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敏:昭通古城記

昭通日報 發佈 2024-01-20T14:55:40.927490+00:00

地處西南「金三角」腹地,位居雲、貴、川三省接合部的昭陽區,背倚歷史文化的厚重,前瞻現代文明的絢麗,在昭通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昭通人靈魂里的一根弦——陡街和西街

地處西南「金三角」腹地,位居雲、貴、川三省接合部的昭陽區,背倚歷史文化的厚重,前瞻現代文明的絢麗,在昭通政治、經濟、文化生活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在216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居住著漢、回、彝、苗等15個民族。

在群山縱橫、河流蜿蜒的地理圖像中,一條細若遊絲的線條把昭通和中原連接在一起,這條線就是聞名遐邇的南方絲綢之路——五尺道,剝開歷史堆積的苔痕,五尺道就像錚然而鳴的琴弦,講述著多少動人的故事;五尺道又像一條緯線,連綴著一串串歷史的花瓣,成了戴在烏蒙高原上的艷麗奪目的花環。這條血脈似的通道,連通了中原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和滇文化,幾種文化的對接和碰撞,開出了獨具特色的文化之花。在昭陽區出土的漢碑,被稱為「稀吐之寶」「海內第一碑」,多少碩學之士、海內名家為之傾倒,它的史學研究價值和書法研究價值,至今仍有不可替代的位置。

晉墓深藏於烏蒙高原,它的發現,補史之闕,是研究蜀漢至兩晉「南中大姓」最彌足珍貴的文史遺存,是海內僅存的研究古代民族史的最具價值的文物。「過山洞」是十萬年前的「昭通人」居住的一個山洞,一枚「昭通智人牙齒」填補了「昭通人」在歷史長河發展過程中的空白,從洞中溢出的一縷青煙,早已在歷史的天空中消失殆盡,石壁上燻黑的痕跡,卻勾起了人們對祖先的緬懷。九龍山下,彝族「祿氏故城」的遺址,在時光低沉的嘆息中講述著昔日的輝煌,「鐵鍋寨」那口奇大無比,可煮牛數頭的天下無雙的鐵鍋,烈焰熊熊,熱水鼎沸,烹煮著流逝的壯觀。「祿氏故城」「鐵鍋寨」前,烹牛宰羊,人流如潮,飲烈酒、跳鍋莊、彈三弦、唱山歌,通宵達旦,何等壯觀。串串晶瑩剔透、珠圓玉潤的「葡萄」,是葡萄井的奇觀,它不僅是大自然的傑作,還是彝族的聖水「瑪弄咿取」,彝族《指路經》說:「彝胞呀彝胞,你要記住,瑪弄咿取是祖先留下的聖水,是彝民的救命水。路經此處時渴了要喝一口,不渴也要吃一口。到了此地的人,要帶一瓶回去給沒去的人吃一口。」老鴰岩,一個並不十分美麗的名字,卻是彝族逝者的靈魂天堂,至高無上、無比莊嚴的靈魂棲息地。煙柳朦朧、水汽氤氳的灑漁河畔,一個詩意盎然的小村莊柳樹灣,卻是橫掃千軍如卷席,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李藍」起義軍首領李永和的故里。氣象森嚴、結構精美的「龍氏宗祠」,是一代「雲南王」龍雲供奉祖先的地方。層巒疊嶂、松風如濤、一泉冷然的大龍洞,是昭通風景極佳的旅遊區,「鑿龍池,溉稻田」的文齊,用他手中簡陋的工具,寫就中國最早的水利工程之一。明月清風的清官亭,池水澹澹、修竹亭亭,「一官已留清白去,何人更踏軟紅來。」有景觀,有人文,有歷史,有傳說,昭陽風景殊麗,昭陽人文昌盛,源遠流長,叩人心扉。

