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為什麼是最沒有「阿拉伯」特徵的阿拉伯國家?

環球情報員 發佈 2024-03-05T09:46:24.304461+00:00

阿拉伯國家包含22個國家和地區、3.4億人口,總面積大約1420萬平方公里,是當今國際舞台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


阿拉伯國家包含22個國家和地區、3.4億人口,總面積大約1420萬平方公里,是當今國際舞台上最重要的政治力量之一。在世人的印象里,阿拉伯國家普遍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阿拉伯世界


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絕大多數人信仰伊斯蘭教、盛產石油、無所不在的沙漠和駱駝,而且西化程度比較低,在服裝、飲食方面堅持傳統的阿拉伯習俗。


▲沙漠、石油、阿拉伯人、伊斯蘭教,阿拉伯國家的主要特徵


然而,並非所有的阿拉伯國家都是如此,尤其是位於地中海東岸的黎巴嫩。這個國家的阿拉伯特徵非常淡薄,沒石油、沒沙漠、將近一半人口信仰基督教,被稱為基督教在中東的「飛地」。


▲基督教曾經是黎巴嫩的第一大宗教,但如今已被伊斯蘭教超越


儘管如此,短短几年前,黎巴嫩仍是阿拉伯國家當中生活水平較高的一個,2019年前的人均GDP一度達到1萬美元。儘管目前人均GDP只有不到5000美元,但人類發展指數在阿拉伯國家中排名靠前。


那麼,黎巴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沒有石油的黎巴嫩曾經也很繁華




一、腓尼基文明


黎巴嫩位於地中海東岸,夾在北邊的敘利亞和南邊的巴勒斯坦地區之間。今天黎巴嫩的主體民族是阿拉伯人,但很多人認為自己應該是腓尼基人後代,而最著名的腓尼基人,是差點毀滅羅馬的古代名將漢尼拔。


▲黎巴嫩的位置


黎巴嫩地區確實沒有沙漠,因為山地在這裡占了絕大部分比例,最高峰庫爾內特·薩烏達山的海拔達到3083米,是西亞難得的雪山,只有一些沿海平原適宜耕作。


▲黎巴嫩全境幾乎都是山地,平原極少


腓尼基人,與猶太人、阿拉伯人同屬古代閃米特人的分支。大約5000年前,腓尼基人在黎巴嫩這塊地方建立了自己的文明,他們自稱「迦南人」,並把整片西亞獨有的白色雪山作為家園標誌。


差不多4000年前,腓尼基人在古埃及象形文字的基礎上發明了腓尼基字母,古希臘字母又是從腓尼基字母衍生而來,進而對整個西方的文字體系產生了重要影響。


▲腓尼基國土很小又未形統一國家,在征服者面前不堪一擊


這樣的地形導致腓尼基人很難靠農業養活自己,於是依靠瀕臨地中海的優勢,成為擅長航海和經商的民族,這種傳統一直延續到現在。


公元前12—10世紀,腓尼基人創造的文明已經達到全盛期,他們信仰太陽神,建造了龐大的巴爾貝克太陽神廟。


腓尼基人的成就不止在黎巴嫩地區,還在地中海周邊建立了很多移民城邦,最遠分布至不列顛群島。


其中有一股紮根北非的腓尼基人被叫作迦太基人,曾經與古羅馬人打了三次大規模戰爭,雖然最終失敗,卻留下了差點毀滅羅馬的名將漢尼拔。




二、十字路口


黎巴嫩這片土地雖然沒有太大的經濟價值,卻是連結西亞、北非、東歐的交通樞紐,再加上發達的海貿,就像十字路口一樣,吸引著先後崛起的各個民族。


作為黎巴嫩地區最早的主人,腓尼基人缺乏自保能力,被先後崛起的強勢民族征服,因為他們始終沒有形成統一政權,各城邦都是獨立的。公元前6世紀開始,古埃及人、亞述人、波斯人、古希臘人、古羅馬人紛至沓來,成為黎巴嫩地區一輪又一輪的主人。


▲腓尼基人曾是地中海最成功的商人


腓尼基人擅長經商,能給征服者帶來巨大財富,因此頑強地生存下來,並且保持著自己的信仰和風俗。公元前64年,古羅馬人來了,他們不僅要統治這塊地方,還想改變腓尼基人的宗教。


