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棧自研的風向,變了

汽車公社 發佈 2024-02-27T03:52:46.794350+00:00

十三年後,汽車產業向著智能電動化高速飛奔,「全棧自研能力」似乎成了企業技術實力的代名詞。尤其是在2021年夏天,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出那番「靈魂說」後,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以及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構建全棧自研的生態體系「一夜間」成了汽車製造商們向市場宣示話語主導權的核心手段之一。

十三年前,Facebook的工程師Calos Bueno寫下《The Full Stack》,第一次讓「全棧」這一名詞為人們所熟知。十三年後,汽車產業向著智能電動化高速飛奔,「全棧自研能力」似乎成了企業技術實力的代名詞。

尤其是在2021年夏天,上汽集團董事長陳虹說出那番「靈魂說」後,在自動駕駛、智能網聯以及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領域構建全棧自研的生態體系「一夜間」成了汽車製造商們向市場宣示話語主導權的核心手段之一。

風向變了

兩年之後,風仍在吹,只是風向好像變了。

在近期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上,華為余承東一半調侃,一半無奈地說道:「國內的新勢力,今天李想和李斌都在這裡,我相信他們都不太可能在智能化中選擇華為,國際的巨頭們,也不會選擇我們,傳統車企如果怕失去靈魂的,也不會選我們」。

當主機廠們紛紛打出全棧自研的戰略牌時,傳統垂直線性的供應鏈體系也隨即發生改變,零部件供應商與主機廠之間陷入到曠日持久的供需博弈之中。

正因如此,余承東做出判斷,在智能化時代,華為不可能做到像博世、大陸集團那樣的Tier 1,因為華為更多提供的是軟體、算法、雲和晶片,沒辦法像傳統零部件一樣實現標準化,必須跟車企更多地捲入,深度定製和賦能。

視角切換至主機廠,理想CE0李想也在會上重申了全棧自研的必要性,「之前傳統的頭部一級供應商,可以研發同樣一個系統提供給很多廠家使用,但使用供應商的軟體方案,疊代速度有跟不上競爭,所以要自研」。

是的,整車製造尤其是在自動駕駛層面的設計是相當複雜的,涉及到代碼算法、自動駕駛晶片以及各種傳感器硬體的融合,如果不採取全棧自研,將項目納入可控範圍,很容易會在後續的疊代中出現需要供應商支持的被動狀況。

此前,由於MobileEye體系過於封閉,無法與特斯拉保持同步發展,最終導致二者分道揚鑣便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那時候,大家發現,好像只有全棧自研,才能將主動權握在手裡,才能在智能化領域做出差異化的智能駕駛方案。

有意思的是,兩天前,通用汽車宣布將徹底放棄與蘋果的合作,逐步淘汰蘋果的 carplay,轉而使用和谷歌合作研發的原生車機系統。之前寶馬也曾表示在未來新車型上可能不再配備carplay。

這背後的是非曲直一言難盡,但有一個很明顯的出發點是,Carplay允許用戶將手機數據鏡像到車輛的車載屏幕上,這在很大程度上入侵了車機系統的原生空間。一旦主機廠將車機系統拱手相讓,那意味著失去了人機互動最重要的媒介與陣地,這或許是通用選擇自研的直接原因。

事實上,在傳統燃油車時代,像豐田、大眾這樣的頂級的玩家們,在車機系統、動力系統、轉向系統等核心零部件領域,也大多採用的是自研形式,畢竟只有通過垂直整合將供應鏈牢牢地握在手裡,才可以保證平台化、規模化,取得成本以及可靠性優勢。

在智能電動車時代,特斯拉的出現也讓車企們看到了「全棧自研」的可能性與誘惑力。零跑便是忠實的「擁躉」之一,「我們的全域自研是軟硬體一體化的全域自研,電路板,結構,軟體,作業系統,都是我們自己開發的」。

但可惜的是,與傳統燃油車時代一樣,真正意義上的「全棧自研」是極少數玩家才具備的能力。

悠跑CEO李鵬也在反思:「汽車行業重複閉門造車的商業模式在內燃機時代是必要的,但是在智能汽車時代是否還能持續?就好像在智慧型手機時代,大家用得都是高通的晶片,影響大家打造品牌的差異化了嗎?」

是啊,看看如今的比亞迪,擁有如此優秀的垂直整合能力,也很少會以「全棧自研」自居。所以可以看到,在智能化布局上,比亞迪還是會選擇與Momenta、速騰聚創、百度以及地平線等企業合作,進軍自動駕駛領域。

