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萬多買的康佳65寸曲面屏電視故障頻發,換機變成了平面屏,延保服務成忽悠

新民網 發佈 2024-01-24T21:12:58.659236+00:00

說好的延保「包修包換」,實際卻成了大忽悠。市民周先生向新民晚報「新民幫儂忙」反映,自己幾年前花2萬多元買了一台65寸的康佳曲面屏電視,並專門購買了「3年延保」服務,沒想到電視故障頻發,申請延保服務時卻被換了一台同樣尺寸的平面屏電視,兩者相差甚遠。

說好的延保「包修包換」,實際卻成了大忽悠。市民周先生向新民晚報「新民幫儂忙」反映,自己幾年前花2萬多元買了一台65寸的康佳曲面屏電視,並專門購買了「3年延保」服務,沒想到電視故障頻發,申請延保服務時卻被換了一台同樣尺寸的平面屏電視,兩者相差甚遠。

圖說:周先生購物發票 採訪對象供圖(下同)

高價買電視

頻繁出故障

50多歲的周先生告訴記者,他平時比較喜歡看電視,對電視機的要求也比較高。2016年9月,他在浦東的一家電器商場康佳專櫃經過挑選,最終購買了一款康佳曲面屏65寸彩電,型號是OLED65V91U,價格是21951元。

「當時我挑中的是最新款的曲面屏電視,價格也比普通的平面屏高出很多。」周先生說,他之所以選新款的曲面屏電視,主要是覺得放在客廳「敞亮、大氣」。電視機的質保期是4年,結果3年不到,電視就壞了。「屏幕上出現了波紋狀的變形,看不清楚。」

因為還在質保期內,電視屏幕出現問題後,周先生通過康佳的售後熱線報修,維修人員上門進行了檢查,先說要拉回廠家維修,然後幾經溝通,最後說維修不了,同意給周先生換一台同一型號的新電視機。

2019年8月,售後人員給周先生上門換了新機,周先生發現,兩者型號並不相同,但均是65寸的曲面屏電視,也就接受了。隨後,工作人員一番「建議」又讓周先生花了一筆錢。「他們說雖然換了新機,但保修期並沒有延長,建議我可以再買一個3年的延保服務。」周先生說,考慮到電視機之後可能再出故障,他又花了3200元,購買了一個「3年延保」服務,延保時間從2020年8月開始生效,延保期內,電視再出現故障可以繼續享受相關「三包」服務。

圖說:原來的曲屏電視機

換機成忽悠

曲面變平面

好景不長,新換的電視機正常觀看了2年多,到了去年下半年又出了故障。這次依然是屏幕問題,曲面屏上出現了不同形狀的陰影。周先生再次撥打了康佳的售後服務熱線。

「售後人員跟說我買的康佳彩電已超過廠方三包時間,該由延保公司履行延保合約。」周先生表示,康佳將責任推給了所謂的延保公司,之後他又聯繫到這家名為「安延」的延保公司,維修人員上門進行了查看,結果經過一番折騰,說維修難度比較大。「他們說維修時間可能比較長,可以按照延保協議,給我換一台同等規格的電視。」周先生說,雖然連續兩次屏幕故障讓他對電視的質量產生了懷疑,但能換機的話還是接受了。

沒想到這次新電視送上門後,周先生打開一看,雖然還是65寸的康佳彩電,但是卻從曲面屏變成了平面屏。「我查了下,目前65寸的曲面屏電視,價格要2萬多,平面屏只需要7千多,兩者價格相差甚遠。」周先生認為商家是在「偷梁換柱」,於是提出要麼更換同樣的曲面屏電視,要麼是退還兩者之間的差價,卻遭到商家拒絕。

周先生說,起初他堅決不肯收下新電視,但客服人員忽悠他說,可以先收下電視看起來,後面再協商解決辦法。結果收下電視後,壞的曲面屏電視被拉走了,延保公司也不給說法了。

圖說:延保換成了平面屏電視機

延保藏陷阱

購買需謹慎

讓周先生困惑的是,他從購買電視到購買延保服務,都是通過康佳的正規渠道,而且在康佳集團官方服務平台上,也能查到所購產品的服務信息,顯示為「整機延保3年」,結果卻被推給了第三方延保公司,康佳卻不再負責。

根據周先生的反饋,記者撥打了康佳的服務熱線4008800016,客服人員經過查詢,確認了周先生購買的產品信息,並表示該電視已過廠方質保期,目前處於延保狀態,應該由第三方延保公司負責。但具體是哪家延保公司,卻不甚清楚,只給了一個聯繫電話。

記者又撥打了上述聯繫電話,語音顯示為「安延客戶服務中心」。客服人員表示,他們與康佳是合作關係。對於周先生的情況,他們已經為其進行了換機,履行了延保義務。當記者質疑換機從曲面屏換成平面屏,價格相去甚遠時,客服表示,市面上已經沒有同型號曲面屏電視,所以換了一台同規格、性能接近的平面屏電視,這也是符合延保服務的,同時還為新機做了3年延保的補償,該案已經解決。

近年來,關於家用電器「延保」服務糾紛頻發。記者調查了解到,市場上銷售的所謂延保服務,多是由第三方提供,服務質量堪憂。服務協議條款也較為模糊,保修時由誰負責?是否是整機保修?更換配件是否為原廠配件?……很多關鍵問題並沒有明確約定。

對此,浦東新區消保委指出,所謂延保,是延長保修的簡稱,因此其突出特點是「延長」,所以有很強的延續性要求,而此延續性應該是針對原廠的出廠基礎保修提出的,換言之,只有最終由原廠提供的保修期延長才能稱之為「延保」。上述案例中,商家偷換概念,收取消費者高額延保費,卻無法提供相應的服務。對此,消保委建議,消費者購買延保服務,應優先考慮原廠延保。同時要簽訂合同,詳細寫明延保的起始日期和結束日期,對於延保範圍、延保期內故障的責任界定等方面也寫得越詳細越好,以備日後發生糾紛時有據可依。

新民晚報記者 李曉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