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和節的源頭是春分?沒那麼簡單

原點閱讀 發佈 2024-03-05T15:22:03.660136+00:00

中和節,又稱龍抬頭、龍頭節、二月社、社日,名稱不同,反映出節日習俗的不同。它正式得名在唐代,《新唐書·李泌傳》載,唐朝中葉以前,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月上巳節,二月無節,李泌便上書給德宗,廢正月晦,定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以示迎春重農。

中和節的來歷

中和節,又稱龍抬頭、龍頭節、二月社、社日,名稱不同,反映出節日習俗的不同。的確,中和節與別的節日不太一樣,它有三大節俗:祭社(土地神)、祭日神、迎龍。其節俗起源不一,形成時間也不同,是在漫長歲月里逐漸形成的。

中和節期本是二月一日,後來把土地神生日歸入其中,便改在二月二日。它正式得名在唐代,《新唐書·李泌傳》載,唐朝中葉以前,春天只有三個節日——正月九、正月晦(三十日)、三月上巳節,二月無節,李泌便上書給德宗,廢正月晦,定二月初一為中和節,以示迎春重農。德宗下詔同意,從此中和節節名出現了。當時官員要向皇帝獻上百穀的種子及農書,以示祈年,然後皇帝與文武百官一起盡情飲宴歡樂。不過這並不是後世的中和節節俗。

在隨後的幾個朝代中,中和節節俗與早在商周時代便已有的社日祭社、春分祭日的習俗相融合,明代後又加入了「龍抬頭」、引龍的習俗,才形成了中和習俗,日期也固定於二月二日。

到了今天,雖說中和節已經不如古代熱鬧,也比不上春節等大節,但在民間還是有一定影響。


社日祭社(拜土地)

祭社,是很古老的習俗。它源於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土地的崇拜。自從原始人懂得開墾土地、農耕以來,負載、孕育萬物的土地,生長谷麥、養活眾生的土地,「坤厚載物,德合無疆」(《易經》),便開始成為人們崇拜的對象。又因為把土地生長穀物的過程與人類的生殖化育相聯繫,所以在春天祭拜土地。祈求穀物豐收的日子裡,又有種種男女聚會、聯歡、生殖之事。只是後世才把男女生育之風俗逐漸湮滅罷了。

蕭兵先生《楚辭的文化破譯》一書述及《楚辭·九歌》寫的是古代社祭與跳「萬舞」娛神之情景,這和人們祈求土地穀物的豐收與生殖崇拜、祈求人類的繁衍有關,與古代立桑樹等樹木於社壇邊,視樹木為生命樹、愛情樹、豐收樹也有關。古人在社壇邊樹林下祭神,祭拜罷便飲酒、狂歡,青年男女雙雙相愛,既求豐收,又求多子嗣。男女歡會的狂歡,使社日成為青年兒女們的佳節之一。當然,秦漢後中原就禁絕了男女歡會之俗,只有祭社和一些聚會遊藝活動流傳了下來。但在《詩經》中的《桑中》《隰桑》《汾沮洳》《東門之枌》諸篇中還留下記錄。「東門之枌,宛丘之栩。子仲之子,婆娑其下。」這是社日裡兒女們的歌舞。在邊遠地區也仍有此類活動,舞蹈史學家董錫玖老師指出白族「繞山林」歌舞活動就是社日樹木崇拜、男女互相親愛的節日的遺風。

祭社早在商代甲骨文中已經出現記錄了,周代又出現了人格化的土地神(社神),在此之前,人們只是祭拜土地而已。由於土地和穀物的崇拜信仰總是連在一起,故而又出現了穀神——稷,常與社神相配而祭。東漢班固《白虎通·社稷》解釋:「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敬。五穀眾多,不可一一而祭。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封土,就是聚土為壇;立社,就是在壇上種植些樹木。這就是社稷壇了。周代人們才給社神、稷神安上了具體的人名。彼時社神被認為是后土。《禮記·祭法》:「共工氏之霸九州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州,故祀以為社。」稷神,被認為是周代的始祖后稷,他教會了周人種植穀物,是位農學家。《詩經·生民》、應劭《風俗通義》等都寫到了后稷。

社稷由國君致祭,與國君的祭祀祖先的宗廟一樣重要,一般國君的宮室右邊設社稷壇,左邊設宗廟。社稷象徵土地、穀物豐收,象徵國家,就由此而來。國君要為國而生,為國而死。從周至清,幾千年之中,歷代統治者均要祭祀社稷壇,求農業豐收。民間也於社日祭拜不已。當然禮儀不太一樣。皇帝的社稷壇上,要設五色土,按照五行五方布置,東面青土,南面赤土,西面白土,北面驪土(黑土),中央黃土。北京故宮旁邊的中山公園裡的社稷壇,便是如此。在古柏森森與石坊門中,設著這一座方形壇,象徵天圓地方之說,壇四周圍著琉璃瓦封頂的矮牆,顏色與壇土方位一致。壇上有一塊方形石柱條,叫作社主石,或稱江山石,含江山永固之意。壇土是在明代由全國各地採集進貢而來的。層層台階上,鋪設著五色土的社稷壇正代表了我們國土東、西、南、北、中的所有土地。它可以喚起我們對於祖國大地的深厚感情。就算沒有往昔帝皇祭祀的禮儀,這個社稷壇也仍給人以莊嚴肅穆的無聲教誨。

