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是偶然還是必然?清朝能建立君主立憲制,延續國運嗎?

環球情報員 發佈 2024-01-06T05:42:27.536188+00:00

在人類的封建文明史中,集權君主制是最典型的政體,君主制也是人類歷史上存續時間最久的政體形式。17世紀後,歐洲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試圖擴大自身政治權益,君主的權威受到極大挑戰。


在人類的封建文明史中,集權君主制是最典型的政體,君主制也是人類歷史上存續時間最久的政體形式。


17世紀後,歐洲資產階級力量不斷壯大,經濟實力增強的同時試圖擴大自身政治權益,君主的權威受到極大挑戰。


溫和派別認為可以保留君主,但必須使其成為沒有權利的虛君。1688年,英國光榮革命後建立了最早的君主立憲政體。


▲英國光榮革命


激進派別則認為應當直接推翻君主,甚至不惜將君主貴族直接「物理毀滅」。法國大革命後也曾產生過是否建立君憲的討論,最終是路易十六被「斷頭」,法國建立共和制。


▲處決路易十六


19世紀的中國面臨列強入侵的危局,擺在中國面前的是兩條道路,要麼學習英國、日本實行君主立憲。要麼像法國、美國那樣剔除君主建立共和。


▲民國初年的五色旗


清朝統治者自然不想被推翻,清廷決定效仿西方,從制度方面開展改革,建立君主立憲制以實現國家富強。這是清末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大型改革。


▲清朝第一屆責任內閣


1901至1911年,清廷內部因「立憲」問題分化對立,進而演變成激烈的政治衝突和權利爭鬥,清朝君主立憲制嘗試失敗。最終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建立了共和。


持續十年的清末新政,為何君主立憲問題遲遲無法取得進展?君主立憲制,為何無法挽救清朝的國運?


▲清朝資政局(議會)內景




一、王朝日落


公元前221年,嬴政建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封建王朝。以相權為代表的官僚權力被不斷壓縮,皇權愈發強大。


明清兩代,皇權專制達到了頂峰,朱元璋廢丞相設內閣,大臣集團完全臣從於皇帝的權威。


▲朱元璋與明朝官制


清朝初年實行議政王大臣會議制度,擁有實權的八旗貴胄對國政有著極大影響。


清軍入關後,延續議政王大臣的同時,清承明制設立內閣,但皇帝們設立南書房等機構逐步加強皇權。


▲康熙與清朝官制


雍正七年(1729年),清廷設立軍機處。此後軍機處逐步發展成清廷處理軍國政務的核心機構並完全聽命於皇帝,君主專制愈發穩固。


1842年,清廷在鴉片戰爭慘敗。一部分有識之士開始反思中國失敗的原因。


大部分人只看到了淺層次的軍事差距,清廷自身也以此入手,於19世紀60年代展開了洋務運動,仿照西方建立近代軍工體系、建立近代外交機構、教育機構,並向西方派遣留學生。


▲洋務運動成果之一——江南製造總局


還有一部分士人看到了中西方深層次的制度差距,如鄭觀應、陳熾、黃遵憲等人早在19世紀70年代就開始關注西方政治制度。


他們發覺歐洲許多國家的君主制已經脫胎換骨,英國更是在1688年光榮革命後逐步確立君主立憲制。


資產階級通過議會掌握實權,失去權柄的君主成為虛君,但無上地位也得以保留,也能夠為資產階級提供政治地位的認定和貴族榮譽,二者共同促進英國走向國力巔峰。


▲大英帝國


而法國則直接推翻君主,確立人民主權地位,實行共和制。


君主制在中國實行兩千餘年,所以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在中國改革派士人中更被認可。


鄭觀應(清末「四大買辦」之一),他在《救時揭要》等著作中大力陳述西方君主立憲制的組織形式和優點,「余平日曆查西人立國之本,體用兼備。育才於書院,議政於議院,君民一體,上下同心」,提出清廷應當建立君主立憲。


