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國內乘用車銷量同比下滑13%,降價降了個寂寞?

優視汽車 發佈 2024-01-18T22:23:02.374308+00:00

3月份狹義乘用車總銷量158.7萬輛,環比在大力降價促銷下增長了14.3%,但卻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而同比僅微增0.3%,只能說是與去年同期持平。

乘聯會開始發布3月份的銷量數據了。

3月份狹義乘用車總銷量158.7萬輛,環比在大力降價促銷下增長了14.3%,但卻是本世紀以來最弱的3月環比增速,而同比僅微增0.3%,只能說是與去年同期持平。如果看整個一季度,乘用車累計零售初步統計在426.1萬輛,同比下降13.4%。毫無疑問,車市所承受的壓力將是巨大的。

另一方面,車市庫存繼續拉響警報。乘聯會的調查顯示,3月份汽車經銷商庫存預警指數達62.4%,不僅是創今年新高,而且也是連續11個月以來的第二峰值。與此同時,中國汽車流通協會還公布了3月份市場需求、平均日銷量、從業人員和經營狀況指數。從結果來看,都呈現環比下降。這意味著汽車流通行業依然處於不景氣狀態。

讓人想不到的是,整個3月車企都已經「掀桌子」了,但銷量表現上似乎並沒有太大的改觀,嚴峻的庫存問題也沒有得到解決。

這場價格戰打到最後,沒有贏家。

燃油車真的沒人敢買了?

為什麼大降價了,還是賣不動?一個可怕的現實是,現在燃油車是真的沒多少人買了。即使是骨折式價格戰,對燃油車的銷量促進也僅僅微乎其微。價格很難影響到用戶購買燃油車的熱情。

因為,所有人都看到新能源車的整體銷量還在突進式的增長。即使像小鵬、零跑這些新勢力在3月份也都出現了銷量的暴跌,但並不影響新能源車3月份整體銷量達到54.3萬輛,依然有著超過20%的同比環比雙增長。

銷量對消費者的購車是會有正向引導的。當消費者看著一邊是每月銷量都在高歌猛進的新能源,一邊是充斥著各種消極信號的燃油車,你說消費者心裡會怎麼想?再堅定的油車主義者,恐怕內心深處都會猶豫:下一款車到底該不該買新能源?

這已經不再是價格高低的問題,而是要不要跟隨大勢的問題。

車企越降價,用戶越觀望

一家降價一家爽,家家降價大家慘。湖北地區掀起的價格戰,在兩三周之後已經開始顯現出了反效果。

事實上,現在大家都清醒的認識到,這一輪所謂的降價潮,最後只有一個雪鐵龍C6共創版是真正打了骨折價。其他絕大部分品牌,無論是燃油車還是新能源,頂多只是拿出了一些冷門車型做大幅促銷,大部分產品實際上還是維持著去年年底的優惠幅度,或是僅僅做了微調。

但是中國人買大件商品是有「買漲不買跌」的消費心理的。一旦在輿論上把「降價」的聲音傳播到位了,所有人都會認為車價還得降。車價越降,消費者的觀望情緒越濃厚。沒有最低,只有更低,誰也不敢確保現在購買的就是最低價,於是誰也不敢輕易出手買車。於是,越降價,反而越賣不動。

這是一個死循環,而現在很多車企可能不得不陷入到這個循環中。4月剛剛開始,又有包括吉利、奇瑞、沃爾沃在內的不少車企繼續宣布降價。這一輪降價是否有成效,尚未可知。

全行業深陷焦慮不能自拔

都說2023年汽車行業「卷」到不行,背後其實是整個行業都陷入了某種焦慮當中。

燃油車在焦慮,新能源車整體滲透率已經超過30%,甚至有人預測2025年既有可能滲透率將達到70%,市場上幾乎已經沒有相信燃油車還有未來;但新能源車其實也在焦慮,各種補貼優惠政策都在逐漸取消和減少,增速放緩,頭頂上還有特斯拉高舉著「降價」大刀隨時可能砍下,10-20萬元市場燃油車還在死守……

合資品牌和豪華品牌們在焦慮,燃油車份額被蠶食,目前的新能源產品力拉垮,目前怎麼看都是只有被動挨打的份兒,毫無還手之力;自主品牌也在焦慮,除了某迪一家獨大,其他品牌要麼還在自我轉型路上,要麼還在孵化新品牌的路上;新勢力也在焦慮,缺錢就不說,還得拼命提升市占率,隨時有可能掉隊……

主機廠在焦慮,供應鏈也在焦慮,經銷商渠道更加焦慮,大家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從過往歷史經驗來看,目前的這種市場態勢,必然會以尾部企業和品牌的出清,市場份額加速向頭部車企集中後才會有所回暖。所謂優勝劣汰,

價格戰的結束往往以尾部企業的出清為標誌,預計在此階段市場份額將加速向頭部車企集中,弱勢品牌市場份額或面臨長期下滑趨勢。接下來,肯定會有些品牌被淘汰,也有經銷商會倒下,這就是所謂的優勝劣汰。

目前,就看上海車展的能否給市場帶來一些積極的變化了。(文/優視汽車 老炮)

註:配圖來自網絡,權利歸原作者所有,一併感謝!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優視汽車的立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