從人文地理角度看,昭陽區可謂邊地。邊地必然是各種文化交匯融合的地方,邊地文化可謂千姿百態,熠然生輝。漢、回、彝、苗等各民族人民,創造了風格各異、絢麗奪目的民族文化,氣勢恢宏、雄渾質樸的「四筒鼓舞」,以鏗鏘有力的舞步叩擊著烏蒙高原;彝族的舞蹈、苗族的刺繡以及其他民族的音樂、舞蹈、奇風異俗,為昭陽區文化旅遊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五尺道的駝鈴,邊關的曉月,泛著青輝的青石街道,書寫了一段厚重歷史的老城區。「稻花香里說豐年」,碩果纍纍,綿延不絕的萬畝果園,紅艷迷離,嬌嫩晶潤的櫻桃,會令人饞涎欲滴!各具特色的風味小吃,矯健敏捷、善走山路的烏蒙馬,圖案新穎、做工精細、民族風格濃郁的「版納地毯」,數不清的珍奇、嘗不夠的美味,流金瀉玉的盆地,蘊珍藏奇的山川,不斷發展的城市,繪就了一幅幅濃墨重彩的畫卷,譜就了一首首和諧優美的樂曲。

陡街和西街是昭通人情感里的一個結,不管走到天涯海角,只要是昭通人相遇,離不開的話題必然是老城裡的陡街和西街。陡街、西街是昭通人靈魂里的一根弦,這根弦無論塵封多久,只要有人一經輕輕彈撥,必然會奏出心靈里最美的一曲清歌。

陡街、西街是昭通最繁華之所在,在昭通被稱為「雲南的小昆明」之時,這裡就以法式的建築、繁多的商鋪和琳琅滿目的貨物聞名於全省。抗戰時期,雲南除騰衝一帶以外是全國的大後方,而昭通又是雲南的大後方。淪陷區的人大批進入雲南進入昭通。進入昭通的除難民外,大多是雖為流民而資財頗豐的人,於是促進了昭通經濟的繁榮。昭通人龍雲、盧漢主滇,在維護地方穩定和促進經濟發展方面,是頗有些辦法和實力的。人有思鄉之情,對故鄉的建設、毋庸諱言是有些傾斜的,加之南方絲綢之路——五尺道進入雲南,這裡是必經之地,商旅輻輳,貨物流通,昭通的一度繁榮則是情理中事了。

陡街之謂陡街,是街建在陡坡之上。過去的陡街,房屋多為二三層土木結構的建築,房屋建得洋氣,門面為圓拱式法式建築,且有歐式裝飾圖案,街面是青石條鑲嵌而成,鑿有石痕,街雖陡而不滑。街兩邊植有粗壯槐樹,槐樹枝葉繁茂,樹冠濃密,交相疊映形成綠色窟窿,盛夏烈日熾熾,進入陡街、西街則濃蔭蔽日,涼風徐徐。槐花盛開的季節,兩邊商鋪洞開,各色貨物充足,燈光搖曳,槐香熏人。有月的夜晚,可踏石而行,嗅馥郁槐香,嘗街邊小吃,趙乾巴的鹵乾巴切得紙片樣薄,炒板栗、燒青包穀、燒洋芋的香味傳得老遠老遠,燒臘攤里各種滷味撩人食慾。有人懷抱三弦踏歌而行,有人聚在街沿大談民國往事。陡街、西街,是昭通人心嚮往之地,是物質和精神停泊的地方。

清秋,沿陡街而行至轅門口,可見遠山清淡,霧嵐輕繞,可見村莊田疇,竹樹環合,鄉村城市,融為一體,渾然和諧,天人合一。

時間可塑造一切亦可摧毀一切,陡街西街,像盈盈少女變成少婦變成老嫗一樣,漸漸變得蒼老變得憔悴,繁茂濃郁的槐樹早已不在,臨街房屋像塗了重彩的老婦,看似艷艷,抖落韶華早已不忍卒視。我是在拆建過程中目睹它的衰朽的,那些拆開的房子,早就爛成一包糟,朽木腐柱牆斜屋爛。表面的粉飾掩蓋不了腐爛的真實,看著真叫人揪心。

不到一年時間,陡街西街終於建成。陡街青石條依舊,只是鋪設得更為整齊,地下管道將電纜、電線全埋於地下。街上的鋪面,裝飾得更加富麗,雖是修舊如舊,畢竟是新里透著舊、舊里藏著新,法式門面上有更精美的圖案裝飾,整個建築群格調清晰、莊重質樸,猶如山里人一樣可靠又透著靈氣,街邊雖無高大槐樹,卻置有木箱種有花樹,整條街通暢透亮視野開闊。