對一般老百姓來說,祭拜土地神也就是祭社,是我國最普遍的民間信仰之一。古代凡是鄉土聚居都要立社,後來多轉變為土地廟,也有叫土谷祠的。魯迅先生筆下的紹興一帶的土谷祠最有名。廣東民間個別村落至今仍留有方形的社壇,旁邊種榕樹等社樹,以供祭拜。廣西鄉村仍有把土地廟叫作社壇的,在土地廟旁種植榕樹、黃楊木等,也是社樹。全國各地鄉村也多有土地廟。土地廟規模大小不等,豪華的可與佛寺道觀等同,如台灣基隆,有一座古老的土地廟——平安宮,就是台灣地區較有名的;一般的就是窄小到僅可容身的小屋;簡陋的可以用石片四塊,三塊為牆,一塊為頂,或一隻破缸蓋在地上就可以。民間總是相信土地爺會擔負起護土、賜豐收的職責。在民間,每個鄉村總是在小土地廟前燒香祭拜,社日更聚集於此,殺牲祭禱,祈求豐收。除了春天的春社,還有秋社,秋季農作物豐收時祭社、歌舞,謝土地賜予豐收,即春祈秋報。《荊楚歲時記》說:「社日,四鄰並結綜合社,牲醪(láo,濁酒),為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饗其胙(zuò,古代祭祀的供肉)。」

在古代,除了祭神聚飲外,社日還有賽神、社會、演戲等。賽神就是用儀仗、鼓樂、雜戲等迎引神出廟週遊。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秋社」說:「八月秋社……市學先生預斂諸生錢作社會。」有飲宴、觀歌舞、分社糕等。春社也類似。唐宋詩詞中寫到社日聚會的很多,魯迅先生筆下的社戲也是社日的娛樂。因社日的遊藝聚會而有「社會」「社火」「社戲」等詞,今天還用到。一些地方如長江以南,農曆二月二日要吃糕,叫作撐腰糕,也有祭拜土地之俗,如杭州等地。廣西賓陽縣,每年二月二稱為二月社,民間要備雞、肉、酒、糕餅等祭拜社壇(小小的土地廟),祭完便聚飲。

各家各戶也多殺雞煮肉聚餐,晚上還有演戲等娛樂。台灣人每月初二、十六都祭拜土地神,叫作做牙,以求豐收、求財。因此稱二月二日為頭牙,和農曆十二月十六日尾牙對稱。每逢頭牙,更顯隆重,一般要備牲醴、燒金紙、放鞭炮,為土地爺慶壽。頭牙有一種特製的食品:潤餅,即春卷不用油炸者,以餅皮包豆芽、蘿蔔、筍絲等,或包肉絲、煎蛋、豆腐乾絲等,非常可口。

土地神由於流傳久了,所以名稱不同。民間或以土地公婆合祀,稱為土公土母。或以一老公公獨享香火。民間又叫伯公、福德正神、福德爺等。

民間還傳說此日是黃帝誕辰,是炎黃子孫共同的節日。在封建皇朝時期,皇帝除在春時祭祀社稷壇,也祭拜神農,在先農壇舉行儀式。還有演耕之禮。明代《天府廣記》一書中就記載了這種種煩瑣的禮儀。禮儀雖繁,卻也反映了古人對於農耕、春季節令的重視,這是由於中國是農業社會的緣故。


中和節祭日

中和節(二月初一),有祭拜日神的習慣。這是古代祭拜日神的三個時間之一(其他兩個日子分別為農曆三月十九、十一月十九)。

祭拜日神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時期先民對太陽的崇拜,這是最古老的自然崇拜之一。

遠古時,人們日出夜眠,冬天陰雲寒風,春時和熙艷陽、可以耕種,都使人們產生了崇敬太陽的心理,視太陽為神聖的載體,開始拜祈。在內蒙陰山岩畫、雲南滄源岩畫中,都有原始人禮拜太陽的畫面。山東大汶口文化遺址出土有陶尊,上有火焰形以及太陽形象。有學者認為這是表現原始人焚燒火堆、祭日的情景(也有不同看法)。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了古時太陽產生的神話,當時認為太陽有十個,有三足烏負載著在天上輪流出現(與後期的羲和用車子載日、后羿射日神話不同)。這和古人的直觀印象有關。鳥兒有翅,在天上飛,古人便認為是鳥兒負載了太陽了。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一塊象牙雕版上就有雙烏負日的形象,距今七千年了。

