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書 | 王躍文《家山》:文學筆法即人間態度

中國作家網 發佈 2024-02-29T18:51:22.893464+00:00

進入中年以後,我突然開始寫故鄉了,創作了《我的堂兄》《鄉村典故》《漫水》等一批鄉村題材中短篇小說。薦書 | 周俊儒《野緣》:與土地結緣。

《家山》

作者:王躍文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2年12月

ISBN:9787020176687

文學筆法即人間態度

文/王躍文

我自小生活在一個叫漫水的南方鄉村,在四十多歲前幾乎沒有寫過自己的鄉村。進入中年以後,我突然開始寫故鄉了,創作了《我的堂兄》《鄉村典故》《漫水》等一批鄉村題材中短篇小說。

大約十年前,我讀《三槐堂王氏五修族譜》,先輩的故事讓我有了寫作的衝動。1949年3月5日,同我縣相鄰的辰溪兵工廠被土匪張玉琳等搶劫,三萬多支槍械流落山林,眾多山頭大王據寨稱雄,不少縣城被土匪洗劫。我們村一位大革命時期參加地下黨的老革命王楚偉,策動在縣自衛總隊任副隊長的族叔王悠然,帶回縣警察中隊和縣自衛總隊部分人槍,再發動村里進步青年成立保鄉護民自衛武裝,王家族上很多人家捐錢捐糧籌資購買武器支持自衛隊。我在《家山》裡寫到這個故事時,購買槍械的數量都是據實寫的,只根據情節需要加了十箱手榴彈。不久,我族上這支自衛隊加入共產黨領導的「湖南人民解放總隊湘西縱隊」,為解放漵浦立下功勳。

族上參加「湘西縱隊」的人,按輩分都是我的祖父輩、伯父輩。我小時的記憶中,他們都是普通農民,口咬黃土背朝天,直到終老。當我意識到他們都是英雄的時候,他們都不在人世了。想到這點,我心裡頗為不安。我有責任把他們的故事寫下來。這是我想創作《家山》的最初動機。但是,當我研究了那個年代中國各地鄉村的史料,小說的格局又更為開闊了,這不僅僅是「湘西縱隊」的故事,不再僅僅是我族上的故事,也不再僅僅是某個地方的故事,而是整整一個時代的中國故事。小說的明線是沙灣村的煙火日常,伏線是百年中國的風起雲湧。我所寫的時代儘管同自己隔著遙遠的時空,但並沒有隔膜感。我閱讀真實史料和研究專著,對那段歷史有所了解,我聽長輩講過許多過去的事情,提筆便歷歷在目。歷史和文化是延續的,我從小至今都能感受到過往的歷史迴響。

我在《家山》裡描寫的沙灣,其地理環境、村落形勢、四季物候、社會結構、倫理體系、鄉風民俗和歷史文化氣脈,大多依著我出生地漫水的樣子描摹虛構。小說里的萬溪江可以看作漵水,好比沈從文筆下長河就是沅水,白河就是酉水。齊天界、豹子嶺則是雪峰山區常見的景致。我寫作《家山》時有種化幻為真的感覺,筆下的人物不像是虛構的,他們都真實地活著,天天同我在一起。小說里的人死了,我會痛苦得流淚。小說里誕生新的生命,我也會高興得淚濕雙瞼。寫完《家山》最後一個字,我莫名的失落,大半天坐著不說話。我原本天天同小說中的人物同憂樂、共悲喜。小說寫完了,我回到了現實世界,而那些小說人物留在書本里了。

《家山》裡的主要故事和人物大多是有原型的,這同我以往的小說寫作大不相同。陳家和舒家兩村械鬥有真實故事的影子,桃香坐著轎子進城替村里打贏官司就是我奶奶的故事。我奶奶三十歲那年,坐著轎子到縣政府幫村里打贏了官司,得了個「鄉約老爺」的尊稱。

舊官道從漵浦縣城過來,經過漫水村往南通向邵陽,村子南邊田壠有個地名叫「下馬田」,出村北邊田壠有個地名叫「上馬塬」。人過漫水村,「文官落轎,武官下馬」。我奶奶到老都愛講一個故事:當年在外當軍官的王禹夫騎馬回鄉,到了下馬田就下馬步行進村。王禹夫看見我爺爺了,立即勒馬站立,等我爺爺過來了,他按輩分同我爺爺打了招呼,才牽著馬離開。我爺爺奶奶是窮人家,他們得到這種尊重,一輩子都把這事掛在嘴邊。而王禹夫禮敬村里鄉亭叔侄,則是他身上自覺的教養。《家山》裡抗日將領陳劭夫的原型就是王禹夫,但從原型到小說人物有巨大的虛構飛躍。

