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珍稀講義《中國文學史》:做學問和研究文學史都是一輩子的事

遇見懶茶 發佈 2024-03-04T05:19:53.366668+00:00

(1)曹丕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如何?(2)兩漢文學風格不同,此與社會有何關係?(3)《昭明文選》之取材標準如何?其在文學史上有何意義?(4)試略述唐以後歷代散文之發展及其代表人物。(5)中國小說至唐始盛,其原因安在?(6)試述詞與曲產生之原因。(7)試述漢以前散文文體之變遷。

(1)曹丕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地位如何?

(2)兩漢文學風格不同,此與社會有何關係?

(3)《昭明文選》之取材標準如何?其在文學史上有何意義?

(4)試略述唐以後歷代散文之發展及其代表人物。

(5)中國小說至唐始盛,其原因安在?

(6)試述詞與曲產生之原因。

(7)試述漢以前散文文體之變遷。

(8)《楚辭》之產生與《詩經》有何關係?

(9)何以謂建安時代為中國有文學自覺之始?

(10)試述《昭明文選》與《古文辭類纂》兩書在文學史上之道義與價值。

(11)唐詩分為幾個時期?各時期之代表人物為誰?(7)試述韓愈在中國文學史上之價值。

(12)詞之產生原因安在?其題材與對象與詩有何不同?

看到以上這些題目,有沒有一種如臨大考之感?不知從何下筆?

其實,這是錢穆先生1956年6月於新亞書院(香港中文大學前中文學院)出的有關《中國文學史》這一課程的期中考試試題,以及畢業考試試題。

如果不是有相當的文學史功底,或者課堂上沒有好好領略老師課程精髓的話,恐怕很難將以上這些問題,回答得恰如其分吧?

僅僅一個簡單的考試,列出的都是一些跟大局觀相關的東西,卻又跟當時的實情掛鈎,考驗學生的個人觀察力與理解力。

見一斑而窺全豹,時人對文學以及文學史的究真精神及推崇度,卻是很見高度。

講到文學,看到錢穆先生《中國文學史》這樣大題材的書,剛開始,我以為會是很晦澀難懂的大部頭,猜測比較難啃。

又適逢假期歸來,新書拿到手後,竟有一段時間不敢打開看。

怕沉不下心,也怕自己知識淺薄,無法領略先生文字的深意。

然而讀下來,卻漸漸覺出個中韻味。

錢穆先生的課堂筆錄,趣味橫生。

比如他說孔子之偉大,「正如一間百貨公司,貨真價實。」

大家都知道,孔子在我們很多人心中,是神聖一樣不可侵犯的存在。

將他的偉大比作百貨公司,仿佛有點不太莊重。

然而這樣的比喻,如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駱玉明在序里寫到的那樣,「這話簡單好懂容易記,且特別中肯。」

私以為然。

整本書讀下來,時不時有這樣的趣味盎然的個人理解與闡述,讓人忍俊不禁之餘,又深刻感受到錢穆先生的大家風範。

「錢先生講中國文學史,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既認識到它作為一門現代學科的特質,同時又深刻關注中國傳統上的文學價值和文學史意識。」


師者,傳道受業解惑也。

通過《中國文學史》這本書,我們可以清晰有效地還原當時課堂的盛況。

不禁浮想聯翩,如果能回到當年的課堂感受一番,那應該是一件非常美妙浪漫的事吧?

錢穆先生,國學大師,一代通儒。

陳寅恪稱讚其,心得極多,至可佩服。

顧頡剛評價其,學識淵博,實為今日國史界之第一人,我敬之重之。

許倬雲稱其,為中國文化學術巨人。

黃仁宇稱先生是,將中國寫歷史的傳統承接到現代首屈一指的大師。

他一生專著豐富,達80多種,逾1700萬字。

除奠定他史學權威地位的《國史大綱》外,他的著述包括《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兩漢經學今古文平議》《莊老通辨》《莊子纂箋》《中國文化史導論》《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文化學大義》《中國思想史》《國史新論》《宋明理學概述》《四書釋義》《論語新解》《中國歷史研究法》《史記地名考》《中國文化精神》《陽明學述要》《中華文化叢談》《竹子新學案》《中國文學講演集》等等。

他先後在燕京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

據介紹,他在北大講授四年,前來旁聽的學生眾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滿,盛況空前。

在西南聯大講授時,聽課場面更為壯觀,乃至錢先生要上講壇都無路可走,需踏著學生的課桌才能通過。

可以想像下這個畫面,不論是錢穆先生的課堂風采,還是座無虛席的堂下學生,他們對知識的分享和渴求,以及求真求是的做學問的精神,令人感佩。


而此本《中國文學史》,是錢穆先生1955年至1956年講授「中國文學史」的課堂講稿,由錢穆弟子葉龍根據當年的聽課筆記整理而成。

全書三十一章,系統地、完整地再現了從《詩經》到明清章回小說時期,中國文學發展演變的主要脈絡和基本特徵。

有趣、有料、有獨特見解,實在是為數不多的精彩好書之一。

難怪羅振宇羅胖贊其為一部奇書,能帶領我們領略何謂格局,何謂文學之美。

另外,書中還附有老照片數十幅,書末附有和內容相關的彩色插圖數十幅,對考證文學,回味原風原貌,有著不同尋常的指導意義。

錢穆先生說:做學問和研究文學史都是一輩子的事!

如果你對中國文學史感興趣,或剛好有這方面的閱讀需求,強烈建議你讀一讀它 - 錢穆珍稀講義系列之一《中國文學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