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一年一個諾獎,共獲28個,居亞洲首位,它是如何做到的?

李砍柴 發佈 2024-01-24T06:29:12.179224+00:00

這句話簡單說,中國人又奪得了一個諾貝爾獎。21世紀以來,日本有19人在物理、化學等領域獲諾獎,平均一年一個,居亞洲首位。


謝振華,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獲得諾貝爾可持續發展特別貢獻獎。這句話簡單說,中國人又奪得了一個諾貝爾獎。高興吧!

至此,獲得諾貝爾獎的中國人,前三名湊齊了,莫言、屠呦呦、謝振華,他們將彪炳史冊。

正當人們歡呼的時候,柴叔突然想起鄰居日本,自1901年頒發諾貝爾獎到2022年,日本共有28人獲得諾貝爾獎。3:28,人家零頭的一半都不到,確實太少,太少了。

21世紀以來,日本有19人在物理、化學等領域獲諾獎,平均一年一個,居亞洲首位。日本的成果令我們吃驚,它憑什麼每年都能獲得諾貝爾獎?

危機意識強

我們都聽說過日本人進屋換鞋子,一定要把鞋子擺放整齊,腳尖朝外。絕大多數人認為這是因為日本人一向嚴謹細心,其實這個習慣的形成與日本人的危機意識相關。

日本地理位置特殊,處於多板塊地帶,板塊活動經常引發地震和火山爆發。

日本人這樣擺放鞋子是防患於未然,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就可以很快穿鞋離開,增加生存的希望。

國土面積小的日本不僅自然災害多,而且資源極其有限,絕大部分能源依靠進口。

當一個國家最基本的生存資源受制於人時,就會產生危機意識。有危機意識,就有行動上的改變。

日本做了些什麼?1860年日本推行明治維新,全面學習西方,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等各方面借鑑西方文明成果,為日本近代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19世紀30年代,資源不足的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妄圖通過戰爭掠奪更多的世界資源。

然而,多行不義必自斃,1945年日本在二戰中戰敗。戰後日本重振旗鼓,政府開始制定戰後經濟復甦計劃。

50年代,日本推行高投資、高積累、高強化的資本積累政策,對教育、科研等領域進行大規模的投入。

60年代日本制定了國民收入倍增計劃,每年平均經濟增長率達到10%。經濟的高速發展,助力科學研究深入推進。

2001年,日本政府提出,在未來50年內要獲得30個諾貝爾獎。這個計劃公布後,引起軒然大波,不僅令所有國家大吃一驚,而且受到幾乎所有日本國民的質疑。

當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野依良治說:「政府這個計劃真傻帽,此前100年只有9位日本人獲諾獎。」

接下來,我們看到了打臉的劇情,這個計劃進展得相當順利。計劃提出的時間尚未過半,但已經完成了一大半的目標。

你以為這下日本該大張旗鼓地慶祝吧?然而日本的行為卻讓人意想不到,他們並不滿足,相反卻在居安思危。

日本每年都會發布科技白皮書,分析存在的問題。2018年日本在科技白皮書中指出,獲諾獎的都是年齡較大的研究人員。

目前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宅,願意從事科研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並且很多研究生出於現實考慮,很難做出攻讀博士的決心。

在世界引用高質量論文次數的排名中,日本排名從第四位降至第九位,高質量的論文數量正在減少。

白皮書中提到,在科技投入上,日本2018年的投入是2000年的1.15倍,就是這種增加的態勢,日本也不滿意。

因為相比全球主要國家的科研投入增量,日本的增量很少。

日本諾獎取得了如此輝煌的成績,卻在科研人員、研發經費、論文質量等方面自檢出了這麼多問題,可見日本有多麼不滿足。

由於日本長期的危機意識,不斷發現問題,鞭策國民不斷前進,促使更多人深入進行科研,從而不斷獲獎。

一直重視教育

如果說危機意識讓日本有了發展驅動力,那麼教育則是日本人獲得諾獎的源頭。

你觀察過日本的紙幣嗎?日幣從1000日元到10000日元上的人物都不同。

這些人不是國家領導人,而是日本生物學家、哲學家、思想家、作家等等。換句話說,他們全部是在科學、文化、教育等不同領域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福澤諭吉的肖像印在日本最大的鈔票一萬日元上。

他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啟蒙思想家、教育家,也是國家崛起的關鍵人物。著名女作家樋口一葉,留下了許多部經典文學作品,5000日幣上印著她的肖像。

鈔票是每個人每天都要接觸的東西,是國家宣傳的一種導向。日本把這些名人的肖像印在日元上,是倡導國民尊重知識和科學。

當然,僅從宣傳上引導國民尊重科學是遠遠不夠的。縱觀日本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日本歷來重視教育。

