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慈禧週遊世界

領導文萃 發佈 2024-03-04T06:26:45.626338+00:00

1908年舊曆十月,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在頤和園度過了七十四歲生日,不料罹患痢疾,十天之後宣告不治。此前兩天,光緒皇帝亦去世,年僅三十八歲。

1908年舊曆十月,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在頤和園度過了七十四歲生日,不料罹患痢疾,十天之後宣告不治。此前兩天,光緒皇帝亦去世,年僅三十八歲。倉促中,還沒有斷奶的溥儀做了帝國皇帝,他的父親載灃成為最後一任攝政王。僅僅三年,帝國人心瓦解,國勢土崩。慈禧太后地下有知,會作何想?是她,還是攝政王這些親貴,斷送了「祖宗三百年基業」?

回顧慈禧太后的政治生涯,在傳統帝制的框架下,絕對可謂驚人。自咸豐皇帝駕崩後,她逐步掌握大權,在同治、光緒兩朝,成為事實上的最高領導人,實際統治中國一共四十八年。

在她主導下,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人封將帥,逐次平定太平天國、捻、回等內亂,同時,自強新政次第展開,於是有了「同治中興」的局面。從慈禧執政的歷史來看,她也並非像傳統印象中那樣竭力反對變革。事實上,若無最高統治者的支持,學習西方洋務運動也不可能開展三十多年。慈禧自己亦曾說:「變法乃素志,同治初年即納曾國藩議,派子弟出洋留學,造船制械,凡以圖富強也。」

也就是說,慈禧算得上帝制時代的佼佼者。事實上,也許換上另外一個人,比如恭親王奕訢,也不會比她做得更好。

在慈禧的臨終遺誥里,這位老太后總結自己的政治生涯「回念五十年來,憂患迭經,兢業之心,無時或釋」。

確實,慈禧作為最高領袖這五十年,西人梯航遠來,用暴力逼迫這個老大帝國納入全球體系;帝國內部則亂象叢生,削弱著其統治秩序,她歷經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庚子之役,確實是「憂患迭經」,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900年,義和團運動蓬髮於山東,一路「扶清」「滅洋」,包裹了夏季的北京城。太后、皇帝、疆臣、民眾都捲入了這場可怕的爭鬥中,他們的選擇影響了以後中國的命運。在這場震驚全球的變亂中,聯軍攻入北京,老太后最終裝扮成一個漢族老太婆,挾光緒皇帝乘坐著幾輛騾車西逃,一路饑寒交迫,至懷來縣已經如同乞食的老嫗。

數年後,福建人何剛德被外放蘇州知府。按照帝國慣例,被新授府道以上官職,都要覲見謝恩。入民國後,何剛德回憶春明往事,詳盡追述了這次覲見,我們得以重窺一次非常有趣的對話。

這次謝恩也是在頤和園。慈禧和光緒同坐在殿廳炕上,兩人面向西,太后偏南,皇帝偏北。慈禧先問了何剛德的籍貫,順便問到福建民情教化,又問到他在江西任上的情形如何,並且追問庚子年(即1900年)地方上如何被擾亂如何結束。何一一應對。然後,老太后說了一段肺腑話:

中國自海禁大開,交涉時常棘手。庚子之役,予誤聽人言,弄成今日局面,後悔無及。但當時大家競言排外,鬧出亂來。今則一味媚外,又未免太過了……

時隔六年,最高決策者用「誤聽人言」「後悔無及」來形狀自己當初的迷亂。在當代人看來,這不外是最高統治者用「被奸臣所誤」來為自己開脫。

從宮廷檔案、時人筆記可以看出來,慈禧對於義和團心情亦極為矛盾,並非如一些皇族那樣深信無疑。她為何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按說,以多年豐富的政治經驗,什麼「扶清滅洋」,她當知曉不可能帶給大清國真正的安全。而且,在1900年5月29日到6月4日之間,她的心腹榮祿連上七書,提醒太后,不管拳民是良是莠,他們的行為將導致外國的武裝干涉,這比拳亂還要危險。

