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中秋節

不繫之舟42258411 發佈 2024-01-23T15:52:57.974493+00:00

12.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時間在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夏曆一年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其中秋季七、八、九3個月在古代分別稱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十五日屬秋季正中、仲秋之中,故稱為「中秋」或「仲秋」,因而有「中秋節」或「仲秋節」的稱呼。

12.中秋節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節日,流行於全國各地,時間在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日。夏曆一年分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其中秋季七、八、九3個月在古代分別稱為孟秋、仲秋、季秋。八月十五日屬秋季正中、仲秋之中,故稱為「中秋」或「仲秋」,因而有「中秋節」或「仲秋節」的稱呼。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它起源於上古時代: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的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於是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到明清時已與元旦(今「春節」)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

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

東漢高誘為《淮南子》作的注釋中寫道:「姮娥(即嫦娥),羿妻也。羿請不死之藥於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李商隱有詩云:「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

中秋傳說之二:吳剛伐桂

相傳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桂樹。漢朝西河人吳剛曾跟隨仙人修道,到了天界犯了錯誤,仙人就把他貶謫到月宮砍伐桂樹,以示懲罰。吳剛每砍一斧,斧起而樹創傷就馬上癒合。因而後世的人得以見到吳剛在月中無休無止砍伐桂樹的形象。李白有詩云:「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

古往今來,許多墨客騷人喜歡把酒臨風,仰首吟月,曾為人們留下了不少膾炙人口的篇章。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何事常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他們對月吟唱,不但寄情抒懷,而且還別出心裁地給月亮加上許多文雅別致的稱號:嬋娟、望舒、纖阿、金波、玉弓、懸弓、團扇、玉桂、銀台、玉羊、夜光、清光、太清、蟾、蟾蜍、霜蟾、素蟾、冰蟾、銀蟾、瑤蟾、圓蟾、金蟾、蟾魂、蟾宮、皓魂、金魄、素魄、圓魄、冰魄、桂魄、瑤魄、玉盤、金盤、銀盤、圓盤、霜盤、水晶盤、白玉盤、金鏡、玉鏡、圓鏡、寒鏡、寶鏡、秦鏡、瑤台鏡、金輪、銀輪、玉輪、圓輪、霜輪、冰輪、弧輪、斜輪、玉鉤、銀鉤、垂鉤、懸鉤、金兔、玉兔、白兔、圓兔、娥眉、姮娥、素娥、丹桂、廣寒、廣寒宮等。

在文人的筆下,月亮有這麼多的雅號,因而更加美麗迷人了,難怪嫦娥要「奔月」,宇宙飛船要「探月」,科學家要「造月」。這正是:嫦娥奔月,科技探月,共赴中秋相思月;天涯萬里,舉杯同慶,共敘濃濃家國情。

中秋節來臨之際。形形色色的「月餅」。上市。在中國,傳統月餅有四大派別:廣式、京式、蘇式和潮式。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健康和飲食的要求,各種新鮮的月餅也橫空出世,諸如熱鮮肉月餅、流心月餅、土豪月餅、水果月餅、西式月餅、鮮花月餅、榨菜月餅、茶月餅、冰淇淋月餅、水晶月餅等,不一而足。

最後,我用中央電視台的一則廣告詞作為本文的結尾:

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戶戶賞月忙;擺果餅,燃線香,大家一起賞月亮;

分紅杮,切蛋黃,賞罷月亮入夢鄉;家團圓,國興旺,幸福生活萬年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