為何連比亞迪都如此謹慎?其實,當行業掀起「全棧自研熱」的那一刻開始,便有人提醒,企業什麼都想要自研,必然會造成行業的巨額浪費、產業發展低效,產品體驗滯後等問題。

但當時資本市場火熱的投資氛圍裹挾著所謂的顛覆性創新,將全棧自研喊得震天響,產業失去了理性的土壤。現在,當資本市場逐漸冷卻,對於全棧自研這一課題大有回歸商業本質的趨勢。

必須承認,車企想要實現全棧自研的理想是值得尊重的,但現實是殘酷的。這種殘酷不僅體現在高強度、長周期的資源投入上,更是在對內部的組織管理機制提出了高要求。

李想儘管支持自研,但也坦誠說道,「汽車產業鏈條如此之上,難度如此之大,這其中最大的挑戰,來自於組織能力」。企業內部是否具備行之有效的創新機制,能否形成適當合理的人才梯隊模式,是否構建出有序高效的組織架構,是構建穩定且有戰鬥力的自研體系的關鍵所在。

看上去似乎簡單,麥肯錫卻有個非常扎心的調查數據:僅有3%左右的企業真正完完全全地做到既定的數位化轉型目標。分析案例後普遍發現,技術問題只占了很小一部分,主要癥結集中在組織與業務之上。

全棧自研,還是全棧可控?

除此之外,我們一直在不遺餘力地探討,「新能源汽車的上半場是電動化,下半場是智能化」,那智能化的下半場又是什麼?應該是規模化,實現規模化的核心要素是降本增效。

現實是,如果真正意義上從底層的網關,到傳感器硬體、算法軟體,再到作業系統,整個智能生態都完成高度垂直整合,實現全棧自研,在保持領先性的角度來看,沉默成本會相當巨大。這種成本自然會轉接到市場之上,成為規模化面前的「攔路虎」。

當下,一個顯著的特點是,L2/L2+功能已實現規模化量產並逐漸下探滲透至20萬元以下車型成為標配,高階輔助駕駛也在進一步下探至30萬元左右。

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前裝標配L0—L2級的ADAS的新車上險量超800萬輛,滲透率接近40%,在2022年,這一比例更是上升至超過45%。有機構預計,2025年國內L0—L2級ADAS的市場滲透率將超過91%,L2滲透率將超45%,L3以及L4/L5的滲透率分別有望達到8%和1%。

換句話說,一段時間內,在中低端的智能駕駛市場,Tier1的技術成熟度已經相當之高,具有規模化優勢,主機廠沒必要勞心費力地進行自主開發。

特斯拉前生產副總裁格雷·瑞秋就曾提到,「如果生產的是一款充分利用其它商品化部件的、一定時間內不會有重大革新的產品,那麼自行生產毫無意義」。

在高階輔助駕駛領域,當前行業內的大部分企業仍無法構建相適應的研發環境,與其選擇「閉門造車」,不如選擇聯合Tier1開發,即主機廠基於供應商的基礎平台底座去做自己定製化、差異化的應用功能,這顯然是一條更為務實、經濟、高效的技術路線。

更何況,在核心軟體方面,隨著5G通信、OTA、雲計算的迅速發展,也給各大企業的帶寬、存儲等信息技術提出了複雜要求,同時圍繞監管法規,功能安全、網絡安全、隱私保護等領域都會面臨巨大挑戰,在這個過程中協作開發必然是趨勢之一。

用百度集團副總裁儲瑞松的話說就是,「全棧自研」難以實現,「全棧可控」是完全該做到的。

只是,從商業維度角度出發,還是那個問題——合作方多了,供應鏈體系就會從原先的垂直線性模式變成多方並行的網狀模式,這對合作效率無疑是個嚴峻挑戰。

其實,相關的供應鏈企業都意識到了這一問題。所以為了打消主機廠的顧慮,類似於寒武紀、黑芝麻等供應商們,都在有意識地構建一整套易用、友好以及可推廣的開發工具鏈,保證開發優化流程的高效。

並且,像長城汽車這樣的主機廠也在有意識地通過推動企業內部的平台化、共同化、建立統一的硬體平台規劃、軟體統一基線,為生態夥伴互動和深度協作開發打下基礎。

獨木不成林,主機廠正在與供應商們雙向奔赴。就像長城汽車CTO王遠力說的那樣,「很多人會說掌握全棧自研的能力就等於構建了一個相對封閉的生態,我們認為恰恰相反,掌握全棧自研能力更需要合作夥伴的深度協同協作。」

聊了這麼多,回過頭來反問,每個人都在宣稱全棧自研,那對於整個行業來說,意義是什麼呢?在這個產業鏈重新定義邊界的年代,或許就是讓人們更深刻認識到,「全棧自研是一種能力,而不是一種商業模式」。

提出「全棧」這一概念的Calos Bueno也指出,沒人能夠熟悉所有方方面面,但作為一個全棧,能夠看清每個棧的上下之間是如何運作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