▲鄭觀應


陳熾等人旅居香港,對英國的君主立憲制有著更直觀的認識。陳熾等人認為英國強大的原因是實行君主立憲,「將權力交與議會,君民一心」。


郭嵩燾、黃遵憲等人是清廷最早的駐外公使,在歐美的生活工作,讓他們深刻認識到傳統君主專制對中國發展的限制。


▲清末外交


郭嵩燾提出「西洋所以享國長久,君民兼主國政故也」,「設立巴力門(議會)議政院有維持國是之義……是以君與民交相維繫,而立國千餘年終以不敝」。


19世紀下半葉,就在清廷轟轟烈烈開展洋務運動,學習西方器物的同時。清朝的巨賈、開明士人以及部分官員已經認識到學習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他們逐步形成了立憲派勢力。


與此同時,太平天國等起義給清廷統治造成極大危機,為了緩解朝廷內部的滿漢矛盾,獲得漢人督撫的支持,滿族貴族不得不對湘軍、淮軍系統的曾國藩、李鴻章等漢人加以重用。


▲漢人督撫控制的湘軍


隨著漢人督撫權力的增強,他們也不再滿足於原來滿人專制的格局,意圖通過政治改革重新分配權力,而君主立憲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以慈禧為代表的滿清權貴不想放棄權力,當時的滿族不足全國人口的1%,他們擔心一旦實行君主立憲,滿族君主會徹底被漢族為主的社會拋棄。19世紀60至90年代,清廷對立憲呼聲採取了忽視態度。


▲慈禧


清朝推行洋務運動的同時,鄰近的日本也在1867年推翻掌握封建政權的德川幕府,並於次年展開西方化的明治維新。


19世紀80年代,由改革派武士轉型而來的日本資產階級快速成長,他們通過與日本天皇合作,獲得政治地位,二者結合推動建立日本的君主立憲制。


▲日本明治天皇頒布憲法


實力壯大的日本產生了稱霸東亞的野心,不斷加強自身武裝,試圖挑戰清朝並奪取朝鮮等地權益。


1895年,清朝在甲午戰爭中戰敗,洋務運動成果化為一炬,曾被看做蕞爾小邦的日本狠狠地將清朝的大國顏面踩在腳下。


▲甲午戰爭


甲午戰敗後,清廷內部出現了向日本學習的呼聲,認為日本能通過建立君憲政體實現自強,中國可以仿照日本的模式。


戊戌變法中,康有為、梁啓超等維新派也提出了建立君主立憲制的主張。


許多留學生也改以日本為目的地,除文化相近,方便學習。日本通過明治維新,建立君主立憲政體進而實現富強,這一點也對中國留學生產生極大吸引。


▲戊戌變法由立憲派推動


1901年,八國聯軍侵華讓清朝統治岌岌可危。次年簽訂的《辛丑條約》讓中國背負了9.8億兩白銀的巨額賠款,中國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


《辛丑條約》的簽訂讓國人對清廷失望至極,以孫中山為首的一部分民族資產階級認為,要實現中國的富強,必須推翻腐朽的清王朝,建立共和政體。


▲簽署《辛丑條約》


1905年,孫中山等人在日本成立同盟會,致力推翻清朝建立共和國家。在共和派看來,君主立憲並非國家富強的唯一選擇。當時的列強中,法美等國就實行共和制,他們成熟的共和經驗也被孫中山等人借鑑。


推翻君主建立共和,將「家天下」變為「公天下」,無論是美國的總統制,還是法國當時的議會制,都照樣能讓國家強大。


▲19世紀末法國共和政體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此後幾年裡,同盟會相繼在惠州、湖南、廣州等地組織武裝起義,但均以失敗告終。


▲同盟會


內憂外患中,清廷認識到與其被共和派推翻,不如與立憲派妥協,清末最後一場改革——清末新政,由此拉開序幕。


清廷立憲是被動推行的,與英日等國的國情差別巨大。英國貴族自1215年迫使國王簽署《大憲章》,至1688年「光榮革命」,君主權力在漫長的歷史中不斷縮小,形成了虛君傳統。


