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小人物】水月庵智能兒的愛情故事

許幻 發佈 2024-03-02T05:58:47.924007+00:00

智能兒是《紅樓夢》水月庵里的一個小尼姑。尼姑也有愛情麼?清人尤侗曰:「今日僧尼,幾半天下。然度其初心,願不及此。其高者惑於福慧之說,下者謂饑寒驅迫,不得已而出此。或幼小無知,父母強而使之,及其中道而悔,無可如何者多矣。

智能兒是《紅樓夢》水月庵里的一個小尼姑。

尼姑也有愛情麼?

清人尤侗曰:「今日僧尼,幾半天下。然度其初心,願不及此。其高者惑於福慧之說,下者謂饑寒驅迫,不得已而出此。或幼小無知,父母強而使之,及其中道而悔,無可如何者多矣。」

遁入空門的人,並不都因為信仰,有很多是迫於生計到佛門討口飯吃。其間從小被賣的、被拐的、被棄養的也不少。他們受佛門約束,師父轄制,吃著最清苦的飯,幹著最辛勞的活。

建大觀園時,賈府也曾買來十個小尼姑、小道姑,整日學習念誦經文,專為元春省親做法事祈福。

智能兒卻不是賈府買來的,她身屬城外水月庵,師父法號靜虛。

舊時官宦人家大都供奉各寺廟香火,王夫人是信佛之人,水月庵的香火錢自然短不了。智能兒常陪同師父來取「月例香供銀子」,與府內上下混了個臉熟,大家都親切地叫她能兒。

書曰:「智能兒自幼在榮國府走動,無人不識,因常與寶玉、秦鍾玩笑。」

水月庵不是賈府的家廟,但離賈府的家廟鐵檻寺很近。秦可卿停靈鐵檻寺出殯時,王熙鳳因嫌寺內人多不便,帶著寶玉、秦鍾等就住在水月庵。

靜虛攀附賈府希圖錢財,逢迎王夫人與鳳姐久矣。當鳳姐遣人來說要到水月庵小住,她自然求之不得,忙命徒兒打掃出兩間乾淨房間。

此時的智能兒在鳳姐眼中有了變化:「越髮長高了,模樣兒越發出息了。」

長大了的少年情竇初開。

那天寶玉看見智能兒走過,笑著對秦鍾說:「能兒來了。」秦鍾裝作滿不在乎:「理那東西作什麼?」

寶玉慫恿秦鍾喊能兒倒茶,秦鍾要寶玉自己去說。寶玉笑:「我叫她倒,是無情意的;不及你叫她倒的,是有情意的。」

書中寫得明白,寶玉早發現能兒與秦鍾兩下相悅,情投意合,他打趣秦鍾:「那一日在老太太屋裡,一個人沒有,你摟著他做什麼?」

秦鍾是秦可卿的弟弟,與寶玉氣息相投,二人初一相見,寶玉便約了秦鍾同往家塾讀書。

秦鍾之姐雖是賈府長門長房長孫媳婦,其父秦業也在官府謀有官職,但家境卻顯清寒。

秦業已年近七十,聽說兒子有機會入賈家私學讀書,先生又是位極有聲望的老儒,覺得兒子成才有望,心中十分歡喜。 雖「宦囊羞澀」,也湊了二十四兩贄見禮去拜見了先生。

然而,可憐天下父母心,秦鍾並非踏實好學之人,剛去不久就因事引出眾頑童好一場大鬧學堂的風波。

賈家私塾好似如今的貴族私立學校,其中攀親帶故來上學的很多,各色人等都有。況此時賈氏已露破敗之向,族中子弟多不務正業,志不在學,聚在一處盡行些傖俗之事。

秦鍾雖不算頑劣,卻也非善類,如今置身如此染缸,更添了許多壞毛病。

他眉清目秀,看上去斯斯文文,怯弱靦腆,身量也很單薄,行止卻毫不含糊。

住在水月庵的那個晚上,秦鍾輕薄了智能兒。

智能兒喜歡秦鍾,但她並非自由身。

她說,你總要等我出了這牢坑,離開這些人吧。

秦鍾道:「這也容易,只是遠水救不得近渴。」

秦鍾這話,後一句是真,前一句未必。

奉茶一段,秦鍾對寶玉隨口說出「理那東西作什麼」,這當然是在掩飾自己與能兒的微妙關係。但稱智能兒為「那東西」,總有幾分輕慢和鄙視在,或者是潛意識裡的一種本來認知。

況且,古時早有「良賤不婚」的制度習俗。秦業比起賈家雖然清寒,卻也是書香門庭,官府人家。

老來得子,一心望子成龍的官家大人秦業,能允許兒子與一個身份低賤的尼姑往來嗎?能從姑子廟裡贖回一個尼姑做兒媳婦嗎?