陳齊峰的原型就是組織革命武裝加入「湘西縱隊」的王楚偉。《家山》裡寫齊峰讓同志假扮強盜到自己家裡打劫,籌資購買槍枝的故事也是有史實原型的。1929年前後,漵浦縣共產黨組織遵照湖南省委指示,成立革命武裝緩解江西蘇區壓力。但苦於沒有門路籌資買槍,曾有家裡殷實的黨員同志提出,假裝把他綁票了,問他家裡要錢。這個方案最終沒有實施,我在小說里受此啟發虛構了齊峰讓同志到自己家裡「打劫」的故事。臨近解放的時候,當地報紙登消息說王楚偉被正法了。家裡為他辦了喪事,祖塋山上壘了他的衣冠冢。一個深夜,他老父親聽到有人敲窗戶,一聽是王楚偉的聲音。老父親嚇得要死,說:「兒啊,家裡沒有對你不住,已好好為你做了佛事道場,你不要回來害自己家裡人!」王楚偉隔著窗戶說:「爸爸,我沒有死。我把手從窗格子伸進來,你摸摸是冷的還是熱的。」王楚偉潛回家中躲藏,直到後來組織革命武裝迎接解放大軍。

《家山》喚醒了我全部的故鄉記憶,包括鄉村歷史記憶、血緣親情記憶、人文自然記憶和文化審美記憶。老家鄉亭叔侄們的勤勞、智慧、仁義,以及他們單純的內心世界、質樸的處世哲學、實誠的情感表達,讓我寫作的時候內心十分安寧。

傳統鄉村生活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等中國哲學的人間樣本,人們日常起居、春種秋收、婚喪嫁娶、年節往來,都應時應年應景。《家山》中的婚禮和葬禮皆嚴格依據生活原生態描寫,但又依據人物性格及小說情節需要進行文學處理,讀者也許能從這樣的描寫里體悟到中國人的生活方式、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學。揚卿和瑞萍結婚正值春節,我把孝親友悌,夫妻和諧,兒孫滿堂,鄉親慶賀等等都放在年俗和婚俗里細細描寫,展示一幅溫馨詩意的鄉村倫理風俗圖。逸公老兒去世,小說從老人迴光返照、親人們舉哀報喪、佛事道場、鄉親們的弔唁,直寫到老人靈棺抬上祖塋青松界。一場葬禮,寫出了中國人莊嚴的生死觀、血肉相連的親人情感、鄉親眼裡的蓋棺定論、葬禮在鄉間的教化作用等等。小說多次寫到婚禮和葬禮,但都沒有重複的感覺,各有側重,有繁有簡。但哪怕簡約筆法的婚禮或葬禮描寫,也絕不馬虎潦草,必要體現中國人莊嚴的生命態度。

我寫《家山》執著於民間語言的採用,非如此不能更好傳情達意。標準普通話從簡從俗從一的特點,難以表現氣象萬千的人間景象。老百姓因為知識世界和經驗世界的限定性,通常喜歡用自己熟悉的事情來描述眼前的世界;又因為老百姓的詞彙局限於其生活空間,他們說話天然地會藉助興比賦的手法,反而讓民間語言變得生動、形象、樸拙,元氣充沛,天然生發出文學性。

方言俚語的文學處理,有利於豐富現代漢語的表現力。所謂方言俚語,多是古語在民間的遺存,古風古韻存焉。中國文字中的實詞總體上都是音形義統一的「表意文字」,字義大致古今不變,只是讀音會因年代而變,或因地域而變。文字意義的穩定性是中華文明萬古賡續、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之一。《家山》裡寫「烤火」用的是「揸火」,「揸」字也是被普通話「排擠」為土話的詞。揸,其義為五指張開。「揸火」是對人圍火取暖狀態的生動描述。《家山》裡說「煤油氣味不好聽」,外地讀者覺得奇怪:氣味不是聞嗎?怎麼說成聽呢?但是「聞」不就是「聽」嗎?只能說古人很早就掌握了通感。《家山》裡寫「燕子叫得亮亮的」,這裡把視覺同聽覺也打通了。

