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與一首歌謠的整理研究

北京大學出版社 發佈 2024-01-30T13:41:45.272896+00:00

《看見她》是清末民初在中國多地流傳的一首民間歌謠,其母題是「男孩到丈人家裡,看見了未婚的妻子」。胡適1922年在《歌謠的比較的研究法的一個例》中說:「這首歌是全中國都有的,我們若去搜集,至少可得一兩百種大同小異的歌謠,他們的母題是『到丈人家裡,看見了未婚的妻子』,此外都是枝節了。」

看見她,

歌謠中的理想美人

《看見她》是清末民初在中國多地流傳的一首民間歌謠,其母題是「男孩到丈人家裡,看見了未婚的妻子」。

新文化運動時期北京大學的「歌謠研究會」在全國範圍內開展了歌謠徵集活動。董作賓利用徵集到的45首《看見她》寫成了他的名篇《一首歌謠整理研究的嘗試》。通過對《看見她》流傳地域的統計分析,他發現歌謠的傳播受各地方言的影響,並劃分了南北兩大傳播路線。各地《看見她》的異文對女子容貌和裝束的描述不同,體現出南北審美標準的差異。《看見她》是一首遊戲歌,很有可能起源於清代旗人和漢族雜居地的兒童遊戲。歌謠主要分布於旗人駐紮和聚居的中心城市。其內容反映了滿人和漢人的習俗。胡適所提倡的比較研究法是歌謠學中最經典也最主流的研究方法,但也存在一定爭議。藉助「母題」和「程式」等歌謠分析工具,我們能夠進入「這首」歌謠的分析,進而對歌謠做出相應的文化闡釋。

(文章節選自施愛東《故事的無稽法則:關於命運的歌謠與傳說》第一編「歌謠與歌手的傳說」,內容有大量刪節,引用請據原書。)

很難說清末民初最流行的歌謠是哪一首,但是被記錄和討論得最多的當屬《看見她》無疑。胡適1922年在《歌謠的比較的研究法的一個例》中說:「這首歌是全中國都有的,我們若去搜集,至少可得一兩百種大同小異的歌謠,他們的母題是『到丈人家裡,看見了未婚的妻子』,此外都是枝節了。」

幾乎同一時間,常惠也注意到這首歌謠。他在北京大學《歌謠周刊》創刊號上發表《對於投稿諸君進一解》,拿它來舉例說明歌謠研究很有價值也很有必要。大概當時有許多人認為中國的語言不能統一,他認為把各地的這首歌謠都拿來比較一下,正可以用來做國語流變的實證研究。

民間文學——無論傳說、故事,還是歌謠,一般都是沒有標題的,現在大家看到的民歌標題,都是文人整理時,取其出現頻率最高的幾個字或者開頭幾個字做成的。常惠舉例的時候,就用出現頻率最高的「隔著竹簾看見她」作為這首歌的標題。

到了1924年,董作賓對這首歌謠展開研究的時候,只取其中三個字,將歌謠定名為《看見她》。

01 隔著竹簾看見她

義大利男爵韋大列(Guido Vitale)是對中國民間文學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一位西方人。1896年,韋大列編了一本《北京歌謠》。書中最著名的一首,便是《看見她》:

沙土地兒,跑白馬,

一跑跑到丈人家,

大舅兒往裡讓,

小舅兒往裡拉,

隔著竹簾兒看見她:

銀盤大臉黑頭髮,

月白緞子棉襖銀疙疸。

這是我們能見到的最早記錄的《看見她》。

《看見她》的男主角是個男孩,歌謠中的身份通常是一名小學生:「東邊來個小學生,辮子拖到腳後跟,騎花馬,坐花轎,走到丈人家。」 男孩的篇幅雖然占據了歌謠十分之八,但是,歌謠中最風光的人物並不是他,一切細節的鋪陳,都是為了引出即將看到的那個「她」。這會兒,正巧了,「東風兒刮,西風兒刮,颳起門帘兒看見她」。

「她」就隔在竹簾後面,若隱若現,如夢如幻。他禁不住心生嚮往,難以按捺內心的激動:「哎喲,我的爹!哎喲,我的媽!我不吹牛,我不拍馬,賣田賣地去接她!」

1918年北京大學在校長蔡元培的支持下開展歌謠徵集活動,1920年北京大學成立「歌謠研究會」,隨後在全國範圍內徵集歌謠。到1924年秋天,六年共徵集到一萬多首。董作賓根據其中45首《看見她》寫成了他的不朽名篇《一首歌謠整理研究的嘗試》。

