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解釋,為何F35怕被雷擊?

匈奴狼山 發佈 2024-01-22T15:02:09.212127+00:00

「肥電」怕閃電雷劈,本質上是設計與工程上的失誤造成。也就是單純把F35的駕駛艙暴露在了整架F35機體本身構成的法拉第籠之外。不過這麼說恐怕還是有不少人看不明白,因此這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需要再深入的解釋一下。


「肥電」怕閃電雷劈,本質上是設計與工程上的失誤造成。也就是單純把F35的駕駛艙暴露在了整架F35機體本身構成的法拉第籠之外。不過這麼說恐怕還是有不少人看不明白,因此這裡瀚海狼山(匈奴狼山)需要再深入的解釋一下。閃電本身與雷聲是一體的,人感覺往往是先有閃電,然後再有雷聲;根據常識都知道這是因為距離原因。閃電作為強光傳播的快,而雷聲不會超過音速,因此通過倒數讀秒就可以大致計算出雷擊點距離自己的距離。所謂迅雷不及掩耳。這說明閃電擊中的地點往往距離自己在一兩百米之內,不但挺嚇人而且還可能有被雷電擊中的風險。閃電又分為雲層之間的閃電、落地閃電與球狀閃電,其中後2種對地面上的人員比較危險。而對空中飛行的飛機、飛彈火箭等來說,


雲間閃電與落地閃電都比較危險。閃電與雷擊產生的根源到現在還有爭論。不過所有閃電都是大功率大電流的自然放電現象這是有共識的。其實現在大型電磁炮的瞬間放電的功率和電流已經可以大於大部分自然閃電。正因為人造閃電的威力已經超過了大多數自然閃電,於是自然雷電對專業人員來說也沒有普通人看起來那麼嚇人了。當然一旦被自然界的閃電直接擊中仍然是非常危險的。於是防雷接地對絕大部分建築來說仍然必不可少。特別注意一下,就會發現幾乎在所有的大型火箭發射台的旁邊,都會提前建成至少4座比發射台本身還要高的鐵塔,其實主要作用就是預防雷擊。這樣4面分布的高塔避雷針會有近乎百分百的概率把落地雷直接引入地下,就不會造成高高矗立的大火箭本身被雷電擊中,


從而造成提前點火甚至是在發射台上爆炸。而飛機需要隨時從地面到1萬米高空甚至超過1萬米頻繁起降。在整個雨季或者在熱帶地區會常年高概率遭遇雷暴天氣。而飛機上的雷達與其他無線電設施都是特別容易「招雷」的,這就像在雷暴下儘量不要臨窗打手機與聽收音機是一樣的道理,都容易「主動招雷」。飛機在雷暴雲中或者附近飛行,不可能再隨時拖著一根長長的接地電線。而是運用法拉第籠原理來隔絕雷電。也就是飛機本身的金屬蒙皮與外骨架就構成了一個天然的法拉第籠,這樣即使被外界的電壓電流極大的閃電直接擊中,也不會把這種風險傳遞到飛機內部,從而傷害人員與設備。不過在當代,不論民機與軍機,蒙皮材料採用基本不能導電的複合材料的比例越來越大。


這就讓飛機外殼的法拉第籠不太完整了。於是在完全是複合材料製作的機頭雷達罩部分,還要專門在雷達罩的多個棱條上鑲嵌上金屬條,這就叫做防雷條。而且這些防雷條還要向前留下一定的開口,是為了更好的讓相控陣雷達發射與回收電磁波。新的問題主要出現在F35的座艙部分。過去的一代、二代戰機的座艙基本都有比較寬大的金屬結構框,這些結構框的存在本身就是構成全機法拉第籠的一部分。不過從16一直到F22A,開始流行全無框座艙,視野是開闊了。但是外在防雷的缺口太大了。好在從F16到F22A,其透明的亞克力座艙蓋透明部分其實都有鍍金塗層。這層強導電的金屬塗層也算填補了法拉第籠的大缺口,但防雷效果顯然不如座艙金屬框或者金屬條,但是勉強還能湊合。唯獨到了F35系列上,


座艙蓋採用的加強內框,這樣完全不防雷。而且透明的座艙蓋的內部塗層在升級後早就不是全金屬的成分,透光率是更好了。但是防雷性大大下降。而且也沒有J20的那種頂蓋導爆索兼職法拉第籠。更要命的是,負責這個問題是洛馬內部南亞裔的一幫高級工程師。根本就沒有把所有F35的座艙防雷作為整機的一部分。等於要求焊接了一個防老虎的鐵籠子,結果等老虎真來了,南亞焊工們才發現自己還在籠子外面操作。不過這隻老虎首先能咬到的是飛行員,因此洛馬方面並不急於修改這個重大缺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