古羅馬人花費數十年時間,以巴爾貝克太陽神廟為基礎,建造了舉世聞名的朱庇特神廟,想讓腓尼基人改變信仰。然而沒過多久,古羅馬人卻拋棄了自己的眾神。


▲黎巴嫩地區屬於羅馬帝國敘利亞行省的一部分


1世紀初,同樣被古羅馬人征服的巴勒斯坦地區產生了基督教。由於緊挨著巴勒斯坦地區,腓尼基人接受基督教的影響很早,教義較為原始。


基督教宣揚用今生忍耐來換取來世的幸福,對遭到羅馬帝國殘酷統治的底層民眾很有吸引力。儘管基督教從一誕生便遭到帝國的嚴格封殺,可不僅沒有禁絕,反而傳播得越來越廣,甚至吸引不少貴族官吏歸皈,教義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古羅馬人耗巨資興建的巴爾貝克朱庇特神廟


經過兩百多的發展,基督教已經在帝國內部形成燎原之勢,同時也讓統治者看到了價值,追求來世幸福的教眾更有忍耐力,對帝國的穩定大有好處。


313年,羅馬帝國頒布《米蘭敕令》,正式承認基督教合法,然後又在380年將基督教定為國教,古羅馬人徹底拋棄了他們的眾神,位於黎巴嫩巴爾貝克的朱庇特神廟從此變成遺蹟。


▲古羅馬人用基督教取代了自己傳統的多神教


腓尼基人歸皈基督教的速度被進一步加快,以太陽神為核心的腓尼基傳統宗教漸漸被人遺忘,羅馬帝國通行的希臘字母和拉丁字母也取代了腓尼基文字。腓尼基人信仰的是基督教早期派別,最主要的是馬龍派,還有一些小教派。


632年,從西亞的沙漠裡崛起了阿拉伯帝國,這位新的征服者伴隨著伊斯蘭教,再一次踏上黎巴嫩這個十字路口。除了西班牙半島、小亞細亞等少數地區外,阿拉伯帝國統治過的地方最終將變成今天的阿拉伯世界。




三、兼容並蓄


伊斯蘭教是阿拉伯帝國崛起的關鍵性因素,自然會不遺餘力地推廣伊斯蘭教。被征服的各民族開始歸皈伊斯蘭教、講阿拉伯語,再加上大量阿拉伯人的遷入和融合,慢慢形成了新的阿拉伯民族。


不過,阿拉伯人並沒有強制統治下的普通民眾改信伊斯蘭教,而是向非穆斯林徵收高額稅收,以此來吸引他們改宗。另外,非穆斯林的政治地位較低,很難獲得中高級官職,這一點能夠促使很多被征服民族的貴族歸皈。


▲黎巴嫩地區處在東西方文明的交匯點上


兩條政策都非常有效,使伊斯蘭教在西亞和北非迅速占據了統治性地位,只有黎巴嫩地區可以說是一個例外。賦稅和政治地位的高低,對腓尼基人來說,並不是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


擅長經商的腓尼基人有錢交納高額賦稅,對政治地位也不太感興趣。而阿拉伯人也有經商的傳統,相對較為尊重同樣經商的腓尼基人。腓尼基人承擔著西亞與歐洲、北非之間的大部分海上貿易,能夠為阿拉伯帝國帶來巨額財富。


▲阿拉伯帝國的一系列政策有利於阿拉伯人快速擴張和融合


此外,黎巴嫩特殊的山地高原地形也為基督教提供了庇護所。崛起於沙漠的阿拉伯人不擅長山地作戰,黎巴嫩當地以及從其他地方逃過來的基督教徒,可以憑藉山地築城自保。


▲黎巴嫩的宗教派別


阿拉伯人不願為此消耗過多精力和兵力,便允許基督教在稱臣納稅的前提下,擁有一定自治權。所以黎巴嫩地區的宗教氛圍比較寬鬆,不僅基督教仍然得到發展,伊斯蘭的什葉派、遜尼派,以及一些非主流教派,如德魯茲派等等,也在此地紮下了根。


▲十字軍一開始奪取了耶路撒冷,但頂不住伊斯蘭世界的持續反擊


1096—1291年期間,為了收復被穆斯林占領的聖城耶路撒冷,羅馬教廷發起聲勢浩大的十字軍運動。十字軍一度收復耶路撒冷,並在巴勒斯坦等地區建立了多個基督教國家。


黎巴嫩地區的基督教徒配合十字軍作戰,也建立了一個基督教國家——的黎波里伯國,維持了180年(1109年-1298年)才滅亡。十字軍建立的基督教國家最終全部瓦解,黎巴嫩地區從此成為穆斯林國家包圍的基督教孤島,這也增強了當地基督教徒之間的民族認可。


