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有個最大的優點,他自己打死不承認的

六神磊磊讀金庸 發佈 2024-05-06T15:56:19.114363+00:00

文/六神磊磊一借著新書的機會,聊聊《西遊記》,這一篇講給家長。當然,如果你拿它去教育你娃,就不要把我的名字說出來了。一說孫悟空,孩子們都很喜歡。猴子的優點很多,比如本事強、有個性、朋友多、門路廣。電視裡的猴子還很帥氣,美猴王嘛。都對。

文/六神磊磊

借著新書的機會,聊聊《西遊記》,這一篇講給家長。


當然,如果你拿它去教育你娃,就不要把我的名字說出來了。


一說孫悟空,孩子們都很喜歡。猴子的優點很多,比如本事強、有個性、朋友多、門路廣。電視裡的猴子還很帥氣,美猴王嘛。都對。


然而,要非常負責地告訴各位,孫悟空身上還另有一種最特別、但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品質,一種極度寶貴和了不起的精神。


它很不容易被發現,甚至連猴子自己都故意掩蓋。你如果拿它去誇獎猴子,他都會說我不是,我沒有,別亂說,否認三連。


就是孫悟空的學習精神,或者說求學精神。


說白了,就是求學壓倒一切、真理壓倒一切,為此可以吃苦,可以丟面子。


各位是否注意到一個事實:在西天取經之前,猴子自己已經取過一次經了。


問一個問題:


孫悟空學藝,是件很容易的事嗎?


許多人可能都會說,容易啊,找個老神仙,開個後門,七十二變,筋斗雲,分分鐘就學會了。


那麼請一起回到原著,來看看真相。


事實上,孫悟空的求學之路非常艱辛痛苦。整個求學過程,時間之漫長,跋涉的路程之遠,對意志的考驗之艱巨,一點不亞於後來的「西天取經」。


現在的孩子要卷,還真不一定卷得過猴子。



就說他的求學時間真的非常的長。


多少年?至少二十年,遠遠超過後來「西天取經」的十四年。


《西遊記》原著里說,孫悟空先是渡海到達南瞻部洲,他串長城,游小縣,不覺八九年余。


八九年時間,尋遍天下,一無所獲,然而他放棄了嗎?沒有。


又過了幾年,從南瞻部洲重新漂洋過海,到了西牛賀洲,才找到了斜月三星洞,等於是考進了正規學校。孫悟空自己說:「有十數個年頭,方才訪到此處。」已經苦尋了十幾年。


那麼猴子學藝走了多遠呢?有原話:隔了兩重大海,一座南瞻部洲。已經超過了西天取經的十萬八千里。


西天取經,只是從南瞻部洲走到西牛賀洲。而猴子學藝路程更遠,是從東勝神洲到南瞻部洲,再到西牛賀洲。


這個距離,遠到連菩提祖師起初都不相信,連呼:打出去!這猴子胡扯!怎麼可能走這麼遠。


然而這個猴,沒有保鏢,沒有菩薩罩著,就靠一腔孤勇來了。


拜入學校,一切才剛剛開始。


《西遊記》電視劇里為了節省篇幅,仿佛悟空一拜師,祖師就傳給了他一身本領。


實際上原著里說了,他拜師入校後,什麼都沒學到,又苦等了整整七年,才學了長生法門。


而後又再熬了三年,祖師才傳授完七十二變和筋斗雲。此時已經過去多少年了呢?至少是10+7+3=20年。


二十年時間,放今天,都夠把研究生讀完了,這麼一算,你還覺得悟空學藝是件容易的事嗎?


看劇照,你看當猴子知道真理所在的地方時,眼裡的那種渴望的光:


而且,猴子學習的課程也很多,根本不是大家想像的那樣簡單。


在南瞻部洲的幼兒園八年裡,悟空具體學什麼呢?


