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魁哥說歷史 發佈 2024-01-25T21:18:05.680416+00:00

古代有兩個比較出名的結拜,分別是桃園三結義和瓦崗寨聚義(賈家樓四十六友結義後,大部分來到瓦崗寨聚義)。原本這兩次結義都是正面的,都是有識之士為了同一個理想信念,為了匡扶天下,聚集在一起。

古代有兩個比較出名的結拜,分別是桃園三結義和瓦崗寨聚義(賈家樓四十六友結義後,大部分來到瓦崗寨聚義)。原本這兩次結義都是正面的,都是有識之士為了同一個理想信念,為了匡扶天下,聚集在一起。然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這兩個結義卻發生了截然相反的變化,誕生了一句俗語,「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爐香」,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含義?

寧學桃園三結義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老百姓民不聊生,又爆發黃巾軍起義,有志之士都出山,為復興漢室江山而奮鬥。劉備、關羽、張飛三人就是為了這個目標,聚集在一起,計劃干一番事業。

大哥劉備,乃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人,但是到了他這一代,家境貧寒,靠販屨織席為業。二哥關羽身長九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三弟身長八尺,豹頭環眼,燕頷虎鬚,三兄弟見面之後,情投意合,於是張飛的桃園之中,焚香結拜。三人雖然是異姓,但勝過親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共同成就一番大事業。

關張三人在桃園之中這樣發誓的,也是這樣乾的。在虎牢關前,三弟張飛勇斗天下第一猛將呂布,在呂布方天畫戟之下大戰五十回合,逐漸處於下風。二哥關羽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上去幫助三弟張飛對抗強大的呂布。轉眼間又過了三十回合,關羽和張飛還是沒有擊敗呂布,大哥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於是上去幫助兩位兄弟,劉關張三英戰呂布。

面對強大的呂布,劉關張三人共進退,後來面對更為強大的曹操,劉關張三人依然不離不棄,關羽毅然放棄榮華富貴,千里走單騎,尋找大哥劉備和三弟張飛。

劉關張三人也踐行了同生共死這個誓言。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剛開始順風順水,然而後來卻急轉直下,丟失荊州,他本人也被東吳生擒,進而被殺。

張飛為了急於給關羽報仇,被范疆張達兩個屬下殺了,劉備為了給關羽報仇,在夷陵之戰慘敗,在白帝城一病不起,一年後去找關羽和張飛兩個結拜兄弟去了。

劉關張三人桃園結義是古代異姓兄弟結拜的楷模,此後,異姓兄弟結拜,拜的都是武聖人關羽。

不學瓦崗一爐香

隋唐演義中,魏徵、徐茂公、秦瓊、單雄信、程咬金等四十六人人也效仿劉關張桃園結義,在賈家樓結拜為異姓兄弟,被稱為賈家樓四十六友(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在瓦崗寨起事,因此又被稱為瓦崗四十六友)。剛開始魏徴、徐茂公、秦瓊等人同心協力,歃血為盟,成立西魏國,推選程咬金為皇帝。

由於瓦崗寨兵強馬壯,又深得民心,在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之中聲勢最大,被尊為盟主。然而,程咬金將皇位禪讓給李密之後,一切都變了。李密用玉璽換了美人蕭妃,導致瓦崗寨由盛轉衰,各人離心離德,分崩離析。最後,徐茂公、單雄信、秦瓊、羅成、程咬金等人出走,來到洛陽,暫時棲身於王世充帳下。

然而,王世充為人奸詐,秦瓊、程咬金等人便棄王歸唐,在李世民手下當差。秦瓊、程咬金等人不只是棄王(王世充),他們還棄了兄弟(單雄信、羅成)。因為單雄信和唐朝李家有仇。當年李淵一箭誤殺單雄信的大哥,雙方有不共戴天之仇。單雄信可以投奔任意一個諸侯,但絕對不可能投奔李世民。羅成當時生病,無法遠行,被秦瓊等人遺棄在洛陽。

此時,由於各為其主,秦瓊等人和單雄信各為其主,昔日異姓兄弟自相殘殺。羅成看到表哥秦瓊在唐營,又受到王世充逼迫,於是也離開單雄信,歸入李世民帳下。

此時,賈家樓四十六友之中的大部分人已經效力李世民了,他們將屠刀伸向了當年最為仗義的單雄信。瓦崗寨昔日的兄弟已經分崩離析,自相殘殺。單雄信最後戰敗被擒,拒不歸降被殺。

結語

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結拜要找劉關張三兄弟那樣的,而不要和隋唐演義中瓦崗寨的那些人結拜,要不然死得將會很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