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老師|新時代「十旦九荀」的助推者

中國藝術報 發佈 2024-01-22T14:48:08.611264+00:00

這稱呼里包含著她對我的認可與關愛,其中更多的是關愛,如同家人般的親和。她最初是北京市藝培戲曲學校的學員,跟隨趙綺霞、趙德勛、李金鴻等老師學戲。

京劇表演藝術家孫毓敏

  孫毓敏,大家都敬稱她為「老師」,而她卻讓我稱她「大姨」。這稱呼里包含著她對我的認可與關愛,其中更多的是關愛,如同家人般的親和。她最初是北京市藝培戲曲學校的學員,跟隨趙綺霞、趙德勛、李金鴻等老師學戲。1959年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市荀慧生京劇團工作,跟隨「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開始接觸荀派藝術。後又「下放」到河南省京劇團,經歷影響一輩子的痛苦之事。然而,她是個毅力非常頑強的人,經過「死一般」的磨礪竟站立了起來。改革開放後,她又回到了北京,又重登上了京劇舞台。用她的話講「是活了兩輩子」。


  此時的她,開始了深造,向荀慧生先生的長子荀令香繼續學習荀派藝術,並間接地學習荀派第二代傳人童芷苓、李玉茹、吳素秋等老師的表演,也將她們的藝術吸收融入到表演之中,出演了一批荀派劇目,有《紅娘》《勘玉釧》《紅樓二尤》《玉堂春》《杜十娘》《荀灌娘》《元宵謎》《金玉奴》《卓文君》《霍小玉》等。更主要的是這些學習、融化豐富了她的表演經驗。也使得她從最初的演員,走向了藝術家的行列。


孫毓敏在京劇《紅娘》中飾演紅娘


  孫毓敏於1991年受命回到了母校,擔任校長。有種使命擔當的她,每天除了教學,就是不辭辛勞地查看老師的教學工作、食堂衛生、學生宿舍、演出匯報等等。她策劃推動的「百日演出」「赴港演出」「赴德演出」「赴日演出」等活動,讓學生們既得到了鍛鍊,又開闊了眼界。為了提高母校的教學質量,她拖著殘疾留給她的後遺症,不顧疲憊,找領導、請老師,終於將中專規格的戲校提升為大專規格的院校,更名為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蓋起了新院址。同時她也開始廣收弟子,許翠、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王萍、龔蘇萍、李素萍、張悅等拜在她的門下學習荀派藝術。桃李天下的她,從藝術家變身為教育家。


  此時的她,並沒有滿足現狀,而又開始了新的征程。為了把荀慧生先生創立的荀派藝術發揚光大,她團結起江蘇的宋長榮、北京的劉長瑜共同推進荀派藝術的承傳工作。當年的「四大名旦」中,正是由於荀慧生先生的表演輕盈活潑,唱念甜美形成了「十旦九荀」的局面。而今正是由於她的助推和這種「三足之勢」,使荀派藝術得到了很大的弘揚。她又團結上海的王家熙,接受他的建議創辦了「荀學」。「荀學」的創辦促使她要不斷地總結荀慧生先生的表演藝術,並將自己多年前創演的新戲,如《一代賢后》《啞女告狀》《雙玉緣》《痴夢》《陳三兩》《獅吼記》等進行總結。在理論研究領域,她撰寫了《孫毓敏談藝錄》《孫毓敏唱腔伴奏曲譜集》《我如何演戲》《孫毓敏隨筆集錦》等著作,並鼓勵弟子們多多練習寫作,提高文化,多一條藝術之路。已是教育家的她,又成為了理論家。


孫毓敏在京劇《金玉奴》中飾演金玉奴


  此時的她,對於這個新的頭銜,真真是下了一番功夫,她把荀派藝術在理論方面的研究,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這也是其它行當的流派無法比肩的。2018年,筆者在錄製《京劇大家絕藝錄》時曾採訪她,我也是真真感受到她對荀派藝術理論的研究,絕對是「後無來者」。首先她提出了荀慧生先生演劇的特色是「三化三感」的理念。「三化」既生活化、個性化、趣味化。「三感」為時代感、真實感、幽默感。然而它們並不是單獨成立的,而是相容相通,彼此關聯一起。如,生活化中有時代感,不是脫離時代的生活。因為戲是演給現代人看的,如果不跟上時代就會落伍了。個性化中有真實感,戲中的角色和角色是不一樣的,要讓觀眾感覺演員飾演的就是劇中人。比如《紅娘》既不能把小姐演成丫頭,也不能把丫頭演成小姐,儘管是古裝人,要經得起人家琢磨。趣味化是荀慧生先生所獨有的,喜劇就有幽默感。演員得在台上會逗哏,但不能「逗餿哏」。荀先生就有許多的手法來表現這種幽默感,包括跟觀眾的互動等。


