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抗戰爆發,計劃周密的北京人頭骨化石運輸行動,為何在最後一刻出現意外?

湖北衛視大揭祕 發佈 2024-01-21T14:50:37.633092+00:00

刀光血影之中,珍貴的北京人頭蓋骨也危在旦夕。如果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繼續留在國內,遲早會落到日本人手裡。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周口店發掘現場一切工作被迫全部停止。刀光血影之中,珍貴的北京人頭蓋骨也危在旦夕。如果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繼續留在國內,遲早會落到日本人手裡。於是,考古專家裴文中等人商量後決定,將北京人頭蓋骨包裝好,然後送往秦皇島轉而運到美國暫時保管。

北京人頭蓋骨的價值無法估量,它的去留,是國家層面的事情。轉移國寶,各方面都不敢貿然行事。翁文灝只好給蔣介石,拍了一封措辭激烈的電報:「介公委員長鈞鑒:「北京人」化石在平安全可慮,有被竊遺失之危。倘遇不幸,乃為吾國與世界人類文化之一大損失。為避免可能之災難,請就遷移之去向明示為荷。」

蔣介石明白,聲名赫赫的「北京人」化石,可謂是鎮國之寶,他也不敢草率地決定遷移去向,這件事只好懸而不決。在翁文灝的不斷催促下,蔣介石意識到,這件事情已經迫在眉睫,經過幾番慎重討論,他終於做出決定,允許「北京人」化石運往美國,待戰爭結束再歸還中國。

經過了將近一年的反覆協商,到1941年年底,重慶國民黨政府和美國方面終於達成了一致,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將由美國領事館安排,帶出中國,暫存美國。但是,當時的北京已經在侵華日軍的控制之下,要把如此珍貴的文物帶往美國,誰來帶?怎麼帶?又成了新的問題。

1941年,24歲的胡承志是新生代研究室中,專門製作化石模型的技師。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轉移前全部裝箱工作,就是由他親手完成的。裝箱時,為了使北京人頭蓋骨安全的運送到美國,胡承志採取了多層包裹的辦法,他把化石先用擦顯微鏡頭用的細綿紙包好,然後裹上脫脂棉,再包上幾層醫用的細棉紗布,最後再用白紙包裹,放入小木箱裡。小木箱內,周圍六面由具有彈性的黃色瓦楞紙數層包好,一一裝入大箱內後,再用木絲填裝。

裝有北京人頭蓋骨的兩個箱子都是白木箱,為了避免招人耳目,箱子外邊只寫了Case 1 和Case 2。原以為一切準備工作已經萬無一失,但是,誰都沒有想到,胡承志竟然成為了最後一個,見到和摸到北京人頭蓋骨化石的中國人。

當時,所有的準備都已經妥當,按照中美協商和美國公使館的安排,這兩個箱子會標上美軍軍醫威廉·弗利的名字,以私人行李的名義,在前門火車站裝車,直發秦皇島。1941年12月5日清晨,這些行李由專人護送,隨同美國海軍陸戰隊,登上開赴秦皇島的專列。按計劃,行李到達秦皇島後,將搭乘中美間定期班輪「哈里遜總統號」,前往美國。然而此時,意外又發生了。

1941年12月8號這一天,當運輸頭蓋骨化石的專列到達秦皇島時,哈里遜總統號卻遲遲沒有按照約定的時間到達碼頭。原來,就在約定時間到達碼頭的這一天,日軍偷襲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爆發了。隨即,日軍在山海關一帶登陸,突襲美軍。侵華日軍迅速占領了京津和秦皇島一帶的美國機構和設施,美國海軍陸戰隊的列車和軍事人員,在一夜之間就被日軍俘獲。

當時,負責運送頭蓋骨化石的美國軍醫威廉·弗利也成了日軍的俘虜。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人類珍貴的文明遺產,北京人頭蓋骨化石,在硝煙瀰漫的烽火中神秘地失蹤了。這些化石到底去了哪裡,是不是落到了日軍的手中了呢?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湖北衛視大揭秘」頭條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