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

夏荷映清漪 發佈 2024-01-25T08:42:22.610146+00:00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於春秋末年魯國昌平鄉陬邑,因為父母曾經為了生子而在尼丘山祈禱,因此名丘,字仲尼。



孔子,名丘,字仲尼,出生於春秋末年魯國昌平鄉陬(zōu)邑(今山東曲阜縣東南),因為父母曾經為了生子而在尼丘山祈禱,因此名丘,字仲尼。

孔子的先祖是宋國的貴族。父親名叔梁紇(叔梁為字,紇為名),是當時魯國有名的武士。母親顏氏,出身貧寒。孔子從小跟隨母親過活,由於家境窮困和出身微賤,很被人瞧不起。為了謀生,他不得不早早踏上社會,先後給人放牧、看守糧草、管理糧倉和牧場,甚至當過替人辦喪事的吹鼓手。這些「卑賤」的經歷,使他老人家直到晚年談起來還時常有些臉紅,後來孔子回憶說:「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論語·子罕》)。

在孔子的少年時代,對他人生成長發生了重大影響的有兩個因素:一是特殊家庭造就的坎坷經歷,二是魯國特殊的禮樂文化環境。

「禮」就是「周禮」。武王滅商,建立了周王朝,武王的弟弟周公旦吸取殷商滅亡的教訓,推行「以德治國,重視人事」的方針,建立了從天子、諸侯、卿大夫到士的等級制度。周天子是天下共主,其子、弟弟、功臣、降族等都會被分封到各地建邦為諸侯,諸侯也以同樣的方法在自己的國內進行分派,從而在全國形成了一個森嚴的等級體系。維護這一體系構建的政治倫理秩序,就是通常所說的「周禮」。

魯國是保留「周禮」最好的地方,孔子自小受到周朝傳統文化的影響,對各種敬天祭禮的典禮儀式,尤其感興趣。他雖然好學,但在當時,像他這樣身份的人是不能進「泮(pàn)宮(春秋時期魯國修的學校)」參加正規學習的,於是只好走自學的路。15歲以後,他一面謀生,一面到處向人求教。

魯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17歲孔子遇了人生又一大不幸,含辛茹苦養大自己的母親去世了,他成了悽苦無依的孤兒。

同年,魯國執政的季孫氏準備宴請「士」人。季孫氏在魯國位高權重,幾乎掌握了魯國一半的百姓、土地。孔子這時還很年輕,認為自己讀書這麼多年,也算「士人」行列,便在沒有接到正式邀請的情況下貿然前去參加了。結果,現實是殘酷的,孔子剛邁入宴會的場地,季孫氏的一位家臣看見他就不客氣地說道:「在場的都是季氏邀請的貴族,你還是趁早離開吧!」

宴會上的羞辱讓年輕的孔子深刻地體會到了世態的炎涼,也讓他清醒地認識到自己所處的社會地位。要想躋身貴族,他還必須更加勤奮。奮鬥的念頭支撐他不斷地努力,從二十歲到三十歲,孔子將主要精力都用來讀書學習,廣泛閱讀了魯國的大量典籍,與此同時,他還下了很大的功夫學琴、學「武」,據說他射箭的水平非常高超。

孔子發憤自學的目的,原本是想擠進統治階層,當官從政。但那時實行的是「世卿世祿」制,孔子雖然有學問,但出身低賤,做官自然也無份。所以,他決定走「曲線從」道路,先辦學,收徒講學,擴大社會影響,開始了教育家的生涯。

孔子主張對不同的人要採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不分高低貴賤,對所有人都應一視同仁等等。他最初辦學,學生非常少,但在魯國卻是件新事,特別是對那些無處求學的平民來說,具有更大的吸引力,紛紛前來做他的弟子。他教的內容不少是當時做官必須懂得的禮制,便引起了一些貴族的注意和支持,連魯國的貴族孟僖子和南宮敬叔也來拜他為師。這下,孔子頓時身價大增。不久,他就受到魯昭公的格外照顧,允許他與南宮敬叔一起官費赴東周王都洛陽「問禮」,孔子大出了一次風頭,回來以後,名氣更大了,學生也漸漸地多了起來。

公元前517年,魯國內亂,掌握魯國實權的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趕走了魯昭公。魯昭公被迫流亡到齊國,魯國的大夫們不顧禮樂制度的約束,各行其是,魯定公就天天和樂女們在一起唱歌跳舞,也不上朝了。三十五歲的孔子對弟子們說:「魯定公不是做大事的人,我們還是走吧!"

