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淮夷成為夏商周歷史的主角?並主導著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

夏朝與詩經研究 發佈 2024-03-01T04:39:10.532657+00:00

(作者:趙輝)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是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雖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


(作者:趙輝)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是增強歷史自覺、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雖然,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對中華文明的起源、形成、發展的歷史脈絡,對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對中華文明的特點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但是,工程取得的成果還是初步的和階段性的,還有許多歷史之謎等待破解,還有許多重大問題需要通過實證和研究達成共識,特別是完整展現夏朝歷史還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對淮夷歷史文化的重新認識,是把中國文明歷史研究引向深入的關鍵,決定了中華文明探源工程與夏文化研究工程能否走向正確的方向。

淮夷在中國夏商周三代歷史中,占據著重要歷史位置,對中華民族的形成、中國文化的發展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中國夏商周三代的歷史,也就是與淮夷文化交融的歷史。中國夏商周三代文明,是生長於淮夷土地上的鮮艷花朵,成為中華文明的精髓,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後漢書·東夷列傳》云:「東方曰夷,夷者,柢也,言仁而好生,萬物柢地而出。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夷有九種,曰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昔堯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蓋日之所出也。夏后氏太康失德,夷人始畔。自少康已後,世服王化,遂賓於王門,獻其樂舞。桀為暴虐,諸夷內侵,殷湯革命,伐而定之。至於仲丁,藍夷作寇。自是或服或畔,三百餘年。武乙衰敝,東夷浸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

中華文明是世界人類文明中唯一延綿不斷、傳承有序的人類文明;中國是人類文明發展歷史中的「不死之國」,保持著中華文明發展的延續性。所以說,中華文明延綿不斷的原始基因,來自於上古東夷族群的原始文化。「東夷浸盛,遂分遷淮、岱,漸居中土」,淮夷作為東夷族群中最重要的一支,淮夷的歷史文化與東夷文化、「中土」的「中國」文化已很難分清彼此。是淮夷文化成就了東夷文化、中國文化,還是中國文化造就了東夷文化、淮夷文化,這是必須要解決的中國歷史文化問題。

儒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核心內容,強調仁與禮相輔相成,提倡教化和仁政,抨擊暴政,重視禮樂秩序,移風易俗,富於入世理想與人文主義精神。東夷族群的「言仁而好生」「故天性柔順,易以道御,至有君子不死之國焉」與儒家核心思想不謀而合,完全可以說儒家思想直接來自於東夷族群的人文文化。「故孔子欲居九夷也」更是直接記錄了孔子儒家思想的原始來源,是孔子嚮往生活的地方,是孔子的精神家園。

淮夷作為東夷族群、九夷族群中的代表族群,有學者直接將九夷等同於淮夷,屢屢出現在夏商周三代歷史的記錄中,伴隨著夏商周三代歷史:

《竹書紀年》:(夏王朝)帝相,元年戊戌,帝即位,居商。征淮夷。二年,征風及黃夷。

《尚書》:(《夏書》)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殷墟甲骨卜辭「己亥卜,貞:王於淮往來亡災」。

《左傳》:(商)紂伐東夷而隕其身。

《竹書紀年》:(西周周成王)二年,奄人、徐人及淮夷入於邶以叛。四年春正月,初朝於廟。夏四月,初嘗麥。王師伐淮夷,遂入奄。

(周厲王)三年,淮夷侵洛,王命虢公長父征之,不克。

(周宣王)五年夏六月,尹吉甫帥師伐皞狁,至於太原。秋八月,方叔帥師伐荊蠻。六年,召穆公帥師伐淮夷。王帥師伐徐戎,皇父、休父從王伐徐戎,次於淮。

《尚書》:(《夏書》)厥貢惟土五色,羽畎夏翟,嶧陽孤桐,泗濱浮磬,淮夷蠙珠暨魚。厥篚玄纖、縞。浮於淮、泗,達於河。……導淮自桐柏,東會於泗、沂,東入於海。

《周書·大誥》:武王崩,三監及淮夷叛,周公相成王,將黜殷,作《大誥》。

《周書·蔡仲之命》:〖成王政〗成王東伐淮夷,遂踐奄,作《成王政》。

《周書·周官》:成王既黜殷命,滅淮夷,還歸在豐,作《周官》。

《周書·費誓》)徂茲淮夷、徐戎並興。

《史記》: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既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成王既伐東夷,息慎來賀。

