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威:早期中國歷史脈絡的新解讀

花家地鑑古觀今 發佈 2024-01-20T14:21:57.504613+00:00

歷經多次修改增訂,這部書的簡體中文版《早期中國:社會與文化史》2022年由三聯書店推出,對早期中國的歷史脈絡提供了全新的解讀,可以說是李峰先生在這方面的最新的代表作。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和文化系教授、唐氏早期中國研究中心主任李峰先生是國際著名的早期中國研究學者,有著中國、日本、美國多個學府和科研機構的學習、工作經歷,視野廣闊、著作豐富。學界熟知的《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和《西周的政體:中國早期的官僚制度和國家》兩部扛鼎之作開闢了西周史研究的新範式,影響廣泛而深入。

以精深的專業研究為學術基礎,李峰先生在哥倫比亞大學長期講授「漢末以前的古代中國」課程,他因此亦致力於「出版一本能供那些高年級大學生、研究生以及非專業人士閱讀的關於早期中國研究的入門書」(前言,第i頁),探討秦漢及以前的歷史脈絡。經過多年的積累,2013年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了李峰先生有關早期中國的通史性專著《Early China: 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歷經多次修改增訂,這部書的簡體中文版《早期中國:社會與文化史》2022年由三聯書店推出,對早期中國的歷史脈絡提供了全新的解讀,可以說是李峰先生在這方面的最新的代表作。

該書英文版中的Early China,即「早期中國」一詞,是西方漢學界常用的概念,指從史前直至兩漢時期的中國歷史。我們常用的「先秦秦漢」一詞側重從朝代沿革的時間性劃分古史,而「早期中國」一詞更強調社會發展的連續性和空間性。本書以此為名,在傳統的朝代順序之上,按照「早期農業社會」「早期複雜社會」「早期邑制國家」「領土國家」「早期帝國」五個時段進行劃分,「以早期中國走向更大規模和更複雜組織的社會發展過程作為論述的主線,並探索支持這一社會發展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前言,第ii頁)。重視社會發展的內在脈絡,從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兩方面切入討論,是本書的主要特色。

全書共十四章,按以上五個時段依次展開。第一章「緒論:早期中國及其自然與文化界定」討論了早期中國的概念、中國的自然地理環境和歷史發展趨勢,分別從中國、日本、歐洲和北美切入,介紹了各自早期中國研究的發展脈絡,指出這一研究自發端伊始就是國際合作的產物,具有很強的國際性。

第二章「中國複雜社會的發展」對應早期農業社會(前仰韶時期、仰韶時期)至早期複雜社會(龍山時期)兩個時段,在論述中特別突出「地域」(geographical regions)在理解區域文化日漸複雜的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意義。作者將中國考古學者提出的「多區域」模式和「區系類型」理論與西方學者倡導的「多線性進化論」結合起來,介紹了複雜社會(Complex society)的概念以及從仰韶社會到龍山「古城」文化的發展過程和逐漸複雜化的社會組織形式。

從第三章到第八章對應的是早期邑制國家,集中了李峰先生多年來的研究精華,是本書最為精彩的部分之一。在第三章「二里頭與二里岡:早期國家的建立與擴張」中,作者指出,政體之間的競爭加劇了區域整合,形成了以王權、城市文明、大規模政治組織和強制性軍事性為特點的二里頭早期國家,這一早期國家與傳世文獻中的「夏」之間存在可能關係。到了二里岡文化時期,更為廣闊的地域內發生了廣泛的文化同質化現象,實現了巨大的地域文化整合,反映了商代國家在空間和文化上的政治擴張。第四章「安陽與遠方:商和同時代的青銅文化」以安陽殷墟的晚商遺址和洹北商城的中商遺址為中心,勾勒了商代國家在華北地區構建的地緣政治網絡;同時,通過對商人的青銅鑄造業和同時期的青銅文化的比較,描繪了晚商時期的商文化區和外部青銅文化區之間的交流和聯繫。第五章「灼裂神秘之骨:商晚期的書寫與社會」介紹了甲骨文和商人的占卜傳統,指出晚商是一個以宗教為中心的、政治關係鬆散的霸權式「邑制國家」,依據商王和各地方族群首領之間的關係來構成,地理範圍增減不定,沒有永久的成員,亦無永久的敵人。