日本天皇在12至19世紀中被武士的幕府政權架空,未形成強大的封建君權,反倒是明治維新後需要資產階級的支持來穩固權力。


▲日本君權弱小


反觀中國,古代封建集權不斷加強,強大的君權給君主立憲制的建立造成了極大阻力。


從1840年被強行打開國門,清廷在一次次的列強入侵中認識到自身的落後。但傳統觀念的束縛讓清朝統治者和保守派官僚不關注君主立憲的呼聲。


滿漢矛盾也讓清廷懼怕因君主立憲而喪失利益,這種不情不願的立憲改革註定難有成效。


▲清末危局




二、「立憲戰爭」


庚子國難後,大批保守派因反對洋人而離開權力中樞,改革派開始在朝廷中占據主導地位。


而為了應對巨額賠款以及推進改革,清廷首先對財稅進行改革。


甲午戰爭前,清廷每年稅收和之處穩定在8000萬兩左右。但到了1903年,清廷歲入1.04億兩,支出1.34億兩。隨著北洋新軍建立,路、郵、電等基礎設施建設等,清廷的財政赤字每年都在擴大。


▲清末鐵路系統


共和派對清廷推行的改革並不滿意,孫中山在《社會主義的分析》裡寫道:「清朝以少數人壓制我多數漢人,故種族革命以起。」


共和派以「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為口號,以「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的思想作為突破口,不斷發動武裝起義,意圖喚醒民眾推翻清朝的熱情。


▲1911年黃花崗起義


清廷內部支持君主立憲的呼聲也不斷加強。滿清貴族試圖用「民主改革」的旗號來愚弄民眾,以延續愛新覺羅家族的政治壽命並維繫自身政治利益。


對此,清廷做出了預備立憲的表態,光緒帝於1905年7月頒布了派載澤、戴鴻慈、徐世昌、端方等大臣出洋考察的上諭,五大臣分赴東西洋各國考察政治,以為立憲之預備。


▲五大臣出洋考察


五大臣認為法國的共和制、英國的虛位君主都不適合清朝,反倒是德國和日本的君主立憲制,因保留了君主崇高的地位和任命官員等權力,不完全算「政治吉祥物」,這樣的「有存在感」的君主立憲制最適合清朝。


五大臣看到了清朝與歐美、日本等國的差距,其關於立憲及設立責任內閣的奏請受到清廷重視。


▲21世紀,日本天皇出席國會開幕式


政治改革必然涉及權力再分配, 預備立憲啟動後,清朝統治集團內部各派圍繞政治權力的再分配展開激烈鬥爭,致使政潮迭起。


1906年9月,清廷中央官制改革啟動。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凱欲藉機裁撤軍機處,按照立憲國家成立責任內閣,由他的盟友慶親王奕劻出任內閣總理大臣(首相),自己做副總理大臣,以此控制清廷政治中樞。


▲奕劻


此方案一出,立即遭到滿族權貴醇親王載灃、以及袁世凱的政敵、郵傳部尚書岑春煊、外務部尚書兼軍機大臣瞿鴻禨的堅決反對,反對立憲的官員們認為君主權威不容挑戰。


1907年,清廷發生「丁未政潮」。岑春煊、瞿鴻禨等人參劾慶親王,致使袁世凱的親信、黑龍江巡撫段芝貴遭撤職查辦,慶王之子載振被免去農工商部尚書一職。


▲岑春煊與瞿鴻禨


袁世凱和慶親王則聯手將岑春煊排擠出京,繼而賄買御史,參劾軍機大臣瞿鴻禨「暗通報館……分布黨羽」,致使瞿鴻禨被革職。


奕劻-袁世凱集團與岑瞿集團的鬥爭,看似是關於是否建立責任內閣的爭論,實際上是清廷各個集團為爭奪實權而進行的爭鬥。


▲清末士人「立憲請願」


丁未政潮最終以奕劻和袁世凱的獲勝而告終,但立憲政治改革引發的權力鬥爭並未因此歸於平靜。


除了清廷各個政治集團的「借題發揮」,滿族統治者也不想因為立憲而失去至高無上的權力,滿漢衝突則嚴重製約著立憲的推進。


丁未政潮平息後不久,老道的慈禧就進行權力再分配,她將袁世凱兵權削去並調離北洋,改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袁世凱明升實降。