因此,從中國文獻典籍關於淮夷的記載來看,缺少淮夷的歷史,就不是完整的中國歷史;缺乏淮夷的文化內容,就不是完美的中國文化。那麼,淮夷文化只是中國文化歷史的一部分嗎?事實情況是,淮夷文化才是中國文化的本源與根本;「中國」是生長於淮夷土地上高度發達的文明之花;「中國」是淮夷文化高度發達的代表;「中國」是以高度城市文化為代表的點,淮夷部落是以地理人文為代表的面。《資治通鑑》云:「臣聞中國者,聰明睿智之所居也,萬物財用之所聚也,賢聖之所教也,仁義之所施也,詩書禮樂之所用也,異敏技藝之所試也,遠方之所觀赴也,蠻楚之所義行也」 「臣聞中國者,……蠻夷之所義行也」,真實地記錄了「中國者」與「蠻夷」地區的這一文化歷史淵源關係。

夏文化起源於哪裡?夏王朝誕生、龍興在在哪裡?是中華文明探源與夏文化研究中的重要內容。雖然這一中華民族的歷史問題,通過考古學研究至今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但在中國文獻典籍的記述中,對這一歷史問題是有明確的地理指向的。《左傳》中記載「夏之興也以塗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將夏王朝的誕生地明確定位在淮河中游的地理標誌——塗山。塗山,不僅是大禹治水的地理標誌,也是夏王朝誕生的地理標誌,更是淮夷族群的地理標誌。塗山位於淮夷地區,相信是任何中國歷史研究者所無法改變的歷史事實。

除了《竹書紀年》記載的夏王朝與淮夷之間關係外,中國古代文獻《說苑·權謀》記述了商湯伐夏的具體經過:湯欲伐桀。伊尹曰:「請阻乏貢職以觀其動。」桀怒,起九夷之師以伐之。伊尹曰: 「未可。彼尚猶能起九夷之師,是罪在我也。」湯乃謝罪請服,復入貢職。明年,又不供貢職。桀怒,起九夷之師,九夷之師不起。伊尹曰:「可矣。」湯乃興師,伐而殘之。遷桀南巢氏焉。古本《竹書紀年》載夏王朝後芬「三年,九夷來御」。從中可知,「九夷之師」擔負著保衛夏王朝的重任,夏王朝一旦失去了「九夷之師」的保護,夏王朝就成為商部落的攻擊目標,並就此滅亡。可見,夏王朝處於九夷之地、淮夷之地,不僅是歷史的記載,同樣流傳於民風民俗中,是淮夷文化孕育出夏文化。

宋朝大詩人蘇軾,在其詩篇《上巳日與二子迨過游塗山荊山記所見》記述:此生終安歸,還軫天下半。

朅來乘樏廟,復作微禹嘆。

従祠及彼呱,像設偶此粲

秦祖當侑坐,夏郊亦薦裸。

可憐淮海人,尚記弧矢旦。

刖人有餘坑,美石肖溫瓚。

小兒強好古,侍史笑流汗。

歸時蝙蝠飛,炬火記遠岸。

《濠州七絕.塗山》 宋.蘇軾(蘇軾自註:下有鯀廟,山前有禹會村)川銷攴祁水尚渾,地埋汪罔骨應存。樵蘇已入黃熊廟,烏鵲猶朝禹會村。大禹治水並建立夏王朝於淮河塗山,不僅是歷史的記憶,也是文化的記憶,融入中華文化的血脈之中。

夏王朝誕生在淮河塗山地區,作為夏王朝的都城究竟在哪裡呢?雖然中國正史沒有明確記載,但作為一個王朝的都城必然會留下歷史痕跡與文化記憶。在淮河塗山北二十公里處有一條淮河支流北淝河,關於北淝河的描述是這樣的:北淝河,淮河支流,介於渦河與澮河兩流域之間,古稱夏水、泓水、陂水、北淝水、北淮水;北淝河下游古城鎮一帶是上古夏氏居地。不論這段描述來自於史料記載還是民間傳承,北淝河古稱夏水、北淮水,北淝河下游古城鎮一帶是上古夏氏居地,都將夏王朝的都城地理位置指向北淝河的四方湖古城遺址。也就是說,四方湖古城是夏后氏居地、是夏王朝都城,夏水的古稱來自於夏后氏與夏王朝。幾者相互印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文化證據。

