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千年傳承的韓江農耕文明

中國水事 發佈 2024-03-03T21:10:04.655455+00:00

遠在距今3000多年的浮濱文化時期,韓江流域已初現原始農耕跡象。今天的夜讀,來自廣東省韓江流域管理局的陳鈺儀,將帶大家走進韓江農耕文明。延續千年傳承的韓江農耕文明韓江三角洲位於潮汕平原,以汕頭、潮州所轄區域為主。潮汕民間有句俗諺:「耕田如繡花。

遠在距今3000多年的浮濱文化時期,韓江流域已初現原始農耕跡象。今天的夜讀,來自廣東省韓江流域管理局的陳鈺儀,將帶大家走進韓江農耕文明。


延續千年傳承的韓江農耕文明


韓江三角洲位於潮汕平原,以汕頭、潮州所轄區域為主。


潮汕民間有句俗諺:「耕田如繡花。」說的是地不廣、人不稀的韓江三角洲因地制宜的耕種方式。綠油油的農田精緻又整齊,韓江在此穿針引線,細細地描,密密地繡,直到水土血脈相通,糧食沉沉壓滿枝頭。



遠在距今3000多年的浮濱文化時期,韓江流域已初現原始農耕跡象。幾千年後,從該文化遺址出土的石斧、石錛等器具重見天日。透過靜置鈍化的文物,我們仿佛看到了當年斧起錛落的耕種場景。當他們為種下第一粒糧食種子而刨開第一個土坑時,他們還不知道,同時刨開的還有這片流域的耕種文明。


從此,人與江依偎而生,糧食成為他們締結命運共同體的最初產物。但那時韓江能夠為流域的子民澆育出多少糧食、養活多少人,帶有很大的偶然因素。即便是一州之長的韓愈,為耕種豐收所能做的最為隆重的事情也只是祭祀祈禱,並聽天由命。


至宋代,隨著中原王朝重心的逐日南遷,韓江三角洲迎來南遷而下的移民。唐末天復元年,潮汕地區的人口密度還為每平方公里5.5人,到宋末咸淳六年已是50.6人,一躍成為嶺南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


為養活更多的人口,人們在三角洲南部開闢出更多的耕地,並開始大規模興修水利,以保障農業生產。他們在山地丘陵地帶修築陂塘,以蓄水抗旱;在三角洲平原興建堤圍並輔以水關涵閘和堤內溝渠,以供灌溉和排澇。



韓江流域的第一條人工運河便是築於北宋年間,它將韓江水引入潮汕揭交匯腹地,勾連起韓江流域與榕江流域,因惠及海陽、潮陽、揭陽三地而被稱為「三利溪」。水利的興建助力了農業的發展。至此,韓江流域已創造出雙季稻,實現了一年兩熟,甚至引入了北方的大小麥,實現了兩年三熟的耕作制,糧食之豐產,在全國首屈一指。


到明代中葉,整個潮州府基本處於安定狀態,人口數量持續良性增長,帶動了農業經濟與水利興修的並駕齊驅。韓江穿的「針」更多,引的「線」更長,農業經營從粗放走向集約,韓江三角洲正式進入「耕田如繡花」的時代。陂塘、堤防、涵閘、渠道等水利設施逐步完善,與水旱災害抗衡的能力提高,糧食畝產量比當時南方水稻的平均畝產量要高出10%。史書評曰:「平原沃野,高下別壤,宜稻宜黍。」此時,韓江三角洲的糧食不僅實現了自給自足,還有大量的餘存可供售出,於是農業商品經濟興起。


可惜,朝代更迭的起起伏伏,伴隨著安穩與動盪。宋元之際的兵禍,明代海盜的肆虐、倭寇的滋擾,反覆摧毀著潮人辛辛苦苦織就的錦繡山河。清政府為消除鄭成功等反清力量施行堅壁清野,暴力要求沿海五省的居民「遷界」。韓江三角洲沿海的潮人不得已放棄苦心經營多年的家園,以一界之隔,眼睜睜看著農田荒廢,灌渠淤塞,廬舍坍圮。復界後,清政府意識到潮汕地區海盜猖獗,多為耕地不足、無營生之計所致,於是頒布了一系列鼓勵墾荒、減免賦稅的政策,由此,韓江三角洲的可耕面積得到擴大。


但墾荒的同時也導致大片原始森林被伐,上游水土流失加劇,於是人們只得再次掀起興修水利的熱潮,疏通淤堵的江水,增築老化的堤圍,繼續努力調整、適應與這條江相處的方式。



自古農、水、人休憩相關,韓江從古流淌至今,即使進入現代化水利階段,依然沒有改變滋養大地、哺育生命的原始使命。眼下,韓江三角洲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春耕,這片土地上耕作著新的糧食,哺養著新的子孫。但不變的是那條古老的江,在這三千多年間,在我們的祖先與我們身體裡流動循環,這大概就是血脈相承的方式。


審核丨陳銳

監製丨樊弋滋

統籌、責編丨鄧婉穎

美術設計丨王子月

供稿丨廣東省韓江流域管理局

校對丨王子月


收聽《水之物語》故事,請關注「中國水事」微信公眾號,從菜單欄—主題欄目—夜讀獲取更多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