談何容易。

秦鍾原本身體就弱,在郊外受了風寒後,回到家一病不起。

智能兒則害了相思,晝夜記掛秦鍾。

當日兩人依依惜別時,曾有許多幽期約定,而今秦鍾音信全無,智能兒丟了魂一般心神不寧。

情急之下,她竟然從水月庵私自逃進城來,一路找到秦鍾家,去探望朝思暮想的心上人。

這事一不小心被秦業發現了,老秦業大發雷霆,將智能兒怒斥逐出,又將病中的秦鍾痛打一頓。

這種事情即使窮家小戶遇到,也是極大傷風敗俗的醜事。

秦業一時毒火攻心,老病復發臥床不起,沒幾天就氣死了。

我一直不喜歡秦鍾,無論性格、人品、行事,樣樣嫌惡。

但隨著年歲漸長,慢慢對世間人與事生了悲憫心。

看到青春年少的秦鍾病重又被廷杖,以至一日不似一日,「只剩得一口悠悠的餘氣」時,心中也覺不忍。

雖然能包容和理解,但依然不喜歡他。

愛情是個奇怪的東西,沒來由的,智能兒就喜歡上了秦鍾。她愛他的人物風流,他愛她的妍媚可愛。

《紅樓夢》的思想境界是佛家的,佛家講緣,講輪迴,講消業,講脫離苦海。

當日神瑛使者在赤瑕宮前發現一株枯萎的絳珠草,曾以甘露悉心呵護,終使之得以存活,修為一個女體。

得知神瑛使者降至人間,仙草也要去往凡塵,欲以一生淚水報還當日澆灌之恩。因此人世間才有了寶玉、黛玉之緣,有了他們糾纏不清的一番故事。

不知智能兒與秦鍾前世有過怎樣的糾葛,以至今世成了如此一段情緣。

可惜苦海無邊,造化弄人,一對不被倫理世俗接受的小情侶,終以悲劇收場。

秦鍾撒手人寰,智能兒下落不明。

水月庵之名,一看便有些曖昧氣息,又寓意鏡花水月的虛無。

而因為庵里饅頭做得好,水月庵也被人稱為饅頭庵。「縱有千年鐵門檻,終須一個土饅頭。」土饅頭,墳也。

對於智能兒,於此間生,亦如活在墳墓中;對於秦鍾,行此間事,已是逐漸走向墳墓。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前念,每個人有每個人的深淵。

智能兒懵懂中入了空門,受清規戒律制約,無法擁有尋常人的煙火生活。

可這個漂亮叛逆的小尼姑,也和所有年輕人一樣渴望自由、嚮往美好,她甚至勇敢到掙了命飛蛾撲火一般去追求愛情。

但她的人間有如煉獄。

秦鍾死了,她的希望破滅了。

既從庵里逃出,便回不去了。即使回去,廟裡豈能容她?或許直接被師父打死也未可知。

她也沒有家,她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誰,在哪裡。

她還去哪兒呢?哪裡還有溫暖?在冷酷嚴苛的社會,又有怎樣的另一個「牢坑」在等著她?

可憐的智能兒,想想就讓人心疼。

《紅樓夢》之所以經典,就因為它從社會的各個角度來映射人間百態,芸芸眾生。

佛曰,眾生平等。

即使再低入塵埃的小人物,也有屬於自己的喜樂情愁。

無論地位高低,身份貴賤,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存於世間。富貴榮華或賤如草芥者,都是值得尊重的生命。

拋卻「小我」之心去看萬般紅塵,智能兒也可以有愛情,哪怕只是瞬如煙花。

圖片來自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