作家的寫作筆法其實就是作家的人間態度。我想以質樸的方式表現一個時代中國鄉土的真實生活,通過舒緩細緻的鄉村生活圖卷,呈現中國傳統文化之美,民族根性之美,文化進步之美。

(作者為湖南省作家協會主席)

作者簡介

王躍文

王躍文,男,漢族,湖南漵浦人,1962年09月生,中共黨員,大專學歷。當代作家,文學創作一級。現任湖南省政協文教衛體和文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委員。曾榮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2006年度湖南省青年文學獎,多次獲《當代》《小說選刊》《中篇小說選刊》等刊物文學獎。曾被授予「湖南省德藝雙馨文藝家」,被推為湖南省2010年度十大文化人物。

1 END

1

相關閱讀:

薦書 | 姜東霞《好吧,再見》:就這樣在幽微的天光下

薦書 | 魏微《煙霞里》:從讀年譜,到我這代人的「編年史」

薦書 | 楊志軍《雪山大地》:書寫青藏高原牧民的變遷史

薦書 | 李鳳群《月下》:見過的,未見的,未來可見的

薦書 | 曹成《清水賦》:濰河流域人民的傳奇

薦書 | 北喬《尖叫的河》:共時空的旅程

薦書 | 蔣峰《江湖之遠》:最初,是小說找到了我

薦書 | 吳子林《新世紀文藝理論前沿問題研究(2011—2021)》:「問題」是「思想」創造的起點

薦書 | 武歆《印象•閱讀》:在深讀和細讀中去感言去評論

薦書 | 徐坤《神聖婚姻》:書寫新時代紛繁巨變的生活

薦書 | 張麗軍《鄉土中國文化重建與新農民想像》:新時代中華新文化的傳承與創造

薦書 | 胡弦《水調歌頭》:需要另起一行的東西還有那麼多

薦書 | 梁豪《鴨子飛了》:煮不熟的鴨子飛了

薦書 | 丁小煒《往來山海》:用本真的語言呈現生活

薦書 | 阿乙《未婚妻》:把意識流作為新路

薦書 | 文清麗《從軍記》:致敬生命中的一切美好

薦書 | 黃德海《文字的無限遊戲——2022中國隨筆精選》:開放的寫作嘗試

薦書 | 王彥艷《塵世疆界——2022中國小小說精選》:小小說走到2022 年

薦書 | 陳濤《依雲而上的人——2022中國短篇小說精選》:短篇小說的魅力

薦書 | 李建永《中國人的浪漫——2022中國雜文精選》:雷霆走精銳

薦書 | 李林榮《在生活中想像——2022中國散文精選》:好看的散文和耐讀的散文

薦書 | 閻晶明《「太陽鳥」文學年選2022》:讓文學閃爍出更加多彩的光澤

薦書 | 張葆海《大綢商》:時代呼喚誠信創業精神

薦書 | 張培忠《永遠在路上》:在底層與非虛構

薦書 | 安琪《你無法模仿我的生活》:詩歌徹底滲入她的血液骨髓

薦書 | 李少君《燕南園的星空——北京大學女詩人詩選》:北大與詩歌維新

薦書 | 孟繁華《我們的思想、情感和藝術》

薦書 | 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梁曉聲《父父子子》:百年中國波瀾闊,父父子子人世間

薦書 | 常芳《河圖》:燈台與鵝籠

薦書 | 周俊儒《野緣》:與土地結緣

薦書 | 水運憲《戴花》:《戴花》的前世今生

薦書 | 石一楓《入魂槍》:一發入魂

薦書 | 舊海棠《秦媛媛的夏然然》:成人的童話

薦書 | 喬葉《寶水》:跑村和泡村

薦書 | 笛安《親愛的蜂蜜》:漢語是我的故鄉,寫作時,我就回家了

薦書 | 馬伯庸《大醫·破曉篇》:是創作過程,也是學習過程

薦書 | 王安憶《五湖四海》:巨變的時代,不變的日常

薦書 | 林白《北流》:就這樣置身其中

薦書 | 葛亮《燕食記》:食啲乜?

編輯:鄧潔舲

二審:劉雅

三審:陳濤、王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