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玲《傾城之戀》:關於感情和人性的4個真相,越早知道越好

讀者 發佈 2024-02-29T16:30:21.539213+00:00

這句膾炙人口的張愛玲語錄,出自《傾城之戀》中范柳原的口。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卻在一座城市傾覆之際,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

「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這句膾炙人口的張愛玲語錄,出自《傾城之戀》中范柳原的口。

書中的兩位主人公,一個半真半假說著「我愛你」,一個半推半就說著「不願意」。就是這樣的兩個人,卻在一座城市傾覆之際,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

都說范柳原和白流蘇的愛情,是張愛玲筆下鮮有的圓滿結局。可在這段感情中暗藏的人性,卻更值得我們深思。

關於親情:親人,不是婚姻的退路

白公館六小姐白流蘇,因耐不住丈夫家暴,離婚回了娘家。

七八年下來,她離婚分得的錢,都被兩個娘家哥哥算計去,給敗了個精光。

那時流蘇不知道,把娘家當婚姻的退路,還不如有錢實在。

兩位兄嫂把丈夫賠錢的責任歸咎於她,罵她是「天生的掃帚星」,算計著要把她掃地出門。

好巧不巧,流蘇的前夫死於肺炎,前夫家差人遞信,希望她能回去戴孝主喪。

婚都離了這麼多年,如今人沒了再回去守寡,流蘇自然是不願意的。可兩個哥哥,已把她的未來規劃得明明白白:

流蘇若能在此時回去奔喪,前夫家定不會虧待她。她雖未生育子女,但她侄子多,隨便過繼一個就行。以後哪怕是在夫家守祠堂,也總歸是餓不死的。

流蘇見跟兩個哥哥說不通,她哽咽著來到母親床前,希望母親能為自己說句公道話。

沒想到,他們先前的談話,白老太太全聽見了,此刻看女兒走過來,母親也避重就輕地勸她:

離了婚的女兒跟著娘,總不是長久之計,自己年紀大了,也顧不得那麼多。況且兩位哥哥也各有難處。若是她能趁現在回去,熬個十幾二十年,總還有出頭之日。

說罷,白老太太又急忙忙地下床,去張羅七小姐議親的事兒去了。只剩白流蘇淒涼地跪在地上。

她知道,娘家已經容不下她了。

常聽身邊已婚的女性朋友抱怨:「千好萬好,不如娘家好。」

此話不假,可是女人一旦離了婚就會發現,娘家再好,那也不是自己的家。

三毛說:「人情冷暖,如花開花謝。」

親情也不能倖免。

曾以為血濃於水,無法割捨,可當需要幫助時才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也各有各的無奈,沒有誰會是我們永遠的依靠。

婚姻中的矛盾在所難免,而父母、親人更是我們的根所在。你可以把親情看得很重很重,但無論如何,絕不能把它作為婚姻出現危機時的退路。

否則你會發現,自己竟連根都找不到了。

關於愛情:那些尋找愛的人,大多更愛自己

白流蘇走投無路之時,竟在七小姐的相親會上,與妹妹的議親對象范柳原擦出火花。

32歲的范柳原,不僅英俊瀟灑,又是著名華僑。然而,他雖家資豐厚,卻也有自己的隱痛。

范柳原父母是非正式結合,父親有正牌夫人和孩子。他早年流落英國,吃了不少苦,又在打繼承權官司時受到刺激,從此變得風流放蕩,吃喝嫖賭,無一不通,卻獨獨無意成家。

對范柳原而言,白流蘇風情而不風塵,他需要一個這樣的女子陪在身邊,以緩解生活的寂寥。

而白流蘇需要一個依靠,一個可以改變命運的契機。

相親會過去沒幾天,范柳原就授意媒人徐太太,安排流蘇去往香港與自己會合。從此,各懷目的的兩個人,開始了一場你追我逃的愛情遊戲。

范柳原把自己受過的苦和內心最脆弱的一面,都袒露在流蘇面前,他希望流蘇能懂他,並以真心待他。

當他與其他女人廝混調情時,他希望流蘇能吃醋。

然而,他只是想要她陪在身邊,卻並不想娶她。

可這對流蘇而言,自己並未得到應有的保障。憤懣之際,她提著箱子回了上海。范柳原把她送回白公館門口,連車都沒下。

白流蘇在最無助的時候遇到范柳原,還以為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可原來對方想在自己身上索取更多。