漢代馬王堆帛畫上,日中也有烏。從由烏負載日發展到日中有烏,又發展到認為日邊有金雞或玉雞。金雞一鳴,天下雞則鳴,光明也就來到了(見《古小說鉤沉》輯錄《玄中記》)。後來民間乾脆把雞移到太陽內,在祭日的太陽糕上也塑雞的形象。

漢代之後,道教興起,日神被人格化了,一般稱太陽星君、日神,並建太陽宮以祭祀。但是另有套完整的祭祀典禮,流傳於歷代皇帝之間。歷代皇帝都要在都城中建起日壇,春分時親自拜祀。拜時穿火紅禮服,獻上紅絲帛與紅玉,以象徵日色。《天府廣記》就有明代帝皇祭日的記述。因受到皇家春分祭日的影響,春分多在農曆二月左右,所以民間在二月初一拜太陽神。

歷代皇帝祭日於春分之時,自然是從遠古繼承下來的。春分前後,雷電聲聲,被認為是二月陽氣變化所致。把雷電的光理解為陽光,所以在二月春雷動時祭日(見張君《神秘的節俗》)。這在歷代皇帝中傳承下來,當然民間則不能去日壇祭日,只能在太陽宮或家中祭拜而已。

清代《燕京雜記》載明清時:「二月初,街上賣太陽糕,歲一次,買之以祀日也。」這種糕點以江米、麵粉等製成,上印太陽圓光,或以彩色麵塑造一隻小雞。祭祀完太陽就可享用美食。南方一些地區,則是向著太陽,露天設桌子而祭。


龍 抬 頭

龍抬頭又稱春龍節,俗信是能祭龍、迎龍、敬龍的節日,至今尚有影響,日期也是農曆二月初二。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是傳說中呼風喚雨、倒海翻江、威風凜凜的神聖動物。它源於遠古對蛇等圖騰的崇拜,在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彩陶上就有魚龍形的圖紋。距今四千多年的山西陶寺龍山文化彩繪蟠龍紋陶盤,也是很著名的。一般認為,龍的形象除了蛇之外,還綜合了鱷、魚、鳥、鹿甚至龍捲風等。龍神主宰雨水,如《山海經》中說的應龍。民間的「龍抬頭」節,源頭應追溯到遠古。

為何在春時迎龍呢?這是因為龍蛇等物多蟄藏過冬,逢雷動才出現。也是因為天上星宿中的東方青龍七宿在春天時露出「龍角星」於地平線上。《禮記·月令》:「(二月)日夜分,雷乃發聲,始電。蟄蟲咸動……」又「(仲春二月)薦鮪(wěi)於寢廟」。

《淮南子》高誘註解說:「鮪,大魚,長丈余。仲春二月,從西河上,得過龍門,便為龍。」可見鮪魚和龍有關。這或許是「龍抬頭」節日的最初起源。又古代有求雨的雩(yú)祭,祭拜時要設木、草等扎的龍,這也是起源之一。對於龍的崇拜,產生了龍的節日——龍抬頭,明清時已很普遍了。

龍抬頭的節俗有不少,如「引龍」,明代沈榜《宛署雜記》載:「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步入宅廚,施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明末《帝京景物略》:「二月二日,曰龍抬頭,煎元旦祭余餅,薰床炕,曰薰蟲兒,謂引龍,蟲不出也。」是引龍出來布雨,而害蟲不出之意。清末的《燕京歲時記》:「二月二日……今人呼為龍抬頭。是日食餅者謂之龍鱗餅,食麵者謂之龍鬚麵。閨中停止針線,恐傷龍目也。」此日有很多食品,有油煎糕,或白麵攤成的煎餅,或作葷素餅餡煎食。北京人此日飯食皆以龍名,如龍鱗餅、龍鬚麵、龍牙(水餃)、龍子(飯)、龍睛(小餛飩)。民間還炒些玉米黃豆粒,叫作金豆開花,正象徵龍鱗,也是美食。有的地方在此日早早往水井、河中挑水,回家中再燒香上供,叫「引田龍」,也都是迎龍、求雨、得豐收之意。

陝西耀縣藥王廟廟會,則把龍抬頭的風俗和廟會結合在一起。相傳藥王孫思邈治好了生毒瘡的病龍,每年二月二便舉行廟會,人們炒黃豆,做麵食,吃蠍子,敬香祭祀。

過去,廣東潮州還有「迎青龍」之俗,是以青色蛇為青龍,用彩車、樂隊扛了游巡,旁邊還有女子梳妝打扮演戲劇故事(見《中華全國風俗志》下篇卷七)。這又是南方人(或疍民)敬祭蛇神(龍神、水神)之遺風了。


摘自《歲時節俗知多少》

關鍵字: