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福愉 | 我國生物膜研究第一人,九旬高齡依然堅守科研一線

成都科協 發佈 2024-01-20T19:21:21.008685+00:00

1965年的戈壁灘上,我國第二次原子彈爆炸即將開始。高度保密的爆炸現場出現了幾個陌生人,他們既不是現場的工作人員,也不是核物理科研工作者,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這些人來到戈壁是為了執行神秘的「21號任務」,楊福愉就是其中一員。


1965年的戈壁灘上,我國第二次原子彈爆炸即將開始。高度保密的爆炸現場出現了幾個陌生人,他們既不是現場的工作人員,也不是核物理科研工作者,沒有人知道他們是誰,只知道這些人來到戈壁是為了執行神秘的「21號任務」,楊福愉就是其中一員。

爆炸順利完成後,楊福愉通過測試和觀察大白鼠受核爆損傷的遠後效應等方式,提出「以血液為中心,紅血球為重點」,尋找慢性放射病早期診斷生化指標的指導思路,為我國和平利用原子能事業的發展提供了重要科學數據。

楊福愉,生物化學學家,199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福愉院士


1927年10月30日,楊福愉出生於上海市。鎮海自古以商幫揚名,楊家亦曾是商人之家,據楊福愉之兄楊福耀回憶,早年間,他們的祖父楊志甫和當時的許多寧波人一樣,為謀生需要,離開家鄉,前往上海闖蕩,並從此在上海紮根。

「我出生時,鎮海老家還有幾間房屋和幾十畝地。」儘管從未在鎮海長住過,對鎮海的記憶多數也來源於父輩的口述,但楊福愉每每在填寫需要籍貫的文件上,都會鄭重地寫下「原籍浙江寧波鎮海駱駝鎮河角村」。筆尖落下的一行字,承載著楊福愉對故鄉的眷戀。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時局動盪,楊福愉在浙江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經恩師王葆仁教授推薦前往新成立的中國科學院(上海)實驗生物研究所,在貝時璋教授領導下從事生物學研究工作。這一入門,就是半個世紀。

「當時政治運動連續不斷,很難安下心來從事科學研究。」楊福愉說。1955年,經中國科學院推薦,楊福愉參加全國選拔赴蘇聯學習的考試,成功被錄取並獲得在莫斯科大學動物生化教研室學習的機會,1960年被授予生物學副博士學位後回國,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工作。

「首先,我當時回來以後,我這個比較明確,我不但自己要搞生物膜,也一定要將我們國家生物膜給它推動起來。」彼時的中國,科技戰線百廢待興,科技水平和條件與國際上相差甚遠,為了推動我國生物膜研究工作起步,楊福愉積極參與各類學術研討會,結合自身科研基礎,對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開展研究。

1978年,中國科學院成立考察小組前往聯邦德國考察,由楊福愉擔任組長。經考察,小組詳細匯報了聯邦德國近10年來在生物膜研究方面迅猛發展的概況,引起中國科學院領導高度重視。在這個前提下,楊福愉進一步從事線粒體膜的結構與功能研究,做出具有特色的創新成果。他一直立足於國內現狀,重視研究積累,克服重重困難,致力於「生物膜膜脂——膜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基礎研究是原始創新的主要源泉。回顧我們研究小組的工作,幾項具有原始創新的研究成果都是通過長期艱苦工作的積累才獲得的。」楊福愉在《情系生物膜:楊福愉傳》一書序文中寫道。他創新地使用「勻漿互補法」,代替「線性體互補法」,預測穀子等農作物的雜種優勢。他提出「克山病是一種心肌線粒體病」的觀點,對克山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自1979年恢復研究生制度起,楊福愉便承擔起了培養青年人才的重任。「科學研究是一條不平坦的道路,根據學生不同的情況、課程不同的難度,因材施教。」楊福愉說,教書育人是他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他的指導下,先後培養了博士29名,碩士34名,其中不乏中科院院長獎學金特等獎或優秀獎、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稱號、中國青年科技獎和首屆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以及各類冠名獎等的獲得者。

值得一提的是,楊福愉是核物理學家、教育家、復旦大學原校長楊福家的三哥。楊家弟姊妹八人,楊福愉是老五、楊福家是老八,他們同在1991年被評上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一門雙院士」成了中國學術界的佳話。

「窮理以致其知,反躬以踐其實。」楊福愉生於不和平的年代,在戰亂中成長,他在新中國最需要人才力量的時候挺身而出,奮鬥一生。

2023年1月5日20點46分,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生物化學家、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福愉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6歲。

資料來源:寧波科協、中國科學家

文章圖片用於公益科普,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