張小嫻說:「我們都太愛自己了,兩個太愛自己的人,是沒法長相廝守的。」

在一段感情中,一旦兩個人都只愛自己,遇到矛盾分歧,誰都不肯後退一步,結局可想而知。

《暮光之城》裡說:「愛是不經意間的怦然心動。」

愛,是一種感覺,是一顆想陪在對方身邊的真心,而不是孤獨落寞時的苦苦尋覓,更不是成為一個人的長期飯票。

真正愛你的人,不會只在他需要你時,才出現在你身邊。

所以,身處一段感情中,該讓時讓,當退時退。

真正值得的愛情,誰都不會允許自己的利益或感受,凌駕於兩人共同的未來之上。

關於成長:別同情自己,振作是落魄時唯一的出路

當初,兩位哥哥勸流蘇回前夫家時,雖然滿口仁義親情、說著落葉歸根,可那不過是趕她走的幌子而已。

流蘇委屈地提起哥哥用光了她的錢,現在卻這樣對她。

他們一聽流蘇提錢,當時就火了,叫嚷著這麼多年,是娘家一直在養著她,意指流蘇沒良心。

就連七小姐議親,嫂子都不忘指桑罵槐提醒她,一旦有了婆家,得有點人心、有點廉恥,別到時候離婚回娘家,再把娘家也拖窮了。

媒人徐太太替她鳴不平:「你哥哥們把你的錢盤來盤去盤光了,養活你一輩子都是應該的。」

可是她們都忘了,無論現在怎樣,當初把錢遞出去,都是流蘇自己的選擇。人與人認知不同,不會總有人記得她付出過什麼。

道理多是給強勢一方講的,在落魄時,強調曾經的付出和委屈,只會讓自己更加難堪。

流蘇知道,她已經無依無靠,她只有她自己了。

所以,當徐太太攛掇她去香港找范柳原時,雖有猶豫,但她還是去了。

她在香港與范柳原進展不順利,回上海後,娘家依然不待見她。以至於當范柳原辦好船票,請她返港時,她雖覺得悲哀,可還是返回了香港。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用自己去賭。一旦輸了,大不了聲名掃地;可如果贏了,贏的就是後半生的富貴順遂。

老舍在《駱駝祥子》裡寫道:「越不肯努力,便越自憐。」

村上春樹也說:「同情自己是卑劣懦夫乾的勾當。」

所有的自我同情,都是在欺騙自己身後還有一條退路。而人只有在沒退路的時候,才會想著把前路走長。

記住,無論何時,你的付出,都是你自己的選擇。

對方若能記得,必要時予以回饋自然最好。可如若不能,也是人性使然。你不必意外,更不能介懷。

拎清自我選擇與他人意願的關係,才不至受困於自怨自艾的窘境,從而及時振作,逆風翻盤。

人性,你得剝開「外衣」才能看清

白流蘇重返香港的第二天就被告知,范柳原將在一周後動身前往英國,可他卻不願帶她同行。

臨行前,他給流蘇租了一套房子,雇了一位女傭。

范柳原這一走,要一年半載才能回來,沒有婚姻做保障,之後兩人的關係會怎樣,全看這個男人的人品了。流蘇對此充滿擔憂,卻又無可奈何。

然而,就在范柳原登船當天,一聲爆炸,戰爭打響了。

流蘇所在的房子剛好在戰區,附近的屋頂上駕著高射炮,流彈不停射過來。可她在躲避炮彈、生死存亡之際,最擔心的竟不是自己,而是范柳原的安危。

她擔心他所乘的船沒駛出港口,會被擊沉。都說患難見真情,她擔心范柳原,而此刻的范柳原同樣也在牽掛她。

他的船沒開出去,作為頭等艙的乘客,范柳原被送到非戰區的淺水灣飯店。下船後,他首先想到的事,就是去戰區接白流蘇,哪怕那邊已經漫天戰火。

「他不過是一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一個自私的女人。」

可他們卻在性命攸關的時刻,都把對方看得比自己更重,這不是愛又是什麼呢?

張愛玲在書中寫道:「在這動盪的世界裡,錢財、地產、天長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裡的這口氣,還有睡在她身邊的這個人。」

也許,只有在生與死面前,人才有勇氣擯棄一切外在的東西,轉而正視自己的心。

劫後的香港,滿目瘡痍。一則報紙公示,二人正式成了夫妻。

與其說是一座城市的傾覆,成全了白流蘇。不如說是他們在戰火中,認清了自己,也認清了彼此。

這紅塵之中,有繁華萬千,我們身在其中,難免被蒙蔽本心。

當我們抱怨人心不古、情感虛幻的時候,是否也願意去擦拭一下自己的心呢?

褪去欲望的浮塵,每一顆滾滾跳動的心中承載的,都是人性中的真善美。我們在其中呼喚愛,也渴望著能夠給予愛。

蔡康永曾感慨:「多少人從張愛玲的小說里,嘗到了本就囫圇錯過的人生滋味。」

世事洞明眼,玲瓏剔透心。

如何處理感情與私慾的關係,從根本上決定了我們這一生將怎樣度過。

若要親情常在,就保持適當距離;若要愛情圓滿,必須適時讓步。

不要同情自己,更別去否定人性。你怎樣看待它,它就怎樣回報你。

作者:久久,向下紮根,向上生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