早在1603到1868年,就是日本江戶時代,有70%的日本成年男性識字,而當時倫敦僅有20%的人識字,可見日本對教育的重視程度遠超其他國家。

日本孩子入學率相當高。1860年,日本小學學齡兒童入學率就達到了100%,比中國普及義務教育早100多年。

日本的教育不僅起步早、普及面廣,而且教育理念科學,推崇尊崇自然的教育理念。

1973年獲得諾貝爾獎的江崎玲於奈說:「一個人在幼年時接觸大自然,就會熱愛自然,對自然產生探索的興趣。

科學啟蒙教育非常重要,有利於一代科學巨匠的產生。」

注重在大自然中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一直存在於日本的基礎教育中。孩子從小接觸大自然,在自然中自由玩耍、做遊戲。

從幼兒園開始,老師領著孩子種植蔬菜、水果和觀察植物,孩子撰寫觀察日記。進入小學開始,學生接受正規的科學教育,老師鼓勵學生自己思考探索。

日本注重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比如利用廢舊的牛奶盒子、廢報紙等物品自製玩具,孩子參與家務勞動,洗碗、整理房間等等。

2018年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說:「好奇心是孩子探索世界的動力。擁有好奇心的孩子可以在實踐中感受到樂趣,找到成就感。」

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也是日本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

日本設立了每年的讀書日、讀書周,幼兒園每天都有固定的讀書時間,老師讀書給孩子們聽,並時常邀請家長參加讀書活動。

公立小學每天上午安排早讀時間,每周有固定的讀書活動。

據統計,日本人每年讀書量排在世界第二位,人均讀書40本。

閱讀開闊視野,啟迪思維。2022年諾貝爾物理獎得主小柴昌俊說到,上小學時,班主任送給他一本關於物理是怎樣產生的書。

這本書讓他對物理產生了很大的興趣,成為他以後走上物理研究道路的動力。

日本學校設施齊全,教室、圖書館、食堂、網球場、棒球場、游泳池等一應俱全。即使位於日本偏遠位置的沖島,學校也按照公立小學的標準配置設施。

沖島小學號稱日本最窮的小學,總共只有十名學生,然而擁有的教室、遊戲室、游泳池一樣不差,還配置了手工廚房、電氣風琴。

在一間教室里,老師給4個孩子上課,認真地教孩子認識昆蟲。日本真正做到了教育公平和均衡。

教育是國家的基石,日本學校的硬體軟體,都達到了一流水平。日本的教育保護了孩子的好奇心,引導孩子順其自然成長,自由探索未知世界。

這可能是日本人屢獲諾獎的源頭。

良好的科研環境

通過教育,日本有了高素質人才隊伍,隨後日本又點對點,為科學發展保駕護航。日本全面改良科技創新土壤,為科學家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

日本從法律上優化科技創新的環境,並積極保障實施。19世紀60年代,日本制定《科學技術基本法》,該法引領了國家科技創新方向。

截至目前,日本已經制定了五期科學技術領域的規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進行周期性的技術預測調查,並在20年後對預測實現情況總結回顧。

目前日本已對五次科學技術預測調查進行評價,整體實現率在70%左右。

科研經費是促進科技發展的重要保障,日本從不吝嗇研發經費的投入。

上世紀60年代,日本政府的科研經費占國民收入的2%,70年代科研經費攀升到3%,2020年日本科研投入占GDP的3.59%。

日本政府向技術企業和大學提供充足的研發經費,研究人員完全不用發愁工資待遇和實驗設備,即使一段時間沒有研究成果,工資照常有保障,實驗設備齊全。

在20世紀19名諾貝爾獎得主中,許多人在獲獎前平淡無奇。

例如2014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中村修二,畢業於日本三流大學德島大學,在一家鄉鎮企業從事研究工作,沒有任何出眾之處。2016年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大隅良典,已經年過半百,還只是個副教授。

日本政府全面改革科技創新制度,政府官員不干預大學管理,日本大學實行高度自治,沒有設立太多的人才評價機制。

這些科研人員不用評職稱,不用參加各種人事考察,可以一心一意投入科研。

科研難免經歷無數次失敗,而日本對於失敗採取十分寬容的態度。

研究人員不定期召開小組會,在會上討論做過的實驗和結果,大家輪流指出實驗中存在的錯誤,並分析發生錯誤的原因。

聽起來好像是一場有辣味的挑刺會議。

實際上,挑刺者不會對研究者本人提出任何批評。

日本寬鬆的研究氛圍使研究人員不懼怕失敗,敢於在新領域嘗試,也敢於講真話。

日本科學家的職業威望高,工資待遇很優厚。日本有一項關於職業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日本眾多職業中,大學教授職業排名第四位,年平均工資折合人民幣約80萬元,比公務員的工資高許多。

科學家的這種待遇,連天皇都羨慕。日本第125代明仁天皇喜愛研究魚類,在學術刊物上多次發表論文。

曾有日本媒體說,比起當天皇,他也許更想當一名科學家。

充足的科研資金、寬鬆的學術範圍和優厚的工資待遇,這樣的科研環境誰能不動心呢?

