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傳統節日由來之中元節

強子loogo 發佈 2024-01-08T06:29:03.542788+00:00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

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七」也帶著神秘的色彩,如天上有「七星」(七星高照)、人的感情有「七情」、色彩有「七色」、音樂有「七音」、詩歌有「七律」、人體有「七竅」等等。「七」也是人的生命周期,七歲始受教育,十四歲進入青春期,二十一歲身體完全成熟……。七數在民間表現在時間上階段性,在計算時間時往往以「七七」為終局、復生之局。「七月是個吉祥月、孝親月,而十四日(二七)是「七」數的周期數。古人選擇在七月十四(七月半)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 [2-3] [7]

這個節日源於早期的「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七月半」的誕生可以追溯到上古的祖先崇拜與農事豐收時祭。古時人們對於農事的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奉祀先祖在春夏秋冬皆有,但初秋的「秋嘗」在其中十分重要。秋天是收穫的季節,人們舉行向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把時令佳品先供神享,然後自己品嘗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祝來年的好收成。 [3] [8]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有「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中元」之名由此而來。佛教則稱七月半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並相沿迄今。 [4-5]

內涵融合

七月半祭祖習俗古已有之,原本是民間的祭祖節,而非「鬼節」,七月半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一般不會將祭祀祖先的節日稱為「鬼節」(「鬼節」是後來的說法,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七月半祭祖節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大約北魏時期)道教的說法。道教諸神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大帝」,他們是天帝派駐人間的代表,分別在「三元日」為天帝檢校人間功罪以定賞罰:「天官為正月十五上元賜福,地官為七月十五中元赦罪,水官則為十月十五下元解厄。」地官所管為地府,所檢的重點自然是諸路鬼眾了。將中元與上元、下元合稱「三元」。據說中元之日,地宮打開地獄之門,也是地獄開門之日,眾鬼都要離開冥界,接受考校,有主的鬼回家去,沒主的就遊蕩人間,徘徊在各處找東西吃,因此又稱鬼節,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點荷燈為亡魂照回家之路。道觀舉行盛大法會祈福吉祥道場,道士建醮祈禱,內容是為亡魂的靈魂超度。 [2-3] [7] [9]

農曆七月報恩月,在佛教里則有禪七、淨七,乃至以七七四十九表示無限的意思——「七」是一個變化無窮、蘊涵無盡的數字。依照佛教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是僧徒功德圓滿的日子,佛弟子在當天,舉行「盂蘭盆法會」。據《大藏經》的記載,盂蘭盆是梵語,「盂蘭」意思是「倒懸」;「盆」的意思是「救器」。「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救倒懸痛苦的器物,衍生出來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是從目連救母的法會開始流行。 [10] 道教中元節源出《大獻經》,佛教盂蘭盆會源出《佛說盂蘭盆經》。唐代僧人曾揭發道士劉無待仿擬佛教盂蘭盆會偽造《大獻經》。近現代學者普遍都同意這個說法。 [37]

古人自古以來就很重視祭祀,這節日源於民間世俗、道教、佛教三種文化,其祭祀文化流傳已久,影響地域廣泛。「七」,在中國的數字當中,是一個奇數:七巧、七星、七彩、七律;《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然而,長久以來,中國的一些地方認為七月是鬼月,是不吉祥的月份,料想是從道教中元普渡開鬼門關的思想演變而來。因為以訛傳訛,於是有一些地方把七月認為是一個「諸事不宜」的月份,例如七月不可出門、不可開刀、不可結婚、不可購屋、不可搬家等等。其實,七月是個吉祥的月份。 [11]

《易經》:「反覆其道,七日來復,天行也。」在《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七是陽數、天數,天地之間的陽氣絕滅之後,經過七天可以復生,這是天地運行之道,陰陽消長循環之理。民間選擇在七月十四祭祖與「七」這復生數有關。道教的中元節與佛教的盂蘭盆節節期定在七月十五日。在一定意義上,七月半祭祖節歸屬民間世俗,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在民間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稱「歡喜月」、「佛歡喜日」、「吉祥月」,「報恩月」。佛教與道教對這個節日的意義各有不同的解釋,道教強調孝道;佛教則著重於為那些從陰間放出來的無主孤魂做「普渡」。後期的「七月半」習俗,可以說是世俗、道教與佛教的融合。 [2-3] [7]

三俗合一

一般認為,中元節也即為「盂蘭盆節」;其實這種認識存在很大的誤解。正確來講,七月十四祭祖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是分屬於民間俗信、道教與佛教的說法,三者呈並列關係,而非一個節日的三個不同名稱。自道教興起後,「三元說」的「中元」二字,在唐中後期正式被固定為節名,並將節期設在七月十五日。這個節日是三俗合一的節日。 [3] [12-13] 道教的齋月齋日是古靈寶經最早受佛教齋月齋日的影響創造的。在中國,月十五日除了傳說西漢時創立的正月十五日元宵節之外,並不是一個重要日子。每個月十五日都重要,是佛教傳入中國後才有的現象。 [37]

「中元節」形成之前,七月十五早已被佛教徵用。佛教中的七月,原為一個佛的歡喜月,而非「鬼節」。但為何七月的盂蘭盆節成為「鬼節」呢?盂蘭盆,是梵文Ulambana的音譯,原意為「救倒懸」,即解救在地獄受苦的鬼魂。佛經《盂蘭盆經》在西晉時期翻譯傳入中國,經中有「目連救母」的故事,與當時仍然存有的孝道觀念暗合,後被推崇「三教同源說」的南朝的梁武帝蕭衍提倡,將其定為一個民俗節日,當時其主要功能是供奉佛祖。只是到了宋代才發生了變化,發展為薦亡度鬼。不知是巧合,還是道教附會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與盂蘭盆節都設定在七月十五這一天。以至於後世以為,這兩個是一個節日的兩個名稱。同時也由於其意義和習俗早已難以分清,兩個節日的習俗開始混用。 [3] [12-13] 從儀式和日期兩個方面仔細考察,會發現道教中元節一方面的確仿效佛教盂蘭盆會,另一方面與道教本身的信仰或教制也不無關係。道教中元節其實是糅合佛、道二教因素而創造的宗教節日,它是中古時代佛道融合的典型例證。 [14] 道教中元節的玄都大獻儀式就是《太上洞玄靈寶業報因緣經》卷七「功德品」所列舉的第八種功德——供養儀式。《大獻經》借鑑了《佛說盂蘭盆經》供養僧人可以度亡的做法和觀念,將佛教盂蘭盆供養儀式改編為道教玄都大獻。 [37]

文學記述

編輯 播報

北齊時的文學作品《顏氏家訓》,南朝時的《荊楚歲時記》,宋時的《東京夢華錄》、《夢梁錄》,清時的《帝京歲時紀勝》等等書籍中都提到了中元節或盂蘭盆節。據《修行記》:「七月中元日 ,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節囚徒亦得解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