▲北洋新軍是清末新政主要成果


以陸軍部尚書鐵良、負責官制改定的榮慶為代表的一大批滿蒙官員對君主立憲政體也是全無好感,認為是漢官偷梁換柱取得權力的幌子,因而對立憲大加反對。


1907年6月,慈禧太后乘罷黜瞿鴻禨軍機大臣之機,任命醇親王載灃在軍機大臣上學習行走,以此達到既制衡慶、袁權勢,同時又加強中央和滿族皇族集權。


▲載灃


從1905年五大臣出洋考察,清廷決定「預備立憲」,到1907年立憲派與反立憲派鬥爭引發的「丁未政潮」,清廷立憲兜兜轉轉兩年間,並未取得任何成果。


1908年,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規定大清帝國萬世一系,同時宣布「十年後實行立憲」。但這只是清廷做的表面文章,意圖緩和立憲派的情緒。


▲《欽定憲法大綱》


從1901年新政開始,清廷的「預備立憲」就困難重重。清廷各派的政治鬥爭;滿漢官員的觀點對立;慈禧等皇族加強皇權的企圖;共和派的強烈反對,一系列原因讓立憲處於「停擺」狀態。


1908年11月,光緒帝與慈禧太后相繼去世,清廷權力中樞大換血,一度被擱置的立憲問題迎來轉機。


▲光緒帝的崇陵




三、大夢一場


兩宮去世後,因光緒帝無子,他3歲的侄子溥儀登上了皇帝寶座。因年幼,由其父醇親王載灃(光緒帝之弟)攝政。


慈禧去世前,為使權力平穩過渡,將資格甚高的慶親王奕劻支出京城。載灃攝政後,又以「足疾」為由,將他素來厭惡的袁世凱趕回了河南老家。支持建立責任內閣的奕-袁集團瓦解,以載灃為首的少壯派滿族皇族掌握了最高權力。


▲賦閒在家的袁世凱


清廷為推進軍事、經濟等改革,不斷增收賦稅。1905到1910年,清廷歲入從1.02億兩增加到2.96億兩,支出卻從1.37億兩增加到3.33億兩,財政赤字不斷擴大。


面對清廷竭澤而漁般的盤剝,民眾苦不堪言,對清廷統治癒發反感。漢官為首的改革派也不滿於滿族權貴把持權力,立憲法、開議會、建立責任內閣的改革目標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支持。


壓力之下,載灃為首的少壯派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立憲進程,試圖緩和民間的反對聲浪。


▲清末民眾生活困苦


1909年10月,除新疆以「連續不足」為由暫緩辦理,清廷在各省開設咨議局(共21處),是為省級議會準備機構。


1909年底,各省咨議局進行了議員選舉,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選舉,具有進步意義。


▲江蘇咨議局(今南京市湖南路10號)


但咨議局在權限上並不等同於地方議會,其決議案必須由督撫衙署下設的會議廳審查,缺乏議會的直接立法權限。除此之外,中央層面的議會開設遲遲沒有進展。


立憲派對此並不滿意,1910年2月,各地督撫相互通電商談要政,督撫們認為內閣與國會是當前救治時弊的關鍵。


▲湖北咨議局(今武昌起義紀念館)


隨後,立憲派官員積極活動,趁勢發起國會請願運動時,雲貴總督李經羲、兩廣總督袁樹勛、黑龍江巡撫周樹謨等人先後上書速開國會。


年輕的醇親王載灃難以應付,更不好一下子得罪這麼多的地方大員。


1910年9月1日,清朝資政院(議會)舉行第一次開院禮。議員200名,欽選、民選各一半。由於新疆未參與選舉,故民選議員減少2員,欽選也相應減少2人,第一屆資政院員額196人,滿族皇族溥倫出任首任總裁(議長)。