西周史是李峰先生多年專注的研究領域,第六章「鑄造下來的歷史:西周國家及其青銅器」和第七章「創造典範:西周的官僚體系和社會制度」系統闡釋了西周的王權和國家形態。作者指出,西周王權的建立依賴於渭河平原上的城市網絡,而西周國家的形成則是一個渭河流域以外的帶有強烈本地傳統的各個地區植入周人精英文化元素的過程。隨著這一過程的發展,周文化傳統和不同地方的傳統相互融合,奠定了東周時期繁榮的地方文化的基礎。就國家本質而言,作者強調,西周國家是以「代理原則」為基礎,基於血緣紐帶建構的「邑制國家」,諸侯既是周王行政權力在地方封國的代理者,也是周王宗族的成員。從空間上看,一群群的邑建構了西周的邑制國家,這個國家並不是一個完整的地理板塊,而是一個巨大且有層次的邑的網絡,「領土」範圍之內還存在著許多空間地帶。李峰先生將商王朝和西周王朝在統治模式、國家形態上的差異十分清晰地概括了出來,所倡導的「邑制國家」的概念已受到不少學者的認可,逐漸成為商周史研究的重要基礎。

李峰先生指出,西周邑制國家的基本形態、西周晚期的政治和社會體系,是春秋時期發生的社會轉變的起點。在第八章「霸主與武士:春秋時代的社會轉型」中,他特別強調縣出現的重大意義。作為統一行政機構下的小面積的領土單元,縣的出現是國家間戰爭和國內衝突導致的宗族結構消失的結果,是理解春秋時期社會制度變遷的關鍵。在第九章「領土國家的時代:戰國時期的政治與制度」中,他從政治和制度建構的角度更為明晰地揭示了縣在領土國家形成中的重要作用。他指出,西周邑制國家是由周王權的力量編織在一起的層疊式的聚落群所構成的,到了戰國時期,以縣作為基本建築模塊構建形成了具有明確領土邊界的新型領土國家。從春秋戰國的長時段歷史進程來看,向領土國家的轉變,既是一個軍事征服的過程,又是國家中心行政體制擴張帶來的社會重組的結果。這一分析明了透徹,將諸侯列國從邑制國家向領土國家轉變的內外進程清晰地呈現了出來。與領土國家的形成相適應的是哲學思想的興衰。在第十章中,李峰先生梳理了備受西方漢學界長期關注的中國的早期哲學,尤其是春秋以來諸子學說中的主要流派。他特別提到,法家的學術對實現統一的社會秩序更為有效,法家學者可以說是領土國家的建造者。

「早期帝國」時段對應的是秦漢統一王朝,作者在本書的第十一到十四章進行了細緻討論,這也是本書的最後一部分。李峰先生指出,所謂帝國,往往都有嚴格的社會政治組織、征服的歷史、廣袤的領土、集中的權力、統一的政令等,秦帝國是一個典範。漢帝國在周制、秦制之間反覆平衡,經歷了統一、分裂、重組、再統一的複雜過程,最終在漢武帝時代建立了較為穩定的皇權結構,維持了帝國的長期統治。在這一過程中,爵位制度、官僚體系、法律體系、經學思想和教育體系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本書帶領我們從社會發展的視角觀察早期中國的歷史脈絡,呈現出從早期農業社會到秦漢一統帝國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傳統演變之全貌。可以說,本書中文版是目前國內不多的有關早期中國貫通式研究的重要作品,是古史研究者、學習者的必讀參考書。該書最為明顯的優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重視早期中國文明的連續性和同質性,系統性強。國內目前可見的上古史著作,以斷代史和專題史研究為主,貫通式的作品不多。就斷代史而言,往往選擇一或兩個朝代,就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諸多方面展開描述性的敘述,看似全面,但缺乏串聯始終的脈絡,碎片化較為嚴重。作為一部通貫上古的著作,本書十分重視中國早期文明發展脈絡的連續性和同質性,以「農業社會——複雜社會——邑制國家——領土國家——帝國」這一前後相生的發展邏輯為基本脈絡,重點著墨於政治制度、文化傳統兩個社會發展的主要方面,省卻了諸多蕪雜的歷史細節,將數千年的文明史高度濃縮後向讀者清晰地展現了出來。

長時段的歷史書寫,必須有其自身的內在邏輯體系。本書邏輯清晰,將各種材料統括於同一體系之中,系統性強。西周以前的歷史,能夠依賴的傳世文獻較少,作者的論述多基於考古材料展開,將新石器至商周時期的重要考古發現和成果貫通起來考量;東周秦漢時期的歷史,在充分依靠傳世典籍的基礎上,與金文、簡牘等出土文獻相參照,並結合學界的最新成果展開。在分析、質疑的基礎上,作者化繁為簡,提煉總結了早期中國社會及文化的發展模式和特質。

