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陽和林朝英武功都是天下第一,為什麼不到六十歲就英年早逝?

驚心鳥 發佈 2024-01-22T13:47:37.674033+00:00

在射鵰三部曲中,全真教教主王重陽和古墓派創始人林朝英,都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的高手。他們沒有直接在故事中出場,卻對故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身份背景也引起了很多武俠迷的討論。尤其是這兩位高手武功絕頂,卻不到六十歲就英年早逝,與其在小說中的地位和身份非常不匹配。

在射鵰三部曲中,全真教教主王重陽和古墓派創始人林朝英,都是被譽為天下第一的高手。他們沒有直接在故事中出場,卻對故事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身份背景也引起了很多武俠迷的討論。尤其是這兩位高手武功絕頂,卻不到六十歲就英年早逝,與其在小說中的地位和身份非常不匹配。與他們同時代的五絕都是極為長壽的,比如王重陽的師弟老頑童周伯通,據說活了一百多歲。這樣巨大的壽命反差,讓人感到非常疑惑。本文便從小說原著的三個版本故事情節出發,看看王重陽和林朝英死亡的秘密是什麼?

王重陽和林朝英都是小說中的絕頂高手,都有問鼎天下第一的能力。王重陽自不必說,他是全真教教主,中原五絕中的中神通,第一次華山論劍的勝利者,因而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他在華山論劍中奪得了黃裳留下的《九陰真經》,引起了西毒歐陽鋒和東邪黃藥師的覬覦,成為小說主要的劇情線路之一。林朝英雖然沒有參加華山論劍,但是從《神鵰俠侶》的劇情來看,當時她的武功是在王重陽之上的。在小說中對此有著非常多的情節描述,其中有一句武林傳言叫,「南林北王,陰盛於陽」,這就描述了她和王重陽的武功高低。

林朝英的來歷在小說中沒有說,只說了她和王重陽是打打鬧鬧的曖昧關係,情侶不像情侶,仇人不像仇人。兩人長期較技,武功交替領先,算是武林中的一對傳奇CP。在華山論劍之前,林朝英的武功到了巔峰,另闢蹊徑的創出一部《玉女心經》,力壓王重陽。王重陽認為這套武功已經走入邪道,但卻正好克制全真教的武功,他一時也破不了。王重陽在活死人墓外結廬而居三年,苦思破解《玉女心經》的辦法,最終只得到三兩式的散招,而無法完全破解。由此可見,王重陽雖在華山論劍中取勝,但林朝英才是事實上的天下第一。

林朝英什麼時候死的,小說中並沒有描述,只說了林朝英死後王重陽從密道進入活死人墓,留下重陽遺刻以破解《玉女心經》。然後留下那句武俠迷們深刻記憶的句子,「《玉女心經》技壓全真,重陽一生不弱於人」。王重陽的這句話雖然說得很有骨氣,但實際上軟弱無比。一方面是林朝英已經去世了,他這樣搞很沒有氣度。另一方面是因為重陽遺刻來自於《九陰真經》,事實上是黃裳破解了《玉女心經》,而非王重陽自己的本事。此事發生後不久王重陽就感到大限來臨,於是帶著周伯通去了大理找段皇爺,從大理回終南山後就去世了。

從這段劇情來看,林朝英去世應該是王重陽在活死人墓外結廬的這段時間。王重陽只比林朝英多活了一年多,兩人去世時間相差不到三年。根據丘處機的描述,王重陽比林朝英大得多,可見林朝英去世時正當壯年。王重陽去世時是五十八歲,以常人而言算不得壯年,但以武林高手的歲數看卻並不大。小說中以五絕為代表的武林高手,在五十到六十期間正是巔峰狀態。歐陽鋒在這個年紀搞出了逆轉心脈的《九陰真經》,成為第二次華山論劍的勝利者。周伯通創立左右互搏之術和空明拳,金輪法王的龍象般若功大成,都在這個年紀。

