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對古蜀文明的重新認識

辛瓜地考古論史 發佈 2024-01-28T19:04:05.513163+00:00

三星堆遺址經2 0 世紀80 年代以來的大規模發掘,現已探明東城牆殘長1 1 00 余米, 南城牆殘長8 0 0 余米,西城牆殘長60 0 余米, 牆基寬約4 0米,牆頂寬約2 0 米, 橫斷面呈梯形,系人工用土和磚採取雙向堆土、斜向拍夯的方法築成, 巨大的城牆是三星堆文化已建立了城市的最根本的標誌。

1986年,三星堆兩個商代大型祭祀坑的發現,上千件稀世之寶赫然顯世,轟動了世界,被譽為世界「第九大奇蹟」。它不僅向我們揭示了三千多年前古蜀王國絢麗多彩的社會生活情形,展現了一個湮沒的內陸農業文明的輝煌,讓我們對神秘的古蜀文化有個新的再認識。同時又給眾多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帶來了一系列的歷史難解之謎。

(一)、中心文化區之外的燦爛文化

傳統上認為與中原地區相比,古代巴蜀地區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地方,與中原文明沒有關聯或很少有交往。而三星堆遺址證明,它應是中國夏商時期前後,甚至更早的一個重要的文化中心,並與中原文化有著一定的聯繫,而且達到了很高的高度。路易斯·亨利·摩爾根在《古代社會》中將人類社會的發展劃分為蒙昧、野蠻、文明三個階段。按照摩爾根的歷史劃分法, 我們認為, 三星堆文化已步入了文明的門檻, 但處於人類文明的童年時期。對於這一認識,有以下幾點可以說明。

首先、三星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銅器物, 數量之多、體積之大、形制之獨特、製作之精美為中國考古史所少見。它們是三星堆文化的表徵, 也是三星堆文化邁入文明門檻的重要標誌。摩爾根認為: 「當野蠻人一步一步前進而發現了天然金屬,並學會了將金屬放在坩鍋里熔化和放在模型里鑄造的時候;當他們把天然銅和錫熔合而產生了青銅的時候; 以及當他們更進一步地努力思考而發明了熔爐,於是從鐵礦中提煉出鐵的時候;他們爭取文明的戰鬥便已十成贏得九成了」。根據三星堆大量青銅器的發掘,可以說明三星堆的勞動人民不僅掌握了青銅的冶煉方法,而且其技術水平和規模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層次。

其次、城市的出現。三星堆遺址經2 0 世紀80 年代以來的大規模發掘,現已探明東城牆殘長1 1 00 余米, 南城牆殘長8 0 0 余米,西城牆殘長60 0 余米, 牆基寬約4 0米,牆頂寬約2 0 米, 橫斷面呈梯形,系人工用土和磚採取雙向堆土、斜向拍夯的方法築成, 巨大的城牆是三星堆文化已建立了城市的最根本的標誌。整個城牆東西長約1 60 0 ~ 2 1 00 米, 南北寬約1 400米, 城區總面積約2. 6 方公里, 相當於商朝都邑的面積。可見三星堆都城已有相當的規模,據專家推測城內人口估計有八萬餘人。

第三、有大型的祭祀場所。在《三星堆祭祀坑》一書中寫道:「從兩個祭祀坑埋藏的大量神像、神靈、巫祝、祭器、禮器、儀仗、祭品等,以及用於鑲嵌的各種宗廟用器來看,商代的蜀國已經有了規模巨大,氣勢宏偉, 裝飾神秘而華麗的宗廟建築。出土的神壇和神殿模型殘片, 可以看出商代蜀國宗廟建築形象的縮影。為數眾多的實物足以證明, 最遲在商代晚期, 蜀國已有多重結構的宗廟建築」。由以上可知三星堆遺址已有大量的青銅器、有城牆環繞的城市、有大型的祭祀場所,是一個已具有一定規模、功能比較完備的奴隸制國家,只是沒有出現成熟的文字。按學術界對於古代文明的界定,三星堆文化已步入了文明的門檻,但處於人類文明的童年時期。這也在很大程度改變了人們傳統上對巴蜀文化的認識。

