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後復封晉王,昔日猛虎變綿羊:記正統年間的大明晉王家族上篇

樓哥看歷史 發佈 2024-03-03T23:49:10.736596+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前言: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六月的時候,從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到太原府的官道之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來自於山西各府、州、縣的官吏以及生員、耆民等雲集於此,翹首等待著他們的朝見對象:晉王朱美圭的出現。

前言: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六月的時候,從平陽府(今山西臨汾)到太原府的官道之上人聲鼎沸,熱鬧非凡。來自於山西各府、州、縣的官吏以及生員、耆民等雲集於此,翹首等待著他們的朝見對象:晉王朱美圭的出現。

巡撫河南山西兩地的行在兵部右侍郎于謙(對,就是日後北京保衛戰的那個于謙)很快知道了這件事情,他非常震驚,因為這些人壓根就沒向禮部報備,全都是自發行為。這山西到底是朝廷的山西,還是晉王的山西?茲事體大,於大人立刻向朝廷上奏,要求對此進行嚴格禁止。

近因晉王之國,山西各府州縣官吏、生員、耆民人等俱往朝見。動經旬日,妨誤實多。臣考得先該禮部奏准官員有事朝見親王,須有該部行移方許離職。宜通行禁止,庶使免妨誤禮無繁文。—《明英宗實錄卷七》

筆者在之前的文章中寫過,自宣德二年(公元1427年)晉王朱濟熿被廢黜之後,晉藩就一直沒有再冊封一位新的親王。那麼朱美圭為何能夠復爵,晉王家族在明英宗正統年間又有哪些故事呢?我們今天就來聊一聊。

晉憲王朱美圭

宣德十年(公元1435年)正月初三日,宣宗朱瞻基駕崩,遺詔由時年九歲的皇太子朱祁鎮繼位,即明英宗。由於主少國疑,朝廷決定改變宣德朝對於宗室的高壓政策,對各地的藩王進行一定程度的安撫。此時如何處理已經絕封八年的晉藩,擺在了小皇帝和他的祖母、太皇太后張氏面前。

二月初九日,朝廷派駙馬都尉王誼為正使,都給事中卜禎為副使,持節冊封晉恭王嫡孫平陽王朱美圭為晉王。英宗同時給朱美圭寫了一封信,讓他重新搬回太原居住,晉府遺留的房屋、器皿、田地、園林也如數奉還。然而蹊蹺的是,就在冊封使者星夜兼程趕往平陽府之時,已經被廢黜多年的前晉王朱濟熺卻在二月十二日突然去世。

皇上臨御之初,封平陽王為晉王,復居太原。詔使在道,王以疾薨,不及聞,時宣德十年二月十二日也。有司以聞,詔復晉王爵,賜諡曰「定」。—《晉定王壙志》

英宗聞訊之後,下旨將朱濟熺追復為晉王,諡曰定。諡法「追補前過」「定」,也算是朝廷對朱濟熺的一點補償。晉藩的首封親王是晉恭王朱棡,晉定王朱濟熺是其嫡長子,平陽王朱美圭則是其嫡長孫,故而由其襲封晉王名正言順。

  • 皇帝的伯父

朱美圭和宣宗一樣,都生於洪武三十二年(即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史書中雖然沒有給出其出生月份,但必然大於生於二月初九日的宣宗,故而英宗對這位新任晉王的稱呼是「伯父」。

朱棣雖然是老四,但他的長子朱高熾在太祖諸孫中排行第四,僅次於皇嫡長孫朱雄英、建文帝朱允炆和晉定王朱濟熺。朱雄英早夭無嗣、朱允炆一脈已被剝奪皇室身份,故而朱高熾繼位後給了朱濟熺一個尊稱「兄王」,宣宗繼位後更是尊稱其為「伯王」

然而朝廷的心思你不要猜,仁宗、宣宗在位之時,朱濟熺雖然恢復了冠帶,畢竟身份上並非親王,卻還能被稱為「兄王」和「伯王」。等到朱美圭進封晉王之後,英宗卻只稱呼其為「伯父」,「伯王」的稱呼消失了。這麼說有證據嗎?當然有。