因為各種歷史原因、文化原因、地域原因,北淝河在各個歷史時期、不同氏族部落之間,有不同的稱謂:夏水、泓水、陂水、北淝水、北淮水、北淝河。其中,古代北淮水全流域氏族部落統稱為淮夷,而今天淮河中下游地區,古代稱之為南河,生活的氏族部落稱之為南夷。因此,夏王朝是建立在北淮水中游、淮夷氏族部落之中的夏后氏王朝,因其高度的文化與人文,成為周圍淮夷氏族九夷部落的文化中心,淮夷文化的標杆,引領著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

當生活於夏水四方湖古城的夏后氏失去淮夷氏族九夷部落的擁戴時,北方的商部落乘勢攻打四方湖古城的夏后氏夏都,孤立無援的夏桀只能逃逸南方的南巢,兵敗身亡,夏王朝也就此覆滅,最終成為歷史的記憶。

作為淮夷地區的夏王朝繁華都城四方湖古城,商湯部落本想將其宗廟社稷遷到夏都四方湖古城,但因周圍淮夷氏族九夷部落環繞,又非本地氏族部落,一旦受到淮夷的圍攻,將自身難保。於是才有了《史記》中的「湯既勝夏,欲遷其社,不可,作夏社」。但是,在商王朝發展的中期,商王朝統治穩固後,商王朝還是遷都繁華的夏都四方湖古城,成為商王朝的中期都城「商奄」,並將商湯宗廟設立於此,成為商王朝的太廟,稱之為「商」「大邑商」「天邑商」。商王朝也成為繼夏王朝之後,承前啟後的正統王朝繼承者。

盤庚時期,因商王氏族內部的鬥爭,或者兼有防範北方氏族部落的南侵,盤庚北遷殷地,設立北方殷都,開始了商王朝273年的後期歷史。商王朝從此以後也稱之為殷商王朝。南商北殷,成為殷商王朝的南北二都。四方湖古城的商都「大邑商」,繼續統治著殷商王朝的東南地區,並成為北方殷都商王定期拜祭先祖太廟之地。從商紂王帝辛十祀征人方的甲骨卜辭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知道,「王在商」「王入大邑商」「王在大邑商」「王在天邑商」是甲骨卜辭中的重要內容。說明「大邑商」「天邑商」是商紂王行程的重要目的地。

周武王在伐紂滅商後,建立了西周王朝。雖然中國歷史文獻對這段歷史記載記載的比較模糊,但在非歷史文獻類文獻中,卻詳細描述了這段歷史經過。《禮記·樂記》記載:且夫《武》,始而北出,再成而滅商。三成而南,四成而南國是疆,五成而分周公左召公右,六成復綴以崇。天子夾振之而駟伐,盛威於中國也。周武王北伐商紂、南征滅商,將南方地區納入西周王朝的統治疆域,是對這段歷史的真實記錄。這也告訴我們,周武王伐紂滅商是兩個歷史事件或歷史過程,北伐商紂王消滅商紂王,南征商都征服商都四方湖古城,才最終確立了殷商王朝的徹底滅亡,結束了殷商王朝的歷史。

也許是因為年代久遠,中國歷史還沒有進入信史時期,商周之際的歷史事件記錄的並不詳細,但新出土西周青銅器【何尊】銘文還是記錄這一夏商之際的歷史。「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周武王在征服四方湖古城的商都「大邑商」時,即在商都的天室,向上天起誓「我要居住在這商王稱中的地方,讓新的王朝國家能夠保護保佑每一個臣服的民眾」。因為周部落位於西部,不利於統治廣闊的東南地區,需要在東南地區設立新的王朝都城,繼承與發展殷商王朝的南都商都,是穩定西周王朝統治最好的選擇與國策。於是,經營商都四方湖古城為西周王朝的東都成周,成為周武王、周公、周成王不變的國策。淮夷地區的四方湖古城,繼夏王朝都城、商王朝都城之後,再次成為西周王朝的都城東都成周。

筆者毫不誇張地說,中國夏商周三代的歷史就是淮夷四方湖古城的歷史,中國夏商周三代的文化發展就是四方湖古城的文化發展,並最終產生以《詩經》文化為代表的四方湖古城歷史文化。

