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融合加油加氫換電於一體,中石化宣告:新能源時代要來了!

老司機侃侃車兒 發佈 2024-01-28T19:32:00.428735+00:00

碳中和大勢之下,傳統的石化巨頭紛紛將觸手伸至新能源領域。作為國內的石油巨頭,中國石化一直強調要做國內第一氫能公司。僅去年一年,中國石化就成立了3個氫能相關的公司。2023年以來,中國中化成立了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

碳中和大勢之下,傳統的石化巨頭紛紛將觸手伸至新能源領域。

作為國內的石油巨頭,中國石化一直強調要做國內第一氫能公司。僅去年一年,中國石化就成立了3個氫能相關的公司。2023年以來,中國中化成立了中化新能源有限公司。最近,中石化又表示將開啟加油站的轉型,全國3萬多座中石化加油站,都會陸續轉型成為集加油、加氣、充電、換電、加氫一體的綜合補能服務站,服務全種類能源車型。

石化巨頭「大象轉身」的速度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快,而這一切的背後,主要還是因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趨勢已經不可阻擋。

按乘聯會數據,2022年乘用車滲透率為27.6%,較2021年提升12.6個百分點。而根據預測,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900萬輛,滲透率33%,2024、2025年的滲透率會達到45%、50%,對應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為1350萬輛、1620萬輛。而如果傳統的加油站,還是只能完成加油這一項補能,那麼在新能源汽車銷量越來越高的情況下,雖然燃油車依然有著巨大的保有量,但是燃油車在不斷報廢,而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一直在增長,此消彼長之下,最終還是會面臨市場份額不斷萎縮。

而與此同時,加油站發展充電和換電,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本身國內就有超過3萬座加油站,不需要再去額外租賃土地,這些加油站遍布天南海北,只要完成轉型就可以形成遍布全國的充電換電站網絡。

如果說中石化加油站轉型充電換電,是為了應付當下的電氣化轉型,那麼,轉型加氫站,可能就是一步更長遠的大棋了。

中國石化是國內第一大煉化企業,在制氫和工業副產氫方面有著先天的優勢。並且目前來看,中國石化也是國內最大的氫氣生產公司。2022年,中國石化年氫氣產量超過350萬噸,約占全國氫氣產量的14%。中石化預計年終投產國內最大2萬噸/年的庫車示範項目,此外中石化正在布局鄂爾多斯、烏蘭察布、包頭、漳州、海南楊浦等地區一批綠氫項目,中國石化還計劃到2025年建成加氫能力12萬噸/年。

截止2022年底,中石化已布局充換電站2200餘座、建成加氫站98座,中國石化計劃到2025年將建成保底600座,力爭一千座加氫站,按照這個計劃,平均每年還需要完成近450座加氫站,那就是1天完成1座多點。對於其他企業來說,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但是對於全國有著三萬多座加氫站的中石化來說,並非不可能。

在降低氫氣的製取成本方面,中石化也走在了前面,中石化的庫車綠氫項目,使用光伏制氫,制氫成本已經降低到了18元每千克,而中石化在天津投產的灰氫提純項目,也能夠實現低成本地綠氫提純,但是具體成本沒有透露。

至於很多人擔心的氫氣安全問題,既然中石化敢提出這個目標,很顯然已經在這方面進行了充分的調研,如果實在擔心氫氣安全的朋友,也可以向中石化提建議,告訴他們氫氣容易泄露很危險,讓你們的研究人員注點意,我相信他們會把你的建議放在心上的。

從充換電到加氫,中石化可以說是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不論未來汽車到底是由電動車還是氫燃料車型作為主導,中石化依舊能讓龐大的補能網絡服務全國車型。燃油車時代的巨頭,可能到了新能源汽車時代,依然會是能源領域的霸主。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