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中的故事:德加與他的小舞女

齊魯鑑賞 發佈 2024-02-27T15:23:35.374649+00:00

安格爾對年輕的德加說:「年輕人,要畫線條,畫許許多多的線條,不要根據自然,而是根據記憶,總之要畫很多線條,這樣你就能成為一個好畫家。」

埃德加·德加是誰?


一個不喜歡室外作畫的傲嬌公子哥;

一個熱衷於畫芭蕾舞女的「偏執狂」;

一個特別不喜歡印象派,

卻積極參加印象派畫展的印象派。


埃德加▪德加《自畫像》

他出身巴黎的名門大家,

因為居住的豪宅離法國羅浮宮很近,

所以三天兩頭就往裡跑,

一遍遍臨摹各種世界名作。

在那裡,年輕的德加被古典藝術深深吸引,

21歲時,他見到了心中的男神,

——安格爾。


安格爾對年輕的德加說:

「年輕人,要畫線條,畫許許多多的線條,

不要根據自然,而是根據記憶,

總之要畫很多線條,

這樣你就能成為一個好畫家。」


大師的一句話,影響了德加一生。

而德加大半生的作品,

幾乎都在和芭蕾舞女「死磕」。

他不僅關注舞檯燈光下的舞女,

也關注練習時的舞女,

提襪子的,壓腿的,開小差的......

每一個動作都如此鮮活,

仿佛能聽見排練室里裙擺摩擦的聲音。




舞女對於德加,

如同睡蓮之於莫奈,向日葵之於梵谷。

現實生活里花樣無數,如謎一般的德加,

卻偏偏選中了舞女。

那是一個擁有所有柔軟色調的世界,

可所有的美麗與醜陋、優雅與粗俗,

卻又靠的如此相近。



01

足足1500幅

一生與舞女「死磕」的藝術家


1533年10月28日,法國國王亨利二世迎娶了來自義大利美第奇家族、14歲的凱薩琳·德·美第奇。

她的到來,為法國帶來了芭蕾。


凱薩琳·德·美第奇(Catherine de' Medici)

最開始,芭蕾是一種宮廷舞蹈,也是皇家貴族生活里的重中之重,「太陽王」路易十四之所以有此外號,正是因為他在《夜芭蕾》中演過太陽神阿波羅。


今時今日,芭蕾仍然是一種高雅浪漫的藝術,旋轉、跳躍……然而,在一段時間裡,它也是娼妓舞女們賺錢的工具。


在過往舞女的身影里,有一個人我們始終無法忽略——他就是埃德加·德加。


埃德加·德加《自畫像》

德加究竟有多愛畫舞女?


在他的創作生涯里,一共創作了1500多幅與舞女主題相關的作品,幾乎超過了他作品總量的一半多。




因為自幼接受古典教育,加上不差錢的財政狀況,讓德加不僅有條件天天去歌劇院看芭蕾,還有資格在後台和練功房觀摩這些小舞女們。


你不僅能在德加的畫裡,看見舞檯燈光下的舞女,還有平時練習中的舞女:拉襪子的、整理舞裙的、壓腿的、閒聊的……


畫面仿佛再現了一個被按了暫停的世界,再按一次,畫面中的舞女就要翩翩起舞。






可事實上,這些舞女的背後,還藏著屬於那個時代不寒而慄的社會現實。


十九世紀末期,芭蕾已經不再是貴族們的專屬藝術,前所未有的追捧後,它淪為了地位低下的過氣表演,不少有錢男人來劇院消費,不光是為了欣賞芭蕾,還為了近距離挑選鍾愛的女孩,在表演後達成某種交易。


當初建造巴黎歌劇院時,整個劇院建築架構的設計也是充分考慮到了如何給這些金主們提供便利,舞台後方華麗的過道,你以為是為舞者設計?其實那是有錢人的「VIP通道」。


19世紀的巴黎歌劇院

在德加的舞女畫中,我們就總能看見一些身穿燕尾服、頭戴禮帽的「紳士」,他們面目模糊、隱匿其中,實際上則是劇院的「金主爸爸」。


我們都知道,早期西方那些歷史畫、教堂壁畫和肖像畫大多由教堂或貴族出錢,也就是所謂的「訂件」,沒有金主的「訂件」,再厲害的畫家也只能苦等。


而那時的芭蕾舞女,就如同「訂件」一般。


當時只有窮人家的女孩才會被送去學習芭蕾,為了和劇院簽署長期合同,給生活謀一條出路,女孩們往往要經受一系列殘酷的訓練管理和苛刻的選拔。


不少小舞者8歲就開始跳舞,每天跳上10多個小時,沒有周末和休息日,加上吃不飽,瘦得可憐,人們都叫她們「小老鼠」。


下面這張德加所繪的《舞台上的舞女》,舞姿輕盈、絢麗變換,但注意看左側,有一個穿著黑西裝的紳士,模糊的臉被密集的筆觸遮擋。


他是誰呢?很有可能就是這個舞女的金主。


《舞台上的舞女》 約1877年


德加也是其中一員,但他做的只是默默注視著一切,用畫筆記錄著一群最低層人民的生活狀態。


在德家的筆下,大多數芭蕾舞女都面目模糊,無從辨認,她們不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而是一個被黑暗籠罩的群體。