以小說中絕頂武林高手的標準來看,王重陽和林朝英顯然是英年早逝的,而且他們與歐陽鋒、洪七公不同。歐陽鋒和洪七公是在互相拼命後力竭而亡,死的時候已經七十多歲了。如果他們不這樣拼命,壽命比黃藥師、一燈等人也差不到那裡去。王重陽和林朝英並沒有拼命,日常比武也是點到即止,說是論武還差不多,這種程度的較技是要不了人命的。實際上五十多歲的洪七公挨了歐陽鋒一掌,被打得丟了半條命,武功幾乎盡失,最後也靠著《九陰真經》中的療傷法門練回來了。因此以王重陽和林朝英的武功水平,絕不可能是重傷而死的結局。

小說中對於兩人的死亡描寫的都很簡單,幾乎找不到正常的死因。林朝英之死是從小龍女口中說出來的,她得知於小龍女的丫鬟,也就是她的師傅。原著中林朝英是終日鬱鬱寡歡,茶飯不思,最終陰鬱而死。王重陽的死看似是與歐陽鋒拼命,實際上他在去大理前就知道自己大限近了。他到大理是為了安排後事,讓段皇爺能夠克制歐陽鋒。從這個劇情看,兩人的死似乎與戰鬥沒有直接關係,也不是誰打死的,而是自然現象。但以同一代五絕高手的壽命來看,他們兩人武功最高,卻死得最早,這就讓人感到很蹊蹺了。

如果只是其中一人,死因還有很多地方解釋。可是兩人時隔不到三年相繼去世,這就不得不讓人懷疑其中有所奧秘。兩人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筆者翻閱了三個版本的《神鵰俠侶》後發現,兩人極可能是練功走火入魔。林朝英這方面是最為明顯了,從小說來看,她一直在苦苦追求王重陽,但王重陽一直在迴避。兩人的感情若即若離,這對於林朝英來說是很苦悶的。她是武林中女人的第一高手,出身大富之家,追了王重陽半生,卻沒有任何結果,只能躲在暗無天日的活死人墓中,這種壓抑的環境對她簡直就是折磨。

以林朝英的才華和心高氣傲,如果不是對王重陽用情至深,她是絕不可能吃得下這種苦,在活死人墓中乾熬著。這種乾熬不僅對她的生命是極大的消耗,對於她的精神也是極大的折磨。在這種情況下,林朝英表現出鬱鬱寡歡的情況就很正常了。尤其是在完成了《玉女心經》之後,她本以為王重陽會實現承諾,娶她為妻。但王重陽依舊堅持修道,這就對林朝英的感情帶來了巨大的打擊。這個打擊很可能使其精神崩潰,進而對其武功上的修為造成負面影響。這裡面有個很切實的例證就是楊過和小龍女修煉武功時,提到的古墓派武學的禁忌。

小龍女在教楊過武功時提到,古墓派的武功要訣是「十二少,十二多」。十二少是,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樂、少喜、少怒、少好、少惡。十二多是,多思則神怠,多念則精散,多欲則智損,多事則形疲,多語則氣促,多笑則肝傷,多愁則心懾,多樂則意溢,多喜則忘錯昏亂,多怒則百脈不定,多好則專迷不治,多惡則焦煎無寧。小說中寫,十二少是養生之都契,十二多是喪生之本。由此可見這十二種情緒對於古墓派武功影響極大,一旦陷入不能自拔,就很可能造成走火入魔,危及生命。

從原著描述來看,林朝英恰好違背了自己定下的「十二少,十二多」的要訣,對王重陽用情至深,這是古墓派武功的大忌。她在古墓中長期處於這種狀態,甚至出現了因愛起恨的情緒,這對她的修煉是極為危險的。王重陽說《玉女心經》走了邪路,這個邪路很可能指的是這種修煉法門會受到情緒的干擾,最終導致走火入魔的結局。林朝英在古墓中鬱鬱寡歡,這是情根深種的表現。這種情況下繼續修煉古墓派武功,使情緒和武功交織,極有可能走火入魔。所以在筆者看來,林朝英鬱鬱而終只是表象,其實她因為這種情緒導致走火入魔。