(二)精美的青銅器文化

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銅器,特別是眾多精美而又奇異的青銅造像群,給我們展現了三星堆燦爛的青銅文化。對於出土的青銅器種類上文以大略介紹過,下邊讓我們總結一下這些青銅造像群的特色。

首先、三星堆青銅造像群採用寫實與抽象相結合的藝術手法,運用嫻熟而高超的青銅冶鑄製作技巧,來表現神秘複雜的社會內容,展示獨特的觀念習俗、審美情趣以及對天地萬物的豐富想像,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和諧統一。

其次、張揚人物個性,突出華貴威武神奇莊嚴的象徵特色,貫徹濃郁的族群意識,表現人神交往的宏大祭祀場面,是三星堆青銅造像群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

第三、採用誇張的藝術手法,追求特殊的藝術意蘊,表現複雜深刻的象徵內涵,是三星堆青銅造像群的又一鮮明特色。最有代表性的便是青銅立人像那雙巨大而又姿勢奇特的手。

第四、三星堆青銅造像群在紋飾圖案的裝飾塑造方面,也極其精美,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型青銅立人像左衽長襟衣上的紋飾,由龍紋、異獸紋和雲紋等組成,圖案清晰,華麗精美,含義豐富。

總之,三星堆青銅造像群給人以豐富的啟示,既有絢麗多彩的文化內涵,更展現出異彩紛呈的藝術特色,可謂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史上最使人嘆為觀止的神奇創造。

(三)獨特的民族崇拜

我們中原文化崇拜龍鳳,北方遊牧民族崇拜狼和鷹,而身居四川盆地的三星堆人卻崇拜異形眼睛,太陽和鳥。在三星堆出土文物中,表現人「眼睛」的文物不僅數量眾多,而且這些文物本身珍貴、奇特,如一件大面具,眼球極度誇張,瞳孔部分呈圓柱狀向前突出,長達16.5厘米。又如此件突目銅面具,雙目突出的圓柱長9厘米。此外,還有數十對「眼形銅飾件」,包括菱形、勾雲形、圓泡形等十多種形式,周邊均有榫孔,可以組裝或單獨懸掛、舉奉,表現了對眼睛特有的重視。對於眼睛的崇拜,《華陽國志》中記載:「蜀侯蠶叢,其目縱,始稱王」,其墓葬稱為「縱目人冢」。據學者研究,所謂「縱目」,即是指這種銅面具眼睛上凸起的圓柱,三星堆出土的突目銅面具等,正是古代蜀王蠶叢的神像。這也可以理解為一種祖先崇拜。

雖然在三星堆出土的代表神靈、祖先、帝王、巫師的青銅人偶像、頭像、面具中,我們很難明確的辨認出誰代表的是他們崇拜的太陽神。但是我們仍然從它們身上找到太陽神崇拜的印記。比如在大立人青銅像的頭頂花冠的正中,就有一個圓形的代表太陽的標誌。從它所在的位置看,這個大立人偶像也許就是代表太陽神在行使自己的職能,也許他本身就是太陽神的化身。

值得指出的是,在三星堆還出土了眾多圓輪狀「太陽紋」銅飾件,象徵太陽光焰紋圓盤等,有的形體是較大的。這是太陽崇拜的直接表現。在三星堆青銅器中鳥的種類很多,集中在二號祭祀坑。主要的器物功能為:一、作為青銅神樹、神壇、神殿的掛飾出現;二、人形器的紋飾;三、鳥形人像。三者之中以掛飾居多。I號大型神樹樹身部分「所有向上短枝花朵均有一鳥立果實上。 II號大型神樹也有類似的立鳥,「鳥頭頂中空,作鷹嘴狀鉤喙,尾上翹,展翅」。小型神樹的果實上有「人面鳥」, 花朵、立鳥有13件, 神壇最上層盝頂建築鏤空的一面「正中鑄一鳥身人面像。頂部四角各立一鳥」。禮器中圓尊標本肩部有一立鳥,另外三件V式圓尊,肩部均飾有立鳥。 5件圓壘也分別飾有立鳥。如此多祭祀神器上都有鳥的形象,可見三星堆鳥圖騰的說法不假。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