宣德十年七月,晉府千戶周禮謊稱前往晉祠行香,實際上卻跑去北京奏事。英宗讓晉王對其治罪,朱美圭唯恐禍及己身,趕緊上表引咎自責。英宗哭笑不得,回信對晉王進行安撫,裡面就出現了「伯父」這個稱謂。朱美圭薨逝後,英宗大大咧咧地稱呼嗣封晉王朱鍾鉉為「弟」,皇帝終於免去了稱呼別人為伯父的尷尬。

上復書曰: 「比者御史三司言周禮事,蓋門禁關防職所當言。於伯父無預,何必深自引咎?尚冀安心坦懷,以副朝廷親親之意。」—《明英宗實錄卷七》

  • 重振晉王府

八年的荒廢,足以讓一座規模宏大的王府面目全非。此前長達十年的監禁,讓朱美圭的身體落下了嚴重的隱疾,所以時不我待,他必須在最短的時間內讓晉王府重新煥發光彩。我們來看看這位新任晉王都做了些什麼。

其一、對於山西三司拒絕歸還原屬晉府財物的行為,晉王朱美圭採取了正面硬剛的方式,直接向朝廷上奏。當時內閣三楊之一的少傅、兵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楊士奇也不得不出來和稀泥,讓禮部侍郎章敞趕往太原和晉王一起解決此事。

其二、朱美圭本人雖然已經拿到了晉王的金冊、金寶,但其妃孔氏手上還是當年做平陽王妃時候的鍍金銀冊。這是名分大事,不可馬虎,朝廷方面很快就給孔氏補授了晉王妃冊封金冊。

癸丑,賜晉王美圭妃孔氏金冊。以晉王進封,妃應改授冊故也。—《明英宗實錄卷二十》

其三、對晉藩始祖晉恭王墳園的殿堂樓宇進行「修葺」,對已經「損敝」的晉府儀仗進行「易造頒給」,這些都是恢復王府威嚴的合理要求,英宗全都一一滿足。

其四、當初廢黜晉王之後,晉府樂舞生、廚役、樂戶也都革除,現在都要全數恢復。

  • 晉王薨逝

短短數年時間,已經沒落的晉藩重新煥發出了勃勃生機,不得不說朱美圭確實有兩把刷子,當年太宗、宣宗對他們父子的提防,一點也不多餘。

然而就在正統六年(公元1441年)六月二十六日,朝廷派出魏國公徐顯宗為正使,給事中李素為副使,持節前往太原,準備冊封晉王庶長子朱鍾鉉為榆社王,庶次子朱鍾鐸為徐溝王之時,晉王朱美圭卻在六月二十七日薨逝,享年四十三歲。

消息傳到北京之後,英宗輟視朝三日,賜諡曰憲。諡法「行善可紀」「憲」,是一個美諡,同時史書中也對朱美圭做出了很高的評價,稱其「和厚易直,恭事朝廷久而愈篤」。有十年庶人經歷,再做了十三年平陽王,朱美圭自然會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晉王一爵,也只能「恭事朝廷」。昔日威震山西的晉王,也不得不把自己變成一隻綿羊。

對於晉憲王的身後事,山西三司打算派發軍夫四千人為其修建墓園。此舉被于謙認為「派買物料太多,繪飾房屋過侈」,要求降殺其制。最終朝廷把軍夫人數減少一半,其餘房屋仍按照舊制修建。

正統七年(公元1442年)四月,朝廷命定國公徐顯忠為正使,給事中吳昇為副使,持節封晉憲王庶長子榆社王朱鍾鉉為晉王。說句題外話,朝廷很給面子了,兩次冊封朱鍾鉉的正使,一個是魏國公,一個定國公。此外對於山西布政司請求削減晉王歲祿的要求,英宗也予以了駁斥。

己未朔,山西布政使司奏: 「榆社王鍾鉉已於今歲五月冊封為晉王。其歲祿宜以受封日為始,減數支給。」上曰: 「王之歲祿萬石,豈可減也?其全給之。」—《明英宗實錄卷九十四》

