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京模式」,7處世界文化遺產本體保存狀況良好

新京報 發佈 2024-01-29T22:46:20.076554+00:00

去年12月,首屆明文化論壇在北京十三陵之畔落幕後的第20天,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式破土動工。一場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理念餘熱未退,一次文化遺產保護的工程實踐便緊跟了上來。

去年12月,首屆明文化論壇在北京十三陵之畔落幕後的第20天,故宮博物院北院正式破土動工。一場文化遺產保護的宣傳理念餘熱未退,一次文化遺產保護的工程實踐便緊跟了上來。

明十三陵和故宮是北京現有的2處世界文化遺產,加上長城、周口店北京人遺址、頤和園、天壇、大運河5處,讓目前坐擁7處世界文化遺產的北京,成為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目最多的城市。

在文化遺產領域,完善保護管理規劃體系是個持久命題。大多數專家學者也早已意識到,摸索出文化遺產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途徑,實際上就是要回答「如何『活化』文化遺產,讓其融入社會經濟文化建設」這一問題。

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情況如何?近期北京市文物局公開材料顯示,近10年來,北京在遺產本體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保護管理機構和能力建設等方面開展了持續有效的工作,並創造了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的「北京模式」。

2022年6月6日,藍天白雲下的故宮。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

巡護時發現文物遺蹟,預防性保護滲透到更廣領域

2021年深冬,在北京市平谷區的黃松峪長城段,長城保護員韓建光凍得瑟瑟發抖。與往常一樣,他要對東垻頭長城的九座敵台、四座馬面等重點附屬設施進行巡查與保護,其長度達3000米。

當天,韓建光從54號敵台一直往東,在50號圓形敵台附近的一處長城外牆腳,發現了一道大多由紅石壘砌成的不連續的牆體。他懷疑該牆體是偏坡。

「偏坡是在邊牆外圍修建的人造陡坡,目的是為了增加敵人靠近的難度,強化長城的防禦能力。」韓建光說,他所在的黃松峪村就是一座由長城關堡演變而成的村落。

韓建光通過長城巡查信息管理系統,上傳了現場照片和位置信息,後來又跟隨專家去現場考察。經驗證,專家斷定此次發現就是長城的附屬設施——偏坡。

韓建光在黃松峪東垻頭長城進行巡察與保護。受訪者供圖

近幾年,幾乎每個長城保護員都配有長城電子巡檢儀。他們可以在巡查過程中拍攝、上傳發現的險情。此外,有的巡檢儀還具備「違法登城告知」功能,若遊客執意私自攀登未開放段長城,保護員上報相關信息後,遊客將被追責。

韓建光是平谷區第一批長城保護員。在平谷,與他一樣的保護員還有40餘人。據他介紹,除了日常的巡查、監測外,他們還會配合執法,對長城周邊的違法建設等行為實時監控,及時上報相關執法部門。

2006年,我國正式施行《長城保護條例》。這是國務院首次就單項文化遺產保護制定專門性法規。十年後,國家文物局又出台了《長城執法巡查管理辦法》和《長城保護員管理辦法》,對《長城保護條例》內容進行了細化和落實。

事實上,中國的文化遺產保護歷史不長,但在近年來的文物保護進程中,我國也形成了一套自己獨有的思想觀念、管理體系和工作模式。例如,不斷推進故宮、周口店、頤和園等遺產地監測預警平台搭建,結合監測數據的積累與分析,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

自2011年起,故宮開始進行世界文化遺產監測項目的系統建設。經過十年探索,誕生了故宮世界遺產監測部,形成了技術實施體系、指標體系、數據管理體系和執行保障體系為一體的監測系統,其監測技術實施工作也更為精準。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原副院長詹長法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的文物保護工作理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從「搶救性保護」向「預防性保護」轉變,從技術干預到監測預警風險防範,從關注物到關注人的可持續發展。

詹長法說,國內的研究人員、文物保護工作者在各個場合也都強調事件性風險對文化遺產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損失,這使「防患於未然」成為文物安全維繫的重要措施。預防性保護逐漸從聚焦博物館內部的藏品轉向文物建築、考古遺址現場等更廣泛區域。

因價值屬性和管理現狀而定,7處遺產擁有4種管理模式

周末,亮燈的天壇祈年殿會迎來一批拍照打卡的遊客。

他們提前預約好天壇公園的門票,在傍晚時分,從北門入園,穿過靜謐的樹林,沿著壇牆去找適合拍照的點位。晚上,燈光下的祈年殿要比白天的視覺衝擊力更強。

天壇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天的場所,於1998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很大程度上,天壇公園已成為周邊居民健身和休閒的樂園,為景區周邊社區居民提供了極大福利,文化遺產的公益性功能也就此充分發揮出來。

2023年3月23日,天壇公園,市民在杏樹邊運動。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 攝

北京的7處世界文化遺產,主要有四種管理模式。據北京長城文化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湯羽揚介紹,以頤和園、天壇為代表的是公園管理模式及多部門代管模式。此外,還有以故宮、周口店為代表的博物館(院)管理模式,和以十三陵、八達嶺為代表的派出機構管理模式。

「不同管理模式的選擇主要取決於7處世界遺產不同的價值屬性及管理現狀。」詹長法說,如故宮和頤和園都是世界遺產,但文化價值和歷史發展完全是不同的軌跡;周口店是一處考古遺址,且遠離中心城區,這就決定了不能完全參照一種同質化的管理方式。

他也提到,雖然管理模式存在差異,但都要按照世界文化遺產管理制度開展保護利用等相關工作。在地方層面,聯席會議機制、溝通協調機制的建立,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遺產管理主體多元、目標多重、責任不清的問題。

明十三陵的營建經歷了230餘年。明朝有16位皇帝,其中13位埋葬在了十三陵。在一定意義上,明十三陵就是一部濃縮的明代史。2003年7月,明十三陵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早在1981年,北京就設立了十三陵特區辦事處,負責明十三陵景區的保護和管理。辦事處定性為事業單位,但財務方面自收自支、自負盈虧,實則具有企業的性質。2011年,昌平區政府對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撤銷長陵鎮,將景區內原長陵鎮的22個村莊合併到十三陵鎮。

這次調整給明十三陵的保護和管理帶來了很大便利。但十三陵管理中心副主任袁江玉認為,這種方式非長久之策。「從其他世界文化遺產地的實踐經驗和長遠眼光來看,非常有必要在景區內成立一個具有政府職能、有執法權的管理機構。」

2021年,特區辦事處更名為十三陵管理中心,屬區政府直屬公益一類事業單位,主要職責是承擔明十三陵、居庸關長城、銀山塔林等保護區範圍內文物古蹟保護、文化遺產研究和旅遊景區管理服務工作。

明十三陵兆域面積廣闊,文物古蹟數量多,涉及眾多村莊、社區,以及中央、市、區屬單位。近年來,為了便於協調聯動,根據《昌平區明十三陵保護管理辦法》,由區政府牽頭,建立了明十三陵保護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

「這種制度就是協調指導區屬各職能部門,研究確定明十三陵保護管理目標和任務。」他說。

2023年2月21日,位於明十三陵明裕陵右側的聚寶山下的明茂陵。圖/視覺中國

展陳形式多樣,社會力量成為文物保護工作重要主體

要想深入認識和理解歷史文化遺產的價值,最好的方法是走近它們。

周口店北京人遺址位於北京市西南房山區周口店鎮龍骨山北部,是世界上材料最豐富、最系統、最有價值的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人類遺址之一。1987年12月該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2014年5月,新建成的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向公眾開放。

在周口店遺址博物館,遊客可以看到周口店遺址出土的化石標本。四個展廳里展出古人類、古動物、文化遺物等1000餘件藏品。在互動電子屏前,遊客可以伸出手掌,與「北京人」比身高;在館內的4D影院,人們可以沉浸式體驗遠古人類的生活家園。

展陳手段的豐富多樣,讓人們更容易接受文化的「薰陶」。據了解,該博物館採用「實物展陳與互動體驗相結合、文物展示與場景再現相結合、傳統展陳與數位技術相結合」的方式,系統介紹了周口店遺址的發現、發掘、研究和保護。

「總體來說,文化遺產的普及要走向民眾、惠及民生。不能把文化遺產地變成一個孤零零的景觀參觀點。」詹長法說,遺產創造於人民、存留於人民,要讓大家真正懂得,文化遺產是與我們相生相伴的。

今年3月初,去頤和園遊玩的遊客也大飽了眼福,頤和園聽鸝館北側的「畫中游」古建築群以全新面貌示人。此次開放前進行的修繕工程,是自1985年以來的首次較大規模整修。

「畫中游」景區始建於清乾隆年間,由澄輝閣、愛山樓、借秋樓、畫中游殿、石牌坊等組成,遊客可以近距離體驗依山而建的循廊觀景。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原名清漪園,始建於1750年。它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於1998年11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為了讓民眾更好地走近文化遺產,自2006年起,我國確定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每年確定一個主題,配合文化遺產日,各文化遺產地會舉辦各種主題活動。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讓文物活起來」的思想指導下,政府及各級文物行政管理部門廣泛利用各類媒體、公共機構宣傳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組織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博物館日活動,凝聚起全社會廣泛共識,不斷提升「圍繞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能力。

此外,近10年,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也充分利用了社會力量。例如,利用高校學術資源優勢,助推北京長城文化帶及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還積極引入社會資本支持故宮延禧宮等研究性保護和修繕項目。

「社會力量越來越成為文物保護工作的重要主體。」詹長法認為,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利用的熱情越來越高漲,形式越來越多樣,效果越來越顯著,社會力量不僅積極參與文物保護利用和巡查巡護、博物館建設、文物立法調研、文化價值傳播,還參與長城保護員培訓、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普及宣傳教育等。

深化文旅結合,文化遺產正在積極「走出去」

近10年來,北京進一步統籌全區文化旅遊資源,深化全域文化、旅遊、生態、民生融合發展,先行先試,以遺產保護促經濟發展,拿出遺產保護與經濟發展的「中國方案」。

今年,北京市文旅局將指導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創建國家5A級旅遊景區。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涉及沿線8個省市27座城市,全長2700公里。