孔子來到齊國,齊景公向他詢問治理國家的方法,孔子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君王要像君王,臣子要像臣子,父親要像父親,兒子要像兒子。齊景公再問具體怎樣治理,孔子說:「政在節儉。」齊景公對孔子大為讚賞,想把一塊土地封給孔子,但是齊國的相國晏子則認為孔子的主張不切實際,就勸阻了齊景公。

孔子五十一歲時,魯定公和執政的季桓子見他名氣越來越大,便想利用他一下,讓他當了中都宰(邑長)。也許是「時來運轉」,此後孔子便接連升遷,一年之內,由中都宰而司空(工程長官)而大司寇(治安司法長官)。孔子執政僅三個月,魯國內政外交等各個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國家實力大增,百姓安居樂業,各守禮法,社會秩序非常好(史書上稱「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與此同時,他還當過魯國的代理相國,在齊魯兩國國君夾谷的盟會上表現出了外交才幹。這可以說是他一生最為得意的時期。

不過好景不長。魯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為了打擊魯國大貴族手下日益跋扈的家族勢力,發起了「墮三都」行動,即拆除季孫、叔孫、孟孫三大家族的采邑中心邱、費、成三個城堡,由於貴族內部的猜忌和矛盾,這次行動不僅未取得成功,反而使孔子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失掉了季桓子的信任,在一次祭禮後,季桓子連祭肉也不按規矩給他送去。孔子見自己受到如此冷遇,便帶著學生離開魯國,開始了長達十三年的流亡生活。

從55歲開始,孔子與他的弟子們風塵僕僕,奔走於衛、陳、曹、宋、鄭、蔡、楚等國之間,到處遊說諸侯,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孔子周遊列國。孔子的目的是希望得到諸侯的重用,推行「周禮」以維護舊的統治秩序。但是,當時的諸侯都忙於爭霸,小國都面臨著被吞併的危險,根本不會有國君聽從他的說教。孔子無奈在68歲那年,懷著失望的心情返回了魯國。

回到魯國的孔子,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整理古代文化典籍和私學教育上。他將魯國史官記錄的《春秋》加以刪改,成為我國第一部編年體歷史著作,還整理了《詩經》《周易》等古籍。相傳,孔子晚年攻讀《周易》的時候,由於讀的次數太多,竟使編連《周易》的繩子斷了好幾次,後人根據這個事,引申出「韋編三絕」這個成語,形容人讀書刻苦勤奮。

孔子的學生遍天下,有「弟子三千,身通六藝者七十有二」的說法。學生里,著名的有顏回、子路、子貢、冉求、子夏、曾參等人。

孔子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設性的教育思想。在教育對象上,他主張「有教無類」,即不分貴賤貧富,都可進行教育,使平民也有受教育的權利,促進了文化知識的相對普及,打破了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在教育內容上,孔子主張把知識教育和道德教育結合在一起,培養出既能關懷國家發展又有真才實學的學生;在教育方法上,他要求教師具有「誨人不倦」的態度,注重對學生「因材施教」,對於學生則提倡「學而不厭」「不恥下問」和學思結合的學習精神。這些教育思想和實踐,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公元前479 年,孔子病重不治去世,終年七十三歲,葬在魯城北的泗水岸邊。他的眾多弟子繼續傳授他的主張和思想,逐漸形成了儒家學派,孔子也就成了儒家學派的創始人。他和學生的談話語錄後來被整理為《論語》一書。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