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為什麼「怒髮衝冠」?精忠報國之事,不幸地遇到了糟糕的領導

路生觀史 發佈 2024-02-27T23:15:48.437374+00:00

精忠報國之事,不幸地遇到了糟糕的領導。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今天,當人們再讀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時,語文老師更多是告訴人們,此詞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淪陷的悲憤,對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

岳飛為什麼「怒髮衝冠」?精忠報國之事,不幸地遇到了糟糕的領導


怒髮衝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今天,當人們再讀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時,語文老師更多是告訴人們,此詞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淪陷的悲憤,對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願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心。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奮發的精神。這裡面「隱藏」了的還有一條河,在條大河,我們的黃河,以及站在岳飛身後的那位鮮為人知的「領導」,是他在最初的風景里,讓岳飛後來所做的一切也都徒勞了起來。

岳飛的這位領導就是我們前文中說到的杜充。

岳飛早年有過三次投戎的經歷。第一次是在岳飛20歲,那年是宣和四年(1122年),河北官員劉韐於真定府(河北正定縣)招募「敢戰士」(就是敢打仗的士兵,可能有些像我們今天所說的敢死隊的戰士)以御遼(一說是為征遼)。岳飛應募,經過選拔,被任命為「敢戰士」中的一名分隊長。但是加入「敢戰士」不到一年時間,父親岳和病故,岳飛只好辭別劉韐,離開軍隊,趕回湯陰為父親守孝。

一年多時間過去,到了宣和六年(1124年),河北等路發生水災,岳家生計艱難,岳飛為了謀生,前往河東路平定軍(山西平定縣)第二次投戎,充當騎兵效用士,不久被擢為偏校(地位不高的武官,也可以理解為今天軍隊中的排級幹部)。平定軍是宋代設置的軍事行政區,屬河東路。北宋太平興國四年(979年)置,治所在今山西平定縣。轄境相當今山西陽泉市及平定、昔陽等縣地。

據說,岳飛當時戰鬥和生活的地方就在娘子關一帶,因為作戰勇猛曾被連升數級,成了進義副尉(北宋武官的一種官階名,無品級,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副營長)。1126年,平定軍失陷後岳飛突圍回到了家鄉河南湯陰,因為目睹了金人入侵後人民慘遭殺戮、奴役的情形,他心中憤慨,想要再次投軍,但又擔憂母親年邁,妻兒力弱,在兵亂中難保安全,心裡很是糾結。

這之後就有了岳母刺字的故事——岳飛的母親姚氏是位深明大義的婦女,看穿岳飛的心思後,積極勉勵岳飛「從戎報國」,還為岳飛後背刺上「盡忠報國(後世演義為『精忠報國』)」四字為訓。岳飛牢記母親教誨,忍痛別過親人,又一次投身抗金前線。這是岳飛的第三次投戎。

最初,岳飛是在劉浩手下行事。靖康二年(1127年)一月,金廢宋徽、欽二帝;二月立張邦昌為帝;三月,擄宋徽欽二帝北去。宋康王趙構開河北兵馬大元帥府,親自大元帥(也叫天下兵馬大元帥,中國古代最高軍職,總領軍政,掌征伐,類似於漢朝官制中的大司馬、大將軍),以拒金兵,並任命為陳亨伯為元帥,汪伯彥、宗澤為副元帥。岳飛隨同劉浩所部一起劃歸大元帥府統轄。劉浩為元帥府前軍統制(先頭部隊的負責人,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前鋒部隊的司令員),趙構命他南趨濬州(河南濬縣西北)、滑州(河南滑縣)方向以作馳援開封的疑兵,自己則率領元帥府主力北上大名府(今河北邯鄲,宋朝的陪都)。

岳飛奉劉浩的命令,帶一支三百人的騎兵小隊前往李固渡進行偵察,在侍御林與金兵遭遇,岳飛殺死敵將,擊退金軍。在滑州南的遭遇戰中,岳飛奮勇當先,又以百騎殺敗金軍。兩次小戰,岳飛的勇敢和武藝便得到顯露。但劉浩軍至濬州渡黃河受阻,只得追隨元帥府人馬北上。