因周武王伐紂滅商,結束了殷商王朝的統治後,周武王突然病逝,西周內部貴族勢力、殷商殘餘勢力與淮夷勢力都看到了奪回權力的機會,發動的三監叛亂。周公東征,「王師伐淮夷,遂入奄」「召公為保,周公為師,東伐淮夷,殘奄,遷其君薄姑。既絀殷命,襲淮夷,歸在豐作周官」。周公在平定淮夷的叛亂,收復「商奄」城邑後,天下大定。淮夷地區的商代「商奄」城邑「大邑商」,正式更名為「成周」,成為成就西周王朝統治東南地區的都城。從《竹書紀年》的「王師伐淮夷,遂入奄」記述中,我們完全可以判斷出「商奄」位於淮夷腹地,是征伐淮夷首先必須占領的軍事要地重地。

因為成周是西周王朝統治東南地區的國都,是西周王朝的軍事、經濟、文化中心,因此,淮夷氏族部落與西周王朝的直接矛盾不可避免地長期存在。在經過西周初年周公的寬鬆政策經營,「興正禮樂,度制於是改,而民和睦,頌聲興」,實現了 「成康之治」「天下安寧,刑錯四十餘年不用」的太平盛世。周公在其詩作《詩經•民勞》中,反覆表述了西周王朝對淮夷人民的國策:「民亦勞止,汔可小康」「民亦勞止,汔可小休」「民亦勞止,汔可小息」「民亦勞止,汔可小愒」「民亦勞止,汔可小安」;周公同時反覆陳述了經營成周四方湖古城的重要性:「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中國,以為民逑」、「惠此京師,以綏四國」、「惠此中國,俾民憂泄」、「惠此中國,國無有殘」。緩解了西周貴族統治階級與淮夷地區被統治氏族部落之間的矛盾,化解了地方氏族人民與外來西部周氏族之間的地域矛盾,實現了成周四方湖古城夏商周文化的穩定發展。

然而,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因為西周貴族階級無休止對淮夷人民的剝削,矛盾衝突不可避免地要不斷發生。於是,我們在出土的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中,反覆看到西周王朝對淮夷、東夷、南夷的軍事征伐。其中,對淮夷的征伐頻率遠高於對東夷、南夷的征伐。根本原因就在於淮夷人民的不滿與反抗,直接威脅到西周王朝東都成周的安全與利益。而且,以「成八師」的常規軍事力量,對淮夷部落的地方反抗力量,具有碾壓性的優勢。西周貴族統領「成八師」的軍事征伐,實際上就成為一種中飽私囊的掠奪行為,立功受賞,樂此不彼。於是,我們今天在西周青銅器中能看到許多西周軍隊與淮夷、東夷、南夷之間的戰爭記錄:

