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評:混動很省油這個偽命題,是時候被推翻了!

汽車扒一扒 發佈 2024-01-13T07:16:14.214735+00:00

油耗這個東西,只有自己開出來的才最真實,NEDC和WLTC油耗基本上都是「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駕駛習慣、行駛路況都有很大不同,企業自然不會給你提供一個貼合使用需求的油耗。

油耗這個東西,只有自己開出來的才最真實,NEDC和WLTC油耗基本上都是「僅供參考」,每個人的駕駛習慣、行駛路況都有很大不同,企業自然不會給你提供一個貼合使用需求的油耗。

燃油車的油耗是比較誇張的,NEDC的6L油耗如果放在我手裡開,基本上都是8L左右,電氣化時代的好處就是,因為電驅、電池的出現,能夠讓內燃機有一個很好的工作狀態,規避掉低工作效率區間,所以油耗相對準確。

但,所謂的3.8L、4.0L油耗基本上也不太可能。

無論是比亞迪的DM-i、豐田的THS還是本田i-MMD,同樣也開不出來NEDC的最低油耗,因為測試工況和實際使用工況還是有較大的區別。

最近在開某款混動轎車,官方宣稱最低油耗3.96L百公里,我可以說用盡了洪荒之力,也才開出來了4.7L百公里的綜合油耗。

差距仍然有20%左右,這意味著混動的油耗表現其實也只是比純燃油車低30%左右,並沒有好太多,因為同款燃油車的日常油耗在7L左右,混動的5L左右油耗對用戶來說感知並不是特別大。

01 速度

無論是NEDC還是WLTC油耗測試,其實壓的都比較低,混動又是一個很吃平均車速的動力系統,如果你長期跑高速,那麼油耗必然不會低,因為工作邏輯是電池、電機主導動力系統,內燃機輔助駕駛。

而電池、電驅上了高速效率大幅度降低,內燃機的重要性就會被推上來,所以油耗就會更高。

當然,市區駕駛情況下油耗非常低,內燃機、電機協同工作,能夠輸出較為理想的綜合油耗,但想要開出企業說出的最低油耗不太可能,因為實驗室的數據會關掉不必要的電器,同時時刻保證最低轉速、最輕車身。

對於我們來說,永遠也不可能用40km/h的經濟時速來行駛,錯綜複雜的路況即便是市區也會給自己帶來非常多的麻煩。

02 現實

絕大多數的混合動力轎車,對內燃機的依賴程度依然都不低,這也意味著混合動力車型的油耗經濟性能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

一方面,本身小排量家用車經濟性能已經不錯,自重1.3噸的家用車日常油耗也只有7L左右,相比於過去動輒10L的油耗,動力系統的先進程度非常高。

所以加了電機、電池的混動系統,其實想要再降低油耗就顯得有些困難,畢竟有邊際效應。

另一方面,內燃機仍然是工作主體,比亞迪的DM-i技術路線中,內燃機既需要充電還需要驅動車輛,電池有電的時候一切都好說,沒電的時候內燃機壓力也大。增程系統中,內燃機充當的是發電機角色,只要電池沒電就要一直燒油發電,燒油程度可想一般。

我們此前做過統計,混動車型相比於同款內燃機車型,能夠最多節省30%油耗,但考慮到日常家用車本身就很低的油耗,這30%對用戶來說其實感知不大。

當然,混動系統更適合大排量、大體重、高油耗車型, 比如說雷克薩斯LS這種車型非常適合混動,此前動輒13L的油耗,如今的油耗只有6L左右,這的確是一種突破,但對於小體重、經濟性能已經很明顯的車型來說,混動是錦上添花。

所以我說,混動帶給用戶的感官不是省油,而是更安靜、更平順、更快的加速體驗感,從7L降到5L的百公里油耗,對於一年只開一萬公里的用戶來說,一年也就省出三箱油而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