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降價降了個寂寞,銷量不增反減,消費者為啥不買帳?

車知事 發佈 2024-02-28T00:00:02.995488+00:00

回顧3月,自湖北省政企聯合打響國內車市價格戰第一槍以來,降價熱潮開始蔓延至全國,多省出台汽車消費促進政策,至少40個汽車品牌參與其中,一時之間,給人一種「車企不降價就沒活路了」的錯覺。

回顧3月,自湖北省政企聯合打響國內車市價格戰第一槍以來,降價熱潮開始蔓延至全國,多省出台汽車消費促進政策,至少40個汽車品牌參與其中,一時之間,給人一種「車企不降價就沒活路了」的錯覺。

但只要降價就有效果嗎?終端市場銷量給出了否定答案。

乘聯會數據顯示,3月1日到26日期間,乘用車市場零售102.1萬輛,同比去年下降1%,環比上月下降17%。意思就是降價後銷量不增反降,消費者並不買帳,為什麼呢?

看似誠意十足,實則套路滿滿

縱使車企把降價優惠吹得天花亂墜,也逃不過群眾雪亮的眼睛,車界流行的「綜合最高優惠」實際上套路滿滿,一邊繞消費者、一邊引熱度。

本次參與補貼活動的絕大部分車型本身在終端就有不小的優惠力度,比如「補貼9萬的雪鐵龍C6」,原本店內優惠就在6-7萬元,而這次湖北省的補貼還設置了嚴格的領取條件,並且要求全款提車而後返現,整體給人的誠意可以說是大打折扣。

有的經銷商就更離譜了,開局一張圖,造謠一張嘴。比如之前網上廣為流傳的「奔馳C級最高優惠11萬」、「寶馬i3十幾萬就能提回家」等,不了解實情的還以為人均BBA的時代來了,但事實上到店後就會發現根本不存在這樣的優惠活動,既浪費消費者時間精力,還把對應4S店的銷售整得一臉懵逼。

此外,不難發現此次降價的大部分車型都屬於滯銷車或庫存車,例如本田僅限CR-v混動版降價,一方面該車本身銷量岌岌可危,另一方面也是為新上市的2023款CR-v混動版鋪路清庫存。

加上即將到來的國六B排放實施,也加大了廠家清庫存的壓力。如此看來,此次降價並無太大含金量可言,消費者們也看得明白不裝糊塗,自然不願砸錢買單。

頻繁降價讓消費者持幣觀望

降價像一把雙刃劍,它能在短時間內為車企帶來極高的關注度,但長此以往於消費者而言也就不痛不癢了,甚至還會促成消費者「持幣觀望」的反作用。

消費者的想法很簡單,賺錢不容易,面對汽車這類高消產品時,錢包自然捂得更緊,既然都在降價,抄底也就成為上選,畢竟大家都不想做冤大頭多花幾千甚至幾萬的冤枉錢。

為進一步刺激消費者,車企還推出了90天內「買貴補差」的保價政策,為的就是給消費者吃顆定心丸,打消大家持幣觀望的顧慮,但這站在消費者看來,不明擺著攤牌還要降價嗎?所以整個三月,車企在降價和保價間反覆橫跳一篇混戰,消費者全當看一樂子,靜觀其變。

寫在最後

毫無疑問,降價於車企而言並非長久之計,回歸產品質量、理性定價才是關鍵。隨著4月來臨,3月車市喧囂最終會歸於平靜,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目前這輪優惠活動大部分限期在3月內,車企促銷已處於降溫狀態,未來不會繼續為車市帶來太多影響,更不會蔓延成長期降價潮。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