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十句話,彰顯宿命感,真透徹

大文讀書 發佈 2024-03-04T05:37:43.176944+00:00

當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出版後,將村上春樹的名聲推上頂峰,自此在21世紀文壇,村上春樹便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內心中最為崇拜的作家。小說《海邊的卡夫卡》風格獨特,運用神話故事作為隱喻手法,讓故事本身衝突感十足,從始至終宿命感更加強烈,又極具人生哲理意義。

當長篇小說《海邊的卡夫卡》出版後,將村上春樹的名聲推上頂峰,自此在21世紀文壇,村上春樹便成為廣大文學愛好者內心中最為崇拜的作家。小說《海邊的卡夫卡》風格獨特,運用神話故事作為隱喻手法,讓故事本身衝突感十足,從始至終宿命感更加強烈,又極具人生哲理意義。今天,我們就來欣賞村上春樹名作《海邊的卡夫卡》中十句格言,體會其文字的精神內涵,相信你會喜歡。

據說,在寫《海邊的卡夫卡》的時候,作者村上春樹閉關半年,早上4點起床,寫作5小時,然後運動、聽音樂,晚上早睡,持續很長時間過著如此規律的生活。這部小說神秘誘人,內涵玄機,意義深刻,巧妙運用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英雄故事和精神,融於當下人物身上,以探詢現代人內心困惑為目的。也就是說,小說是具備神話寓言的玄妙,又可以直面揭露現實的作品。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小說寫作背景。村上春樹成長在六十年代,電視普及,消費擴張,經濟飛漲,物質與金錢力量日益膨脹,人與人之間冷酷無情。到了20世紀90年代,日本經濟崩潰、大地震、災難事件等等國內國外問題,給日本人帶來精神上衝擊,在危機之下,人們渴望得救。主人公是一個未成年人,他的實際體驗與經歷,承攬了讓人類焦慮的重大事件。

《海邊的卡夫卡》講述一位叫村田卡夫卡的少年故事,主人公在15歲的時候被母親拋棄,他又對父親厭惡,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小城市生活。在他的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是扭曲的,因而造就其孤僻的性格。他的內心是扭曲的,要弒殺父親,占有母音和姐姐,他的父親在一個夜晚被殺害,父親的血莫名其妙的粘在遠在千里之外的村田卡夫卡衣服上,這預示著他親手殺害了父親。

在村田卡夫卡身上發生的故事,讓人聯想到古希臘神話傳說中俄狄浦斯。主人公與古希臘神話人物很相似,他們都被詛咒過,被拋棄過,出逃和詛咒都應驗,彷佛古老傳說奇蹟般發生在當下社會之下。但是,村上春樹並非為了證明當下故事反映出的最終命運應驗在古老寓言故事之上,而是作者有意賦予主人公宣戰姿態。作者是在訴說,雖然命運已安排,但只要自己不覺得輸給命運,命運的殘酷安排不就沒有得逞嗎?

用命運,孤獨,成長,人生概括主人公村田卡夫卡的一生再恰當不過。家庭背景預示著他的命運,離家出走讓其內心孤獨,在孤獨的成長之下,面對無奈又讓他彷徨的人生,在「他者」的幫助下,自身也有成長蛻變的希望。上文說到,主人公村田卡夫卡與父母的關係較為惡劣,村上春樹這樣描寫,反應作者一以貫之的「冷色調」表達特色,同時深刻反思家庭關係,反思人類精神危機之意。

另外,在主人公村田卡夫卡內心中,存在一個「詛咒」,在恐慌與黑暗的詛咒之下,主人公只能以極端的方式表現出來。在描繪村田卡夫卡極端行為和生活的同時,作者村上春樹借用小說中烏鴉的青年,給出如何破解「詛咒」的方式。村上春樹認為,只有在原諒他人和原諒自己的過程中,「詛咒」才能被化解。

在敘事風格方面,村上春樹運用兩條線索引領故事發展。他營造一個虛幻世界,又將虛幻世界分為兩條線索,其一是故事發生的現實世界,其二則是非現實世界,這兩個世界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交叉,現實與奇幻世界交相輝映,在不脫離現實的情況下,讓小說更具可讀性,也給讀者帶來更大的想像空間。

值得一提的是,小說《海邊的卡夫卡》中運用大量的隱喻手法,不僅描寫了二戰後普通百姓的生活,還對戰後日本文化進行深刻又沉痛的反思。如果你細讀過這部小說,會發現隱喻無處不在,有的地方你會很費力的去了解作者真實意圖,但又在不經意之間,真相出現在眼前。也就是說,只有你真正了解隱喻手法,你才能夠真正讀懂這部小說。

總之,小說《海邊的卡夫卡》是極具文學和藝術價值,正是這部小說讓村上春樹聞名遐邇。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小說《海邊的卡夫卡》中的十句格言,體會作者的真實意圖,相信你會喜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