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幅西南邊疆古代少數民族的歷史畫卷 | 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到底發現了什麼?

天眼新聞 發佈 2024-02-29T08:21:57.031562+00:00

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到底發現了什麼?憑什麼躋身202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坐標,貴安新區馬場鎮,這裡地下遺蹟豐富,早在1965年,馬場鎮周邊墓群就曾出土兩晉南朝至隋唐時期大量陶、瓷、漆、銅、金、銀等材質的珍貴文物。由此看來,位於栗木村的大松山墓群發掘既是意料之外又屬情理之中。


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到底發現了什麼?憑什麼躋身202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坐標,貴安新區馬場鎮,這裡地下遺蹟豐富,早在1965年,馬場鎮周邊墓群就曾出土兩晉南朝至隋唐時期大量陶、瓷、漆、銅、金、銀等材質的珍貴文物。




由此看來,位於栗木村的大松山墓群發掘既是意料之外又屬情理之中。


「作為一處全國罕見的大型地方民族公共墓地,大松山墓群展現了西南邊疆古代少數民族的歷史畫卷。」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介紹說,墓葬時代從兩晉一直延續到宋元明時期,發展脈絡清晰,可分為兩個時段四個時期,表現出從小聚集家族墓地到公共大墓地的巨大轉變,反映了黔中地區古代文化進程。




大松山墓群前段為兩晉至隋唐時期,墓葬共155座。主要散布於大松山水庫周圍的斜坡地帶,依山勢排列,三兩成群,墓向不一。後段為宋元明時期,墓葬共2037座。主要密集分布在墳垻頂,墓葬形制包括石室墓、土坑墓兩類。宋元時期墓葬93座,多分布在墳垻頂斜坡靠上位置。明墓1944座,石室墓變短變寬,所用石材為較大且不規整的石塊,砌築更顯隨意。



出土文物主要以生活用具和裝飾品為主。種類豐富,涵蓋金、銀、銅、鐵、錫、陶、瓷、漆木、玻璃、玉石等材質的文物,並出土少量紡織品,其中不乏如金掛飾、銀梳背、銅條脫、貼金銅盤、銅印章、錫魚、銅鈴、串珠、項飾、銀梵文種子字等造型獨特、工藝精湛的珍品;還有反映中外文化交流的寶石和玻璃珠,以及南朝陳太貨六銖等。



該項目注重邊發掘、邊保護、邊整理、邊研究的工作理念,與10餘家單位合作開展體質人類學、古DNA、地質學、歷史學、文獻學、民族學等多學科綜合研究,並用多技術手段對漆器、鐵器、青銅器等器物進行分析檢測和保護。



「早期出土物,受長江流域和嶺南地區的影響大,它的中原文化因素較強;再看晚期的出土物,就有濃郁的地域個性,恰恰體現了不同民族間交往、交流、交融的互動過程。」在十大考古終評項目匯報會上,周必素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黔中地區這一使用石室墓,喜歡用珠子、鈴、插戴銅長髮釵和銀梳背的頭飾、管狀銅項飾、紋飾精美的銅戒指、手鐲等傳統,以及釉陶罐牛角紋飾,均體現出濃郁的地域民族文化特徵,結合文獻和民族學材料分析,有可能是苗族。



在周必素看來,正是這樣豐富的細節,活化了一個個生動的歷史場景,既體現出地域文化傳統的長久延續,同時兼有中原地區、長江中下游地區、四川盆地、域外等文化因素,是中央政府在貴州實行「土流並治」,各地區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過程中構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生動體現。


文/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趙相康

圖/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

視覺/趙相康

編輯/姜雨熙 胡嵐

二審/舒暢 胡銳

三審/黃蔚 田旻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