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字走了獨特發展的自源語素文字道路,而沒成為字母文字?

一老沈一 發佈 2024-02-29T04:24:15.162759+00:00

如果概括地說,這是因為——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自源文字」或叫「同源文字」;其與漢語的特點和要求來說,是相適應的文字。

網上不少人在討論「漢字為什麼不是拼音(字母)文字」這個話題。

如果概括地說,這是因為——漢字是世界上唯一現存的「自源文字」或叫「同源文字」;其與漢語的特點和要求來說,是相適應的文字。

在人類的新石器時期,或許更早一點,是通過「結繩記事」作為記錄信息工具的。

中國的諸多古籍中,都說到了遠古的這個階段。現實生活中,不僅中國的邊疆少數民族,還有其他大洲的原住民中,都發現了「結繩記事」的實例。

著有《說文解字》的許慎說,在此之後,就是「文字」階段了。不少典籍說,「文字」是由黃帝的臣官倉頡發明的。

許慎的一個重大貢獻,是他在《說文解字敘》說,「文字」實際上包含了「文」和「字」兩個小階段——先有「依類象形」之「文」,然後才有「形聲相益」之「字」。

「依類象形」之「文」,也就是類似於「圖畫」的「象形文字」 的階段。

世界上最早的「原生文字」,比如中國、蘇美爾、古埃及,包括哈拉巴、南美洲等,都是從「依類象形」之「文」起步的。

無奈的是,除中國外,其他「原生文字」,也僅僅是從「依類象形」之「文」起步,然後,就沒有「然後」了——黯然消亡了。

唯有中國,幾千年來,由「依類象形」之「文」,發展到「形聲相益」之「字」,相輔共生,發展至今,成為世界上的僅存的「自源文字」,亦稱「同源文字」。

其他所有文字,都屬於「他源文字」。

漢字,之所以可以成為唯一的「自源文字」——

第一,其與漢語具有十分契合的「相適應性」;第二,中國的「廣土巨族」特點和文明程度在相當長時間裡領先性,保證了不可能有外來的語言和文字取代漢語、漢字的絕對主導地位。

蘇美爾、古埃及、哈拉巴以及南美洲原住民等,或因內部分崩離析,或因「外族」強力入侵,發展進程被打斷,且這些地區又都屬於「小國寡民」狀態,原生文化包括「原生文字」很難保存並流傳下來。比如,被稱為「古印度」的哈拉巴的「文字」,只是在中東地區出土的器物上被發現,而且數量極少。

後來成為世界一大類型的「拼音文字」,並非產生於上述原生文明地區,而是萌發於現在的敘利亞和巴勒斯坦沿海北部地區。

這一地區,居住著「腓尼基人」。「腓尼基」一詞的本義是「商人」。

這一稱謂的得來,是因為處於幾大洲交界的地中海,風平浪靜、氣候適宜,自古就是水上通航便利的「國際貿易交易區」,生活於此的「腓尼基人」,逐漸成為「商界高手」。

繁榮的貿易,招來了四方商客,語言不通,交易不便,急需確立一種共通的語言,也需要有相應的文字記錄談判、簽訂合約——於是,在緊迫的日常需要和巨大商業利益推動下,以「腓尼基人」的語言為基礎的「腓尼基字母」產生了。

腓尼基語的特點,是具有豐富的輔音成分。所以,腓尼基字母文字的特點,也是「輔音-音素」文字——所有詞彙,幾乎都是從輔音或半元音開始。這樣,便賦予了輔音特殊的「音值」,以利於把輔音從詞中「切分」出來。

不過,「腓尼基字母」算不上「原生文字」。不得不承認,蘇美爾和古埃及的文化包括文字,對其產生有著巨大貢獻和深刻影響。

這種貢獻和影響,正像參與制定漢語拼音方案的周有光先生所說:「魚類有到異地產卵的習性。語詞·音節文字傳到異地,為了適應不同語言和不同應用的要求,脫胎出字母文字,也可以說是異地產卵現象。」

這種「文字」的「異地產卵現象」,廣泛存在。

比如,漢字傳到了朝鮮和日本後,9世紀日本先後創建了平假名、片假名兩套字母系統;15世紀朝鮮頒行《訓民正音》創製了以後被稱為「諺文」的音素字母系統。

再比如,漢字很早就傳入了越南,在漢字基礎上,越南10世紀創立了自己的表詞文字「喃字」,與漢字共用了1000餘年。17世紀中葉,法國傳教士用拉丁字母記錄越南語形成了拼音文字。19世紀中期,越南成為法國殖民統治的「保護國」,拉丁字母的越南文字成為通用文字。

