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發現,秦國和美國非常相似

顧道驚城 發佈 2024-01-07T10:52:17.024430+00:00

如果按照英雄史觀的說法,自然是秦始皇比之前的幾位秦王都要厲害,所以他一上手,秦國立刻成就王朝。於是衍生出無數穿越小說,秦始皇到哪裡,哪裡就統一。

秦始皇為什麼能統一天下呢?

如果按照英雄史觀的說法,自然是秦始皇比之前的幾位秦王都要厲害,所以他一上手,秦國立刻成就王朝。

於是衍生出無數穿越小說,秦始皇到哪裡,哪裡就統一。

甚至有人把荊軻的重要性無限抬高,似乎只要他能成功刺秦,就能改寫中國歷史。

更有人穿越成為李牧,一而再再而三地收拾秦軍,最後趙國統一天下了。

實際上,這類說法都相當離譜。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名臣賈誼就為秦始皇統一六國的行為定調了,是「奮六世之餘烈」。

一千多年前的晚唐,詩人杜牧在其著作《阿房宮賦》裡也寫得很清楚:「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要是沒有六位秦王的積累,要是沒有六國的相互猜忌、自亂陣腳,秦始皇恐怕也無法統一六國。

細數關中起家的眾多豪傑,從西周的周武王姬發,一直到唐朝的唐太祖李淵,他們統一天下都有一個前提,那就是關外足夠亂。

如果沒有這個前提,想著僅憑關中一己之力橫掃全國,那屬實是痴心妄想。

在冷兵器時代,地緣的重要性是無與倫比的。

唐朝以前,一直是西北地區與河北地區兩地爭雄,中原地區夾在中間當牆頭草,誰贏就聽誰的。

唯一的異數大概就是三國時期的曹操,他老人家是占據中原起家的。

但曹操起家的前提是,整個關中因為董卓之死而亂作一團,占據河北的袁紹,又始終在往更北方發力,都沒有針對曹操。

可即便兩大地緣集團沒有針對曹操,曹操稱霸北方的過程也異常艱難,他本人更是數次險些身死。

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在呂布奪下兗州的時候,如果袁紹突然南下,曹操還有生路嗎?

大家可以再設想一下,在曹操與袁紹對峙的時候,如果關中力量擰成一股繩,直抄曹操的後路,那曹操立刻就要變成肉夾饃。

這就是冷兵器時代,地緣的重要性所在。

如果曹操身處關中或河北,就不需要擔心什麼夾擊,而是要考慮,怎麼去夾擊別人。

言歸正傳,繼續講秦始皇。

春秋戰國共五百年,期間存在過許多小國,他們都曾努力在夾縫中求生存,最終卻難逃滅亡的命運。

這些小國之所以能生存,不是因為某位國君長袖善舞,才贏得了喘息的機會,而是因為當時的國際形勢處於均勢,需要小國來充當潤滑劑。

正如我國和俄羅斯之間,如果雙方關係惡劣,那麼蒙古國的存在就至關重要了,他能大幅降低中俄直接開戰的概率。

在這種時候,蒙古國的領袖是誰,是否英明,其實根本不重要。

而這些小國之所以滅亡,也不是某位國君昏庸無道,把國家霍霍得不像樣,而是國際形勢發生了轉變,已經不再需要他們來充當潤滑劑了。

這種時候,哪怕出現再多的人才,也只能找個國家幫忙報仇,光復故國和力挽狂瀾,顯然是沒指望的。

比如說韓非,那絕對是一等一的人才,但韓國已經到了不得不亡的地步,韓非即便再優秀,也改變不了什麼。

或許是「戰國七雄」這個並列稱呼的名詞太過深入人心,所以大多數人都會下意識地認為:其他六個國家,也只是比秦國略差。

在戰國中前期這樣說沒啥問題,但到了戰國後期,情況顯然不是這樣的。

在長平之戰結束後,已經沒有哪個國家可以跟秦國叫板了,但秦國的統一之路依然走得非常艱難,還曾多次被六國聯軍所擊敗。

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秦國一時半會還無法適應這種一家獨大的國際社會。

正如美國剛把蘇聯拖垮,一家獨大的時候,他們對於未來,其實也很迷茫。總想著什麼都要,但又擔心什麼都要不到。

所以你看美國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和本世紀,他們在戰略制定上非常混亂:一會要把俄羅斯往死里整,一會又要打壓中國,抽空還要給歐盟來上幾拳,自家的南北美洲後院,也不忘嚷嚷兩聲。