董作賓在翻檢過程中就已發現:「檢到福建、廣東、浙江、廣西、雲南、貴州等省時,看到他們的歌謠很少和北方各省相同的,據我下邊的比例,可以認為這幾省沒有。」因為《看見她》流行的前提條件,就是「她」必須押a韻,因此大凡不講官話的地區,這首童謠就無法流傳。

董作賓把所有《看見她》的流傳地區標在地圖上,發現這首歌謠的傳播是「緊跟著水陸交通的孔道,尤其是水便於陸。在北可以說黃河流域為一系,也就是北方官話的領土;在南可以說長江流域為一系,也就是南方官話的領土」。

他把所謂北系南系的流布分別列了兩份表,以清晰體現它們流傳散布的蹤跡。他把北系的發源地假定在陝西中部,由此分出四大支派;在南系中,他又分出了成都和南京兩大干係。比較之下,他又以為成都一系乃由陝西傳入,因此又將南北兩系連在了一起。據此,董作賓根據各地歌謠的相似度,畫出一個複雜的傳播路線圖。

不過,根據「奧卡姆剃刀原理」,路線圖越複雜,就越有可能是錯的。最主要的問題是,董作賓沒有區分「流行於該地」和「流傳到該地」兩種情況。

董作賓還在南北兩系的比較中發現了許多風俗上的差異。比如,從對女子的容貌和裝束的描繪中,可以知道南北之間的審美標準的不同。

02 直隸美人:黑髮粉臉小小腳

京津冀一帶,民國時稱作直隸,除了前面韋大列搜集的一首,還有其他許多異文。比如:「推開門來看見她:粉紅臉,賽桃花,小小腳,一抐挓,櫻桃小口,糯米銀牙。」(北京)分別從臉蛋、唇齒、小腳三個角度描述了一個理想的小美人。還有一些不直接說長相的,只是含蓄地拿女孩著裝來說事:「隔著竹簾瞧見她:青緞中衣褲桶扎,月白小襖狗牙掐,小紅鞋兒二寸八,上頭繡著喇叭花。」

總體看來,發黑、臉白、腳小,是1920年前後直隸美人的三大標誌性特徵。小女孩身上色彩一定要儘量鮮艷,漆黑的頭髮,粉白的手臉,鮮紅的頭繩:「東風兒刮,西風兒刮,颳起帘子兒來看見她:漆黑的頭髮一大掐,鮮紅的頭繩沒根扎,腳兒在如錐錐把,手兒在如面疙疸。」(河北完縣,今順平縣)

03 黃河流域:經濟條件最重要

這首歌謠在山東的傳播,僅次於直隸。山東歌謠比較質樸,「她」是個白白淨淨的女孩,烏黑頭髮,大紅大綠的衣服,高底鞋上還畫著牡丹花。男孩看了一眼,喜歡得不行,接著就是「看個日子娶打了吧」。理由也非常簡單:「天上的白雲配黑雲,地下的小姐配郎君,園裡的菠菜配蔥韭,指甲桃子配石榴。」講究個門當戶對,喜歡就好。

從山東沿著黃河上溯,上游是河南。河南人對富足生活的渴望似乎更加強烈一些,他們更重視女孩身上的穿戴和檔次,不那麼在意女孩的形體長相。臉上要抹得起官粉,腳上要穿得起高底鞋;耳上要有玉環,手上要有戒指;布衫要綴邊子,褲子要銀花。

山、陝童謠對女孩的要求最多,例如陝西東南部這首:「風擺門帘看見她:白白臉,黑頭髮,包包嘴,糯米牙,白白手,紅指甲;銀鐲子,十兩八,銀筒箍,琺瑯花;緞子鞋,打子花,還是奴家親手扎,步步走路踩蓮花。走路好像風擺柳,立下就像一股香,坐下就像活娘娘。」

我始終懷疑這些歌謠不再是男孩的歌,而是女孩自己的歌,是一首女孩「自我教育」的歌謠。歌謠中將女孩的妝飾和儀態唱得這麼仔細,很難想像一個男孩能夠如數家珍般將這一串首飾數落出來。這類歌謠很可能是女孩唱的,她們一邊遊戲一邊唱著歌謠,告誡自己也互相告誡:梳洗打扮要貴氣,立姿坐姿要大方,針線女紅要熟練。

04 長江流域:金簪子,玉耳挖

長江流域《看見她》的主要流傳地是南京、武漢、成都三地。湖南境內洞庭湖支流的沅江流域,也有部分異文流傳。長江流域的女孩首飾,出現頻次最高的是耳挖,如:「一根蔥的耳挖當頭插。」「金扁簪,攔腰架;金耳挖,當頭插。」 安徽和江蘇的歌謠中,多次出現「梳油頭」的時尚髮型,如:「梳的油頭插翠花。」

《看見她》在長江流域的變異明顯大於北方官話區,一個最明顯的特徵是,許多異文連起興的「騎馬」動作都不見了。比如南京的一則異文是這樣起興的:「扯呵呵,搖呵呵,撐船去,接丈母,丈母不在家,窗戶眼裡望見她。」撐船代替了騎馬,把江南的水鄉生活特點融入了歌謠。

05 遊戲歌:男方唱罷女登場

董作賓是將《看見她》當作敘事歌分析的,但這其實是首遊戲歌。

大部分歌謠在具體語境中都有其實際功能,情歌、儀式歌、勞動歌自不必說,即便童謠,也有語言、教化或遊戲的功能。韋大列之後,美國傳教士何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也在美國出了一本《孺子歌圖》,英文書名叫Chinese Mother Goose Rhymes(《中國鵝媽媽童謠》)。《孺子歌圖》為每一首童謠都配了一幅或多幅具有唱誦語境的照片。在該書為《看見她》所配的照片中,兩個男孩各執一根竹馬,一個將竹馬騎在胯下,一個握著竹馬站在邊上。很明顯,這就是一則兒童騎竹馬轉圈玩的遊戲歌。

不同地區的遊戲主體還略有差別。孩子們會根據角色的變化,改變歌謠的唱詞。比如,北京的遊戲角色主要由男孩擔任,所以遊戲中是「大舅子扯,二舅子拉」。到了河南、河北,遊戲隊伍加大,歌謠長度也隨之增加,大舅子、二舅子、大姨子、二姨子全都出場了。在山、陝童謠中,接待方全變成了女性:「大嫂子留,二嫂子拉,拉拉扯扯到她家。」

傳統社會的男孩子一般不會願意在遊戲中扮演女性角色。所以,我只能設想這個遊戲在山、陝一帶主要是女孩的遊戲,這樣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山、陝歌謠對於女孩的妝飾和儀態能夠唱得這麼仔細。還有一點似乎可以用來佐證這一猜想,從董作賓與搜集者們《關於「看見她」的通訊》中可以看到,許多南方歌謠的搜集者都曾提到,歌謠是從「母親」或者「夫人」「大嫂」處得到。

06 源出於清代民族雜居地的兒童遊戲

《看見她》很可能起源於清代旗人與漢族雜居地的兒童遊戲。

董作賓將歌謠標上地圖的時候,發現其流傳地集中在黃河、長江流經的省份,卻沒有注意到這首歌謠主要出自中心城市和軍事重鎮,這些地區基本上都有旗人聚居地。20世紀60年代在廣州和鎮江分別搜集到一首異文。搜集者汪宗猷(1919—2009)特別註明這首歌謠系「滿族童謠」。

就目前所見,這首歌謠在北方官話系統中的分布相對較分散,主要流行於直隸地區(14首),以及黃河沿線的部分軍事重鎮;在長江流域也呈多點分布,但主要流行於有旗人聚居的中心城市,集中在南京(4首)、武漢(5首)、成都(3首)三個城市。辛亥革命中止了這首歌謠的進一步擴散,類似上海這種未曾長期駐紮旗兵的新興城市基本見不到這首歌謠的流傳。清代不重海防,沿海城市除了威海衛(2首),其他沒有旗兵駐防的城市基本上沒有這首歌謠。至於那些旗人到達不了的廣大農村地區,更是從未出現過。

歌謠中對於女孩衣著的描繪,滿族或旗人的特徵尤其明顯。其中最明顯的,就是「高底鞋」的高頻出現。「高底鞋,鏨梅花。」這是典型的滿族女鞋樣式。其次是「紅頭繩」的高頻出現。「青絲頭髮,紅絲頭繩扎。」滿族少女到了十歲左右,一般要用紅頭繩緊束髮根,服喪時用黑繩或白繩,不能使用其他顏色。滿族少女「倒爬角」髮型也多次在歌謠中出現:「烏黑的頭髮倒巴角,正白的耳朵渡金卡。」

07 歌謠形態學

董作賓曾經明確地說明他的研究受到胡適《歌謠的比較的研究法的一個例》的影響。那麼,到底什麼是「比較的研究法」呢?胡適說:「我們試把這些歌謠比較著看,剝去枝葉,仍舊可以看出他們原來同出於一個『母題』。這種研究法,叫做『比較研究法』。」那麼,什麼是「母題」呢?胡適又說:「有許多歌謠是大同小異的。大同的地方是他們的本旨,在文學的術語上叫做『母題(motif)』;小異的地方是隨時隨地添上的枝葉細節。」

隨著學術發展,歌謠研究法也在不斷精進,但胡適所提倡的「歌謠的比較研究法」一直是歌謠學中最經典也最主流的研究方法。不過,所謂「比較研究」是個非常籠統的概念。中國民俗學會前會長劉魁立在批評民俗學研究對象和範圍的無限擴張現象時曾經說過:「當什麼都是民俗學的時候,民俗學就什麼都不是了。」這句話放在比較研究同樣適用:「當什麼都是比較研究的時候,比較研究就什麼都不是了。」

如果要歸納一下本章研究方法的話,我想,以下幾點是需要做些說明的:

(一)中國現代學術的起步階段,我們對於西方學術的引進速度過快,許多新引入的概念是不準確的。比如,胡適對「母題(motif)」的理解就有偏頗。胡適理解的母題,也即「歌謠的本旨」,用我們今天的術語應該叫作「主題」。我們搜集同一主題的歌謠,主要用來劃定邊界、明確比較對象。由於本章所使用的材料和對象大體是現成的,不需要重新劃定,所以,基本沒有用到胡適所說的那個「母題」的研究方法。

(二)真正用作比較的母題(motif),指的是神話、傳說、故事、歌謠中反覆出現的,能夠用以表達一種傳統寓意的最小的結構單元。當然,並不是每個單元,每個詞都可以稱作母題,只有那些「有力量在傳統中延續的某個故事中的最小成分」才能稱作母題。比如,「說『約翰穿上衣服進城了』並不能給出一個獨特的值得記住的母題;但如果說主人公戴著隱形帽,坐著魔毯來到太陽以東和月亮以西的地方,就至少包含了四個母題——帽子、魔毯、神奇的空中之旅、神奇之地。」(戶曉輝《母題(英語Motif,德語Motiv)》)。在我們分析的歌謠中,常用的母題有如「銀盤大臉黑頭髮」「小小腳,一抐挓」「櫻桃小口,糯米銀牙」,等等。

(三)光析出母題是不夠的,只有找出這一特定類型的歌謠所獨有的母題或母題組合,才能用來分析這類歌謠的內涵和特徵。比如,「太陽出來一點紅,人家騎馬我騎龍」「半邊落雨半邊晴,女婿打傘看丈人」,或者「喜鵲叫,尾巴喳,我到南京賣翠花」,這些母題雖然出現在《看見她》中,但也是許多歌謠所共用的起興句,並不能用來說明《看見她》的獨特氣質。

(四)為了進入對於同一主題、同一類型,或者同一歌手的有限研究,我們必須引入一個更窄、更細化,但更精確的概念——程式。程式是同一個歌唱傳統中(比如同一位歌手,或者同一個地區、同一部史詩、同一首歌謠異文)在描述一個特定事物或表達一種特定觀念的時候,常用的習慣性片語。程式的反覆出現,體現了「這一類」的形式特點。比如,在冉皮勒演述的《江格爾》史詩中,只要提到薩布爾的馬,一定是「栗色白額駿馬」,只要提到洪古爾的馬,一定是「青色白額駿馬」;反過來,聽眾只要一聽到「栗色白額駿馬」出場,就知道是鐵臂薩布爾即將出場。又比如,在《看見她》中,只有「一跑跑到丈人家,丈人丈母不在家」,或者「隔著竹簾兒看見她,銀盤大臉黑頭髮」才是這首歌謠所獨有的母題,可以視作這首歌謠的程式性套語。

(五)只有通過對於歌謠程式的辨析,我們才能進入「這首」歌謠的分析,進而做出相應的文化闡釋。藉助這一套歌謠分析工具和方法的研究工作,我們稱之為「歌謠形態學」。

故事的無稽法則:關於命運的歌謠與傳說

作者:施愛東

輕鬆讀懂中國民間故事與傳說的內在邏輯,一本充滿推理趣味與好奇心的民間文學研究佳作!

-End-

觀點資料來源:

《故事的無稽法則:關於命運的歌謠與傳說》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