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繪畫題材從「神」到「人」的更變

小王深挖歷史 發佈 2024-01-30T16:37:58.807014+00:00

在這種觀念下出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沒有完全否定神學,而是重新站在神學的角度看待事物,人文主義者肯定了人的價值,站在人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重新正視人性的欲望,讚美人的智慧。

隨著資本主義在歐洲的逐步確立,義大利經濟不斷繁榮奠定了深厚的物質基礎,使得民族意識開始覺醒,敢於表達自己的觀念,加快人們對文化藝術的反思。資本主義發展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使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從中世紀禁錮閉塞的氛圍中找尋新的方向。

在這種觀念下出現了人文主義思想,人文主義思想沒有完全否定神學,而是重新站在神學的角度看待事物,人文主義者肯定了人的價值,站在人自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重新正視人性的欲望,讚美人的智慧。

當時這種思想沒有成熟需要藉助文學藝術的形式來浸潤,古典文化中自由與理想觀點得以重見天日。在人文主義思想開始壯大的以後,在繪畫方面題材多用現實生活的人物形象來表現神性。

文藝復興運動展現了它的時代性與包容性,人們將目光轉向古代文化,從「文學與藝術的復興」、再到「自然科學的發展」最終自成一派的「傳播世俗文化」在繼承古代文化基礎上將沉寂的藝術文明重新詮釋,經過人們不斷構思與實踐,使得這一時期的文學、思想、藝術等提升到新的高度,成為點亮黑夜前的一盞明燈。

一、宗教題材的「神性」到「人性」

到了中世紀成為基督教發展的全盛時期。宗教發展得到統治者的財力上支持,為了更好傳播教義,繪畫創作的受到統治者和教會的重視,促進了藝術的發展。教會在題材上的專注以及金錢上支持使藝術在那個時代的地位並沒有那麼大的自由度,此時藝術並沒有獨立。

神學思想融入繪畫作品的普遍化,長期發展結果給審美風格逐漸普遍和壓抑,藝術創作脫離現實生活。人文主義者用理性的思維對待宗教信仰,融合人與神,人的自我意識從過渡走向積極的時代。

藝術家的創作熱情被重新點燃,美術逐漸轉向世俗化,迎合大眾審美,這不僅僅是畫家的個人意志,畫家能卻將人文理念與宗教信仰合理調節,對傳統繪畫進行改變,神的神態更加接近平凡人,人物的造型、比例、色彩上更加真實生動使藝術創作賦予人的精神,展現人的情感,從而拉近了真實與虛幻的距離。


二、古希臘神話題材中對「人」的關注

古希臘神話作為西方文化的源頭之一,是古希臘人通過長期的社會實踐與思想沉澱創造出來的,主要分為神的故事與英雄傳說。

「神」作為理想的人,往往某些方面的才能超過常人,而這些還不能作為「神」,男性擁有強健的體魄,例如光明與預言之神的阿波羅,擁有英俊的外表而且富有智慧,作為男性美的代表;智慧與戰爭女神雅典娜,作為表現人類最高的智慧結晶。

神被賦予人的情感與外貌,愛與美的女神阿芙洛狄忒擁有完美的身材,肌膚光潔無暇,金色如絲般順滑的長髮和絕美的容顏。神的形象被人化,從對神的外形描述上可以了解古希臘人對人體美的追求。

神身上所展現的如善良、刻苦、堅強等優秀品格,也會因為各種事情或喜或悲,會被欲望牽引、爭吵、嫉妒或是憤怒。神的性格特點都是人們思想情緒的間接體現。

神有人的真實,都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才能成功,如「赫拉克勒斯從出生受到天后赫拉的憎恨被驅逐,後來陰差陽錯的喝到了赫拉的乳汁擁有了不死之身,完成了12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歷重重考驗最後升人奧林匹斯山成為大力神。」神的形象綜合了人的優點與不足之處,神被賦予了飽滿的個性與品格。

希臘神話中人們把對於人自身的美好追求轉化成「神」,但是「神」不是一個人,每一個神都有他所擅長的方面,不是將所有的優點聚集到一個神的身上,神的共通特點就是永生不死。神在擁有至高權力的同時也受到制約或者受到制裁。

