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成德之學:先秦儒家「學」觀念的起源及其思想演進

柳婉月 發佈 2024-01-20T06:42:04.105821+00:00

前言先秦儒家「學」觀念的起源既有理論根源,也有實踐根源,其思想演進表現為從「修身成德之學」向「成聖成賢之學」的轉變。這種轉變的思想基礎是儒家的心性論哲學,而其中以性善論為代表的理論根源是以《易傳》為代表的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

前言

先秦儒家「學」觀念的起源既有理論根源,也有實踐根源,其思想演進表現為從「修身成德之學」向「成聖成賢之學」的轉變。

這種轉變的思想基礎是儒家的心性論哲學,而其中以性善論為代表的理論根源是以《易傳》為代表的先秦諸子的哲學思想。

先秦儒家「學」觀念在先秦時期發生了巨大變化,即由修身成德之學逐漸轉變為成聖成賢之學,這一轉變是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等多重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先秦儒家「學」觀念的演進過程是一個不斷學習、不斷發展的過程,它不僅使儒家思想從萌芽走向成熟,而且也對後來中國社會各個方面的思想產生了深遠影響。

01 「學」的觀念

對中國傳統哲學而言,「學」是一個十分重要的概念。

與西方哲學不同,中國傳統哲學將研究對象定位於社會人生以及人與自然關係,並由此建立起了一整套由道德意識、倫理規範、政治制度和科學技術等組成的完整理論體系。

中國傳統哲學以儒家為代表,而儒家的基本精神與思維方式乃是「學」。

「仁」與「義」是儒家倫理學說的兩大核心觀念,它們分別代表了儒家對「人」與「自然」關係的不同看法。

前者是指人的道德意識的形成和發展必須依靠人的自覺努力,而後者則是指人只有在獲得一定的知識以後才能自覺地規範自己的行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儒家對於「學」與「思」這兩個概念所具有的不同含義及其相互關係是十分清楚的。

儒家「學」觀念的內涵,即先秦儒家如何把學習視為一種提高自身德性、實現人生價值、提升人格境界的活動。

02 先秦儒家「學」觀念的起源

在先秦儒家的「學」觀念中,「學」的本義是指學習和掌握知識。這種觀念發端於孔子。

孔子在《論語·述而》中明確表述了自己的態度。孔子把學習看作是一種對知識的探求過程,強調了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們對於學習問題也有過類似的思考。《荀子·勸學》篇中就強調學習的重要性。

在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除了孟子、荀子以外,其他幾家都特別重視學習。例如《莊子·天下篇》中所說的禮義就是指各種知識。

「學」概念在先秦儒家那裡有著深刻的淵源。在孔子看來,三十歲就是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的年齡,這個年齡階段的人應當明確自己所處的階段和人生方向。

「立於禮義」意味著要開始確立自己的原則、規範和行為準則了。而「知天命」則意味著要明白天命之所在並能按照天命之所在來行事了。

孔子認為人生最大的任務就是要從自身內在的德性出發去規範自己的行為和準則,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天命。

在孔子看來,「三十而立」是一個人在人生道路上真正開始確立自己奮鬥目標並開始為之奮鬥的年齡階段。孔子之後的儒家思想家們對這個問題也都持有相同的觀點。

在《孟子·盡心上》中說:人與禽獸之間只有一步之遙,人與君子之間也只有一步之遙;所以人應該追求知識和學問以達到與禽獸不同的境界。

03 先秦儒家「學」觀念的思想演進

(一)孔子時期

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孔子是最早把「學」和「思」加以區別並加以系統論述的學者。

孔子在這裡對「學」與「思」的不同內涵進行了明確區分:

「吾十有五而志於學」是指要想在思想上有所建樹,就必須要有立志去追求的目標;「三十而立」是指要想成為一個有德性的人,就必須要有自己獨立的價值觀念;「四十不惑」是指在經歷了幾十年的社會生活實踐之後,他已經能夠客觀地看待世界和社會現象了。

可以說,孔子所說的「學」與「思」兩種不同含義的行為方式之間存在著本質性差異。

孔子之所以強調「學」的重要性,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他意識到在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如果不能做到「有朋自遠方來」,就可能會迷失方向。

因此他認為必須要在學習與思考的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提升自己。孔子所說的這種學習和思考是一種由內而外、由外而內的行為方式,是一種內在超越之學。

(二)孟子階段

在先秦儒家學派的思想演進中,不同時間段的儒家思想主導都有所不同。

孟子時期的儒家學說以孟子的「人性本善」為基準,認為只要在善的環境中成長和教育,就能實現道德上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升華。

他提出了「性善論」,並認為人類的善良本性是可以被開發和發揚的。

其次,孟子同時也強調了人類的自由意志,認為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行為和生活方式。

他認為,人們應該以道德為基礎,通過不斷學習和修行,來實現自己的「天命」。

同時,孟子十分強調教育的重要性,認為教育可以培養人的品德和智慧,使人能夠更好地實現自己的「天命」。

他提出了「以義務人,以禮相待」的思想,強調了道德和人際關係之間的重要性。他還提出了「四端五常」的思想,強調了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的完善。

(三)荀子階段

荀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學」觀念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首先,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劣的,必須通過學習和修養來控制自己的本性,實現道德上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升華。

他提出了「性惡論」,認為只有通過不間斷的學習,磨礪自身的心性,才可以完成善惡的轉化。

其次,荀子同時也強調了禮儀的重要性,認為禮儀可以規範人的行為,從而實現社會秩序的穩定。

他提出了「正名觀念」,強調了語言的重要性。他認為,通過正確的語言和表達方式,可以使人們的思想更加清晰明確,從而更好地實現「性惡論」的思想。

最後,荀子認為只有通過不斷的學習和修行,才能實現道德上的完善和精神上的升華。他提出了「名實論」,強調了實踐和理論相結合的重要性。

作為先秦儒家學派「學」觀念的重要發展階段之一。

荀子提出的「性惡論」思想和「正名觀念」思想,強調了禮儀和語言的重要性,為後世留下了許多有價值的思考。

04 結語

先秦儒家將學習視為一種人之自然稟賦與社會經驗相互融合而成的活動,是對人的自然稟賦與社會經驗這兩個方面在學習中相互融合的一種表述,蘊含著對人的全面發展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一種訴求。

先秦儒家在對人之自然稟賦與社會經驗相互融合而成的一種活動加以論述之後,進一步將其納入到儒家「五經」之中,形成了一個由自然之學、社會之學和人文之學組成的完整理論體系。

而對人文之學而言,先秦儒家思想中關於人的全面發展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的理念,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這一理論體系中關於「學」觀念的影響。

先秦儒家的「學」觀念對於當代中國哲學而言,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鑑意義。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仍然需要不斷地學習和掌握各種知識,以達到全面提升個人素質和道德修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趙光賢. 先秦儒家思想的幾個特點[J]. 天津社會科學, 1982(3):11.

[2]周衛東. 先秦儒家文學思想研究[M].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5.

[3]沈麗霞, 郭偉華, 趙紅梅. 先秦儒家思想的主要特徵[J]. 黨史博採(理論版), 2010.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