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法動態】河西法院少年法庭:以匠心守初心 法治陽光護航未成年人

天津高法 發佈 2024-01-20T07:49:13.648460+00:00

花草樹木成長,離不開陽光雨露。在河西區法院,有一支如同陽光雨露般默默呵護祖國花朵的法官團隊,他們就是該院民事審判四庭少年法庭的法官。這個由10名員額法官組成的團隊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過程中,始終積極探索、主動作為。

花草樹木成長,離不開陽光雨露。在河西區法院,有一支如同陽光雨露般默默呵護祖國花朵的法官團隊,他們就是該院民事審判四庭少年法庭的法官。

這個由10名員額法官組成的團隊在辦理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過程中,始終積極探索、主動作為。多年來,該團隊獲得「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天津法院「家事審判先進團隊」等榮譽,並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少年維權崗」稱號。

依託審判職能 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

2022年5月,在河西區法院舉辦的一場特殊的家長會上,法官向8歲男孩小傑(化名)的父母發出了一份《家庭教育令》。在審理小傑父母的離婚案件時,法官了解到夫妻雙方已經分居,雙方怠於履行家庭教育責任,缺乏對孩子的關心照顧和撫養教育,導致孩子情緒消沉、不願與人溝通,繼續發展下去可能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利影響。

針對該情況,河西區法院聯合區檢察院、區婦聯等相關單位,結合各自職能對小傑的父母提出家庭矛盾處理、親子溝通、心理諮詢等方面的指導建議,要求其切實承擔起對孩子的教育責任,為孩子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讓每一個孩子都能茁壯成長,是全社會的共同心願,也是少年法庭法官的工作宗旨。近年來,他們依託審判職能,積極強化司法保護,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2022年,在審理一起被告人以探視為名騷擾前妻的案件中,考慮到被告人經常騷擾甚至毆打前妻的行為,不僅給原告帶來傷害,也對孩子產生了不良影響。法官向原告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既保護了原告的人身安全和生活安寧,也為孩子創造了安定的成長環境,維護了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實施綜合救助 為困境兒童送去關愛

今年春節前夕,少年法庭的法官在審理一起離婚案件過程中了解到,因原告、被告夫妻矛盾較大,男方已有一年多未能去探望自己的兩個女兒了,他非常想念孩子。在前期調解的基礎上,法官決定藉助親情關護室這一平台解決父親探望孩子的問題。

經與河西區婦聯、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協調後,法官安排男方到女方及子女所在社區設立的親情關護室探望孩子們。當天,孩子們在母親的陪同下到親情關護室與父親見了面,度過了一段溫馨的親子時光。法官和區婦聯、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對雙方當事人進行了教育疏導。「『一紙判決』未必帶來好的效果,作為『有溫度』的司法者,面對離婚糾紛,必須盡最大努力減少離婚給未成年子女帶來的心理傷害。」法官說道。

近年來,少年法庭不斷探索「婦女兒童維權與基層社會治理」工作相結合的模式,引入社會力量參與離婚、監護權、探望權等涉未成年人家事糾紛調解工作。在審判涉未成年人案件的過程中,注重化解矛盾、釋法明理、親情修復相結合,儘量減少和避免因父母離婚和訴訟給未成年子女造成二次傷害等。

對遭遇家庭變故的未成年人進行定期回訪,及時了解其心理和生活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幫扶工作,也是少年法庭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

今年2月,少年法庭的3名法官與區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工作人員來到河西區柳林街,看望幫扶未成年人曉倩(化名)。曉倩是一名初中生,早年父母離婚,後父親離家未歸,母親因病去世,曉倩一直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在曉倩家中,法官詳細了解了她的生活和學習情況,詢問其在生活中是否還存在需要解決的難題,並對其進行心理疏導。法官們在堅持關愛幫扶、傳遞「正能量」的同時,也增強了受幫扶未成年人的社會歸屬感。

普法進校園 在孩子心中播撒法治種子

召開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情況新聞發布會,向社會通報保護未成年人工作情況;讓孩子們現場觀摩法庭,穿上法袍、走上審判席,體驗成為「小小審判員」的感覺;組織學生旁聽案件庭審,在了解刑事審判流程的同時,進一步感受到法律的正義與威嚴;講授「開學第一課」,結合未成年人權益保護及校園安全防護典型案例向學生們進行講解;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發布涉未成年人網絡詐騙典型案例……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一直以來,河西區法院堅持延伸司法審判職能,以「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的方式,發揮法官宣講團和未成年人保護宣講團品牌效應,持續推進普法進校園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撒知法、學法、守法的種子。

「通過學習法律知識,增強了我們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也讓我們用理解和包容去化解日常生活中的矛盾,做守紀律、懂規矩的新時代好學生。」孩子們表示。來自孩子的反饋也讓法官們備受鼓舞,他們將繼續努力做好未成年人法治素養提升工作,幫他們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