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紙上的舞蹈——記南充市嘉陵剪紙非遺傳承人杜華江‖賈海

方誌四川 發佈 2024-01-12T13:56:18.752353+00:00

紙上的舞蹈記南充市嘉陵剪紙非遺傳承人杜華江賈 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剪紙藝術在製作手法上不拘泥於傳統,剪刻結合,其作品既有「剪」的圓潤靈動,又有「刻」的剛勁硬朗。在創作題材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反映現實,形象鮮明。

紙上的舞蹈

記南充市嘉陵剪紙非遺傳承人杜華江

賈 海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剪紙藝術在製作手法上不拘泥於傳統,剪刻結合,其作品既有「剪」的圓潤靈動,又有「刻」的剛勁硬朗。在創作題材上,貼近生活,貼近時代,反映現實,形象鮮明。其藝術風格融南北為一體,古樸中蘊含靈動,纖巧中透出蒼勁,有其獨特的藝術價值。

20世紀70—90年代,嘉陵剪紙主要用於嘉陵區婚喪嫁娶和供品裝飾等,全區均有分布。現在,嘉陵剪紙除用於婚喪嫁娶和供品裝飾,還常表現在嘉陵區周期性的民俗節日活動中。在嘉陵區一年一度的送蠐蟆民俗活動中,有用剪紙做的蠐蟆燈等;嘉陵剪紙藝術還走進校園,積極地進行剪紙藝術傳統文化教育,重點在積善、李渡、龍泉、金寶、晏家等鄉鎮。

杜華江,1987年生,南充市嘉陵區人,剪紙愛好者杜成孝之孫。杜華江自幼酷愛繪畫,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在傳承的基礎上將現代美學知識融入剪紙藝術中,其剪紙作品現代感極強,卻又不失傳統元素,在繼承前輩剪紙技藝基礎上,不斷進行藝術創新,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曾多次參加國家、省、市各種美術作品展。2016年,他的剪紙作品《待嫁》在美國馬莎諸塞州展出;2017年,編輯《警營略營-杜華江剪紙作品集》,代表作有《百歲老人》《絲綢女神》《二十四孝》等;2018年,剪紙《百歲老人》入選第七屆中國剪紙作品大賽,並被河北省博物館收藏;2019年,剪紙作品《熊寶趣味圖》入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和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編著的《大熊貓圖志》(中英文版);2019年,剪紙《百歲老人》入選四川省「推優工程」,也是該省該獎項僅有的一件剪紙作品。杜華江受到社會各界人士一致好評。

小時候,看見曾祖父製作各種圖騰的團花,五顏六色鏤空的圖案看著非常漂亮、喜慶,杜華江也跟著學習,小學時就能剪出團花、動物等一些簡單的圖案。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曾祖父對團花的製作使杜華江走向了學習剪紙的道路,從此,他也再沒停下過學習剪紙的腳步。

通過祖輩對剪紙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基礎,現在通過網際網路,和平時參加一些比賽,看看大師們對剪紙的創新和表現,杜海江的剪紙技藝不斷進步。

杜華江說,剪紙只是他的一種愛好。他的剪紙作品基本上都是利用晚上和周末進行創作。現在被授予了傳承人稱號,要有更多的私人時間來傳承、弘揚剪紙藝術。單位同事都知道他的愛好和傳承人的身份,他在做這些的時候他們都非常支持。

我問杜華江,「對於剪紙的學習,是從小開始練起重要,還是只要有天分,長大了,再去學習也是沒有什麼影響的?」

杜華江說:「我覺得有天分,但更要靠自己的勤奮努力。像我現在帶了兩個項目班,一個是婦聯項目班,還有一個是殘聯項目班。婦聯項目班有個50多歲的周大姐,從沒學過繪畫,對繪畫也一點兒都不了解,以前在外面務工,現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村的道路、生活得到了改善,周大姐回到老家,平時在家務農,2022年上半年在婦聯組織下學習剪紙,8月份的時候,周大姐創作的剪紙作品《益壽延喜》獲得了首屆川渝農民工文藝作品大賽三等獎。」

近年來,嘉陵剪紙參訓學員達數千人,大家紛紛被剪紙藝術所感染,表示願意主動學習並傳承好這門技藝。學員中有年近80歲的老人,也有幾歲的孩子。目前,嘉陵剪紙與西南財經大學天府學院達成合作協議,也到西華師範大學進行過剪紙講座,希望大家對剪紙有一定了解。

筆者對杜華江說:「無論做何事我們都會遇到困難,而你也已經學習這麼多年,在剪紙上也工作了這麼久,經歷了許多事,那你在這個期間有遇到過什麼樣的挫折或困難?面對困難又是如何去突破的呢?」

杜華江說:「肯定會遇到沒有靈感的時候。沒有靈感有時候可能就是因為知識儲備不夠,這時可上網找找好的作品,拿來參考,試著去思考別人的創作思路,還有創作技巧,以拓展自己的思路,尋找新的靈感。當然,我們創作時都是獨自一個人面對,時間久了,整個人的思維容易固化,鑽進一個死角出不來。所以,當沒有創作靈感時,應多找朋友聊天,讓他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這樣做既可舒緩因為沒有靈感有所壓抑的心情,又能因為人多力量大,可能靈感一下就來了。」

靈感是我們創作的源泉,是我們創作的基礎之一,而國家的重視也是其中基礎之一,因為作為非遺傳承人,很多時候會去做一些公益事,這其中就需要政府給我們一些支持與幫助。

2020年,南充市嘉陵區文廣旅局在嘉陵區文化館成立了嘉陵剪紙工作室,可讓更多朋友能看見剪紙,了解剪紙。每年,相關部門也會組織非遺等學習培訓,通過這樣的學習,能與全省的非遺工作者進行面對面交流,擴展自己的思維。剪紙雖製作簡便,造型單純,但由於其能充分反映百姓的生活內涵,具有濃郁的民俗特色,是中國農村眾多民間美術形式的濃縮與誇張,而傳承便將這份蘊涵著質樸精神的美麗永遠保存下來。

筆者問杜華江:「剪紙需要的工序有很多,那你完成一幅剪紙作品一般花的時間需多久?」

杜華江說:「舞台上的即興剪紙,因時間有限,只需幾分鐘時間。如果是主題創作剪紙,則要幾天,乃至個把月。因為剪紙比較脆弱,也會受到天氣的影響。」

「原來時間久的作品需要的條件以及基礎會是如此之多,那面對這麼大的工作量,你們一般是團隊合作來完成這些剪紙,還是單獨去完成呢?」筆者追問。

「我自己一個人。」杜華江說。「《百歲老人》,前後大約創作了8個小時。記得當天晚上11點鐘左右完成,然後和好友一起到鳳埡山溜達了一圈,心裡美滋滋的。目前這幅作品的原作被湖北省博物館收藏,曾入選第七屆全國優秀剪紙作品展,2020年榮獲四川省「推優工程」,也是四川省唯一的一幅剪紙作品。」

現在的社會變化發展非常迅速,一些傳統藝術有很多在消散。這其中,有些是因失去傳承人,有些是因無法很好地融入到當代人們的生活中,漸漸沉澱在了歷史長河中。杜華江覺得,於剪紙而言,有融入我們生活當中的可能。

為讓嘉陵剪紙得到廣泛傳播和認可,讓嘉陵剪紙更有實用性,走進千家萬戶,近年來,杜華江精心設計,巧妙構思,通過絲印、燙印、手工等技法,推出宮廷扇、小相框、文化衫、滑鼠墊、胸針、茶器、襪子、抱枕、中性筆、鴨舌帽等與嘉陵剪紙相關的文創產品。每件文創產品都經過精挑細琢,以達到讓傳統文化進入大眾生活的目的。比如印有「絲綢女神」剪紙圖案的文化衫都有獨立的牛皮紙包裝盒,同時盒內附有和衣服圖案相應的純手工剪紙一張,部分包裝盒內還有小禮物一份。

隨著現代科技發展,剪紙確實也在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更好地融入生活。剪紙的融入必然要進行一些創新與發展,在剪紙的創新上其中一些舊的元素以及古老的文化可能會消失。杜華江覺得,這並不是一種遺憾。

杜華江說:「其實,舊文化都會在新作品裡面體現,只注重傳統,沒有現代生活元素的體現,那麼作品就脫軌了,特別是現代的年輕人接受不了。如果只注重現代元素,那麼也就和我們非遺脫軌了。由於有所共鳴與傳承,人類才不至於過分地迷失和繞圈子走老路;由於有所區別,人類才會去尋求變通,才會有發展。傳承一門技藝,既是對文化的傳承,也是對精神的傳承。一項技藝所傳承的精神,是一項技藝傳承和發展的基礎與力量之源。」

對於剪紙來說,傳承的精神是什麼呢?

杜華江說:「要擁有細心、耐心的良好品質,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人們對祖國的歸屬感和愛國熱忱。傳承是為了更好地去發展。時代在發展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在逐步提高,國家蒸蒸日上,社會步入新階段。剪紙需要的是耐心,但現在的生活節奏在逐漸變快,很多人都會變得有一些急躁,然而剪紙需要足夠的耐心。即使生活節奏再快,我們也需要耐心,這樣才能做好每一件事情,兩者之間是沒有本質上的衝突的。作為市級非遺傳承人,不管成功與失敗,我會堅持自己的愛好與理想,將嘉陵剪紙繼續傳承和發揚下去。」

現在這個時代生活節奏快,工業發達,大量手工業被替代。受工業化衝擊,手工剪紙已快生存不下去了。

杜華江說:「傳統剪紙手藝在這種情況下可以謀求生路,對剪紙這項非遺技藝傳承和發展的前景看好。」「作為非遺剪紙傳承人和文旅工作者,我已經認識到民俗文化傳承後繼無人已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現狀。如何加大民俗文化的發展傳承是地方文旅工作的關鍵,在以後的文旅工作中,我將進一步重視民俗文化,讓民俗文化在文化傳承中歷久彌新。」

「我們還應多為人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非遺活動,這樣不僅有利於提高人民群眾對地方文旅及非遺工作的滿意度,也利於地方通俗文化的傳承弘揚。我們要充分調動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活動中來,才能為地方文化的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搞好文化旅遊發展不僅促進群眾就業,促進鄉村振興,也有利於打造城市專屬文化名片,以文旅促經濟,以文旅獲幸福。」杜華江激動地說。

這個世界上有許許多多值得愛的東西。愛春日的新雨,愛夏日的晚風,愛秋日的餘暉,愛冬日的陽光。杜華江也會一直熱愛著他鍾情的剪紙。他堅持技術創新,不僅潛心研究剪紙,還將自己的作品融入更多元素,鍾情於嘉陵山水的溫潤色澤和柔美靈秀,融現代繪畫技法於傳統剪紙中,探尋自己的獨特藝術風貌。

「在傳承技藝的同時,也是一種文化的傳承,是一種精神的傳承。」杜華江說,他將利用好手中的剪刀,繼續將剪紙技藝發揚光大。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賈 海(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區龍蟠初中語文一級教師。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南充市嘉陵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在各級各類報刊雜誌發表散文20餘萬字。著有個人散文集《等待》《那片海》。2022年獲四川散文獎)

圖片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