了我們的孩子。


孩子是否優秀

與玩不玩手機從來無關


網上曾流行這樣一句話:每個時代都需要一個背鍋俠,15年前它是早戀,30年前它是偶像,35年前它是電影,40年前它是武俠小說,而現在它叫手機。

這句話更深層的意思是,我們不能逃避自己在孩子成長曆程中起到的作用,把孩子的「錯誤」都歸給孩子和讓他「上癮」的那個東西。

許多父母之所以見不得孩子玩手機,究其根本是內心焦慮感在作祟,擔心手機傷眼睛,耽誤學習……

其實,對孩子玩手機的擔心,或輕或重,每個當媽的都有。

可單純將以上負面影響的根因,歸咎於玩手機,顯然是有失偏頗的。

仔細想想,就算孩子不玩手機了,也有可能去看電視;就算不看電視,也有可能去看紙質小說。就算這些都能禁絕,孩子也有可能看著書本發呆,就是不學習。

實際上,手機雖不可避免會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並非是決定孩子未來的關鍵。

去年,武漢大學女神級學霸姚懿玲悄悄走紅網絡。

這位又美又強的學霸,本科畢業後就直博武大導航工程專業,績點接近4.0滿分的好成績,參加過論文比賽、學院夏令營、還有一些知名的設計比賽。

在這些閃閃發光的成績背後,她還是王者峽谷里的「金牌輔助」,74星的「榮耀王者」,在王者榮耀全國女子比賽中與其他專業選手競賽突圍而出至16強。

談到如何平衡學習和遊戲,姚懿玲表示:「要把學習放在第一位。把遊戲看作一種娛樂方式,分清孰輕孰重,學習和遊戲便可以相互促進。」

在姚懿玲看來,電競和學習的本質都差不多:反覆訓練、評估個體實力、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後果斷出擊。

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學會復盤,整理自己的思路,找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然後在接下來的訓練中「精準打擊」。

因而,她在上課時認真聽課,扎紮實實學好每節內容;下課後打打王者榮耀,為自己解解壓。

有著同樣想法的還有湖北理科狀元肖雨,西南政法大學的學霸lion(獅醬)

肖雨是王者榮耀資深玩家,在距離高考前兩個月,還每天都會玩一兩個小時遊戲。

而lion(獅醬)則通過玩「爐石傳說」這款遊戲,成為了第一位在暴雪嘉年華取得世界冠軍的中國選手,也是世界爐石圈第一位女子冠軍。


能影響孩子的

是父母的態度


作為家長,單純禁掉孩子玩手機的一刀切做法,治標不治本。不僅破壞親子關係,激化矛盾,還容易破壞孩子對世界的好奇心和興趣。

在這個信息化時代,能影響孩子的,從來是父母的處理態度。

1. 讓孩子放下手機,陪伴是最好的解藥。

教育從來不是臨時起意的敲打,而是恆久而深厚的渲染。

所以,與其苦口婆心地勸說少玩手機,不如用心花點時間陪他讀一本書、陪他看一部電影、陪他旅一次游……

孩子見識了日月山川,才不會沉迷於小小的屏幕之間。

2. 建立專屬網絡時間。

人類的天性就是對于越嚴禁的東西越好奇,也就是禁果效應。

越是限制被限制的孩子,越容易沉迷於手機。

現在很多平台已經可以選擇青少年模式,營造了一個積極、健康的網絡環境,我們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個合適的時間,讓孩子多一扇看世界的窗戶。

3. 家長以身作則。

想讓孩子少玩手機,說再多都不如父母自己去做。

很難想像父母經常抱著手機,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很難不受影響。

家長可以以身作則多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有時間可以帶著孩子讀書、旅遊、運動,當孩子見識過更好的東西,自然不會沉迷網絡。

台灣教育家洪蘭說:糾正一個行為最好的方式,是用一個可被接受的行為取代原有的壞行為。改變一個行為比建立一個行為辛苦十倍,但亡羊補牢,永遠不會太晚。

只要我們願意去改變,永遠不會晚。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知子花教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