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神奇的商路——茶馬古道

星雨天空 發佈 2024-03-02T03:04:55.490587+00:00

茶馬古道,這條也許是世界上最高、最險峻、最神奇的商路,由橫斷山脈東側的雲南和四川的茶葉產地出發,穿越橫斷山脈以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向西延伸,跨越中國最大的兩個高原(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最後通向喜馬拉雅山南部的印度次大陸。

茶馬古道,這條也許是世界上最高、最險峻、最神奇的商路,由橫斷山脈東側的雲南和四川的茶葉產地出發,穿越橫斷山脈以及金沙江、瀾滄江、怒江、雅礱江向西延伸,跨越中國最大的兩個高原(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最後通向喜馬拉雅山南部的印度次大陸。它不僅是連接漢藏等多民族的經濟文化紐帶,也是人類為了生存所激發的非凡勇氣和所做出的超常努力的象徵。

茶馬古道的主要線路有兩條:一是從雲南的普洱茶原產地(今西雙版納、思茅等地)出發經大理、麗江、中甸、德欽到西藏的芒康、左貢、邦達、昌都、洛隆宗、工布江達、拉薩,再經由江孜、帕里、亞東分別到緬甸、尼泊爾、印度;二是從四川的「雅茶」產地雅安一帶出發,經瀘定、康定、巴塘、昌都到拉薩,再到尼泊爾、印度。在兩條主線沿途,還有無數大大小小的支線如蛛網般密布在各個角落,將滇、藏、川大三角區域緊密聯繫在一起。

古道溯源

在1000多年前中原茶文化向西向北擴散的時期,佛教隨著大唐文成公主和印度佛僧正式傳入西藏,經過與藏族原始宗教苯教100多年的反覆較量、相互融合,最終形成了藏傳佛教,於赤松德贊(755~797)時獲得重大發展,並隨吐蕃軍事、政治上的極大擴張而興盛起來。之後,藏區的民眾常常成群結隊從遙遠的康藏高原來往於迪慶、麗江,朝拜梅里雪山、文峰寺等喇嘛寺和大理著名的佛教聖地雞足山。藏民們把這種艱苦而又必須的行程叫做「敢朗覺」,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轉經」。他們有的靠沿途乞食完成自己的宿願,有的帶一些自己家鄉的土特產,一路交換作為盤纏,回去時再買一些茶葉等帶走。

西藏不生產茶葉,而藏族人又以肉食乳飲為生存根本,所以他們必須用茶來解油膩助消化,補充必要的維生素和其他微量元素。於是,交流之路應運而生。茶葉從雲南過來是用馬幫這種很古老的方式。在四川,馬不多,品種也不好,不適合走西藏的山路。所以茶運到四川這邊以後主要是靠人背。於是在四川就出現了大量的茶馬互市現象。因為,這條道路上主要進行的是茶葉貿易,運輸又多用馬幫,在四川還存在茶馬互市的現象,所以人們就稱之為「茶馬古道」。

古道貿易

早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分布在滇、藏、川大三角地帶的藏族先民及氐羌族系中的各族群之間已經通過山間谷道進行交往,同時還接受了黃河文明的影響。到了唐代,樊綽在其《蠻書》中清楚提到了由滇入吐蕃的道路。而由川入藏的路線,則更是成為了正式的官道。隨著茶文化和藏傳佛教的興起和傳播,茶馬古道上的貿易往來日漸頻繁了。

在古代,茶馬古道上貿易來往的貨物主要是四川、雲南的茶葉、銅鐵器皿和土雜日用品,還有西藏的山貨藥材、氆氌地毯及皮毛,也有一定數量的茶馬互市。但在半個多世紀前轟轟烈烈的抗日戰爭中,茶馬古道成為大西南後方主要的國際商業通道。1942年,緬甸陷入日本侵略軍的魔爪,中國當時唯一的一條國際交通道路滇緬公路被切斷,人們只好依賴於從雲南麗江、迪慶或從四川康定、巴塘,經西藏再轉道至印度的茶馬古道。貿易的物資中增加了從印度轉運來的英國和美國的香菸、卡其布、毛呢、手錶、煤油,以及各種日用百貨。

由於完全是民間貿易,當年茶馬古道的貿易量缺乏完整、準確的統計。僅在抗日戰爭期間,每年來往於雲南麗江、西藏、印度等地的馬幫就約有25000馱之多,沿途大小商號多達1200餘家,大多數人家都投身於古道運輸或從事與茶馬古道相關的產業,如皮革製作、開設馬店(「馬店」是茶馬古道沿途城鎮裡開設的供馬幫住宿交易的地方。馬店主人相當於馬幫的「經紀人」,幫助馬幫聯繫生意、洽談價格等,並從中獲取自己應該得到的利益)等等,像雲南麗江、四川康定和西藏昌都這樣一些城鎮也紛紛在茶馬古道上興起了。

我們完全可以這麼說,從遙遠的、開放的唐代直到20世紀五六十年代滇藏、川藏公路修通,茶馬古道一直在默默地流通著。至今,在短途區域裡,它仍在通行

喜歡的小夥伴可以關注我,了解更多地理文化領域的知識。歡迎大家點讚、評論,在留言區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