▲在十字軍的幫助下,黎巴嫩基督徒建立了黎波里伯國


在強迫腓尼基人改宗方面,阿拉伯帝國雖然沒有太大成效,卻成功推廣阿拉伯語,取代了腓尼基人自己的語言和文字。儘管很多腓尼基人不是穆斯林,也被認為是阿拉伯人,通常叫作黎巴嫩阿拉伯人。


14世紀初,隨著阿拉伯帝國的分裂和衰落,從東亞遷來的土耳其人建立奧斯曼帝國,迫使阿拉伯人臣服後,大舉向北非、東歐等地擴張,1517年奧斯曼帝國占領黎巴嫩地區。


▲黎巴嫩寬鬆的宗教氛圍,基督教堂毗鄰清真寺


奧斯曼帝國同樣需要與歐洲進行貿易,因此繼承了阿拉伯帝國對黎巴嫩地區的寬鬆政策,使基督教和伊斯蘭教各教派都有機會延續下來,並且兩者保持著互不妨礙的局面,總體上做到了和平共存。




四、禍根深種


奧斯曼是一個封建制伊斯蘭帝國,黎巴嫩地區的貴族領主成為穆斯林後,不但能保住原有的封地和財富,還經常被任命為黎巴嫩地區的總督,替帝國徵收龐大的稅賦。


19世紀初,隨著奧斯曼帝國日顯頹勢,諸如埃及等地的總督僅僅在表面上仍效忠帝國,實則已擁有獨立地位。黎巴嫩總督也想擺脫帝國統治,多次發動起義,還不斷尋求埃及及歐洲人的支持。1831年,黎巴嫩總督聯合埃及趕走了奧斯曼駐軍。


▲奧斯曼帝國後期對黎巴嫩地區的統治不很牢固


據估計,當時黎巴嫩地區70%的人口是基督教徒,又與歐洲有大量商貿往來,自然引起了歐洲列強、特別是法國的注意。在法國的干涉下,埃及軍隊在1840年撤出黎巴嫩地區,然後法國通過支持黎巴嫩基督徒對抗穆斯林,以此來擴大自己的影響力。


兩個教派的衝突愈演愈烈,多次發生武力對抗,1842年奧斯曼帝國趁機重新占領了黎巴嫩地區。由於法國等歐洲列強的強力調停,奧斯曼帝國同意由基督教(馬龍派)控制黎巴嫩北部,由穆斯林(德魯滋派)控制黎巴嫩南部。


▲黎巴嫩貨幣上印有腓尼基字母


此舉暫時穩住了黎巴嫩地區的局勢,同時也埋下了黎巴嫩今後持續內戰的禍根。基督派和穆斯林都有自己的武裝及靠山,原有的宗教分歧又被歐洲人和奧斯曼帝國在背後人為地放大了,兩者終於形成水火不容之勢。


1860年兩個教派再次發生嚴重衝突,法國出兵平息後,強迫奧斯曼帝國同意由基督教徒出任黎巴嫩地區總督,雖然需要奧斯曼帝國任命,但必須取得歐洲列強的同意。黎巴嫩地區的實際控制權已經落到歐洲支持的基督教徒手中。


▲黎巴嫩出土的古代腓尼基工藝品


作為連接西亞伊斯蘭世界和歐洲之間的重要橋樑,再加上列強們提供了資金和各種便利,黎巴嫩地區的經濟得到快速發展,尤其是地中海濱的貝魯特,因為盛極一時而被譽為「中東小巴黎」,其西化程度非常高,非常接近歐洲城市的風貌。


在反抗奧斯曼帝國的過程中,黎巴嫩基督教徒提出了「腓尼基主義」,認為自己是腓尼基人後代,而不是阿拉伯人。在法國的資助下,他們考古發掘了許多腓尼基遺址,用法語撰寫相關文章,對凝聚黎巴嫩地區民心起到不小的作用。


▲經過上百年法國委託統治的貝魯特頗具巴黎風情


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亞波斯灣周邊被勘探出大量石油資源,原先幾乎無用的阿拉伯沙漠頓時變成聚寶盆。涉臨地中海、又以山地為主的黎巴嫩地區卻一滴石油也沒發現。


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奧斯曼帝國解體,1920年,黎巴嫩地區成為法國的委託統治地,地位與殖民地相似,腓尼基主義得到更廣泛的傳播。1926年5月,黎巴嫩共和國宣告成立,首都是地中海邊的貝魯特。「黎巴嫩」一詞來源於腓尼基語的白色,指的是白色雪山。