04科學家的工匠精神

在日本經常看到這樣的現象:一些60多歲的老教授,早上六點就開始工作了。

周末有些教授也是像平常一樣,在研究室里專心做實驗。他們為什麼能數年如一日從事枯燥寂寞的研究工作?

這與日本倡導的匠人精神分不開。匠人精神就是我們所說的工匠精神,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

日本整個社會都是這樣的風氣,一個人沉下心做好自己的事,堅持下來就會由量變到質變。

日本有一家天價壽司店,人均消費約2000人民幣,平均一枚壽司100元。

這家壽司店的老闆小野二郎已經90多歲,堅持做壽司幾十年。每天他花時間親自選材、處理食材,米飯的溫度、魚肉的口感都經過嚴格測試,他把看起來簡單的壽司做出了極致的美味。

儘管顧客想吃他做的壽司需要排隊很長時間,但顧客們都說,這個壽司值得一生等待。

小野二郎被稱為壽司之神,他說:「雖然我一直做同樣的事情,並已經做得不錯,但是我認為自己還要精益求精,我願意用一生投入壽司事業中。」

在日本科學界,眾多獲諾獎的科學家一直秉承著工匠精神。從事科學研究,源於一種內心驅動力,即發自內心喜歡研究學術。

諾獎得主大隅良典說:「我喜歡做與別人不同的事。

大隅良典青年時最初的研究方向是大腸桿菌,無意中得知有位同學研究酵母細胞內的DNA複製,就是研究細胞自噬機制,即自己吞吃自己的過程。

這項研究在當時屬於冷門領域,而大隅良典想走少有人走的路,決定轉向研究酵母。

於是,他就在一間很小的實驗室里,一直從事酵母研究20年,最終解決了細胞自噬的難題。

有一天,諾貝爾委員會打電話告訴他獲獎的消息,這位71歲的老教授仍在實驗室中辛勤地工作。

秉承匠人精神,意味著踏踏實實、默默無聞為興趣工作,不在意名利。

2002年,諾貝爾化學得獎得主田中耕一震驚了整個日本。田中耕一是日本津島製藥所的普通職員,讀高中就對做實驗特別感興趣。

大學畢業後,他進入津島製藥所,放棄了幾次升職的機會,在一線研究崗位默默工作了20年。他說這是自己喜歡做的事。

有一次,公司安排田中耕一測定生物大分子的質量。他經歷了無數次失敗而不氣餒,最終獲得了正確數據。這次試驗的成果讓公司獲利近1億人民幣,公司只獎勵他700元人民幣。

他卻沒有在意,依然樂此不疲地做研究。

從小職員到諾獎得主,在外人看來簡直是一步登天。這其實是田中耕一多年默默耕耘的成果。獲得諾獎之後,田中耕一在一場發布會之後再也沒有露面。

16年後,權威期刊《自然》上發表了田中耕一的最新研究成果,通過血液化驗,老年痴呆症能夠提前30年預測。這一成果再一次令世人驚嘆。

興趣是科學研究的起點,堅持匠人精神,踏踏實實地研究每一個課題,成功就在意想不到的時機降臨了。

日本獨有的社會氛圍,促使人才不斷井噴。

如果說日本模式有什麼值得中國學習參考的地方,我覺得確實有不少。

強烈的危機意識、高度重視教育、良好的科研環境和科學家的工匠精神,種種因素相結合,促使日本屢獲諾獎。

中國人很少獲得諾貝爾獎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中國的科研起步較晚,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剛起步。

教育體制偏向應試教育,學生儲備的知識量大,但是創新精神不足。學術研究停留在理論上較多,應用於實踐中不足。除了科技和教育原因之外,還有我國的經濟實力仍然有待加強。

為提高科技實力,中國已經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聯合國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的科技研發投入排名從2000年第30位上升到2020年第13位。

中國推行素質教育,2021年實施雙減政策,減輕學生的作業和培訓負擔,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獲得諾貝爾獎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個國家只有不斷提升實力,積蓄力量,在科學道路上不斷探索,才能到達人類夢想的星辰大海。

. END .


【文|海風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62歲歐陽震華凌晨發文,質疑日本人學校: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博主吐槽被資助女孩,張桂梅讓捐款者滾出去:家庭主婦人人喊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