直到被賓拉登撞了兩棟樓之後,美國好像才覺醒過來,開始急吼吼地往中東調兵,但他們玩的是兵家大忌——添油戰術。

結果不言而喻,中東那邊搞了半天沒啥收穫,然後發現東亞又出事了,於是再提「重返亞太」,期間出現一位素人總統懂王,甚至還打算重拾一百年前的政策,把門關起來搞孤立主義。

大家可以這個時期的美國,和冷戰期間的美國做一個對比,立刻就會發現,兩個時代的美國決策層,無論是戰略定力還是思維深度,差距都非常大。

這並不能簡單地歸咎於某個人或某些人的水平不行,而是在國際形勢發生巨大轉變之後,決策層的思路被攪亂,有點茫然不知所措了。

長平之戰後的秦國決策層,其實也像冷戰過後的美國決策層那樣,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會打三晉,一會打楚國,一會聯繫齊國,要搞個東西帝出來,給人的感覺就是:秦國覺得自己已經天下無敵了,所以肆意羞辱關東六國。

好吧,你秦國都明牌了,這不是逼著六國團結起來對付你嗎?於是我們看到了,信陵君率領聯軍,兩次擊敗秦國。

但到此為止,秦國緊急更改策略,並未向後世的美國那樣,在錯誤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三年時間裡,有兩位秦王先後去世。

接連「山陵崩」,壞處自然是會讓某些人以為,秦國即將衰落,代表人物是東周公,他準備組織聯軍滅秦,結果被呂不韋一巴掌拍死。

「山陵崩」的好處是,讓秦國從亢奮狀態冷靜下來。

秦莊襄王去世之後,呂不韋在明,華陽夫人在暗,雙方聯手控制朝堂,顯然不會像過去的幾位秦王那樣乾綱獨斷。

因此,秦國有了更多的時間,審視過去犯下的種種錯誤,然後一一予以修正。

六國是一定要滅的,但不能急吼吼的,更不能簡單粗暴地直接上。

最好的策略是花錢賄賂六國重臣,讓他們積極地充當內應,降低統一難度。

很多人認為,這個政策是秦始皇時期的尉繚所提出,其實不然。早在范雎執政時期,他就與秦昭襄王討論過相關內容。

只不過,秦昭襄王行的是霸道,他雖然很尊重范雎,但賄賂六國重臣這種事,顯然不對他的胃口,零星幹過那麼幾次,此後再無記載。

直到秦始皇執政之後,大規模賄賂六國重臣的行為才得以恢復。

除此之外,秦始皇還更注重攻心戰術,那就是反覆與六國爭搶人才,準備玩「不戰而屈人之兵」那一套。

很多人看慣了電影和電視劇,一直以為秦始皇是那種霸氣側漏的蓋世豪傑。

其實在秦國,真正威武霸氣的,是秦始皇的太爺爺——秦昭襄王,從執政手腕來看,秦始皇在統一天下之前,反而更喜歡玩弄權術。

甚至就連滅亡六國的過程中,秦始皇也是大搞陰謀詭計,能智取的絕不力敵。

派荊軻刺秦的太子丹,頭顱是被他老爸燕王喜砍下來送到秦國的;

趙國名將李牧,是被郭開設計害死的;

甚至在攻打趙國之前,秦始皇找的理由都是應燕國邀請而出兵;

滅魏國的時候,都城大梁難以攻打,於是大水漫灌,把整個大梁城足足泡了三個月。

這一樁樁一件件看下來,你會驚奇地發現:那個曾經老練又狡猾的秦國,似乎又回來了。

但比較遺憾的是,在統一天下之後,秦始皇又開始忘乎所以,犯下了操之過急的錯誤。

在他的帶領下,秦王朝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卻也成為了一個「二世而亡」的短命王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