  她說道,荀慧生先生對演劇始終保持「三分生」。對於這個理念,有些內外行不理解。演戲不是要「熟爛於胸」嗎?怎麼會是「生」呢!對此她又有解析,作為演員無論演出多少場,都要像對待第一次演出的時候那麼有新鮮感,有創作欲,還有實踐性。即使「嗯、啊」只簡單的兩個字,荀慧生先生都是有規定的。「三分生」也可以理解為永遠是第一次登台,然後不斷地在舞台上做事,考驗自己表演的尺度,檢驗觀眾歡迎的程度。京劇的「四功五法」是演員塑造人物的手段,荀派的「手眼身法步」又是在規範中的一種靈活運用。她對此有套完整的理論研究。如,手在不同劇目中的不同人物的表現方法,有些動作很兒童化,有氣息是一種情緒的表現,而不是很程式化,她起名「稚指」。眼要達到視像具體,演出時對觀眾要有種訴說感,好像是對著他在說話。荀派的念白包括京白、韻白,對於一種「風攪雪」的念法,她提煉成「諧白」,但這三種念法又全是帶有語氣化的。她舉例說荀派名劇《勘玉釧》中韓玉姐跟老大人辯解,「我就跟他拜天地,他不要我,我跟你沒完」,就這小孩不講理的勁。念白是半拉嘴說話,配有一個變臉的表情,顯得青春感,有一種語音的釋放的力量,這是荀派獨有的。而對於荀派的唱腔,她總結出荀先生不是平鋪直敘或者節奏無變化,而是不但變化較多,並且多用裝飾音,有時候還把過門唱進來了。


孫毓敏在京劇《一代賢后》中飾竇皇后


  她提出,科學的京劇發聲方法有益於演員嗓子的發揮和持久,從而改變了從前練聲的方式。首先,她認為京劇演員與歌唱演員的演唱方法不同,但大家的表演卻是以歌唱演員的喊嗓方式「咦」「啊」音為主,無法表達京劇演員在演出中所要表達的各個音域。到了一定的年齡,嗓子就會出現悶音狀況。甚至在唱中、低音域時,會發出「真聲」。她通過「自審」,為了便於理解,最初叫作「貓叫法」,仿聲「妙—吆」音。細分成兩段「妙」為「咪吆」,「吆」為「呃吆」組成。由於位置靠前,直達前牙際,「咪」音舌頭呈扁平狀,舌中用力向前推,氣從舌的兩側射出,聲音向齒上端和硬齶衝擊,進入鼻腔及前腦門,這個「咪」音就是最亮的「咦」音。再把原來的「啊」音改為「呃啊」音。總結出的要領是「抬軟齶、立咽壁,硬舌根」,也就是外面口形不要過分張大,進入軟齶,打開口腔上半部的里側,具體感覺是裡面打開氣向後、上側去,呈弧形狀。當落音下來時,要落到真聲處,同時氣不可松,從頭腔共鳴移至胸腔,自然銜接,大小嗓自然連上了,聽不出音區的變化,構成自然地過渡,且聲音又大又亮。這就是被改造過的「咦」和「啊」音,令許多專業演員和愛好者受益。


孫毓敏在《痴夢》中飾演崔氏


  孫毓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獻給了京劇。她誠懇樸實、直言直語的作風與情感,給各界人士留下「好人」的印象。如今,她親授的荀派弟子在全國各地開花,她培養的戲校學生在舞台放光,她講座的各類院校在星火燎原……她是一個能夠接受建議與意見的「好人」。她為了京劇前輩藝術家晚年能夠在心裡得到慰藉,特別策劃了中國戲曲表演「終身成就獎」,彌補了國家在這方面的空白。而我建議「您別忘了還有那些為宣傳京劇,做出努力的人!」還有一次,她策劃荀派弟子演出活動「徵求」我的意見。我說道:「您別太辛苦,不必全來北京,這樣費用太高,您可以讓她們在本團演出,便於宣傳她們。」不想,這兩件事,她真的聽了進去,並且全都做得很精彩。


  「奮飛」二字她書寫了四十多年,很多京劇界內外行的朋友都有她送給的這幅字。這裡既有她「兩輩子」的奮鬥,也有寄予後繼者的無限希望,更有她對京劇這門藝術的希冀。她就像是這個行業的大家長,處處為他人操心,這種愛是無形的。2012年,我在《中國京劇》雜誌上做了一期《舞台六十載孫氏荀派戲》,是對她從六個劇種中「移植改編」劇目的「沙龍」文章。記得文尾處寫道,著名學者鮑鵬山先生說過:「人們在觀念上將傳統文化視為封建文化,這是一種錯誤。孫毓敏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又融入了新的文化元素。」高水準的質量,人物塑造的到位,關鍵是經過了市場的驗證,得到了觀眾的歡迎,同行的承認,它們無形中成為了荀派新的劇目。既然學生們已然學會此戲,就不要輕易遺忘,經過他們的再加工、再演出,也會成為新的傳統劇目。所以說,作為荀派傳承人,孫毓敏老師為流派的傳承和發展作了重要貢獻,同時也樹立了流派要「流」的好榜樣。


2016年,孫毓敏在上海接受《京劇大家絕藝錄》項目採訪。圖為孫毓敏接受採訪後和本文作者、《中國京劇》雜誌編輯部主任封傑合影


  如今的她,永駐在了我們的心裡。無論是她好人的形象,還是她塑造的藝術形象,都是完美的、偉大的。孫毓敏雖然走了,但這個名字將永留在京劇史,激勵著後人們「奮飛」。我也在心裡默默地再喊您一聲「大姨」!



作者 | 封傑,《中國京劇》編輯部主任

本文圖片由作者提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