與林朝英相似,王重陽之死也是起於類似的隱患,但發作起因不同。郭靖說全真教的內功是最為平和的,不會造成走火入魔。但王重陽的武功並不是單純的全真教武功,而是全真教和古墓派武功的合集。小龍女說過王重陽和林朝英長期較技,互相攀比鬥法,也互相教學相長,因此武功上已經相通了。於是才有了玉女素心劍法與全真劍法雙劍合璧,威力堪比五絕的說法。楊過和小龍女在練習雙劍合璧時兩人必須心意相通才能發揮威力,也就是說林朝英在創立這門武學時已經與王重陽心意相通,否則不可能創立成功。

心意相通是相互的,林朝英有反應,王重陽自然有反應,否則王重陽不可能從《玉女心經》中看出其誤入邪道的情況。從楊過中情花毒後無法與小龍女雙劍合璧的情況看,情花毒發作打斷他的心意相通時,小龍女也是有感覺的。這也從側面證明了,王重陽與林朝英心意相通,而且也有很深的情愫。王重陽以修道為名拒絕了林朝英,這並不代表他能完全壓制這些情愫。從《神鵰俠侶》的立意來看,感情是壓制不住的,越壓制爆發越狠,甚至會讓人走向瘋狂。李莫愁、裘千尺就是反面的例子,最終都是在瘋狂中死去。

王重陽以他無上的道教修為壓制了情愫,但並不能完全絕情絕性,那麼這些感情因素肯定會在他修煉武功時起到負面的影響。從王重陽在《九陰真經》中尋找破解《玉女心經》的法門看,他不但對林朝英用情至深,而且已經到了不能自拔境地。否則兩人分手後應該是陌生人,尤其是林朝英已經去世,王重陽沒有必要糾結破解《玉女心經》的事情。他對林朝英有愛,也有好勝心,還有面子思想,這三方面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對他修煉武功是很不利的。林朝英去世後,王重陽多次從密道進入活死人墓,說明這種情緒已經在他心裡根深蒂固。

在這種情況下練習《九陰真經》的武功,尋求破解《玉女心經》的辦法是非常危險的。結果很可能是王重陽成功從《九陰真經》中找到辦法,但也讓自己的修煉時造成走火入魔。只是因為他用情不如林朝英深,又要安排全真教和段皇爺對付歐陽鋒的事情,所以才多堅持了幾個月。但這種堅持也只是苟延殘喘,並不能完全解決感情引發的走火入魔。從《神鵰俠侶》的情節來看,這種走火入魔在小龍女和楊過身上也有過體現,比如絕情谷劇情之前。當時小龍女和楊過分開,兩人發生誤解,練功就出現了走火入魔的狀態。

不過楊過和小龍女比較運氣,他們又在絕情谷中相遇,最終在劇情的推動下重新複合,使感情得到了升華,心病引起的走火入魔便不藥而愈了。從《神鵰俠侶》的立意來看,這種因感情問題而導致的走火入魔,必須從感情出發來解決,這也符合「心病還需心藥醫」的中國傳統理念。可惜的是王重陽和林朝英至死都沒能參悟這一點,執著於各自的角度,才使得兩人始終無法彌補互相之間的裂痕,最終走向了死亡。說他們應感情而死也是可以的,但最為直接的死因還是感情問題誘發走火入魔,讓自己英年早逝。

綜上所述,王重陽和林朝英的早逝是他們感情問題誘發的,在違反古墓派內功禁忌的情況下,造成的走火入魔。這種死亡方式很特殊,小說誕生之初算是比較創新的情節,後世也在很多小說中被借鑑和複製。其中《倚天屠龍記》中明教教主陽頂天的死亡,也是這種邏輯的產物。金庸小說常被人叫做武俠言情,其中重要原因就是他喜歡在小說中談感情,談不同的感情,很多劇情線索都是感情推動的。王重陽和林朝英的死,正好與楊過小龍女的生形成鮮明對比,這也是《神鵰俠侶》中的一種浪漫主義情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