▲雪松是黎巴嫩國旗的最主要標誌


黎巴嫩獨立後,法國的委託統治權並未取消,主要原因之一是黎巴嫩作為西亞的基督教孤島,三面被阿拉伯伊斯蘭世界包圍,需要法國的軍事保護。


二戰中的1943年,黎巴嫩正式取消法國的委託統治權,成為真正的獨立國家。在這個新生的國家裡,基督教徒占70%左右,剩下的是穆斯林,雙方平分了政府執政地位。


▲基督教徒和穆斯林共享了黎巴嫩政權


由基督教(馬龍派)擔任總統和軍隊司令,議長和總理分別由伊斯蘭教什葉派和遜尼派人士擔任,部長及總共99個議員席位按各教派的人口比例分配。




五、戰亂頻仍


二戰後阿以對抗異常激烈的中東局勢,讓黎巴嫩陷入了持續數十年的戰亂。1948年的第一次中東戰爭後,以色列占領大部分巴勒斯坦地區,近百萬巴勒斯坦難民外逃,相當一部分進入了黎巴嫩,從而改變了當地兩大宗教的人口比例。


巴勒斯坦抵抗組織得到黎巴嫩境內穆斯林,以及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以黎巴嫩南部的穆斯林地區為基地,不斷向以色列發動游擊戰,引來了以色列軍隊的越境打擊。


▲以色列軍隊時常向黎巴嫩南部炮擊


1964年,巴勒斯坦抵抗力量整合為「巴解組織」,衝突規模進一步擴大。1969年黎巴嫩政府向巴解組織發動進攻,使局勢更加複雜。最終結果只是劃定了巴解組織的活動區域,黎巴黎事實上處於分裂狀態。


隨著黎巴嫩穆斯林人口的增長,開始超過基督教人數,他們對原先的執政地位分配產生越來越大的不滿。在巴以衝突中掌握了武裝後,穆斯林與基督教之間的對抗終於在1975年發展成內戰。


▲1984年美軍曾介入貝魯特局勢,最終卻鎩羽而歸


內戰期間,敘利亞和以色列分別派兵進入黎巴嫩,各支持一方。1982年,以軍大規模入侵黎巴嫩,打擊敘軍及其支持的黎巴嫩穆斯林武裝,引發了第五次中東戰爭。以軍取勝後繼續占領黎巴嫩南部地區,敘利亞撤出部分駐軍,黎巴嫩兩大派別的內戰卻並未停止。


這場內戰打了整整15年,至少15萬人死亡,20萬人受傷,大約90萬人成為難民,占戰前黎巴嫩總人口的五分之一左右,財產損失不計其數,許多地方淪為廢墟。


▲1990年的《塔伊夫協議》並未完全平息黎巴嫩內戰


1990年,在聯合國與阿拉伯國家的斡旋下,兩大教派簽定《塔伊夫協議》,結束了內戰。


雖然議員名額從99個增加到108個,並由基督教和穆斯林平分,消除了基督教在國會原有的優勢地位,但整體局勢並未穩定,政府與反對派、不同教派之間的矛盾依然激烈。


▲黎巴嫩的宗教教派


2000年以後,以色列和敘利亞撤出了駐紮在黎巴嫩的全部軍隊,由於黎以巴境上存在一些爭議地區,黎巴嫩穆斯林武裝與以色列的武裝衝突時有發生。2008年5月,黎巴嫩各方終於達成協議,建立統一政府,從而暫時結束了混亂狀態。


▲常年戰亂使大量黎巴黎人流離失所


黎巴嫩延襲了自古以來的經商傳統,「中東小巴黎」首都貝魯特是東地中海首屈一指的貿易、航運和金融中心。


21世紀以來,黎巴嫩的人類發展指數最高曾經達到過全球第65名,屬於中上等水平,在阿拉伯國家排名第9。


今天的黎巴嫩人口607萬,其中46%是基督教徒,以馬龍派為主,他們中的很多人更喜歡稱自己為腓尼基人。這裡沒有沙漠、沒有石油、隨處可見基督教徒,因此成為最沒有阿拉伯特徵的阿拉伯國家。


▲儘管歷經磨難,中東小巴黎貝魯特依然有繁華的一面


出於對國內局勢的擔憂,與西方的緊密經貿往來,近年來移民西方的黎巴嫩基督教徒日益增多,再加上基督教徒的生育率遠低於穆斯林,因此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黎巴嫩的穆斯林人口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