晉定王諸子

朱濟熺去世後,墓園就修在了平陽府。因此在朱美圭返回太原之後,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誰來看守晉定王墓園?經過一番商議,最終朱美圭帶著老五朱美垣、老六朱美塎、老七朱美堣和老八朱美堛回太原,而年齡稍長的老二朱美垸、老三朱美垙和老四朱美埻則留在平陽看守父王墳園。

此外由於朱濟熺已經被追復為晉王,則其諸子自當由鎮國將軍進封郡王。正統二年(公元1437年)八月,朝廷正式冊封晉定王次子朱美垸為交城王,第三子朱美垙為陽曲王,第四子朱美埻為西河王,第五子朱美垣為方山王,第六子朱美塎為臨泉王,第七子朱美堣為雲丘王,第八子朱美堛為寧河王。

此外朱美圭的三個女兒靈石縣主、文水縣主和定襄縣主分別進封郡主,其第七妹也獲封平城郡主。

由於從小備嘗艱辛,朱美圭兄弟間非常團結。朱鍾鉉進封晉王之時年僅十五歲,府中門副陸旺趁機欺侮幼主,全靠五叔方山王朱美垣出頭為其打抱不平。而在朱美圭薨逝之後,交城等王自請來太原為兄長奔喪。這本是人倫大事,但是朝廷顯然不樂見晉王府內部如此鐵板一塊,故而英宗不肯同意。

癸亥,交城王美垸奏: 「晉王薨逝,欲偕陽曲王、西河王奔祭几筵。」上以往還跋涉非易,復書止之。第令其於府中為位哭臨,而遣人詣太原致祭,以盡同氣之情。—《明英宗實錄卷八十一》

當年到了太原以後,老七雲丘王和老八寧河王因為年幼,跟著大哥一起住在晉王府中。老五方山王和老六臨泉王,則以原先的慶成王府為府邸(慶成王已遷居汾州)。而在大哥薨逝之後,雲丘王感到和侄子朱鍾鉉一起住在晉王府中多有不便,想回平陽投靠二哥交城王。這裡我們補一句,老八寧河王和侄子朱鍾鉉同歲,可能還有很多共同語言。雲丘王比侄子大了八歲,在太原人生地不熟,確實不如回平陽更加自在。

戊寅,晉府雲丘王美堣奏: 「幼隨父晉定王居平陽府,後隨長兄晉王居太原府。今兄薨,與侄榆社王同居不便。欲仍回平陽祭掃定王墳,隨二兄交城王居住。」上復書從其請,命工部行平陽府衛選空閒房屋堪處者以聞。—《明英宗實錄卷八十四》

正統十二年(公元1447年)四月,臨泉王朱美塎有疾,英宗讓太醫院擇醫齎藥前往太原為其治療。也許是當年的囚禁生涯確實給眾人留下了隱疾,當年九月臨泉王朱美塎去世,年僅二十八歲。諡曰莊簡,特賜壙志。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臨泉莊簡王之母孫氏去世。由於身在平陽府的陽曲王朱美垙也是孫氏之子,故而他向英宗乞哀,希望能去太原為母親送喪。為母送喪,顯然比當初為兄送喪更理直氣壯,況且此時晉王年幼,晉藩已不足為懼,英宗破例同意了陽曲王的請求。

乙巳,陽曲王美垙奏: 「臣先奉敕留居平陽,守父晉定王塋園以供祀事。時弟臨泉莊簡王年幼,同母孫氏往太原住居。近聞母病故,臣不勝哀痛。乞許親詣太原送喪,以盡人子之道。」從之。—《明英宗實錄卷一百七十八》

結語:晉憲王共四子,除長子進封晉王,次子封徐溝王外,第三子朱鍾鏸和第四子朱鍾鋐在正統十三年(公元1448年)分別被封為河東王和太谷王。而晉王朱鍾鉉的成婚時間在正統九年(公元1444年),王妃王氏是北城兵馬指揮王遜之女,可惜四年後便不幸去世。此後晉王又以王遜季女為晉王繼妃,姐妹同為王妃,也算是一段佳話。

由於晉藩宗室成員眾多,恭王系各家郡王在正統年間的故事,我們放在下篇再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