這時,副元帥宗澤也趕到大名,趙構不納宗澤全力營救開封之言,與汪伯彥等又繼續向東平府(山東東平縣西南)轉移,只給了宗澤一萬人馬往援開封。其後,岳飛隨劉浩部隸屬宗澤,這是岳飛初次成為宗澤的部將,宗澤也就此成為岳飛人生中的伯樂。

宗澤明白抗金單憑自己是不行的,要發現人才,培養人才,重視人才。當時,岳飛僅是一個軍隊中的小頭目。據說,有一次岳飛犯法當斬(至於當時因何觸犯軍法,是什麼罪名,史料沒有明確記載),宗澤監斬,發現岳飛一身正氣,相貌非凡,覺得岳飛是將才,不僅下令釋放了岳飛,還親自教岳飛兵法韜略,被後世稱為岳飛的師傅。

中國有句古話叫「士為知己者死」,正是因為有了宗澤的賞識與教導,一心報國的岳飛才在後來的軍事行動中越戰越勇,並且逐漸成熟了起來——宗澤率部眾進軍開德府(河南濮陽),與金軍十三戰,每戰皆捷,而岳飛戰戰奮勇,並以軍功遷為修武郎(宋定武臣官階五十三階,修武郎為第四十四階)。靖康二年(1127年)二月,宋軍隨軍轉戰曹州,以白刃近戰打敗金軍,追奔數十里。岳飛因身先士卒,直貫敵陣,功遷武翼郎(武臣第四十二官階)。

1127年五月,岳飛因官卑職低「上書數千言」於趙構,被革除軍職、軍籍,逐出軍營。岳飛不甘心,於當年八月,渡河北上,來到抗金前線大名府,受人推薦遇到了正多方收攬英才抗金的招撫使張所。張所是山東青州(治今山東益都)人,抗金名將,知悉岳飛的遭遇後,十分同情,便留岳飛「帳前使喚」。其後,由於岳飛的非凡見識、高超武藝,張所終於決定破格提拔岳飛,先讓岳飛「以白身借補修武郎」,繼而又升岳飛為統領、統制。

被張所收留和提拔,岳飛最初為王彥部下,但年少氣盛的他總覺得王彥膽怯,不敢與金軍交戰,與之難以共事,便決定率領部伍南下東京開封府,再次接受宗澤的領導。其時,趙構已在南京即皇帝位,宗澤改任東京開封府留守。

宗澤到任時,金軍仍留屯在黃河邊上,戰鼓之聲,日夜可聞,可東京的戰船全部廢壞,士兵與百姓雜居,盜賊縱橫,人心惶惶。宗澤捕殺盜賊,並下令說:「盜賊,無論贓物多少,一律按軍法論處。」自此盜賊平息,百姓得以安寧。隨後,宗澤和北方的民間自發抗金武裝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收編了號稱百萬人的大軍,積儲了足供半年食用的糧草,事實上成為抗金的中心人物。因為珍惜岳飛的才幹,體諒岳飛的愛國之心,宗澤原諒了岳飛率隊離王彥違反軍紀之事,留岳飛在營中聽候差遣。

建炎元年十二月(1128年1月),金軍大舉南侵,進犯孟州汜水關。宗澤即派岳飛為踏白使,讓他率領五百騎兵前往偵察。岳飛在汜水關一帶擊敗金軍,凱旋後,即被宗澤任命為統領,不久又提升為統制。三個多月之後,天氣開始炎熱,金軍撤退,宗澤準備北伐,其後上奏達二十四次,卻始終沒有取得趙構的支持。

同年七月,年近古稀的宗澤再也支持不住,背疽發作,含恨離世。臨終前,宗澤仍然高呼:「過河!過河!過河!」岳飛就是在這「過河」的呼聲里失去了一位好師長、好領導,而前來接替宗澤的杜充則讓岳飛失去了抗金的用武之地。杜充上任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中止宗澤的北伐部署,同時,切斷了對所有北方民間抗金武裝的聯繫和支援,不僅客觀上幫助了金軍掃蕩占領區,也使得一些義軍成為盜匪,並命令岳飛出擊追剿這些已成為盜匪的民間武裝。