▲溥倫(左一)


資政院和地方咨議局一樣,並非職能完善的立法機構,軍機處處處制約資政院的權力。滿族君主貴族仍是國家政權的主導,因此資政院議員們仍不斷要求「開設國會」並建立責任內閣制,實現真正的君主立憲制。


面對督撫的奏請設立內閣和立憲派發起的國會請願運動,外加資政院與軍機處的權力爭鬥,清廷出於鞏固自身統治的需要,必須考慮國會與責任內閣問題。


▲第一屆資政院選舉


1911年,隆裕太后下旨廢止軍機處,實行內閣制。同年5月18日,以慶親王奕劻為總理大臣的第一屆責任內閣正式成立。


慶親王內閣總計13人,但滿蒙貴族卻占到了9人,其中7人還是皇族。而占人口多數的漢官卻只有4個內閣名額,且多為學部、郵傳部職務,軍政大權均被滿族閣員把控。


▲慶親王內閣


立憲派對慶親王內閣的設立極為不滿,認為是滿族貴族假借立憲之名,行集權之實。各省咨議局對慶親王內閣也進行了聯名反對。部分立憲派極度失望,甚至倒向共和派。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發。多省發布通電脫離清朝管控,革命黨人在南京成立了中華民國臨時政府,成為亞洲第一個共和制國家。


▲辛亥革命


面對革命浪潮,慶親王內閣無力應對,攝政王載灃也難以調動戰力最強的北洋新軍。


清廷被迫准許北洋新軍的靈魂人物袁世凱出山。1911年11月16日,成立僅182天的慶親王內閣倒台,袁世凱接任內閣總理大臣,組建清朝的第二屆內閣。皇帝溥儀的生父、攝政王載灃被逐出權力中樞。


在11名閣員中,僅理藩部大臣達壽出身滿族,漢族官員成為袁世凱內閣的絕對主體。


▲袁世凱


袁世凱一面命北洋新軍適當彈壓革命黨人,同時與其展開談判。而在清廷內部,袁世凱誇大革命黨實力,表示北洋新軍無力徹底鎮壓,只能在清室退位的基礎上,儘可能保障滿清皇族利益。


在袁世凱的威逼利誘下,清室隆裕太后無力反駁。1912年2月12日,6歲的宣統帝溥儀頒布退位詔書,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就此終結。


▲《清室退位詔書》


掌握實權的袁世凱出任中華民國大總統,北洋政府建立。清朝失敗的立憲運動最終葬送了自己,共和派戰勝了君主立憲派。


清室退位後,仍被允許居住在皇宮之中,皇帝及貴族尊號一併保留,大總統對其待以外國君主之禮。北洋政府每年撥付400萬銀元,作為退位清室費用。


▲1917年,溥儀在太和殿


清末的立憲運動延續近10年,是繼洋務運動、戊戌變法後清朝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近代化改革。


相較於英日等國,中國漫長的封建歷史和強大集中的皇權成為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巨大阻礙。


滿族貴族不願意放棄權力,在立憲時間和過程上不斷虛以委蛇。保守派官員為了保住政治地位,對君主立憲制大加伐撻。這些因素都制約了清廷立憲的速度。


▲清末資政院議員合影


而滿族作為統治民族,滿漢之爭始終存在於立憲之爭中,滿族擔心大權旁落並遭到清算,漢官則不滿於人口占絕對少數的滿蒙貴族長期把持核心權利。


種種不可調和的矛盾讓清廷使用未能主動向君主立憲制靠攏,立憲舉步維艱,而清廷的腐朽和盤剝讓共和派的不斷壯大。


清朝沒有英日那種適宜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的國情,法國等國成熟的共和制又為中國提供了擺脫君主的另一種政治選擇,最終,無法排解自身種種矛盾的清朝最終倒在了立憲的道路上。


▲清朝資政院,消失在歷史的煙塵中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