學說話,學禮儀,學吃飯,學穿衣......此時的悟空就像個剛到人類世界的小嬰兒,什麼都不懂,不知道吃了多少苦頭。


大家記得86版《西遊記》嗎?悟空在一個小飯館裡學人吃麵,他不會使用筷子,被周圍的人看笑話。


我們看著覺得很好玩,但這中間的甘苦,真是只有猴子自己知道。


而到了祖師的培訓學校里,悟空也不是只學習長生不老、七十二變這幾門主課就可以了,他還要學習很多的其他科目。


有語言課、禮儀課、道學課、寫字課、誦經課等等。


平時悟空也不能閒著,他還有很多體力活要干,包括掃地、鋤草、養花、種樹、劈柴、燒火、挑水等等。


一個猴,放著好好的山大王不當,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小夥伴,只為了拜師學藝,一邊要上十幾門功課,一邊還要做數不清的體力活。


把自己往死里卷。


倘若再往下說,猴子身上還有幾種精神,可能大家都沒察覺。


第一就是有強烈的危機意識。


大家還記得猴子是怎麼萌發了要求仙問道的想法嗎?


是有一天孫悟空感嘆猴生無常,終究會死去,再快樂的日子也會盡頭。


那麼多的猴子,都沒有危機感,只有他孫悟空有。


第二,猴子有強大的執行力。


請問,求仙學藝的方法是誰告訴他的?乃是一隻通臂老猿。


書上說,猴群中跳出一隻通背猿猴告訴孫悟空:世上有佛、仙、神聖三者可以躲過輪迴,與天地齊壽。您可以去古洞仙山之內尋找。


石猴說干就干,立刻扎木筏出海,尋找老神仙去了,自此猴生迎來了偉大轉折。


對比那通臂猿猴,明明知道學習的門路,但卻不肯去求學,不肯去尋找,依然過他的普通猴生。


石猴卻抬腿就去了。


就像當初那麼多猴子都好奇水簾後面到底有啥時,就只有孫猴子一個人說跳就跳。


又好比今天,知識明明到處都是,書店裡什麼書都有,一點不難尋找。


可為什麼仍然有的人有知識,有的人沒知識?因為更多的人都是通臂猿猴,沒幾個說干就干能做孫悟空的。


最後還有一點,孫悟空為了學習,特別不要臉。


孫悟空給人的印象是挺愛面子的,後來誰要揭他短罵一句弼馬溫,他保准翻臉,可獨獨在學習這件事上,他特別不要臉。


也就是說,孫悟空對知識的渴求,對進步的渴望,對提升自己的決心,完全壓倒了那一點點所謂尊嚴和臉面。


比如菩提祖師問他想學什麼本領?他死皮賴臉,說就要學真功夫。


同學罵他潑猴無禮,上上下下都埋怨他,原著里說的更狠:眾人都鄙賤嫌惡於他。


可猴子呢,只是笑著陪不是,心裡卻不以為意,半夜又找老師求學,覺都不睡,早早去「跪候」。


看見沒,一旦可以學到真本領了,他比誰都豁的出去,至於所謂面子,至於別人的所謂埋怨,我管你的?學到本事才是正事。


於是乎,天下無數猴子,無數的蠃、鱗、毛、羽、昆,偏偏就他成了孫悟空。


這猴子學成本領之後,假裝不努力了,好像平時都只會玩,從來不勤奮;好像自己一直那麼愛面子,不肯上進;好像自己一直都很懶散,那些超凡入聖的本事都是撿來的。


你要是信了,你就中計了。


所以明白了吧,家長和孩子聊到《西遊記》,可以告訴孩子:齊天大聖,根本不是表面上那樣懶散、貪玩、死要面子。


除了調皮、搞怪、折騰之外,他骨子更是一隻好學、勤奮、堅毅的學霸猴。


在和唐僧的那一次舉世聞名的「西天取經」之前,猴子其實取過一次經了。他已是暗中發了弘誓大願,是憑著一腔毅勇,自己為自己的人生取來了真經。


有的人,後來太優秀了,你就看不到他的勤奮了。


最後,說關鍵的,如果還有喜歡從這種不同的角度為孩子解讀《西遊記》的,可以看我的新書,叫《為孩子解答西遊記里的不解之謎》。


不但有原著內容的精編重寫,還可以回答孩子千奇百怪的《西遊》問題,讓孩子長文化知識。人人都讀《西遊》,就你讀的不一樣。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