許多歷史學家歸因於葉赫那拉氏旺盛的權欲。

甲午慘敗,創巨痛深,一般士大夫都趨於新法,一時風氣漸開,光緒的態度也趨於維新。慈禧太后雖退居頤和園,仍遙控政局。光緒往來於紫禁城和頤和園之間,秉承太后意旨行事。兩人之間雖說不上對立,但因為對和戰意見不同,這對君後母子之間的罅隙,已關係到國家的前途命運。

宮廷間的矛盾會醞釀、發展,終至勢同水火,而有戊戌政變後謀劃廢立之事。1900年元旦,以光緒皇帝簽發的上諭,堪稱是一段傷心無比的文字。諭旨里說,因為自己有病,皇太后不避辛勞再次出來主持國事;而對於自己沒有生出一個繼承人,更是「統系所關,至為重大,憂思及此,無地自容」,於是決定擇立一位皇子,承繼同治皇帝。

或許在內心深處,慈禧也「認同」康有為的看法,也就是說,她的權力缺乏合法性。這就可以解釋為何她作為唯一可以轉移全局的人物,卻喪失了基本的判斷力,以為洋人會強迫她把政權歸還給光緒,而把帝國捆綁,把這個國家和民眾推向了深淵。

1903年,一位美國女畫家被選中入宮,為太后畫像。經過三年前那場可怕的災難性事件,慈禧在外國人眼裡,是邪惡而殘忍的「龍夫人」。在這位女畫家眼裡,太后卻是一位十分和善的老太太,迥異於她所聽聞的負面形象。這位名叫凱薩琳·卡爾的女畫家,將慈禧與英國的伊莉莎白和維多利亞女皇相提並論。

維多利亞女皇與慈禧的統治期有漫長的重疊期。不過,慈禧可與之對照的其實是伊莉莎白女王。兩人有許多共同點。雖然相差三個世紀,她們成為國家最高執政時,恰逢國家處於由中世紀向近代社會轉型的時期,社會面臨劇烈變化。伊莉莎白登基時二十五歲,慈禧垂簾聽政時二十八歲,均是在流血和恐懼中最後勝出。

然而,她們一生的政治成果和身後的遺產卻很不同。伊莉莎白順應時代的發展趨勢,推行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政策,從而造就英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時代」。慈禧卻昧於權力和個人享受,喪失了帝國轉型的最佳時間。

慈禧太后的政治權謀,雖足以控馭親貴臣子,她本人的學識卻不能匹配中國所處的變局。她所掌控的是一個高度集權的體制,在光緒十年(1884)左右,她已經完全地乾綱獨斷。以後十年,帝國處於相對平穩的狀態,如果她有政治家的長遠眼光,正是可以建設的時期。相反,慈禧沉迷於權力與享受,她耗巨資修建頤和園,擁攬「昆明萬壽佳山水,中間宮殿排雲起」。

集權體制下,一個統治者的精神資源往往深刻影響他的政治行為。慈禧自幼缺乏一般儒生所受的傳統教育,以後所學習的不外是帝王治術,對於中國三千年的大變局,其實缺乏真正的體認。所以,她雖不像一般守舊派那麼仇視西法,卻也沒有上升到1900年後那樣迫切的認知。也就是說,她和恭親王、光緒等人之間的矛盾,並非舊與新的對立,內核只在對最高權力的爭奪上。

經歷了那場極為不堪的逃難之後,慈禧真正成了熱衷新政的主事者。她開始閱覽報紙,關心時事,當時媒體亦有報導,「皇太后近日頗看各種報章(由貝子溥倫等擇要宣讀)」。她此時才願意了解、學習世界大事與大勢。

這不禁令人想到不過數年前,戊戌新政期間,禮部一位六品主事王照的那個天才式主意。他上奏摺建議「皇帝陪同太后一起到各國去遊歷」,一則融洽母子關係,二則了解世界變革局面。在當年堪稱天開異想,時移世易,倒也不是完全沒有可能。如果慈禧遊歷世界的話……歷史,當然沒有如果,但還是禁不住遐想,或許,她也可以成為最後一位專制者?


摘自 | 《領導文萃》2023年2月上

稿件來源 | 《讀者》

本文作者 | 莊秋水

責任編輯 | 蕪影

微信編輯 | 少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