陡街西街之間,一條地下通道相連。地下通道在大城市並不稀罕,在昭通則是首例。

西街現在宛如一個微型公園了。高原少水,不知江南水鄉韻味,這裡卻有小橋流水,佳木婆娑、游魚成群。

同樣,西街是昭通的商貿中心,過去的一些大商號大商家多居於此。西街現在改造一新,街是舊時模樣,只是舊里透新,更加氣派更加輝煌。在這裡既可尋找到舊時的夢、兒時的履痕,又得到全新的感受。青石鋪成的路面,光潔清爽,一條小河沿街蜿蜒而行,曲線的美,打破了直線的僵硬,如同婀娜少女。小河清淺,小巧玲瓏,佳木錯落有致。在這裡,乾涸的高原人領略了水鄉的韻味,雖小雖侷促,卻放大了昭通人的情懷。

西嶽廟,一個被昭通人淡忘了的所在。它曾被一家工廠使用,隆隆機器聲淹沒了青燈黃卷木魚聲聲,殘碑斷簡成為鋪路石。現在,地處西街的西嶽廟掙脫歷史的塵埃脫穎而出,成為人們流連忘返的地方。

舊城心臟——轅門口

轅門口之於昭通城,猶如人的心臟,這裡不僅地勢高,地處全城中心,而且發生過許多重大事件,成為昭通人心口相傳的故事。

民國時代,轅門口曾有一座高大巍峨的石牌坊,牌坊為「雲南王」龍云為其母所塑,形制高大,精美異常,有辛亥元老國學大師章太炎撰寫的對聯。從遠處望去,地處高處的石牌坊猶如南天之門,巍巍乎矗於雲表。

新中國成立後,這裡建有電視轉播塔,塔基圓形,其高百丈。現在,在轅門口和陡街的街口,一座古樸莊重、大氣典雅的石碑柱已建成,它彰顯了古城的文化底蘊,使古城變得更有韻味。這裡不僅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是傳播信息的中心所在,還是昭通政治活動中心之一。

轅門口,也是六十軍出征的地方。抗戰進入最艱苦時期,滇軍遠赴台兒莊,參與那場驚天地泣鬼神的悲壯戰役。六十軍是由三迤兒女組成的部隊,昭通兒女是六十軍的重要組成部分,六十軍在轅門口舉行出征儀式,慷慨悲歌、激情昂揚。「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烏蒙兒女用熱血澆滅了日寇氣焰。

畢竟,轅門口是衰老殘敗了,周圍雖有幾棟鋼混建築,但頹勢已定,幾棟新樓更加彆扭。

轅門口的改造已經完畢,周圍的建築拔地而起,脫胎換骨,獲得新生後更富有魅力,看得出源於母親的美貌,也看得出新生的嫵媚與活力。在這裡,新建的鐘樓已高矗入雲,鐘樓形似城牆,給人以堅不可摧的堅實感覺,鐘樓飛檐高翹,形莊重而神飄逸,內置一巨大銅鐘,從城的制高點上鳴鐘,可以想像如同梵音天上來,大音希聲、遠近皆同,何等的震撼人心,何等的警世啟人。

轅門口是昭通舊城的中心,這裡街道交叉,四通八達,這裡商鋪林立,人流如潮。這個不大的廣場上,曾經上演過許多值得記憶的故事。

這裡文化底蘊厚,民國時期的書店,工於詩精於畫的老先生,尤其是國學大師姜亮夫都居於此。這裡還像民俗博物館,賣各種各樣形制古樸陶器的,各種精美竹器的,刺繡的、剪紙的、寫春聯的,做虎頭鞋納鞋墊的,鐘錶匠雕刻匠等等都密集於此。

這些,會消逝嗎?

取替它們的,是各種各樣的時尚產品,是新時代撲面而來的新的生活方式。

然而,新生與失落是人們難以釋懷的情愫。當鐘樓的鐘聲悄然而至,當雕塑落成的時候,當花木扶疏,霓虹燈流光溢彩的時候,人們的心境,是一種複雜的心境。新的已來,舊的還在嗎?

夏天敏,1952年生,雲南省昭通市人,在昭通市文聯任職。曾在《當代》《十月》《青年文學》《北京文學》《大家》《山花》《邊疆文學》《滇池》等刊物發表作品,曾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雲南省政府文學獎等獎項。

來源丨都市時報

值班領導丨馬永孝

編審丨張永剛

校對丨胡遠松

投稿郵箱丨519045426@qq.com

廣告諮詢丨0870-3193705

0870-3191969 13638839699

@昭通日報 微信團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