金軍來攻,杜充非但沒有阻止,還於宗澤去世不久扒開了岳飛當年戰鬥過的李固渡黃河大堤致使當地百姓被淹死二十萬以上,因流離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數倍於此。北宋時最為富饒繁華的兩淮地區毀於一旦,近千萬人無家可歸,淪為難民。

建炎三年(1129年)六月,岳飛從外地剿匪剛回開封,就接到杜充的命令要撤往建康府。岳飛苦勸:「中原之地,一尺一寸都不能夠捨棄。如我軍一走,則此地就非大宋所有,他日若想再來收復,非用數十萬軍隊不可。」但杜充一意孤行,岳飛只能隨其南下。建康府就是南京,東京開封府到這裡,就是今天的高速也有六七百公里的路程,開汽車也得走六七個小時。就這樣被杜充棄守了,因此,他成了宋朝疆域從北宋時代變為南宋時代的一個關鍵人物:

宗澤去世時,黃河以北是宋、金尚在激烈爭奪的區域,主要是各地民間抗金武裝聯合宋軍殘餘抵抗金軍,黃河以南則是宋軍領地,只有金軍南侵才會駐軍。杜充棄守開封后,等於把中原之地讓給了金軍,以致後來黃河以南、漢水長江以北成為宋、金尚在激烈爭奪的區域,而長江以南才是宋軍領地。

讓人感到可笑的是,面對杜充的這種棄守,宋廷卻認為他在此期間守了將近一年名義上的首都開封,是「徇國忘家,得烈丈大之勇;臨機料敵,有古名將之風。比守兩京,備經百戰,夷夏聞名而褫氣,兵民矢死而一心」,隨後任命他為同知樞密院事,官至執政。杜充假意推辭一番,宋高宗趙構就覺得這是不是人家嫌官太小了,又破格任命杜充為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即右相),官職僅在左相之下,杜充上任併兼江淮宣撫使,鎮守建康。

南京建康府為南宋行都、東南重鎮,是僅次於國都的重要軍事、政治和經濟中心,時人稱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為城,長江為池,舟車漕運,數路輻湊,正今日之關中、河內也」、「非據建康無以鎮東南」。但杜充到了這裡深居簡出,亦不做鎮守準備,岳飛流著淚勸說他:

胡虜大敵,近在淮南,睥睨長江,包藏不淺。臥薪的形勢,沒有超過這個時候的,然而相公卻終日宴居,不理會兵事。萬一敵人窺見我軍的鬆懈,乘機舉兵攻打,相公既然不親自作戰,能保證到時諸將捨命作戰嗎?諸將既不用命,金陵(建康府)一旦失守,相公還能在這裡高枕無憂嗎?雖然我以孤軍效命,對國家也於事無補啊!


然而,一切都無濟於事。最終是金軍襲來,杜充留下岳飛等人自己逃跑了。他跑到了真州(今江蘇儀征市,轄境相當今江蘇儀征、六合等市、縣地),住進了長蘆寺,不敢入軍營,有了向金兵投降的打算。當時,完顏宗弼(民間稱金兀朮)讓杜充一位已降金的友人告訴杜充:「如果投降,就把中原封給你,如同張邦昌故事。」杜充隨即降金。宋高宗趙構得知此事「不食者累日」,並說:「朕待杜充,讓他從庶人到官拜宰相,可以稱得上厚恩了,因什麼緣故反叛?」

趙構問到點子上去了,是什麼原因呢?說簡單一點是用人不當,說複雜一點就是因為用人不當,南宋沒有把可以當做「水長城」來防守黃河當回事,才導致了中原失守的局面。這中間苦了的是岳飛,之後,其數次北伐也都成了《滿江紅·怒髮衝冠》一個「空悲切」的夢。因為地利的失去,很多「精忠報國」的事也都無門了。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