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首個!石鼓區成功入選衡陽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北青網 發佈 2024-01-16T02:28:28.874285+00:00

原標題:全市首個!石鼓區成功入選衡陽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區暴氏長針對手臂特定穴位進行扎刺。王鈞榮與徒弟們一起習武。

原標題:全市首個!石鼓區成功入選衡陽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區

暴氏長針對手臂特定穴位進行扎刺。

王鈞榮與徒弟們一起習武。

(通訊員 羅嘉琪 羅亮華)近日,衡陽市人民政府發布第八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第一批市級文化生態保護區的通知,石鼓區入選衡陽市第一個文化生態保護區,暴氏長針療法(針灸)和青石王氏壘家拳2個項目入選市級非遺保護名錄。

暴氏長針是暴玉祥老中醫在沈金山針灸術基礎上的一個重要發展,1951年,暴玉祥作為新中國赴蘇第一批357個留學生,前往當時的蘇聯莫斯科友誼大學學習,有幸跟隨蘇聯著名神經反射學專家巴甫洛夫學習了三個月的聯合反射學。這段時問的學習,使他有機會將中國的傳統針灸之術與西方的神經反射學加以結合,為他發展和提升中國傳統針灸術打下了一個極好的基礎,並就此走出了過去針灸以經絡和穴位為主的扎治模式,發展成為一種以神經反射為模式的針灸治療新途徑。2022年,暴氏長針針刺法被列為石鼓區區級非遺代表性保護項目。

青石王氏壘家拳盛行於湖南省衡陽縣荷葉堂(龍虎堂),現龍福町,為中國南方重要的傳統武術流派之一,為衡陽青石王氏世代傳習。其第三十三代傳人王鈞榮於20世紀50年代隨父親移居衡陽城區,將青石王氏壘家拳法帶入衡陽城中,使其在衡陽得以傳承和發展。青石王氏壘家拳法乃短手拳,基本以貼身靠打,接近對手,手腳並用,上下打。青石王家第二十三代傳承人的王鈞榮以青石王氏壘家拳與傳統老架長拳進行融合,前後歷經十年多時間,不斷學習領悟,在青石王氏壘家拳的基礎上派生形成了青石王氏壘家拳的分支,即韜鈞太極。2022年,青石王氏壘家拳法被列為石鼓區區級非遺代表性保護項目。

據悉,石鼓區現有不可移動文物19處,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2個,不可移動文物以衡陽市石鼓書院為代表,非物質文化遺產以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的衡陽湘劇、祁劇、衡州花鼓戲為代表,形成了本區域內多體系多種類多類別的文化現象和文化載體,並一同構成了本區域內不同文化形式和文化內容。(羅嘉琪 羅亮華)

責任編輯:小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