土耳其文字從阿拉伯字母改為拉丁字母、印度尼西亞文字從印度字母改為阿拉伯字母又改為拉丁字母,都是不同文化激烈碰撞的結果。

就中國來說,自古以來,如前述及,「廣土巨族」的特點,加之本身的文明程度在相當長時間裡具有明顯的領先性,保證了不可能有外來的語言和文字取代漢語、漢字的絕對主導地位。

當然,漢語漢字並非是封閉、僵化的。其也在與時俱進,吸收了大量外來語的詞彙就是證據。這種吸收,反而增強了漢語漢字的生命力。

漢字,作為「自源文字」傳承發展至今,而沒有成為「他源」字母文字或叫拼音文字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與漢語具有十分契合的「相適應性」。

世界上的語言,根據詞的結構,被語言學界分為孤立語、粘著語、屈折語三類;又根據是否用詞序或虛詞來表示句子內部句法關係,被分為分析語和綜合語。

孤立語與分析語相對應;粘著語、屈折語與綜合語相對應。

漢語,屬於孤立語或曰分析語。彝語、壯語、苗語、越南語等,都同屬孤立語或分析語。

不同的語言類型,對文字類型有不同的要求。

作為孤立語或分析語的漢語,其特點,是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一個音節包括聲、韻、調三個部分,調值不能脫離聲母、韻母另外表示,而主要表現為主要元音的高低升降變化。

古漢語中,單音節詞占絕對優勢——一個漢字記錄一個音節,也就是一個詞。現代漢語中,雙音節詞比例大增,但仍然是一個漢字記錄一個音節,即一個「語素」。

「語素」,是語言中的最小單位。

在漢語中,一個語素往往就是一個詞,於是形成了「字」與「詞」的一一對應關係。

所謂漢語也可稱作 「分析語」,說的就是這種對應關係——已經「分析」到家,不能再對語言「細分」了。

蘇美爾和古埃及的「依類象形」之「文」,也是一個音節對應一個詞。可是,他們都沒能繼續向「形聲相益」之「字」的方向繼續發展,消亡了,沒能成為自源語素文字。

在其「異地產卵」,被他人借用改造後,不是用來記錄語言的最小單位,而是用來記錄音節,再進一步記錄音素,於是就成了「音節文字」和「音素文字」。

日本的假名,是最典型的「音節文字」;英法德俄意等等,都屬於「音素文字」。

古漢語中,單音節詞占絕對優勢。《廣韻》分列了3877個音節。這些音節,大都使用形聲字記錄、表達——形旁示「義」,聲旁表「聲」。

現代漢語中,詞的平均長度是1.48個音節,比如,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技術的文字裡,雙音節詞約占到47%。然而,總體來說,仍然是一個語素一個音節,由一個漢字記錄,完美體現語素、音節、漢字「三位一體」,充分彰顯了漢字記錄漢語的「相適應性」。

這種適應性,尤其表現在源於漢字的「極端孤離性」而形成的「造詞的靈活性」上。

大禹治水,便可以引申出「治山」「治河」「治湖」「治海」等一系列詞彙;還可以引申出「治本」「治標」「治根」「治表」等;又可以引申出「治國」「治軍」「治廠」「治家」等等。

以上現象,均來源於漢字的「極端孤離性」,可以實現語素和語素的高度靈活組合。這一特點,是所有「音節」或「音素」文字所不具有也不能實現的。

漢字的另一大特點,是區別性能好,「同音」不混,又能「出新」。

「英雄輩出」是成語,「英雄倍出」似乎錯了,但又可表達另外的意思。「桃之夭夭」讚美少女的妖嬈,若寫成「逃之夭夭」,卻不能不說是很精彩的「諧音梗」。

即便對新詞彙不理解,如「高壓釜」,明白了「釜」的含義,就可以更好理解作為化工設備的用途。如「忙音」,知道了是表示對方很忙無法接通,也就曉得是通訊方面的術語。這樣的例子,可以舉出很多。

總之,漢字博大精深,足以表達漢語的博大精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