(1-1)錄卣銘文(穆王時期,《集成》5420):淮夷敢伐內國。

(1-2)晉侯銅人銘文(夷厲時期,《近二》968):淮夷伐格,晉侯搏戎。

(1-3)師簋銘文(宣王時期,《集成》4313):王若曰,師淮夷,我帛畮臣,……今余肈令女齊帀、僰左右虎臣,正淮夷。即厥邦獸,曰冉、曰、曰鈴、曰達。

(2-1)翏生盨(夷厲時期,《集成》4459):王征南淮夷,伐角、,伐桐、遹。翏生從。

(2-2)敔簋(夷厲時期,《集成》4323):南淮夷及,內伐、昴、參泉、裕敏、陰陽洛。

(2-3)虢仲盨(厲王時期,《集成》4435):虢仲以王南征,伐南淮夷,在成周。

(2-4)禹鼎(厲王時期,《集成》2833):烏呼哀哉!用天降大喪於下國!亦唯唯噩侯馭方率南淮夷、東夷,廣伐南國、東國,至於歷內。

(2-5)仲催父鼎(西周晚期[10],《集成》2734):噚伯邊及仲催父伐南淮夷。

(2-6)駒父盨蓋(宣王時期,《集成》4464):南仲邦父命駒父,即南諸侯,率高父見(視)南淮夷。

(3-1)競卣銘文(穆王時期[11],《集成》5425):惟伯屖父以成師即東,命戍南夷。

(3-2)史密簋銘文(西周中期偏晚,《近出》489):王命師俗、史密曰:東征。敆南夷……。

(3-3)無㠱簋銘文(西周中期偏晚(?),《集成》4227):王征南夷。

(3-4)鍾銘文(夷厲時期,《集成》260):王肈遹省文武,勤疆土。南國孳敢臽處我土。王敦伐其至,撲伐厥都。子迺遣間來逆卲王。南夷、東夷具見廿又六邦。……。

(3-5)應侯視工鼎(夷厲時期,《近二》323):用南夷毛敢作非良,廣伐南國。王令應侯視工曰,征伐毛,我□□翦伐南夷毛。

(3-6)應侯視工簋(夷厲時期,《首陽》39):王若曰:「應侯視工,淮南夷毛敢口薄厥眾魯,敢加興作戎,廣伐南國。」王命應侯征伐淮南夷毛。休克翦伐南夷。

在這些出土的大量西周青銅器銘文中,周王「在成周」指揮軍事征伐,同樣是主要的銘文內容,包含了重要的西周歷史信息,彰顯了東都成周四方湖古城在統治管理東南地區東夷、南夷的重要地位與作用。王「在成周」當然是西周的都城,成周四方湖古城對西周王朝統治東南地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何尊》銘文:「唯王初遷宅於成周,復爯武王豊禮祼自天」;

《圉礵》、《圉卣》銘文曰:「王蘡於成周,王易(賜)圉貝」;

《盂爵》銘文:「唯王初賁於成周,王令盂寧鄧伯、賓貝,用作父室尊彝。」;

《德方鼎》銘文:「惟三月,王在成周,祉武王福自蒿,咸,王賜德二十朋。用作寶尊彝。」。

《詩經》的採集者尹吉甫,在周宣王時期做為「成周四方」的稅賦官而來到南淮夷,青銅器【兮甲盤】銘文記載:隹五年三月既死霸庚寅,王初格伐玁狁於(余吾),兮甲從王,折首執訊,休亡敃(愍),王賜兮甲馬四匹、軥車,王令甲政(征)司(治)成周四方責(積),至於南淮夷,淮夷舊我帛畮(賄)人,毋敢不出其帛、其責(積)、其進人,其賈,毋敢不即次即市,敢不用命,則即刑撲伐,其隹我諸侯、百姓,厥賈,毋不即市,毋敢或(有)入蠻宄賈,則亦刑。兮伯吉父作盤,其眉壽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寶用。【兮甲盤】銘文以詳細的記載,記錄了「成周」與「四方」「南淮夷」「淮夷」之間的緊密關係;【兮甲盤】銘文,穿越歷史記錄了「成周四方」與四方湖古城的歷史對應關係,「成周」即古城遺址,「四方」即四方湖名稱的來源。所謂尹吉甫採集西周「四方」地區民風民歌而為《詩經》,不過是尹吉甫採用於成周四方湖古城地區的民歌而已。《詩經•鼓鍾》原汁原味地記錄下西周王公貴族在北淮水四方湖畔成周古城上,聆聽宮廷音樂,欣賞北淮水四方湖美景,懷念淑人君子情懷的和諧美好畫面:

鼓鍾將將,淮水湯湯,憂心且傷。淑人君子,懷允不忘。

鼓鍾喈喈,淮水湝湝,憂心且悲。淑人君子,其德不回。

鼓鍾伐鼛,淮有三洲,憂心且妯。淑人君子,其德不猶。

鼓鍾欽欽,鼓瑟鼓琴,笙磬同音。以雅以南,以籥不僭。

北淮水四方湖古城,因為優越的地理自然環境優勢,而成為上古華夏民族理想居住地;因為上古夏后氏居地,而成為大禹治水之地、夏王朝的國都之地、夏文化的誕生地;四方湖古城,因夏王朝時期形成的繁華城邑,而成為商王朝的商都「大邑商」「天邑商」,統治管理東南地區;四方湖古城,因「唯武王既克大邑商,則廷告於天,曰:『余其宅茲中,國自之乂民』」而成為西周王朝的東都成周,傳承中國的正統王朝統治。中國的夏商周三代王朝,其歷史與文化的正統傳承,是以四方湖古城的三代都城歷史為載體,形成延綿不斷、傳承有序的中國歷史文化。隨著四方湖古城歷史之謎的破解,中華文明起源、形成的許多歷史之謎將因此迎刃而解,迎來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 。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中華文明,將重現站立在世界文明之巔,引領世界文化的發展。(作者:趙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