大運河是世界上開鑿時間較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延續時間最久的運河,代表了工業革命前水利水運工程的傑出成就,對中國乃至世界歷史都產生了深遠影響。中國大運河於2014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通州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華此前介紹,經過多年努力,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已達到5A景區驗收標準。2022年以來,通州區結合5A創建,加快推進大運河文旅項目提質升級。「三廟一塔」、大光樓、漕運碼頭、柳蔭碼頭等重點區域已完成提質改造。

目前,通州區精心打造的大運河水上觀光線路,特色文創、優質演藝等給遊客提供了豐富多元的暢遊體驗。

2023年3月29日,北京(通州)大運河文化旅遊景區,遊船從柳蔭廣場碼頭駛出。資料圖片/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在文物古建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前提下,頤和園也不斷探索「公園+」的新模式,讓頤和園文化邊界不斷拓寬,圍繞新業態、新場景、新體驗的文化商業趨勢,讓商業與文化共融。

2021年,頤和園正式對外開放南九卿咖啡、首飾、彩妝、延賞齋咖啡、知春亭服飾、茶飲、文具、冰淇淋、西九間糕點9家文化商業空間,為遊客開啟古典與時尚碰撞的「頤式生活」體驗。

經過為期一年的改造,曾經的普通旅遊紀念品售賣店、食品零售店與辦公用房升級為複合型文化體驗空間。伴隨著文化商業空間的開放,公園餐飲服務也變得時尚化、個性化。

在深化文旅結合的同時,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也在積極嘗試「走出去」。據了解,周口店北京人遺址博物館先後在韓國、義大利、馬來西亞、埃及等國家舉辦展覽,每年都在國內舉辦數次巡展,並舉辦科普大講堂走進校園。

為迎接2023年明十三陵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周年,去年年底,在首屆明文化論壇上,明十三陵世界遺產專屬logo和明文化論壇logo正式發布。這也標誌著十三陵世界遺產走入了一個新階段,並進一步突顯出世界遺產的國際性和官方屬性。

據管理人員介紹,管理中心將以十三陵世界遺產等文物資源為抓手,有序引導核心保護區內的村莊搬遷,整治明十三陵周邊環境,加強周邊區域風貌管控,改造提升沿途沿線景觀。打造以明文化為主題、長城文化為補充的國際文化旅遊名鎮,推動文物保護、文旅發展和鄉村振興。

最大化留存文物價值真實性,建設小型遺址文化公園

近期,《北京市文物局關於北京天壇現狀整修工程方案核准的復函》中提到,「如屋面不存在漏雨現象,應減少對捉節夾壟灰的剔鑿擾動,選擇以勾抹修補脫落鬆動灰縫為主的保養措施。」

真實性、完整性是我國文物保護單位價值體系評估中遵循的重要原則。「對文物保護的干預程度是文物保護專業人員對文物歷史、科學、藝術、文化等多重價值保護、傳承的過程。」詹長法說。

我國在文物保護方面一直堅持保護「最小干預」原則,修舊如舊,保留原貌,防止建設性破壞。《中國文物古蹟保護準則》將「儘可能減少干預」作為一項文物保護原則,並明確提出:除非涉及重大危險,不應進行更多的干預,且干預僅限於最必要部分並減少到最低限度。

此後,在2015年的修訂版本中更加突出了最小干預等文物保護原則的重要性,並強調「干預應當限制在保證文物古蹟安全的限度上,必須避免過度干預造成對文物古蹟價值和歷史、文化信息的改變」。

詹長法認為,堅持文物保護「最小干預」原則是為了儘量避免不必要的保護行為,爭取文物價值的真實性得到留存最大化。

自上世紀50年代定陵考古發掘後,明十三陵出土眾多珍貴文物。明十三陵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5119件套,其中珍貴文物1057件套,數量多、品類全、級別高,文物價值極其珍貴,文化內涵極其深邃,但多數館藏文物未曾向社會公眾陳列展出。

各景點之間聯繫較弱,僅能展示出十三陵文化遺產的一部分突出普遍價值,無法展示十三陵在規劃、設計等方面的多重價值,陵寢營建過程、營造技術、管理機構設置與建制、管理制度、祭祀禮儀沒有得到系統展示。

針對陵寢建築和遺址遺蹟展示不系統、不充分的問題,管理中心將積極探索擴大開放範圍,藉助土地流轉的契機,整治文物周邊環境,建設小型遺址文化公園,提升遺址遺蹟的展示水平。

此外,明十三陵還將基於遊客差異化的價值認知和個性追求,探索文化沉浸游、親子研學游。通過多樣化的文化旅遊線路,幫助遊客樹立正確的價值導向和文化思考,突出文化旅遊的公益屬性和社會效益。

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了解到,目前,北京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工程經費保障穩定,保護工程計劃穩步實施,遺產本體保存狀況良好。北京的世界文化遺產作為中華文明的見證,向世界展現了更加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

新京報記者 張建林

編輯 白爽 校對 王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