其二,綜合運用多元材料,吸納多學科研究成果,關注學術前沿,視野宏闊。從早期農業社會發端到東漢滅亡,考古發掘資料、傳世文獻、出土文獻等多元材料共同支撐了本書的寫作。綜覽全書,占據主導地位的是考古材料和出土文獻,大量使用了器物類型學、文化人類學的方法,融匯古文字學和出土文獻學的成果,傳世文獻總體上處於輔助地位。作者在寫作過程中,還密切關注最新的考古成果和新近的研究動態,比如在討論漢代的喪葬藝術和物質文化一節中,補充介紹了新發現的海昏侯墓的情況,在討論西周的官僚體系和社會制度時,吸納了《西周的滅亡》和《西周的政體》兩部書的研究精華。

歐美、日本學界有關早期中國研究的淵源、理論、方法等,國內研究者較缺乏系統的了解。作者的寫作視野宏闊,對這些問題作了清晰扼要的介紹,國內讀者讀後頗有耳目一新之感。比如對疑古思潮在中外學術界的影響、蘇秉琦先生的「區系類型」理論等問題的梳理,能夠讓讀者從寬廣的國際學術史視野中了解研究傳統的形成背景。有關夏朝存在的真實性等問題,我們熟知的是國內學者與西方學者之間持續數十年的爭論,但不了解其背後隱藏的北美學界的研究傳統。作者指出,除了二者的學術理論存在差異外,還必須注意疑古運動對北美早期中國研究的持續影響,以及對北美學者基本學術態度的塑造,而這往往是國內學者未曾意想到的。

其三,注重文明互鑒,立論嚴謹,具有敏銳的學術洞察力。作者十分注重早期中國與世界其他地域早期文明的比較互鑒,從多文明視角觀察早期中國,這是目前國內學界普遍較為欠缺的。在本書「前言」中,作者明確提出,「我一直堅信理解中國歷史最好的方法就是把它放在一個比較的框架中,把中國的歷史作為人類共同經驗的一部分來研究」。比較的視角在本書的很多章節中都有體現。比如在第二章的「早期書寫」一節中,將良渚文化的系列符號放在世界文字的起源過程中觀察,指出在真正的埃及文字和楔形文字出現以前,埃及和兩河流域都經歷了一個「註記系統」階段,而中國的良渚文化時期也對應了這個階段。

早期中國的研究中,由於傳世文獻的不足,在綜合運用多元材料時,一般需要有適度的推測。本書的一大長處是依據史料說話,立論嚴謹,不做過度的推論或主觀的蠡測,但又能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體現了作者敏銳的學術洞察力。比如有關二里頭與夏的關係,在無法證實或證偽的情況下,作者從邏輯上進行了分析,尋求共識,指出二里頭是一個國家級別的社會,體現了由獨立酋邦的前國家社會向國家的轉變,「二里頭與歷史傳說中稱作「夏」的早期國家的活動有關係這一可能性——儘管不能被證明——仍不能被排除」,從這個意義上能夠更好地理解二里頭與傳世文獻中第一個王朝國家「夏」之間的關係。

二里頭出土的青銅容器和綠松石物件:1,爵;2,鼎;3,斝;4,鑲嵌綠松石的龍形器(70.2厘米),可能是象徵政治權力的手杖;5,鑲嵌綠松石的銅牌;6,爵

其四,文字簡明精要,行文流暢,可讀性強。本書的文筆流暢輕鬆,文字簡明精要,毫不拖沓,閱讀起來有行雲流水之感,這一方面與李峰教授學植深厚,熟諳並能自如地駕馭早期中國研究的諸多問題密切相關,另一方面,也與寫作中始終貫穿的問題意識有關。李峰教授設定的閱讀對象首先是「高年級大學生、研究生以及非專業人士」,可讀性強是吸引初學者閱讀下去的主要動力。而問題導向能夠不斷地刺激讀者思考,促使讀者產生疑問並向下閱讀以尋求答案。比如在介紹安陽殷墟甲骨文之時,提出甲骨文與考古遺存之間存在年代順序上的斷裂,缺少武丁之前三位商王占卜記錄這一問題,接著在「發現中商」一節中重點講述了洹北商城的中商考古學文化與三位商王之間的關係,順利解決了前節的疑問,讀後豁然開朗。環環相扣,層層遞進的敘述方式,讓人印象非常深刻。

本書雖然篇幅不大,但脈絡清晰,融專業性和趣味性於一體,有著良好的閱讀體驗。遺憾之處在於全書結尾缺少總結性的章節,讀後有意猶未盡之感。另外,每一章都保留了英文版原有的建議閱讀書目,這些英文書目不便於國內讀者查找,如能部分替換為相應的中文版,則更便於初學者深入學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