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本善還是本惡?為什麼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邪惡的?

小播讀書 發佈 2024-03-05T14:50:15.603734+00:00

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人性的善惡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命題。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在人性善惡的觀點上,荀子堅決站到了性惡論一邊。在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是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在《荀子·性惡篇》中,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觀點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人的本性是善的還是惡的?人性的善惡是一個經典的哲學命題。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在人性善惡的觀點上,荀子堅決站到了性惡論一邊。在儒家思想中,荀子的性惡論和孟子的性善論是兩種針鋒相對的觀點,在《荀子·性惡篇》中,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觀點進行了激烈的批判。


我們首先來看看孟子的「性善論」說了什麼,孟子的「性善論」其實也是在批判告子的「性無善無惡」中提出的。在《孟子·告子》這一篇中,孟子和告子關於人性爭論的對話非常經典。有一天,告子問孟子:人性就像湍急的水流,在東邊開個口子,水就會向東流,在西邊開個口子,就會向西流。這樣看來,人性就像這水一樣,是不分善惡的吧。

孟子反駁說:水的確沒有向東或者向西之分,但是有上下之分。孟子說:「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 人性中的善,就像水會往下流一樣自然,你可以用手潑水,也可以把水引到高處,這些都是外力影響的,但水最終還是會順流而下,這才是它的本性。孟子說,人也是一樣,有時候會去做不善的事情,但是善良才是人的本性。


其實關於孟子的性善論,後來有人認為,孟子說的是人性本善,有人認為孟子說的人性向善,而不是本善。但其實我覺得這裡孟子想表達的意思是,人性就是本善的,善是人的本性,至少是非常重要的本性之一。關於孟子的性善論,孟子還講了一個著名的隱喻。他說:牛山的樹木曾經很茂盛,但由於緊挨著都城,所以經常有人去砍伐,砍伐多了,慢慢的牛山就變得光禿禿了。在外面人來牛山光禿禿的,認為牛山不會長出樹木,但這是牛山的本性嗎?當沒有人砍伐的時候,比如黃昏和夜晚,在雨水和露珠的浸潤下,嫩芽又會慢慢長出來。牛山看上去是光禿禿的,長不出樹木,其實是因為有人一直去砍伐它,長不出樹木不是牛山的本性,牛山本來就是可以長出樹木的。

孟子用這個隱喻非常生動地闡釋了「性善論」思想,我覺得孟子表達的更傾向於是:人性本善,就像牛山本來就可以長出樹木一樣。在孟子眼中,人的本性就像大地和泥土一樣,有善良的土壤,本來是可以長出繁盛的樹木,但是如果有外力的影響,也可能不會表現出來。所以,孟子說:「乃若其情,則可以為善矣,乃所謂善也」,意思是說:順著人性真實狀態,就可以做到善,這就是我所說的善。


孟子說人性本善,而同是儒家思想家的荀子,則完全否定了孟子的觀點,荀子在這一篇裡面明確提出了「性惡論」的思想,並且還激烈批判了孟子的「性善論」。荀子說:「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這句話其實很多人理解錯了,一般的理解是,荀子認為人性就是惡的,所表現出來的善都是虛偽或者偽裝的。但是這裡的「偽」不是虛偽和偽裝,而是「人為」,也就是說,人的本性是惡的,要表現出善,需要後天的人為的教化和努力才能達到。

孟子和荀子雖然對人性的起點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們的終點或者目的都是一樣的,都是希望引導人們向善的方向發展。荀子接著說:「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荀子說,人的天性生來就喜歡好處,順著這個天性,搶奪就會出現,謙讓就會消失。荀子還說,人生來就有嫉妒、憎恨、好色、放縱的天性,如果順著這些天性而不去干涉,那麼好人就會逐漸消失,劣幣就會驅逐良幣。所以,荀子指出,故而必須要有老師和法制的教化,禮義的引導,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有序。


荀子繼續說,人性的本惡,就像原本彎曲的木頭和不鋒利的刀劍,需要後天的磨鍊和矯正才能正常發揮作用。古代的聖王正是由於知道了人性是惡的,覺得人們偏斜不端正,所以才提倡禮義,創立法度來矯正、整頓人們的性情,是人們性情端正,從而符合於「道」。

接著荀子還是批判孟子的思想,他說,孟子認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們之所以能學習,是由於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孟子錯了,孟子沒有分清楚人的先天本性和後天人為。本性是與生俱來的,是學習不來的,不是努力就可以獲得的。禮義是聖人創建的,是人們可以學習的,但是人身上那種不能學習,不能靠努力獲得的東西才是本性。人的本性就像眼睛能夠看,耳朵能夠聽,但視力和聽力是不能學到的。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不過由於喪失了本性,所以才表現出惡。荀子說,孟子又錯了,所謂本性就是它原本就是這樣,本來就有的屬性。就像天生質樸的美,和天生資質的好一樣,是與生俱來的,而且是不會喪失的。就像有眼睛就有視力,有耳朵就有聽力一樣。

荀子說,人的本性是餓了就要吃東西,疲勞了就要休息,人們寧願餓著也不和長者搶東西,疲勞了也不休息,不是因為他們本性是好的,而是因為他們懂得了謙讓和禮義的道理。從這個角度看,人們想做好事,正是因為人性本惡的緣故,微薄想要變得豐厚,醜陋想要變得美麗,狹窄想要變得寬廣,貧窮想要變得富裕,卑賤想要變得高貴,要是自己沒有一種東西,就必定會向外求取。所以,人們之所以想為善,正是由於人性本惡。荀子對人性的洞察非常深刻。


孟子說,人的本性是善良的,荀子說,這是錯的,不信的話,可以取消君主的權勢,去掉禮義的教化,廢棄法治的治理,廢除刑罰的制約,我們站到一邊看看天下百姓的相互交往會怎麼樣。一定會出現強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欺凌人少的,而且還會不斷侵擾,天下人作亂,而導致各國相互滅亡的局面一刻都不會停息。所以,荀子強調:「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人性本惡這是明顯的,善只是人們後天的作為。

雖然荀子對孟子的性善論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但是他們的目的都是引導人們向善,強調禮義法令的重要性,同時,荀子和孟子也都強調環境對一個人的影響,荀子說,堯、舜、禹、湯之所以走上了正道,是選擇了德才優良的朋友和他們交往。和德才優良的朋友交往,那麼他們所看見的就是忠誠、守信、恭敬、謙讓的行為;自己一天天地進入到仁義的境界之中,而自己還不會發現。

而和德行不好的人相處,所聽見的就是欺騙、造謠、詭詐和說謊,所發現的就是污穢卑鄙、淫亂邪惡、貪圖財利的行為,自己受到了刑罰殺戮還不自知,這都是環境的作用,正如古書上說:不知其子,視其友,不知其視其左右。不清楚自己的兒子就看看他的朋友,不清楚自己的君主就看看他身邊的人。好了,今天我們分享了荀子的性惡論思想和孟子的性善論思想,你更支持誰的觀點呢,歡迎在評論區談談你的看法。今天的內容就是這些,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點讚收藏,並關注我,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