當芭蕾舞詩意和感性的一面盡數散去,留下的就是真相。


02

我留住了你14歲的天真

卻沒有阻止你17歲的墮落


1881年印象派的一次展覽上,德加展出了一尊名為《十四歲的小舞女》的雕塑作品。


這是一個真人大小、以巴黎歌劇院「小老鼠」為模特的雕像,也是德加生前唯一一件公開展出的雕塑作品。


但雕塑一經面世,便遭到了評論家的攻擊,稱這位小舞者「醜陋得可怕」,令觀看者感到驚慌失措,她應該放在動物博物館或人類學博物館,而不是美術館。


《14歲的小舞者》1878-1881年


以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件雕塑確實另類:小舞者明顯發育不足,與其說是豆蔻年華的少女,更像是十歲左右的孩子。


她緊閉雙眼,黃色緊身胸衣包裹著瘦骨嶙峋的身體,一隻腳在前,一隻腳在後,下巴向前微傾,似乎隨時準備離開舞台,臉上沒有迎合,只有些迷茫和不失尊嚴的孤傲。


但德加創作這件藝術品的本意,就是想揭露當時芭蕾舞背後骯髒的交易,他不願去刻意美化,畢竟雕塑的原型——瑪麗·范·歌德姆,本就是巴黎歌劇院裡飽受摧殘的舞女。

他所期待的,是從這個「不屑一顧」的少女身上,展現另一種人生。


關於這個小女孩,背後是一個令人唏噓的故事:


瑪麗出生於 1865 年,在家中三個女孩中排行老二,父親是裁縫,母親做洗衣女工的同時,還經營著皮肉生意。


1870年,瑪麗的父親因病去世,普法戰爭又爆發,靠母親賣淫為生的一家人生活愈發捉襟見肘,最常做的事情就是搬家。


為了能接近有錢的金主,然後被包養,母親將瑪麗送進了巴黎歌劇院學習芭蕾舞,由於沒有姣好的相貌和身材,瑪麗一直沒有被選中成為主角。


《十四歲的小舞者》銅像

在瑪麗14歲那一年,她遇到了德加,當時德加在舞台後台尋找靈感時,看中了她,於是便找她來做模特。


花費了整整三年,用蠟做成了小舞女像。


在德加眼中,她是一個日復一日努力練習的醜小鴨,等待著自己變成白天鵝的那一天,也許連瑪麗自己都沒想到,那段時間正是她一生中最純粹,最美麗的時光。


《德加的小舞女》米歇爾·拜拉莫爾著

書內詳細講述了德加與瑪麗相識的經過


雕塑完成不久後,瑪麗就消失了。


後來德加才知道,瑪麗因為排練遲到被劇院開除,又被母親賣去做了妓女,因為她在巴黎歌劇院賺取的微薄薪水,也根本無法養活家人,每天工作10多個小時,卻只能得到2法郎,這比為德加做模特要低得多。


德加手稿

他為此心碎,也嘗試過懇請歌劇院提高芭蕾舞者的工資,但對於瑪麗,德加留住了她14歲的天真,卻沒有阻止得了她17歲的墮落。


後來,再也沒有瑪麗的消息。


沒人知道她去了哪,也找不到關於她結婚、生育、被捕或死亡的記錄,整個人消失得無影無蹤,就像人間蒸發了一樣。


在小舞女之後,德加又做了一個名為《女學生》的雕塑,女孩手拿著書走在路上,神色從容、不卑不亢,身形姿態看上去很像瑪麗。


或許,這是德加為瑪麗設想的另一種人生。


德加《女學生》1881年

1917年,德加去世了。


他的侄兒侄女在他工作室的角落裡,發現了這尊已經蒙塵30餘年的蠟制《十四歲的小舞者》,他們將其重新鑄成多座青銅雕像,成為了很多博物館的重要藏品。


曾經被認為醜陋的作品,如今也因為揭露真實世界,挑戰藝術傳統,而獲得了極高的評價,也許有一天你走進美術館,就能與她打個照面。


芭蕾大師兼編舞帕特里斯·巴特也受德加《十四歲的小舞者》啟發,創作了一部芭蕾舞劇《德加的小舞女》。


芭蕾舞劇《德加的小舞女》

劇中,巴黎歌劇院塵封的往事緩緩展開:年輕的瑪麗懷揣舞蹈夢想,卻因為生活的困苦,被母親逼迫著做起皮肉生意,淪為圈錢的工具,逐漸走向墮落。


瑪麗又因為觸怒金主被送進監獄,逐出了歌劇院,最終成為一名洗衣女工,就像她母親那樣。


舞劇的結尾,瑪麗爬進一個玻璃盒子,擺出德加雕像的姿勢:這個讓她舉世聞名,並永遠被時間封存的不屈之姿。


黑暗中女孩又重新喚起了夢想的初心,定格為一個永恆的雕塑。


蝴蝶輕輕展開翅膀,卻被燭火吸引,

雖然如此,

她們溫柔的翅膀一刻也沒有停止翻飛。


德加曾經對舞女說過:

「我理解你們的掙扎與辛苦;

你們不為人知的委屈和辛酸;

那些膽怯和脆弱都是真實的、正常的;

停下歌聲和舞蹈,

那或許並不漂亮,卻足夠震撼。」


德加畫絕代佳人,也畫人間真實,

畫光鮮的舞台、輕盈的裙擺和姿態,

也畫緊繃的肌肉、重複練習下的疲憊和恍惚。

德加畫的,是舞女的血與淚。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