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為什麼荀子最特別?

小播讀書 發佈 2024-03-01T04:36:25.545653+00:00

大家好,前面我們通過30多期內容來詳細介紹了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們就來對荀子的思想進行簡要總結。荀子絕對是最特別的一位,有人說荀子並不是儒家,而是法家,也有人說,荀子自成一派,稱之為「荀家」。

大家好,前面我們通過30多期內容來詳細介紹了思想家荀子的思想,今天我們就來對荀子的思想進行簡要總結。先秦儒家有三大思想家:孔子、孟子和荀子。


荀子絕對是最特別的一位,有人說荀子並不是儒家,而是法家,也有人說,荀子自成一派,稱之為「荀家」。荀子不僅培養了兩個著名弟子李斯和韓非子,他們不僅協助秦國實現大一統,韓非子還成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但荀子的思想依然是儒家思想,荀子本人也認為自己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真正傳人,還激烈批判了曾子和孟子的思想並不是真正的儒學。

荀子的思想範圍非常廣博,涉及哲學、邏輯、政治和道德等多個方面,很難簡單概況荀子的思想概要,不過我可以對比孔子和荀子的思想作為切入點來窺視荀子思想的獨特之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荀子擴展了儒家思想「禮」的內涵和思想體系,一個是荀子擴展儒家思想「人性」內涵和思想體系,我們分開來介紹。

首先,荀子依然是儒家思想家,因為荀子的思想內核依然是以孔子的「仁和禮」為內核的。但是荀子的仁和禮,和孔子的仁和禮又有很大的區別。總體上,孔子的思想以「仁」為核心,而荀子的思想更側重於「禮」,而且荀子思想中的「禮」和孔子的「禮」不太一樣,有什麼不一樣?孔子說「克己復禮為仁」、「仁者愛人」,仁是一個人內在的天然道德情感,而禮是仁的外在表現,孔子的思想雖然來自於周禮,但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傅佩榮老師在《先秦儒家哲學》中總結說,孔子的「仁」有三層內涵:人之性向善、人之道擇善、人之成至善。


簡單來說,在孔子的思想中,禮的內核是仁,而仁的內涵是善。孔子推崇「禮」本質是弘揚人性的善,而荀子推崇「禮」更強調限制人性的惡。當然荀子有這樣的思想,是他基於他「性惡論」的人性觀。同時,在荀子的「禮」中增加「義」的內涵。「禮義」在荀子的思想中常常是一起使用的,禮是一種規則和法則,那麼義就是在實踐中踐行這種法則,是一種實踐原則,在個人層面荀子說「體恭敬而心忠信,術禮義而情愛人,橫行天下,雖困四夷,人莫不貴」。意思是說,身體力行恭敬而心存忠信,遵循禮義而性情仁愛,這種人走遍天下,可能遭受各種困頓,但人們也無不尊敬他。

在治國層面,荀子提出了「法聖王和行道義」,「隆禮尊賢」,這是荀子治國思想的核心。孔子和孟子的德治和仁治更傾向於道德層面,而荀子的禮治更傾向於利用規則和制度去治理,這其實也是後來法家思想基本精神。總之,荀子在「禮」的基礎上,增加了「義」的內涵,增加了荀子治國思想的現實主義色彩,不僅僅停留在對個人道德約束上,也更加積極務實追求利益,甚至也不迴避對欲望的追求和滿足。當然「義」的內涵其實也非常豐富,義既是實踐原則,也有理性、公平和正義的內涵。荀子認為,真正實現了社會的公平正義,才是最大的仁和善。荀子有一個重要的思想是「明分使群」,明確了社會需要區分高低尊卑,不主張搞平均主義,也非常反對吃大鍋飯。


在《榮辱篇》中,荀子說,國家最好的治理方式,就是充分發揮每個人的資質和才能,並且讓每個人得到自己應得的回報。有仁德的人居於君主的位子,農民把自己的力量用在種田上,商人把自己的聰明才幹都用在理財上,工匠把自己的技能用在製作器械上,士大夫以上的官員,都把自己的仁慈和智慧用到辦理公事上,這樣天下才能井然有序,得到大治。

所以,荀子認為,一個國家要得到治理,就需要用制定禮義來區分不同的人的等級屬性,這樣,人與人之間才能相互促進,不尊重不同人的差異,才是最大的惡。《尚書》中說:「惟齊非齊」,真正的公平,是建立在在不平均的基礎上。真正尊重和弘揚人性的善,不是搞平均主義,而是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這才是真正的善。這是荀子思想理性的一面,他既強調弘揚人性的善,也強調在社會中實現公平正義的善。


其次,在人性上,荀子在傳統儒家「性善論」的基礎上,擴展了「性惡論」,豐富和區分了儒家思想對天性、人性、情感和欲望的理解。「性惡論」是荀子的標籤,但其實只是荀子人性論的一部分。在《性惡篇》中荀子用了一整篇的內容來批判孟子的「性善論」,荀子著名的論斷是: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性惡論是荀子最基本假設,這也是為什麼荀子強調「禮」對人性中惡的限制的原因。

在《禮論篇》中,荀子一開篇就說,禮是在什麼情況下出現的呢?答覆說:人生來就有欲望;要是想要什麼而不能得到,就不能沒有追求;要是一味追求而沒有個標準限度,就不能不發生爭奪;一發生爭奪就會有禍亂,一有禍亂就會陷入困境。

古代的聖王厭惡禍亂,故而制定了禮義來確定人們的名分,以此來調養人們的欲望、滿足人們的要求,使人們的欲望絕不會因為物資的緣故而不得滿足,物資絕不會由於人們的欲望而枯竭,使物資和欲望兩者在相互制約中增長。這便是禮的起源。

因此,荀子說:「故禮者,養也」。

禮的意義和作用,就是在於調節社會秩序以滿足人們的需求。每個人都有欲望,如果這種欲望得不到限制了,那麼整個社會就會陷入混亂,這是之所以有「禮」,也需要「禮」的原因。


而之所以荀子提出「性惡論」的思想,其實是荀子人性論的一部分,相較於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荀子對人性的剖析更進了一步,在《正名篇》中,荀子區分了天性、情感和欲望三者的關係。荀子說:「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欲者,情之應也。以所欲為可得而求之,情之所必不免也。」 和大部分哲學家傾向克制和抵制欲望的觀點不同,荀子看到欲望非常理性,欲望是在情感和外物的接觸中產生的,而且欲望是不可避免的。荀子不僅認為欲望是人的本性的延伸,荀子也認為,有沒有欲望是生與死的差別,人都有欲望,欲望並不是洪水猛獸,不需要完全遏制和壓抑,而只是需要在「禮和義」的原則下正確引導。

總之,荀子在傳統儒家「禮」的基礎上增加「義」的內涵,義是一種實踐原則,有理性、正義、公平的內涵。在人性上,荀子在傳統儒家「性善論」的基礎上,擴展了「性惡論」,豐富和區分了儒家思想對天性、人性、情感和欲望的理解,這是荀子對儒家思想的兩個重要貢獻。當然,荀子的思想體系非常廣博,更多精彩內容,推薦大家閱讀原著,也可以翻看我之前的視頻和文章。好了,荀子的思想系列我們就結束了,更多精彩內容,我們下一期內容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