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寶森是如何評論余派藝術以及自己的演唱特點的

倚竹聽琴 發佈 2024-01-12T22:25:19.035550+00:00

1950年,上海有人撮合楊寶森與我父親黃桂秋合作,其時,父親想宴請楊寶森先生,就讓我穿上一套西服改的列寧裝,做個前站,先行去拜謁一下。

1950年,上海有人撮合楊寶森與我父親黃桂秋合作,其時,父親想宴請楊寶森先生,就讓我穿上一套西服改的列寧裝,做個前站,先行去拜謁一下。

楊先生下榻在徐家匯友人家裡,當裡面傳話請我進去時,楊先生穿著一件料子的長夾袍,打橫靠在床上,見我進門才坐了起來,略呈笑意說了句:"哦,黃府少君。"當時我想起八個字來:"淡泊明志,寧靜致遠。"

楊先生說:"我想了想戲碼兒,對兒戲,大的一出一台,小的兩齣一台,單挑的,兩人輪著上,還有冷門戲,也可試著上,像《戰蒲關》《南天門》《審頭》《蘆花河》《戲鳳》。


「你父親1947年灌的《春秋配》,北京常放,有時遛彎兒碰上熟人問我:'這是不是當年陪過孫菊仙、余叔岩的黃老五?......啊,太見出息啦!三大件兒也好,過癮!'

「我住的胡同里有家油鹽店,放無線電,尤其一到金風送爽的晚上,皓月當空,此時、此景、此音、此人——黃桂秋詩意很濃啊。"

大概楊先生看我這個晚生下輩還不討厭,問了問我工什麼行當,我說:"給爸配小生。"可萬沒想到楊先生卻把昨天跟一位票友談"楊派"的事兒倒給我聽。

我估計在我沒進門之前,他一定在思考著這個問題。俞伯牙既無鍾子期在座,對牛自然也可彈琴。可現在寫出來,擲地卻出金石聲。

他說:"古人說'取法乎上,僅得其中。'徐小香留下畫像,王楞仙留下照片,可余叔岩先生給後學者留下了唱片,張張精品。他的音域通天入地,膛音蜜甜,低音泉涌,行腔多變,有時錘鑿斧砍,故意在激昂處擺點顏色,有時似有若無故 在抒情時放出灑脫,一種無所謂的大派。

「如果說中國社會中士大夫階層代表中國的知識中堅,道貌岸然雖不完全表達他們的外形,那麼來自譚派的余派唱腔,卻把中國的鬚眉男兒表現得淋漓盡致了。

「王佐唱出了一位謀士的正義,楊繼業唱出了百戰老將忠奸分明的凜然,伍員唱出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守將的清醒,莫成唱出忠義之士火中取栗的襟懷,宋江唱出衙中忙後關心收留之孤女的閒情,孔明唱出了臨戰不驚運籌帷幄的軍師風貌,秦瓊唱出了落魄英雄楊初見轉機的激情,花雲唱出了大戰在前視死如歸的膽略,唐太宗唱出一心向善為唐定基的理想,陳伯愚唱出了長者恨鐵不成鋼的憤怒。

「余叔岩成功地塑造的一個又一個音樂形象,真是個光彩照人,美不勝收。"

楊先生接著說:"'滅高人有罪。'餘三爺有傳統,有探討,把畢生精力都拿出來了。

「余叔岩只知力追老譚,使其更完美,更超脫。人生有限,亦無限,至今仍沒有人超過余大賢,他的生命力仍存在,仍在領導老生行。

「余先生說,用音要像吊桶汲水,四不著邊兒。擦牆、碰桶、磨繩,都是在虐待聲帶!

他開的是好方法,可是我音域窄,低下有餘,逢高不起。吃了這碗飯,又遇高師同世,卻沒余先生的本錢,這可把我難住了。

「但學余銳志不減,慢慢有了點自知之明。自己中音似有特色,我們大爺(指楊寶忠)說我:'老三你的中音很耐聽,像面京鑼,響、亮、厚、潤,共鳴、水音兒都是受聽的,奔著余先生的目標,找著自己的落勁,年紀又在這兒啦,是騾子是馬都得出去遛遛啦。'

「京戲這個東西很怪,只要是好東西,入耳難拔,想忘也忘不了。

開始搭程四爺的班兒,真有點醜媳婦總要見公婆的勁兒,觀眾認為我是余學譚的路數,雖高處不夠,但中區富足,觀眾也就這麼遷就地聽下來了。後來由於上座成數的上升,自己心中也有了點兒底,於是就挑班兒了。

「我有張底牌,細心人會察覺得出。我唱《武家坡》,先上《趕三關》;唱《伍子胥》,先上《戰樊城》,千方百計先把嗓子唱熱。把嗓子唱熱的目的,是為了爬上余先生創下的高峰。

「心有餘力不足。觀眾明知我的'力不足',但大家欣賞我這'心有餘'。我力爭做到尺寸不減,勁頭不縮;有時筆不到,但意一定要到,甚至寧讓音破,力爭腔圓

「其實台上演員與台下觀眾天天交換著心氣兒,一天又一天,一場又一場,我摸到了觀眾的心理,他們愛聽的就是我這點奔頭兒。在高腔高音的地方,我看到觀眾在為我使勁兒;當我闖了險,過了門,他們好像又得到了'射門兒'成功似的滿足。

「所以我說我的演出下的是險棋,打的是風口浪尖上的仗,也像運動員的撐竿跳,競技的心理非好不可。觀眾感到雖不直上青雲,但磁實可喜,這就是我的可賣點

「昨天的一位恭維我半天,並定要給我帶上'楊派'桂冠,說楊派是余派的普及派,還說他就是楊門本派,並唱了一段,我一聽起了一身雞皮疙瘩。

「他的音色應該叫橫寬,並以寬為榮,拚命放寬音兒,逢高砍平,逢腔鋸少,尺寸越拖越慢,尾巴越拉越長,如果拿它當催眠曲都有點恐怖。

我告訴他'我生不立派,以免謬種流傳'。"

那天我回家把楊先生談流派的話講給父親聽。父親說:"為派而派,其派必敗。"

註:本文作者黃正勤,工京劇小生,黃桂秋之子。原題為《聽楊寶森談流派》,原載於2000年第6期《戲劇電影報•梨園周刊》。照片素材源自網絡。侵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