他們權利有明確的劃分,不能超出法則。古希臘神話的感性與理性的融合,是人們對事物規律的肯定,人與神都必須服從秩序。

一切事物的發生都合情合理,賦予邏輯性。英雄故事表現的是人們自由、力量與智慧的追求,以及對於生存的渴望和命運不公的頑強抵抗。

原始社會的人們對於自然萬物的了解處於懵懂狀態,他們對未知的事物的探索從沒有停止,在社會實踐中逐漸將人的理想形象與社會經歷的結合成神話故事,這是人們對於自然的崇拜、希望駕馭自然萬物的理想情感,包含著人們對於未知世界的肯定,也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覺醒。

古希臘人通過神話故事隱喻人們對於現實生活的追求與渴望,對神的崇拜融人人們的審美觀、價值觀這種對於自由與民主的追求也是人文思想的萌芽,文藝復興時期的義大利在繪畫題材上選擇古希臘神話,畫家在繼承古代文化藝術同時,將神話與繪畫創作結合產生新的審美體驗,也是對人與生命的探索和尊重。

三、人體題材重新受到關注

古希臘人認為,人的身體是神聖的,人們應該擁有健康強勁的身體,才能對抗侵略或者搶奪從戰爭中的俘虜,這是生存的必要條件逐漸成為審美的趨向。

當時社會對肌肉發達,靈活矯健的男性身軀持肯定的態度。但是古希的女性地位低下,封建束縛的觀點伴隨她們的一生,一切均由男性安排,沒有表達思想的資格,而這種男尊女卑的社會制度同樣影響當時的藝術發展。

藝術形象中男性身體可以為裸體,女性身體的表現則使用衣物半遮擋,再到古典時期後,女性美逐漸被發現,從遮擋身體到逐漸表現裸體之美,女性的地位思想受到了關注,人們讚美人體,從事各方面活動展現人體的美,古希臘藝術中可以發現對人體的表現不在少數,他們熱衷於表現人體的力量與和諧之美,研究人體理論作出總結。

到了中世紀的禁欲主義風格,則忽略了這一點,文藝復興初期藝術家重新關注人體,從佛羅洛薩畫派馬薩喬的《失樂園》,這幅畫中可以看出畫家對於人體結構的了解,亞當的身體是成年男性的健康體魄,而夏娃而是豐滿富有肉感的。

光從右邊照來,突出亞當和夏娃的身體的輪廓與體塊感,亞當的全身赤裸用雙手掩面,旁邊的夏娃一手護住胸部,一手遮住下身,畫面上方的的天使,身著紅衣,手執長劍受上帝的旨意驅趕他們,亞當與夏娃痛苦無助的表情,使畫面充滿了悲劇性與戲劇性。

這幅畫具有明顯的反對宗教禁慾的色彩,這在當時絕對是一項大膽的舉動。彼得羅•佩魯吉諾《阿波羅與瑪爾敘阿斯》到盛期米開朗基羅的《創世紀》、拉斐爾的《美惠爾女神》再到晚期威尼斯畫派提香的《烏爾比諾的維納斯》。

從有深意的反對宗教神權再到對於世俗生活的享樂追求,藝術創作視野更加廣闊,人體題材從沒有間斷過,這時期的藝術家關注到古希臘或是中世紀藝術家沒有重視到的人體美,女性身體表現成為畫面語言的一部分。

不僅對這時期的藝術創作帶來靈感,也使人們深入了解人體,結合科學研究人體內部構造,在藝術創作上更加真實細緻。

四、自然環境到風景題材創新

從喬托開始,畫家們將對人物的刻畫拓展到後面的背景刻畫,有了一定的真實性,開創了繪畫最早的科學時代,再到馬薩喬發明透視法之後,畫家在創作的過程中,自然環境的描繪從被忽略的從屬地位,到襯托人物的背景,被畫家有意識的刪減到再創造,自然環境轉化到畫面上與畫中人物呼應其實是帶著人的思想產物,人的意識決定自然環境的描繪。

佛羅倫斯闕家桑德羅•波提切利,作為文藝復興盛期的重要奠基人,1487年創作畫布蛋彩畫《維納斯的誕生》,畫面所表現的是「愛與美的女神」維納斯站在貝殼上。

風神與其女伴正反方向的風吹拂到維納斯身上,春神將華服準備披在維納斯身上的情形,畫家對周圍環境作了細緻描繪,花卉、樹木、海洋、天空烘託了整個畫面的浪漫舒緩的氛圍,這也是對中世紀繪畫的大膽嘗試。

畫家對捨去空間透視,注重畫面的裝飾性與色彩運用。以浪漫的手法為畫面營造出哲學氛圍:畫家注意到的是維納斯的出生時人物之間的互動與周圍環境構成了故事情節性聯繫。

達•芬奇在《芬奇論繪畫》認為:繪畫包羅萬象自然的一切形態在內,它能將自然界中轉瞬即逝的美生動的保存下來。圃家應該以現實世界為對象作畫,這樣出來的畫才是真正有用的畫。他要求畫家不僅依靠感官去認識世界,而且運用理性去揭示自然規律。

在單一人物創作不再能滿足畫面內容完整性時,自然環境的描繪融合了畫家的感情,使畫家的情感意識由被動到主動探求觀念轉變。

拉斐爾在短暫而輝煌藝術生涯中繪製了大量畫作,以他的學習精神值得敬佩,1507創作的《美麗的女園丁》藉助宗教題材將現實與宗教美學結合,但脫離了宗教在畫面上束縛。

聖母的形象是普通女性的形象,一臉慈愛的看著兩個孩子,小耶穌與小聖約翰在一起玩耍,從周圍環境則是田園,近處刻畫細緻的花草,遠處的村莊加上天空中的白雲,灰藍色的遠山,令人嚮往陶醉。

雖然從題材上是宗教題材.但是兩個孩子與聖母形象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無異,人和神距離被拉近,原本虛構的故事更加符合大眾的審美。生動的表現了畫家對現實生活的熱愛。

這種理想與現實結合是畫家對客觀世界認真思考的成果,對人物與環境的描繪帶領人們從禁錮思想走向生活真實的探索,遵循自然原則,發現自然中的美,尋找和諧與穩定。

隨著時間推移自然環境完全擺脫人物畫束縛,風景畫可以單獨體現畫家美學思想,說明畫家已經熟練的掌握了空間深度表現和對享受自然之美的追求,實踐到發現的肯定,這也是當時社會經濟發展與大眾審美傾向的結果。


結語

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為畫家提供了相對開放的創作環境,畫家們不只是對自然的觀察模仿,在繼承古希臘美學思想的同時,保留了中世紀繪畫的嚴謹性,擺脫r僵硬刻板的人物形象,崇尚自然真實,站在理性的角度研究與創作,藉助科學手段客觀的反映真實世界。

作為一個繼承傳統藝術與時代發展探索時期,從觀念意識到創作題材都有新的變化,為藝術創作提供了無盡的源泉,成為人類美術史上永恆的光輝。


作者觀點: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全盛時期,由於種種的社會及政治原因,藝術家們已不再滿足於個人技巧和手藝,競爭激勵他們在自然科學和文化藝術各領中廣泛探索,力爭獲取更大的成就。

他們在前輩藝術家探索的基礎上進行了概括和總結,使藝術在16世紀初達到了高度成熟完美的境界。不但題材從宗教內容擴大到現實生活,而且對自然景色也開始加以關注,他們塑造的形象更完美,更具有複雜的個性和心理特點。




參考文獻:

李宏.阿爾貝蒂《論繪_》中的藝術思想【J】•美苑,2010(05):12-16.

董曦檫.談文藝復興繪畫中的理性思考【J】.藝術評鑑,2016(21):62-63.

李奧納多•達•芬奇.芬奇論繪畫【M】.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1979.

張婷婷.文藝復興繪圃中的人文情感表達[N].美術報,2019-05-18(024).

閆靜靜.試論希臘神話中的理性思維【1】.學理論,2017(01):55-5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